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龍則麟龍鱗纏繞耳扣有龍則麟龍鱗盤旋小耳環均為Annxu金色玫瑰珍珠戒指Makiimakii金色戒指Aboab白色流蘇編織連衣裙Kimhēkim白色連體襪造型師私人物品
采訪前一晚,周雨彤剛剛完成了劇集《春色寄情人》的掃樓宣傳,忙到深夜。隨著對話的展開,話題不可避免地觸及了她參與的電視劇《春色寄情人》。
聊到劇集的取景地泉州,周雨彤難掩喜歡。“明明離我家很遠,但這個城市總給我一種童年的感覺。”名字聽起來就充滿詩意與寧靜的小城,仿佛是被時光遺忘的寶地,熱氣騰騰的煙火氣和人們不緊不慢的生活節奏,如一首悠長的田園詩。北上廣的摩登感被從生活中一點點剝離,拍戲那幾個月,眼前的一切都讓她恍若隔世。
倒不是說每次一定要從角色身上得到些什么,可最近塑造的角色,的確為周雨彤打開了直面生活的新視角。《愛情而已》中,周雨彤飾演!"歲的梁友安,彼時她還不到"#歲,劇里梁友安經歷職場、生活困境,在她身上提前預習了一遍。而今年,真的走向!$歲的大門時,她驚覺自己竟然異常的平靜,往門外望,是極為開闊明朗的世界。
焦慮期剛探了個頭,就被她徒手按了回去。
而這次在《春色寄情人》里,跟隨莊潔的視線,周雨彤體驗了一堂人生生死課。在這之前,她害怕死亡與離別,對要以何種姿態去面對長久的告別,感到十分恐懼。可現在,每當焦慮、難過、失眠的時候,她都會想起這部戲,想起“南枰”的柔和與細膩,心里熱熱的,似乎多少獲得了正視離別的勇氣。
“如果我們注定走向離別,那么用什么姿態去面對很重要。”周雨彤好像得到了一些啟示。
經常關注周雨彤社交動態的人,難免會被她洋溢的分享欲和多姿的生活細節感染。
朋友,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甚至極為重要的一環。身邊的朋友喜歡把她當樹洞,她家的沙發區域經常圍坐著三兩好友,酒杯與酒杯相撞,“叮”的一聲,藏匿在內心深處的表達欲會噴涌而出,這種被需要的感覺,周雨彤還挺享受的。
關于交友,周雨彤總是習慣性地提供愛與能量,她歸結為這是身為老二的天賦。在家里她就是提供情緒價值的那個人,周旋于媽媽和姐姐之間,用察言觀色來換取獎勵,獎勵可能是少挨一頓說,也可能是多看一個小時的動畫片。
能夠與身邊的人自如親切地交朋友,在周雨彤看來是順其自然的事情,親和是一種能力,她似乎不需要后天去習得。
《春色寄情人》中有一句臺詞令她印象深刻,“去愛啊,而不是等待被愛”。“當你提供愛和能量的時候,愛和能量也一定會來找你。”與人交往也是一樣的道理,等待被愛、等待認可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周雨彤不希望將這份附帶的安全感與幸福感交給別人去支配,她堅信主動去愛,愛自然會降臨。
于是,她選擇大膽地靠近,來往的朋友們也不會都帶來好消息,有時碰上壞情緒,她愿意認真傾聽,對方需要建議,她也不避諱地勸導。
當然,周雨彤依舊需要獨處的時光來沉淀,節奏全憑自己掌控。演戲需要在一段時間內沉浸式地體驗另一種人生,戲結束了,演繹的人生結束了,如何回到“周雨彤”本身,也需要精力。雖然喜歡熱鬧,但她并不是一個能量特別充足的人,而能夠及時在豐盈的生活里按下暫停鍵,也是一種智慧。
哪怕什么都不做,哪怕只是窩在家里看上幾部電影,享受短暫的精神旅行,都算得上充實的休憩。
如果你發現整整一天都聯系不上周雨彤,不要擔心,可能她只是在沉浸式地打掃房間。隨心而動的弊端往往會在此刻閃現,本來是只想打掃衣帽間,后來看客廳也不順眼,再后來變為掏空整個家。音響里通常會放著音樂,這是她在打掃時的儀式感,然后看著怎么也打掃不完的房間發愁。
而當你問她都在聽什么歌時,周雨彤的笑意又擠滿雙眼:“民謠、爵士、搖滾什么都聽,我的歌單就不像一個情緒穩定的人聽的(歌單)。”
前段時間,有個戲找到周雨彤,對方覺得她很合適,工作人員也鼓勵她去試試。
結果她一問,在劇中需要飾演高中生,還不是閃回一兩集的那種,整部劇%$!的時間里都要扮演高中生。周雨彤很困惑,不明白為什么這個角色會找到她,工作人員說因為你嫩,她大笑著回答:“還好我清醒,不然都被你們騙了。”
過去幾年,行業風向面臨諸多變革,熱播作品從追求人氣、流量、話題,漸漸轉為關注社會問題,制作與立意都精良了不少,這個背景下,周雨彤身為女演員的選擇并沒有隨著年齡增加而變少,反而變多了。
常人理解下,當周身的機會增多,應該鉚起勁來統統收入囊中,多一次嘗試,可能就會多一層保障。
可周雨彤依舊不疾不徐地工作著,每年僅參演一到兩部劇集,對于處于事業上升期的女演員來說,似乎有些保守。
在選劇本時,她更愿意一場合作是雙方坐下來,你欣賞我,我看好你,大家一拍即合,雙向奔赴。
難道她不怕新星四起,危機到來?難道她不怕此刻的收獲,只是一時的順遂?她當然怕,只是當下,她更怕“擰巴”的做自己。
“你說如果以后機會一點點消失了,我會難過嗎?肯定會,但這是我的選擇,如果再選一次,我可能還是會這樣做。”
這不代表周雨彤對演戲失去敬畏,每次接下一個角色,她仍會為該如何演繹不同的表達,而感到痛苦。演員很容易被慣性推著走,相似的角色下相似的演繹,觀眾也會疲憊,這時就需要不斷將自己打碎重塑,再打碎,再重塑。
市場和觀眾的正向反饋,讓周雨彤自信了許多,可她依然不滿足,她仍希望每一次的出現都會讓人驚喜,在表演上越來越精進,即使她知道這件事很難。
“就好像人們一定都見過偉大的表演,但你見過,不一定代表你做得到。”
最后,我們聊到她最想嘗試的角色類型,出乎意料的是,她給出的答案是喜劇。這源于她從小就喜愛看情景喜劇,比如《編輯部的故事》《閑人馬大姐》《老友記》等等,每部劇集都營造出了一個熱熱鬧鬧的世界,那里坐著三兩好友,充斥著雞毛蒜皮,濃重的煙火氣,布滿對生活氣息的知覺。
這樣的場景,讓周雨彤感覺心里很踏實。“我前段時間上網看到有一個人說,每當他晚上害怕睡不著覺的時候,他就會告訴自己,面包店的面包師傅會在凌晨"&"點開始做面包,想到這他就會甜甜地睡著。這些劇,也會給我帶來同樣的感受。”
在平行時空里,或許真的有那么一群人,在過著她向往的熱氣騰騰的生活,想到這,周雨彤心里也會突然多出一顆壓艙石,沉沉的,很安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