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鵬勇


摘?要:構建良好的考試情景是提高試題水平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當前核心素養下高考試題的重要特點.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結合高考評價體系、課程標準和高考化學題目的特征,提出高考化學試題分析框架,并構建一個能反映主觀題情景創造層次的分析工具,對其中的化學主觀題的情境創設能力和情境創設水平進行剖析,并指出題目情境具有科學性、真實性.而且要與設問、考核內容存在聯系,為學生對問題的解決提供重要信息,還要注重試題的綜合性,但是不能刻意對題目進行復雜化.因此,本文針對基于高考評價體系的化學試題分析框架進行分析,同時也對高考全國卷理綜化學試題啟示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考評價體系;全國卷;理綜化學試題;評析及啟示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4)13-0130-03
高考評估制度是考試命題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考試題命制的重要依據和理論.在此基礎上,還要對照高考化學考試試卷的解析模型,并以此為基礎,對高考化學考試試卷進行全面評析.研究表明:高考化學題目以“科學探究”和“環境保護”為主要內容,側重于運用化學知識來解決現實問題.重視核心主干知識,使學生在對知識進行應用的同時,實現正確價值觀的傳播和專業素質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強調多元信息表現形式,以提高他們對信息的獲得與實驗操作、探究能力與處理能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情境,對教學情境素材的來源進行拓寬.
1 基于高考評價體系的化學試題分析框架
1.1 考查目的
與化學學科特性相結合,按照高考評估體系中“服務選才、立德樹人、引導教學”這一目標,從多個角度進行合理化和科學化的考查.
1.2 考查內容
與化學學科的特征相聯系,以高考化學試題評價體系的要求為基礎,將其歸納為學科素養、核心價值、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等方面.
學科的本質價值、社會價值和教育價值等共同構成了學科的核心價值.化學課程本質價值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使學生認識到化學知識的重要性[1].
高考化學評價體系的基本素質對化學的要求主要包括:思維方式、化學理念、態度責任、實踐探索.
學生應具有的關鍵能力包括分析和推斷能力、理解和辨別能力、探索和創造能力、歸納和證明能力.其中,理解和辨別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對化學基礎知識有較為完整的認識和了解;分析和推斷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判斷化學材料的性質和結構,也能幫助學生分析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歸納和證明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根據已有信息作出正確推理,并總結其中規律;探索和創造能力可以幫助學生設計探索方案,也能幫助學生分析實驗數據.
2 高考全國卷理綜化學試題啟示
通過對近些年高考內容的分析,發現考試內容與新課標對學生的學習需求相聯系.結合高中階段的教學實踐,對當前教育評價改革方案內容進行落實,保證高考化學命題的正確性、靈活性和基礎性,形成“一核四層四翼”的考試制度,使得考試內容能夠真正體現美、勞、德、智、體多方面的功能,
也給高中化學教育帶來以下幾點啟示.2.1 重視基本技能、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
從高考試卷的發展中可以看到,基于《課程標準》的考試內容主要強調的是對各學科之間的聯系.物質結構和化學變化中物質的反應規律、反應方向的調節規律(可逆反應)、官能團特性、有機化學的反應規律、化學反應的實現途徑——化學實驗的設計操作、設計原理、化學反應中物質量的變化關系等,同時要培養出良好的科學學習方法和科學態度[2].
例如,2023年全國甲卷第8題,藿香薊具有清熱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結構如圖1所示.下列有關該物質的說法錯誤的是(??).
A.可以發生水解反應
B.所有碳原子處于同一平面
C.含有2種含氧官能團
D.能與溴水發生加成反應
根據結構式中所含酯基的情況,可知選項A所述正確;根據醚鍵所聯結的碳原子成鍵特征來看,所有碳原子都不在同一平面,選項B描述不正確;該有機物中含有醚鍵和酯基2種含氧官能團,所以C是正確的;
該有機物分子中含碳碳雙鍵,與溴水能夠產生加成反應,所以D選項是正確的.這一題目以中藥為素材,能夠充分展現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同時也能夠突出化學基本技能、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的重要性.
2.2 重視化學實驗能力的培養
化學實驗不僅能夠對學生的設計、觀察和實驗能力進行培養,也能夠對學生的分析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鍛煉,還能夠對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和思考能力進行培養.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索時,應當著重考慮如下內容:(1)利用探索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2)在探索過程中,培養他們的科學思考能力,同時提高學生合作交流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3)逐漸認識科學實質和科學探索方法,并遵循高中化學問題解決的重要步驟——問題描述、問題分析、實驗方案,從而真正地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的能力.
2.3 重視解題方法和技巧
在當前新課程改革情況下,反對題海戰術,教師的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選擇合適的練習題目,以中等難度的題目為主要內容,并與高考試題相結合,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提高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要
注意培養學生的解題觀念、思路和方法.在培養學生能力過程中,注意鼓勵學生分析過程、歸納方法和一題多解,使其學會靈活變通,培養其創造性、靈活性和發散性思維.
例如,2023年全國甲卷第12題,用可再生能源電還原CO2時,采用高濃度的K+抑制酸性電解液中的析氫反應來提高多碳產物(乙烯、乙醇等)的生成率,裝置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析氫反應發生在IrOx-Ti電極上
B.Cl-從Cu電極遷移到IrOx-Ti電極
C.陰極發生的反應有
2CO2+12H++12e-C2H4+4H2O
D.每轉移1 mol電子,陽極生成11.2 L氣體(標準狀況)
由圖可知,該電池陰極為Cu,陽極為IrOx-Ti,其中陽極發生氧化反應,而析氫反應為還原反應,所以選項A所述錯誤;從圖中能夠了解到中央為質子交換膜,Cl-無法通過交換膜,只有H+能夠通過,所以選項B描述錯誤;按照題意,CO2在陰極獲得電子,能夠轉化為乙醇和乙烯等,具體反應為2CO2+12H++12e-C2H4+4H2O,所以選項C是正確的;通過電子守恒定律,轉移1 mol電子,陽極有5.6 L O2標準狀況生成,所以D是錯誤的.這一題目以CO2再生能源為背景,對化學工作者在新能源開發利用和催化機理方面的創新情況進行充分展現.通過試題能夠培養學生對科技自強的信息,也能夠突出解題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3].
2.4 重視化學計算能力培養
如今的高考試題不再只有一種計算類題目,它將化學計算分散到多個題目中考查.
2021年的高考試題,在對學生進行化學計算能力考查時,大幅度提高化學題目難度,強調了計算能力的應用價值,從而從量化角度,對學生的解決問題和化學分析能力進行考核.
在進行化學計算過程中,既能提高學生的推理、分析和歸納等邏輯思維的水平,也能夠提高學生實際問題解決能力,加強學生對科技應用意識,學會應用科技對相關問題進行解決,對促進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5 體現育人價值
最近幾年的高考化學題目,非常重視將國家的最新科技研究成果作為命題載體.在對學生的化學知識和能力進行考查過程中,展現出我國科技創造和發展的強大水平,充分展現出學科的育人價值.例如2021年全國甲卷第35題,將由我國研制的世界第一套千噸級太陽能燃料“液態陽光”作為命題材料,通過對電解水制氫氣、單晶硅或多晶硅太陽能電池、氫氣與溫室氣體CO2反應制甲醇等技術進行介紹,展現了我國目前在清潔能源發展和綠色發展中所取得的創造性成就,使學生真正意識到科技科研結果對保證民眾生命安全、推動社會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3 結束語
總體而言,化學高考試題的改革和優化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新的挑戰,教師要在未來教學和復習中,加大對化學教學的探索力度,拋棄反復做題和死記硬背的做法,強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將學講方式與有意義的問題情景相融合,進行高品質探索,強化對學生核心技能的培訓.與此同時,要強化對過程評價的研究,將學生引領到一個高度.學生不僅要會做題,更要懂得去欣賞和評價題目,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考點,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1]
張六勝,湯偉.落實立德樹人彰顯學科核心素養:2023年全國高考甲卷理綜化學試題評析[J].高中數理化,2023(14):37-39.
[2] 邵香君.基于“批判性思維”的2022年全國高考理綜乙卷化學試題分析[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22(22):84-87.
[3] 單旭峰.考查關鍵能力 發展核心素養:2020年全國高考理綜化學試題分析[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20(8):1-4.
[責任編輯:季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