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剛



摘?要:以一道近年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試題為例,探索二元不等式約束條件下函數(shù)最值的求解策略.發(fā)現(xiàn)可類比方程條件下最值的求解思路,從函數(shù)思想、方程有解、不等式放縮、數(shù)形結合等視角嘗試解決,啟發(fā)學生深刻剖析題設條件,敏銳捕捉解題靈感,積極促成知識遷移,全面搭建解題思路,努力提高解題效益.
關鍵詞:不等式;二元函數(shù)極值;類比推理;數(shù)學運算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4)13-0009-05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指出:高考關注與創(chuàng)新密切相關的能力與素養(yǎng),比如獨立思考能力、發(fā)散思維、逆向思維等. 考查學生敏銳發(fā)現(xiàn)舊事物缺陷、捕捉新事物萌芽的能力,考查學生進行新穎的推測和設想并周密論證的能力,考查學生探索新方法、積極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擺脫思維定式的束縛,勇于大膽創(chuàng)新[1].因此,高考試題應合理呈現(xiàn)情境,設置新穎的試題呈現(xiàn)方式和設問方式,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善于發(fā)現(xiàn)新問題、找到新規(guī)律、得出新結論.例如,二元方程條件下的最值問題歷來是高考、競賽、高校強基計劃測試等考查的熱點,近三年高考就有2020年新高考全國Ⅰ卷第11題、新高考全國Ⅱ卷第12題、天津卷第14題、江蘇卷第12題、2022年新高考全國Ⅱ卷第12題等,自然也吸引了眾多數(shù)學教育工作者對此進行深入探討,形成了日益成熟的解題理論[2-3].然而,此類試題的命題模式多年來鮮有變化,似有陷于僵化之嫌.如何改變問題呈現(xiàn)樣態(tài),減少考試固化給機械訓練和大量刷題帶來的收益,同時強化其選拔功能呢?下面的兩道高校選拔試題將條件由方程變更為不等式,使傳統(tǒng)的二元函數(shù)最值問題煥發(fā)出新的生機,代表了試題改革的一個新趨向,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1 案例呈現(xiàn)
例1?(2019年清華大學自主招生測試第11題)實數(shù)x,y滿足x2+y-22≤1,求x+3yx2+y2的最大值與最小值.
例2?(2022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chuàng)新班初試第5題)實數(shù)a,b滿足a-22+b2≤1,求f=3a+ba2+b2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
兩例均考查不等式約束條件下二元函數(shù)的最值問題,情境相對新穎,思維跨度更大,呈現(xiàn)出更強的綜合性與選拔性.
2 案例解答
首先討論例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方程x2+y-22=1表示以0,2為圓心,1為半徑的圓,而不等式x2+y-22≤1則表示此圓及其內部.因此,從運動變化的觀點來看,方程條件x2+y-22=1變更為不等式條件x2+y-22≤1,僅僅是動點x,y的變化區(qū)域由閉合曲線——圓,擴展為更廣闊的平面區(qū)域——圓面,問題的本質并未變化,因此可類比方程條件下最值的求解策略,從函數(shù)思想、方程有解、不等式放縮、數(shù)形結合等多個視角嘗試解決[4].
思路1?函數(shù)思想.
解法1?(選斜率為參數(shù)、利用導數(shù)求解函數(shù)最值)設圓面x2+y-22≤1上任意一點Px,y(y>0),設f=x+3yx2+y2,當x=0時,f=3.
當x>0時,令yx=k,k≥3,則
f=1+3y/x1+y/x2=1+3k1+k2(k≥3),
則f ′=3-k1+k23≤0.
所以f在3,+∞上單調遞減.
所以當k=3時,f取得最大值2;
當x<0時,令yx=k,k≤-3,
f=1+3y/x-1+y/x2=1+3k-1+k2(k≤-3),
則f ′=k-31+k23<0.
所以f在-∞,-3上單調遞減.
故當k=-3時,f取得最小值1.
綜上,1≤f≤2,即x+3yx2+y2的最大值是2,最小值是1.
評注?通過比值換元yx=k,將函數(shù)f表示為關于k的函數(shù),利用導數(shù)求出函數(shù)的最值.于此,我們可進一步體會導數(shù)對于討論函數(shù)單調性的普適性,領會知識間的有機銜接與融合.
解法2?(選角為參數(shù)、轉化為三角函數(shù)最值)設圓面x2+y-22≤1上任意一點Px,y(y>0),設f=x+3yx2+y2,當x=0時,f=3.
當x>0時,令yx=tanθ,θ∈π3,π2,
f=1+3y/x1+y/x2=1+3tanθ1+tanθ2=2sinθ+π6∈3,2;
當x<0時,令yx=tanθ,θ∈-π2,-π3,
f=1+3tanθ-1+tan2θ=-2sinθ+π6∈1,3.
綜上,1≤f≤2,即x+3yx2+y2的最大值是2,最小值是1.
評注?通過比值換元yx=tanθ及三角恒等變換,將函數(shù)f表示為關于θ的三角函數(shù),然后利用三角函數(shù)的單調性求得最值.
思路2?方程思想.
解法3?(二次方程有解,應用判別式法)設圓面x2+y-22≤1上任意一點Px,y(y>0),設x+3yx2+y2=t,當x=0時,t=3.
當x>0時,令yx=k,k≥3,
t=1+3y/x1+y/x2=1+3k1+k2,
則有t2-3k2-23k+t2-1=0.
此方程有實數(shù)解,則
△=232-4t2-3t2-1≥0,
解得-2≤t≤2.
另一方面,由于圓面x2+y-22≤1位于直線x+3y=0的上方,x+3y>0,故x+3yx2+y2=x+3yx2+y2.
又圓面x2+y-22≤1位于直線3x+y=0的上方,3x+y>0,又y>0,故
x+3yx2+y2=x+3yx2+y2=x+3y2x2+y2=2y3x+yx2+y2+1≥1.
所以1≤f≤2.
當x<0時亦有相同結論.
綜上,x+3yx2+y2的最大值是2,最小值是1.
評注?通過換元轉化為二次方程有解,利用判別式△≥0構造不等式,也是處理二元函數(shù)最值問題的常見思路.
思路3?不等式放縮.
解法4?(運用柯西不等式放縮)由柯西不等式得1×x+3×yx2+y2≤12+32×x2+y2x2+y2=2,
當且僅當3x=y,即x=32,y=32時等號成立.
所以x+3yx2+y2的最大值是2.
下同解法3得x+3yx2+y2的最小值是1.
評注?柯西不等式是探求函數(shù)(特別是多元函數(shù))最值的有力工具.解法4通過柯西不等式放
縮一次性消除變元x,y,使代數(shù)式轉化為常數(shù)2(即所求最大值),體現(xiàn)了消元思想.在利用柯西不等式解題時,往往借助拆項、添項、配湊等技巧構造出柯西不等式的結構形式.此外,要驗證等號能否成立.
思路4?數(shù)形結合思想.
設圓面x2+y-22≤1上任意一點Px,y,記點D1,3,過原點O作圓x2+y-22=1的兩條切線OA,OB,切點分別是A-32,32,
B32,32,如圖1所示.
解法5?(利用平面向量投影求解)
x+3yx2+y2=1,3·x,yx2+y2=OD·OPOP,
故x+3yx2+y2表示向量OD在向量OP方向上的投影.
顯然,當OP=OA時,此投影取得最小值OD·OAOA=1.
當OP=OB時,此投影取得最大值OD·OBOB=2.
故x+3yx2+y2的最大值是2,最小值是1.
評注?由結論x+3yx2+y2的結構聯(lián)想向量數(shù)量積的坐標表示,將問題與向量的投影聯(lián)系起來,進而數(shù)形結合得投影的最值.
解法6?(構造兩個向量的夾角求解)
x+3yx2+y2=2×x+3y2x2+y2=2×1,3·x,y12+32×x2+y2=2×OD·OPODOP=2cosθ,其中θ為向量OD,OP的夾角.
又∠BOD≤θ≤∠AOD,即0≤θ≤π3.
所以2cosπ3≤2cosθ≤2cos0.
即1≤2cosθ≤2.
即x+3yx2+y2的最大值是2,最小值是1.
評注?本解法在解法5解析式變形基礎上,繼續(xù)配湊為兩個向量的夾角公式形式,轉化為兩個向量夾角的余弦函數(shù)最值問題.
解法7?(構造點到直線的距離求解)由于圓面x2+y-22≤1位于直線l:x+3y=0的上方,故x+3y>0.
所以x+3yx2+y2=
|x+3y|/2
x2+y2
=2×x+3y/2x2+y2
=2×dOP=2sin∠POM,其中d表示點P到直線l的距離,OP為點P與原點O的距離.
作PM⊥l于點M,如圖1,則x+3yx2+y2=2sin∠POM.
又∠AOM≤∠POM≤∠BOM,所以π6≤∠POM≤π2,所以1≤2sin∠POM≤2.
故x+3yx2+y2的最大值是2,最小值是1.
評注?根據(jù)函數(shù)解析式的結構特征,聯(lián)想點到直線的距離和兩點之間的距離,于是根據(jù)圓面位于直線x+3y=0的上方,結合系數(shù)調配將結論變形為2×x+3y/2x2+y2,然后引入正弦函數(shù),轉化為三角函數(shù)的最值.
比較可知,例1和例2的條件和結論均高度一致.另外,作例1中圓面x2+y-22≤1關于直線y=x對稱的圓面,即得例2不等式表示的圓面,因此,兩例本質相同且聯(lián)系密切,可參考以上解法求解例2,不再贅述.
通過以上討論可見,求解二元不等式條件下的最值問題,可類比方程條件下最值的解法,常見思路有:一是通過消元轉化為一元函數(shù)的最值問題;二是聯(lián)系代數(shù)式的幾何意義借助數(shù)形結合思想求解;三是借助不等式(如基本不等式、柯西不等式、切(割)線不等式)放縮.以上各解法環(huán)肥燕瘦、各有千秋,又相互印證、相輔相成.不管是哪種方法,消參減元是貫穿解題過程的一條主線.
具體解答時需綜合應用函數(shù)、三角函數(shù)、不等式、平面向量、導數(shù)、解析幾何等知識,輔以換元法、構造法及轉化與化歸、函數(shù)與方程、分類討論等數(shù)學思想方法.
3 強化訓練
近年,不等式條件下的最值試題頻頻出現(xiàn)于高校強基計劃測試等選拔性考試中,代表了二元函數(shù)最值問題命題的一個新趨向,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下面再舉幾例.
題1?(2020年清華大學強基計劃測試第1題)已知x2+y2≤1,則x2+xy-y2的取值范圍為(??).
A.-32,32???B.-1,1
C.-52,52D.-2,2
解析??(三角換元法)本題為平方和結構的不等式條件,優(yōu)先選擇三角代換,將問題轉化為關于θ的三角函數(shù)的范圍問題,以達消參減元之目的.
令x=rcosθ,y=rsinθ0≤r≤1,0≤θ<2π,則
x2+xy-y2=r2cos2θ+sinθcosθ-sin2θ
=r2cos2θ+12sin2θ
=52r2sin(2θ+φ),
因為-1≤sin(2θ+φ)≤1,0≤r2≤1,
所以-52≤
52r2sin(2θ+φ)≤52,故選C.
題2?(2020年北京大學強基計劃測試第1題)正實數(shù)x,y,w滿足x≥y≥w和x+y≤2z+w,則wx+zy的最小值為(??).
A.34?B.78?C.1?D.前三個答案都不對
解析?(基本不等式放縮法)本題結論中含有四個變元,首先利用條件消掉變量z,再由基本不等式求得最值.
wx+zy≥wx+(x+y)/2-wy=w1x-1y+x2y+12,
又x≥y>0,所以1x-1y≤0.
又y≥w,有w1x-1y+x2y+12≥y1x-1y+x2y+12=yx+x2y-12≥2yx×x2y-12=2-12,當且僅當x=2y=2w時等號成立,故選D.
題3?(2019年北京大學暑期夏令營第2題)非負實數(shù)x,y滿足x+y≤2 0182 019,求2 018-2 019x2+2 018-2 019y2的最小值.
解析?(割線不等式放縮法)本題條件為兩個變量之和結構,而結論為同構型代數(shù)式之和的形式,可考慮構造函數(shù),借助割線放縮將問題轉化為一次函數(shù)的最值.
設fx=2 018-2 019x20≤x≤2 0182 019,則過fx的圖象上兩點A0,2 018,B2 0182 019,0的直線為y=-2 019x+2 018.
易證當x∈0,2 0182 019時,2 018-2 019x2≥-2 019x+2 018,
同理有2 018-2 019y2≥-2 019y+2 018.
兩不等式同向相加,得2 018-2 019x2+2 018-2 019y2≥ -2 019x+y+22 018≥-2 019×2 0182 019+ 22 018=2 018,當且僅當x=0y=2 0182 019或x=2 0182 019y=0時等號成立.
所以2 018-2 019x2+2 018-2 019y2的最小值是2 018.
4 結束語
在教學和命題實踐中,通過情境設置考查學生的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是當前中、高考改革以及國際考試測量的基本方向.高考命題一方面將進一步創(chuàng)新試題的情境創(chuàng)設和呈現(xiàn)方式,另一方面將進一步加大試題的開放性和探究性,實現(xiàn)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的考查.可見,高考評價體系引領下的命題情境將進一步呈現(xiàn)復雜性、綜合性和創(chuàng)新型的特點.二元不等式條件下的最值問題通過創(chuàng)新問題情境,區(qū)分度更高,能有效驅動學生與情境之間持續(xù)而有意義的互動,促進學生積極剖析條件,捕捉信息,抓住關鍵,形成設想,構建方案,將所學知識遷移到新情境,解決新問題,與高考評價體系的要求相契合.然而,我們的思考不應到此為止,二元函數(shù)最值試題有哪些新的發(fā)展方向呢?除了將條件由方程變換為不等式,變元數(shù)量會從二元走向多元嗎?探求結論會更加開放嗎?會交叉融合更多知識考查嗎?屆時,我們又有何良策呢?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考試中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 徐元根.二次方程約束條件下的一類取值范圍問題[J].數(shù)學通報,2007(09):50-51.
[3] 姜坤崇.一類求取值范圍問題的解法[J].數(shù)學通報,2006(04):27-28.
[4] 董建功.數(shù)學命題設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
[責任編輯:李?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