苑世敏
“一天傍晚,夕陽灑落在迪茵湖上,水面上很多白鷺飛來飛去,正好這時學生路過這里,那個場景真的非常美!旁邊草坪上還有小朋友在玩耍,連小鳥都跟著他們的腳步飛起來?!?/p>
接受采訪時,中山市迪茵公學黨總支書記、副校長萬家春語氣輕快地談起曾在學校見過的這一幕,“落霞與孤鶩齊飛”在這里得以具象化。這是生態文化浸潤下,迪茵公學校園優美生態的真實寫照,也展現出該校開展生態環境教育的天然優勢。
2024年3月11日,迪茵公學生態委員會正式成立,并于當日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聘任三角鎮綜合行政執法局(生態環境保護局)副局長鐘岸良擔任“環保副校長”。這位中山市首位“環保副校長”的誕生,意味著“政校聯動”模式得到進一步的深化及落地。迪茵公學希望通過“政校合作”,聯合推動生態環境教育,讓學生掌握更多環保專業知識,更好地參與到校園環保建設中來,共同打造生態校園。
推動生態環境教育勢在必行
2024年1月1日,《廣東省生態環境教育條例》實施,提出要推動生態環境教育融入學校、幼兒園教育內容。
這是廣東省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行動,也是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重要舉措,將進一步完善全省生態環境保護的法規體系,有利于提升廣東生態環境教育的質效,凝聚起全社會共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合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生態文明教育工作高度重視。2021年,生態環境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2021—2025年)》,強調推進生態文明學校教育,將生態文明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學校教育教學活動安排,培養青少年生態文明行為習慣。
生態文明教育的重點對象是青少年,而青少年接受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載體便是學校。為此,中山市生態環境局創新探索“政校聯動”模式。
中山市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鄧耀杰介紹,“政校聯動”模式主要通過四個方面推進,包括在中山市內啟動國際生態學校創建工作,引進先進生態文明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生態文明意識,引導學校設立“環保副校長”;結合環保主題公益日,推進生態文明宣傳教育進校園;編寫生態文明教育讀本,為生態環境教育工作提供教材支撐;探索建立課程資源庫及專家庫,發揮社會組織及教師專家等力量,為中山生態環境教育發展提供新鮮血液。
鄧耀杰說,“政校聯動”模式是中山普及和加強全市生態環境教育工作的創新舉措,對推動構建生態環境社會行動體系、更好推進綠美中山生態建設發揮著重要作用。
將生態教育融入校園日常
迪茵公學地處曾經產生污染的工業區,現已成功轉型為一所生態環境治理良好的學校,是中山企業轉型向綠色發展的典型。在此背景下,學校師生更深知環境保護的必要性。
迪茵公學學生總數達到萬人,學生群體在推動建設生態校園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今年,中山市迪茵公學生態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大會,生態委員會由學生、教師、家長、社會代表161人組成,其中學生占比超70%。學生組織研究課題自發探索解決身邊環境問題的方法。
豐富的環保實踐活動是迪茵公學推動學生參與生態環境教育的重要途徑。在這里,學生們參與春耕、秋收,采摘嘉寶果、走進稻田中,感受時節更替的奇妙,享受大自然的饋贈。
在這里,約200個教室門前都有學生打造的“綠色帶”,精心培育的植物,讓他們實現與自然的鏈接,從而更具環保意識和責任心。
此外,從辦學開始,迪茵公學就堅持做好廢棄物回收利用、節約用水用電、光盤行動等工作,學校用于灌溉的水都是收集好的雨水;60%的學生乘坐大巴上下學,用實際行動踐行綠色低碳理念;學生還可以在迪茵湖等學?!昂蠡▓@”感受綠色、欣賞白鷺;學校成立科學探究院,組織學生走進上海、廈門等地,了解環保等方面知識。
“在語文課上,我們會結合課文進行生態環境教育,同時還會舉辦各種環保實踐活動,與企業、社區聯動,讓學生通過學習實踐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接下來,我們也計劃在生態環境教育方面進一步創新。”迪茵公學團委副書記兼少先隊輔導員漆亞婷說,學校整合了課程資源,將生態環境教育融入各學科之中。
對于迪茵公學學生來說,參與學校環?;顒雍驼n程已成為日常,這也幫助他們形成了良好的環保習慣,在生活中主動關注身邊的環境問題并采取積極行動。
不久前,迪茵公學高一學生譚竣銘和老師同學一起在迪茵湖旁邊植樹,親手將一棵棵小樹苗植入土壤的過程讓他意識到每棵樹的成長都離不開大家的呵護,人們每一次環保行動,都能為地球帶來積極的影響。
“環保不是空談,而是需要采取切實行動。我會將環保意識融入生活,為保護地球貢獻力量,并積極影響我的家人和朋友,讓更多人關注環保問題?!弊T竣銘說。
全市首個環保副校長誕生
據介紹,環保副校長負責協助學校制定環保制度,確保學校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工作有序進行,并通過建立評估體系定期檢查成效。同時將環保理念融入學校的長遠規劃,不斷更新政策以應對法規變化和發展需求;通過組織講座、展覽和主題活動,提升師生的環保意識和實踐能力,并鼓勵學校參與環保競賽和項目。搭建交流合作平臺,推動學校與生態環境保護部門緊密合作,共同促進學校將環保理念融入教育的進程。
在環保副校長設立前,鄧耀杰帶隊到迪茵湖、迪茵公學開展生態環境教育調研,評估學校、基地在生態環境教育方面的硬件和軟件條件,以及其在創建國際生態學校、環境教育基地等方面的潛力,進一步推動該校生態環境教育工作開展。
據介紹,在“政校聯動”模式下,迪茵公學不僅設立了迪茵公學生態委員會,還出臺了生態規章、行動計劃等,這些舉措都標志著學校在生態環境教育領域邁出了重要步伐。
鐘岸良表示,迪茵公學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已經初現成效,設立環保副校長是一個創舉,其主要職責是起到溝通協調作用,傳達好環保政策,積極主動幫助學校解決一些環保專業問題。
“接下來,我將推動學校將生態環境教育納入日常教育體系,提高生態環境教育的普及面;培養學生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提高學生環保水平;還計劃委托專家學者對學校生態環境教育提供專業指導。”鐘岸良說,“生態環境保護是系統工程,包括節約糧食、光盤行動、廚余垃圾處理等,我們生態環境部門會進一步結合學校需要,提供專業協助,讓學生體悟環保的重要性,爭做環保建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