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才意 雷思思

美國西南教育發展中心與阿帕拉契教育中心合作制定的“專業學習共同體問卷”從五個維度研究專業學習共同體,主要包括支持與共享的領導、共同的價值觀與理念、合作性學習及其應用、支持性條件、個人實踐的共享等,這與熊才意省級思政名師工作室的實踐經驗高度契合。自2021年6月正式授牌成立以來,熊才意省級思政名師工作室以“引領·協同·共享”為核心,致力于打造“教學教研的引領者、骨干名師的孵化地、成長發展的共同體”。
世界領導力大師沃倫·本尼斯認為:“在人類組織中,愿景是唯一最有力的、最具激勵性的因素:它可以把不同的人聯結在一起?!弊鳛榻處煂I成長共同體,熊才意省級思政名師工作室誕生之初便將成長愿景細細描繪——專注教學一線實踐的“民師”、明白自身職業發展的“明師”、追求專業示范引領的“名師”。目標明確了,究竟該如何落地呢?
從主體設計上,我們采用兩條策略主線:
一條是“三年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月度工作安排”的專業行動主線。每學期召開一次計劃會、至少一次階段性工作情況匯報、一次總結會,并建立“每學期一主題”研討制度。比如2023—2024學年度第二學期工作室的主題是“閱讀”,為此,我們邀請南昌市思政教研員、大學教授和期刊主編輪番做客工作室,暢談讀書之樂,分享實用的閱讀指南。同時,我們更搭建了一座微型圖書館,提供了一百多本經典好書給成員借閱,使成員們從文字中觸摸真實,在書本中對話名家,讓書香浸潤著心靈成長。
另一條是“精品課—命題坊—培訓講座—論文課題—活動聯絡—通訊報道—檔案管理—財務經費”的組織架構線。顧名思義,就是將工作室劃分為八個項目小組,除了包含上課、講座這類常規操作,更細致地涵蓋從策劃、后勤到考核的全流程。每個項目小組在主持人的統一布局下,動態、靈活吸納成員。工作室成員們則秒變“學生”,擁有選社團般的甜蜜煩惱,時而向小組負責人詢問具體事宜,時而研究自己的能力特長、性格特征,最終選定登記。這樣,每一個人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舞臺。組織架構線猶如觸角一般,將工作室的理念進行落地、拓展和延伸。
在貫徹執行上,我們聚焦指向核心素養的協同管理: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矣。無論是小組內部,還是小組之間,乃至于跨區域、跨學段,工作室都充分發揮協同的作用。
2021年9月,由教育部組織編寫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以下簡稱《讀本》)正式進入全國中小學課堂。如何將《讀本》教得有據、有序、有趣、有料、有情、有效?精品課小組的“思政大腦”們經過一番碰撞后,首先在微信群里發布信息,邀請成員自選課題,隨后主持人就《讀本》的核心內容、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對照關系在線上進行解讀,接著成員們在備課中群策群力、在磨課中去糙取精,逐漸打磨出《讀本》系列精品課堂。比如第五講《法治興則國家興》,執教老師雷思思就以網絡上的熱門電視劇貫穿教學實施的各個環節,以繪制法治時間軸、游戲法律對對碰和辯論賽的任務驅動,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巧合的是,2023年底,江西省教育廳舉辦全省中小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教學比賽,工作室成員們經過充分積累,厚積薄發,捷報頻傳。
如何切實提升成員命題水平?工作室命題坊圍繞“試題命制”這一主題,根據老師的認知規律,用一年的時間,通過多種途徑,打造螺旋上升的完整閉環,切實提升大家的命題水平。
首先充分利用工作室內部資源。由命題坊中參加過中考命題的老師結合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在工作室研訓活動中分享自己的體會,讓全體成員從身邊的老師近距離初步感知試題命制的基本要求。其次挖掘外部力量。工作室邀請省內一線知名命題老師來給大家培訓,通過他們的培訓,加深成員的認識和理解。在此基礎上,邀請省教研員周自興老師,對命題從宏觀視角和理論層面進行指導。理論學習必須和實踐行動相結合,經過上述環節后,工作室命題坊在全體成員中開展了首屆中考原創試題命制比賽,共有70多名成員參與比賽。工作室聘請幾位專家對試題進行等級評定,并在研訓活動中對試題優缺點進行逐一分析點評,讓老師們對試題命制有了全新的認識。最后工作室命題坊把命題比賽中的優秀試題匯編成冊,分發給每一個成員學習。工作室命題坊通過一年來的研訓活動,命題由淺到深,由知到行,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工作室老師的命題水平有了切實提高,30多個老師在校級、區級、市級重要考試中承擔命題任務,6個老師在省級作業試題設計大賽中獲得一、二等獎。
注重教學一線的實踐,卻不注重教學經驗的總結及成果的匯集,是一線老師普遍存在的問題。為了實現“引領·協同·共享”的目標,發揮工作室的輻射、引領作用,工作室組建培訓講座組,積極參加南昌市、江西省及外省的各類教師培訓講座活動,先后到河南、福建、廣西、甘肅、新疆等10多個省份及江西贛州、上饒、撫州、宜春、吉安、九江等8個地級市的40余個縣區,做培訓講座近百場,培訓萬余人次。
此外,工作室還注重宣傳報道,提升工作室的影響力。由宣傳報道組搜集提供的中考備考指南、各地中考模擬試題、真題試卷、寒暑假創意作業、課例展示、熱點解讀乃至各級各類比賽的獲獎優質課,在工作室微信公眾號上持續發布。從創號至今,公眾號粉絲人數達到5000多人,成功躋身全省名師工作室公眾號傳播的第一矩陣,更在全國初中思政公眾號上嶄露頭角……活動聯絡組每次研訓活動前的溝通和協調,檔案管理組傾力搭建的工作室資源庫,還有財務經費組的預算規劃、實際支出、費用保障,博采眾家之長,立足南昌,輻射江西,共同擦亮“熊才意省級思政名師工作室”這張閃亮的名片。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為了提升成員專業素養,工作室還不斷探索跨區域、跨學段工作室之間的“雙室”聯合教研模式,如聯合周自興省級思政名師工作室共話教育初心,聯合徐躍平省級思政名師工作室聚焦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工作室還格外注重區級聯動,依托南昌市紅谷灘區教師發展中心,打造溫馨明亮的活動場地,并協同開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等多種活動。工作室因教研基地落戶南昌市青山湖區,與青山湖區思政團隊良性互動,使不同知識結構、認知水平的教師實現思想上的交流與碰撞,引領一大批青年教師抱團成長、共生共贏。
由于搭建了強有力的名師工作室平臺,通過不拘一格的培養方式,許多教師都表示“進步很大,成長很快”,有的在課堂教學方面打磨得越發成熟,有的逐漸走上研究型教師的道路……挖掘每個教師的風格、需求,幫助他們制定符合自身特點的發展道路,這就是工作室專注、扎實的“深度”,更是我們“引領·協同·共享”的修煉之道。
(作者單位:江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濱江校區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義坊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