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儀 馬原野 徐佳婉
摘 要:南灣水庫堅持生態養殖發展模式,強化品牌建設,”南灣魚”現已成為享譽中原的著名品牌、河南省名牌農產品、中國馳名商標。本文總結了南灣水庫采取的投放優質苗種、實施生態養殖和標準化管理等大水面生態漁業養殖技術,及生態養殖模式取得的成效,探討了生態漁業發展中在基礎設施、人才隊伍和產業融合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加強政策與資金扶持、加快人才隊伍建設、打造三產融合發展模式等建議。
關鍵詞:南灣水庫;大水面;生態漁業
生態漁業是踐行“兩山”理論的重要舉措,也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綠色、生態、有機的農產品日益受到喜愛,生態養殖已成為朝陽產業。河南省信陽市水庫湖泊眾多,大、中、小水庫1 116座,素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之美譽。南灣水庫作為信陽市最大的水庫,市區飲用水水源地,堅持“以水養魚,以魚養水”的生態養殖發展模式,大力推進漁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強化品牌建設,打造南灣魚品牌效應,年產各類水產品2 500 t,年產值突破3 900萬元[1],“南灣魚”已成為享譽中原的著名品牌、河南省名牌農產品。
1 南灣水庫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現狀
1.1 南灣水庫水域基本情況
南灣水庫是為治理淮河,發展水利而興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庫座落在河南省信陽市浉河上,浉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 194 mm,年平均氣溫16.3 ℃,全年無霜期222 d。總庫容16.3億m3,控制流域面積1 100 km2,可養殖水面4 666.7 hm2,一級站發電裝機6 800 kW,二級站發電裝機2 400 kW,漁業用水、用電有可靠的保障。312國道、107國道、京珠高速、滬陜高速、京廣、京九、寧西鐵路穿境而過,為南灣湖漁業經濟發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2]。南灣水庫是信陽市中心城區唯一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清甜,為Ⅱ級軟質水,餌料生物資源十分豐富,浮游動物總量4.75 mg/L,浮游植物總量為1.35 mg/L[3],好水出好魚,優質的養殖環境孕育出“綠色、生態、有機”的南灣魚。
1.2 大水面生態漁業養殖技術要點
南灣水庫是一座以防洪、供水、灌溉為主,結合發電、養殖、航運、旅游等綜合利用的大(Ι)型水利樞紐工程。因其用途的多樣性及特殊性,南灣水庫漁業開發有限公司始終堅持綠色漁業養殖模式。
1.2.1 優質苗種 一是根據水體營養物質種類、結構及數量,確定水體生態養殖可容納量,科學規劃放養品種、數量和比例。近幾年,南灣水庫漁業公司與信陽農林學院合作,定期進行水質監測,結合南灣水庫水體生態環境現狀,調整了魚種投放的結構和密度,加大了鰱和鲴等生態魚的投放量。二是規范苗種來源。公司良種場目前儲備有青魚、草魚、鰱、鳙、鱖魚親本和后備親本,公司良種場自2009年建成投入運行后,共孵化繁育鳙、黃顙魚、鲇、青蝦、鱖魚、鲴等名優苗種近10億尾,在滿足公司自身養殖需要的基礎上,也為周邊地區及個體漁業養殖戶提供了大量名優苗種。
1.2.2 生態養殖 通過合理投放一定數量鰱、鳙、鲴等濾食性魚類,利用濾食性魚類對浮游生物的攝食,并通過自身的代謝活動來控制水體中藻類密度,使水體透明度得到提高后,再進行植物修復,從而達到改善養殖水體和生態環境的目的。實踐證明,每公頃放3 000~4 500尾魚種,不用投喂飼料,依靠水庫現有豐富的水生生物資源,就能達到有機水產品產量1 500~2 250 kg/hm2的生產能力,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1.2.3 標準化管理 一是制訂并實施生產管理標準。先后發布實施《南灣鳙魚》《南灣魚 鳙魚、鰱魚、青魚、草魚生產技術規范》兩個省級地方標準,同時,對照南灣魚質量標準、生產管理和銷售服務的各個環節逐一進行規范,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操作規程和操作標準,為南灣魚的標準化管理和健康發展奠定基礎。二是完善的漁業資源管理體制。公司設有專門的漁業資源管理機構,配備專業的管理設施設備,開展日常的水庫漁業資源管理和養護,有效防止電魚、毒魚和炸魚等偷魚行為對漁業資源和環境造成損失和影響。三是建立健全水域環境監測體系。定期開展水環境監測,依據監測數據,及時規范調整南灣魚生產行為,科學進行漁業生產和病害預防,使南灣魚的質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1.3 南灣魚品牌發展情況
1.3.1 品牌創建 公司于2009年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南灣魚”商標。為了證明南灣魚品質優秀,南灣魚先后通過了國際質量管理標準體系(ISO 9001)、國際環境管理標準體系(ISO 14001)、有機產品等認證。南灣魚生產基地先后獲得“河南省無公害水產品生產基地”“全國休閑漁業示范基地”“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等榮譽。優秀的產品,是品牌成功的關鍵,2018年,“南灣魚”榮獲“中國馳名商標”。
1.3.2 開拓市場 一是建立專賣店,在信陽、鄭州、北京共開設6家專賣店,既保護南灣魚的品質和消費者的利益,又以門店為窗口推廣宣傳南灣魚。二是組建專業的營銷團隊,開發市外業務,制定立足本市,輻射全省的營銷策略,全面加強南灣魚的外銷力度。目前,南灣魚產品銷售網絡不僅覆蓋河南本省的主要地市,其產品還遠銷武漢、上海、北京、山東、黑龍江、浙江、福建等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
1.3.3 廣泛宣傳 一是利用電視臺、抖音、微信等平臺宣傳,中央電視臺二套、七套、河南廣播電視臺多次對南灣魚做了專題報道,樹立了南灣魚在人們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在抖音、微信上建立官方公眾號,定時發布企業消息,宣傳南灣魚烹飪食用方法。二是積極參加食品博覽會和水產品推介會,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近幾年“南灣魚”先后榮獲第十三、十四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河南省名牌農產品和河南餐飲首批放心食材等榮譽稱號。三是挖掘文化內涵,漁業與信陽旅游業協同發展,建立“漁文化”展覽館,制作南灣魚文創產品,南灣魚鑰匙扣、漁夫帽、抱枕、禮盒等文創產品,深受游客喜愛。
2 南灣水庫大水面生態漁業養殖模式取得的成效
2.1 經濟效益穩步增長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意識也不斷增強,“綠色、生態、有機”產品越來越受人民的青睞。2020年獲得出山店水庫水面漁業養殖權后,南灣魚年產值以20%的速度增長。2023年生產各類水產品2 500 t,產值突破3 900萬元。
2.2 社會效益成效顯著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民,南灣漁業公司堅持“建設一個龍頭企業,帶動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的原則,打造“公司+農戶”的合作型經濟,通過養殖技能培訓、苗種培育回收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斷增強企業的帶動能力,切實讓沿庫漁民受益。目前,沿庫董家河、浉河港、譚家河、十三里橋、南灣等五個鄉鎮已建立四個合作社,帶動沿庫周圍農戶3 650戶,輻射帶動農戶達到上萬戶,推動了當地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和農民增收致富。
2.3 生態效益持續釋放
南灣湖大水面生態漁業,通過生態養殖和捕撈商品魚,消除水體氮、磷、碳,實現漁業生產和水域生態保護相協調的目標,解決南灣湖大水面水體的富營養化問題,改善水環境,現南灣湖水質指標常年達到Ⅱ類以上。同時多途徑開發漁業空間和潛力,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為全國市場提供優質、安全、綠色、生態的水產品,還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秀麗景色。
3 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基礎設施不完善
漁業基礎設施是漁業生產的物質基礎和提高水產品產量的重要保障條件之一。隨著養殖技術的變革與產業的發展,一些基礎設施已不能滿足現代化養殖技術的需要,目前南灣湖存在設施老化、技術未更新的現狀,需配備與技術相匹配的基礎設施,才能使現代化的養殖技術得到普及,大大提升水產品產量。
3.2 人才隊伍綜合實力不強
隨著漁業生產結構的轉型升級,一些高科技產品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越來越多,雖然為企業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卻面臨著一些困難,如從事水產的技術人才比例不高,高科技產品運用不熟練,高水平的理論知識無法充分運用于實踐工作等。同時,管理與營銷人才的匱乏也抑制漁業從一產向三產的發展。因此,企業要想得到又好又快的發展,除了要憑著過硬的產品質量外,還需要科學的管理水平和高素質的水產隊伍,使企業具有創新發展能力,全力推動企業進入良性發展的快車道。
3.3 產業融合程度低
目前南灣魚產業是一產占主導,二三產業處于籌備與探索階段。主要原因是三產融合發展成本高,前期投入巨大,加上現有水產品保鮮、加工和冷鏈、鮮活物流運輸技術有待提升。
4 發展建議
4.1 加強政策與資金扶持,為生態漁業發展護航
推進南灣魚三產融合跨越式發展,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建議政府構建有效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加大對凈水漁業的投入,加快基礎環保設施建設,實現生態經濟到產業經濟的跨越。發揮資金扶持作用,將生態漁業的生產(增養殖、捕撈、加工、休閑等)活動納入大農業支持政策系統,給予漁業三產融合項目、信貸、資金等重點傾斜。發揮政策導向作用,吸納社會資金,拓寬資金渠道,統籌各類資源要素,強化南灣魚產業的延鏈補鏈強鏈,增強南灣魚產業鏈條的長度和深度。
4.2 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助力漁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農業系統中掌握漁業知識并具有營銷管理能力的綜合性人才匱乏,嚴重制約著漁業的發展,加快推進漁業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迫在眉睫。應提升待遇,吸引人才進入漁業系統。抓好漁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與業務培訓,建立考核機制,提高漁業技術人員的能力。加強學科建設,全國水產院校應合理開設與漁業現代化信息技術、營銷管理等相關課程,培養高層次信息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機制,提升上、中、下游各階層從業者專業水平,打造全面發展的人才隊伍,促進漁業高質量發展。
4.3 依托地理環境優勢,打造三產融合發展模式
南灣湖是國家4A級風景區,旅游資源豐富,而南灣魚作為信陽市一張亮麗名片,以其為載體開發文旅產品意義重大。圍繞南灣湖景觀與特色,以“漁”為底色,探索引入文化、休閑、垂釣、觀光、康養等文旅內容,促進大水面生態漁業向“一產體驗、娛樂,二產簡便、優質,三產休閑、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嘗試水產小零食、卡通物品、裝飾掛件、伴手禮等漁文化類文旅產品的開發上市。依據山水資源,開發建設南灣魚三產融合發展產業園,打造休閑、餐飲美食、漁樂、漁事體驗、魚科普等多種形式的業態模式,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
參考文獻:
[1] 程軍明.南灣魚品牌創建淺析[J].河南水產,2020(5):4-5.
[2] 南灣風景區管理委員會.南灣水庫基本情況[EB/OL]. (2023-04-28)[2024-04-17]. http://nwh.xinyang.gov.cn/index.php?c=article&cateid=A00060009&id=5695.
[3] 胡俊,池仕運,胡菊香.南灣水庫浮游植物群落干擾響應初步研究[J].海洋湖沼通報,2022,44(2):64-72.
Development status and suggestions for ecological fishery of large-scale waters in Nanwan reservoir
HU Junyi, MA Yuanye, XU Jiawan
(NanWan Reservoir Aquatic Station, Xinyang 464000,China)
Abstract:Nanwan reservoir develops ecological aquaculture and builds brands, so Nanwan Fish has become a famous brand in the Central Plains, a famous agricultural product in Henan Province, and a well-known trademark in China.The ecological aquaculture techniques for large-scale water adopted in Nanwan Reservoir were summarized, such as placing high-quality seedlings, implementing ecological breeding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and the results of ecological farming model were also summarized.The dilemma of ecological fishery development was discussed in aspects of infrastructure, talent team and industry integration. Some suggestions were made,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policy and financial support, building the talent team, and integrating the three industries in aquaculture.
Key words:Nanwan reservoir; large-scale water; ecological fishery
(收稿日期: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