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震驚世界的斯洛伐克總理遇刺案已經過去兩周,59歲的受害人菲佐目前仍在住院。5月27日,斯洛伐克政府新聞部對外表示,總理的傷情正在逐漸好轉。
71歲的槍手辛圖拉目前仍被警方拘留。當地時間5月15日下午3時左右,他站在斯洛伐克小城漢德洛瓦文化宮外歡迎總理的人群中,對剛剛結束會議、準備和民眾交流的菲佐連開五槍。據副總理塔拉巴介紹,至少一顆子彈射入菲佐的腹部。另有媒體報道,菲佐的頭部、胸部也中彈。
這是今年1月韓國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遇刺以來,全球再次發生一國主要政治人物遇刺的事件。而在歐洲,上一位在和平時期遇刺的政府首腦,還是2003年被槍殺的塞爾維亞總理佐蘭·金吉奇。英國廣播公司(BBC)稱,菲佐遇刺事件是針對歐盟國家領導人的“史上最可怕的襲擊”。
兩周來,辛圖拉的家人、老友乃至冷戰時期的同事,都已被著名調查媒體Aktuality在內的斯洛伐克和捷克媒體“挖”了出來。然而,不同立場媒體圍繞槍手的調查,指向了同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和最初報道中對辛圖拉“參與親俄組織”的畫像不同,這位自稱“詩人”的政治活動人士,持有一以貫之的反蘇、反俄、反體制立場,卻又因為政治失意而和從極左翼到極右翼的政治派系都有接觸。他復雜的人生經歷,又恰是如今斯洛伐克晦暗政治的縮影。被他刺殺的總理菲佐領導的執政聯盟,也涵蓋了從左翼保守主義到極右翼的多元黨派。
監視代號“?uro”,1953年3月4日出生,組織過罷工活動,分發過反政府傳單,反對共產黨并煽動他人反對……這些都是冷戰時期捷克斯洛伐克秘密警察機關對辛圖拉的記錄。他出生于斯洛伐克西部小城萊維采,由于警方調查的需要,目前關于他的記錄已無法在斯洛伐克國家記憶研究所網站上查閱。
辛圖拉選擇行刺菲佐的漢德洛瓦鎮,正是這位礦工開始反政府活動的地方。斯洛伐克主流媒體SME采訪了上世紀80年代和辛圖拉一起在漢德洛瓦礦井工作的工人。他們回憶,辛圖拉充滿理想主義,擅于煽動工人運動,也能為同事挺身而出。他曾在五一慶祝活動中高呼反政府口號,破壞公共設施,也遭受過警方的催淚瓦斯攻擊。


與此同時,現任斯洛伐克總理菲佐則是體制內的一員。菲佐出生于距辛圖拉家鄉車程1小時的小鎮托波恰尼,1986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并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三年后“天鵝絨革命”發生,正在政府工作的菲佐加入了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的繼承者左翼民主黨,并于1992年首次當選議員。那時,菲佐還不到30歲。此后他一度競選總檢察長失敗,就是因為黨內認為他“太年輕了”。
辛圖拉的命運則完全相反。最初,他積極投身“天鵝絨革命”。后來成為捷克總統的哈維爾,當時在布拉格發起了知名政治運動“公民論壇”,斯洛伐克知識分子也成立了一個相應的團體“公眾反對暴力”,辛圖拉成為該組織在漢德洛瓦的領導者。但他很快離開,因為“沒有得到想要的職位”。
和多數中東歐國家一樣,“轉向”的舊政治人物、年輕的專業官員以及激進的知識分子,構成了劇變后斯洛伐克的新精英群體。上世紀90年代,被視為“第三條道路”的歐洲社會民主主義興盛一時,菲佐即以社會民主主義者面貌出現在政壇上,以泛左翼領袖的身份贏得第一個總理任期。自此開始,他三次出任總理,執政總時長超過10年,是斯洛伐克獨立以來任職最久的領導人。
對于礦工辛圖拉,他的老朋友們評價“盡管他非常活躍,但常常無法達到他的野心的高度”。上世紀90年代后,他當過教師,開過健身房,在私人安保公司當過保安,因此學習了射擊并合法擁有了那支用來行刺的手槍。他多次試圖擠入政壇,因此和極左翼至極右翼的政治團體接觸,但沒有結果。2016年,他還試圖組織一個以“反暴力”為名的政黨,但未能得到法律要求的一萬個簽名。
辛圖拉開始變得激進和偏激。一位從“天鵝絨革命”時期就和他交好的老朋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辛圖拉最初是一個冷靜的人,但后來“挫敗感不斷積累”。2005年,他開始寫詩,黑暗和暴力充斥著他的創作。
詩人,成為這位失意的活動人士自我標榜的新身份。他加入了本地的文學俱樂部,但后來被開除。他還參加過一個名為Slovenskí Branci(SB)的準軍事組織的活動。這個組織的領導者持有親俄羅斯立場,部分成員在2022年2月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后到頓巴斯地區參與支持俄羅斯的戰斗。一些評論據此認為,辛圖拉可能是一名“親俄羅斯人士”。
但據斯洛伐克媒體Aktuality調查,該組織內部成分復雜,最初是一個“非政治”團體。斯洛伐克前總理、冷戰時期該國著名的“民主人士”揚·卡諾古爾斯基也曾參與該組織的活動。但當該組織領導人前往俄羅斯接受民兵訓練歸來后,組織內的許多成員對此表示質疑,并就此退出。
辛圖拉在2016年1月留下了參與該組織活動的照片。一位當時的負責人對媒體披露,是辛圖拉主動找到了他們,表示想在活動中朗誦自己的詩。這也是辛圖拉和該組織的唯一聯系。
可以確定的是,辛圖拉一直在俄烏沖突中支持烏克蘭。他的一位親俄羅斯的鄰居對媒體說,兩人經常為此產生沖突。更直接的證據是4月24日的示威游行:辛圖拉手持制作精良的標語,對著菲佐的車隊大喊“烏克蘭萬歲”,并指責菲佐是“通敵者”和“叛徒”,高呼要求總理下臺的口號。沒有人知道,辛圖拉當時是否已經下定了行刺的決心。
菲佐拒絕卷入烏克蘭危機,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反對歐盟給予烏克蘭軍事援助,因此被視為歐洲“最親俄”的領導人之一。菲佐遇刺后,組織4月24日示威活動的中右翼反對黨斯洛伐克民主黨成為眾矢之的。但民主黨活動人士對媒體表示,現場沒有人認識辛圖拉,他似乎是走過來自行加入了活動,并主動為民主黨人舉起標語。當人們詢問他的身份時,他說:“我是一位詩人。”
從目前公開的信息和媒體調查看,烏克蘭問題并非辛圖拉刺殺菲佐的主要原因。往遠了說,這位年過七旬的老人一直不喜歡現任總理。他的兒子透露,在近年的選舉中,辛圖拉從未投票給菲佐。
往近了說,被警方逮捕后,辛圖拉在接受訊問時明確表示,他不同意菲佐關閉國家廣播公司RTVS的政策。反對派近期一直批評稱,這會破壞該國的“言論自由”。襲擊事件發生后,菲佐的政治盟友據此指責反對派和自由派媒體是極端攻擊的罪魁禍首。副總理丹科說,該國正在走向“政治戰爭”。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段訊問視頻是非法泄露的,且沒有上下文內容。內政部長埃斯托克稱,警方正在調查泄密的原因。
菲佐的政治生涯起落和斯洛伐克國內的政治刺殺事件密切相關。2018年,獨立媒體Aktuality的知名調查記者庫契亞克及其未婚妻遭到暗殺。他生前正在調查菲佐執政聯盟內部的腐敗問題。暗殺事件嚴重打擊了執政聯盟聲譽,菲佐亦被迫辭職。辛圖拉的親友說,他積極參與了這次政治運動。
然而,趕走菲佐的反對派隨即陷入無休止的內斗。到菲佐2023年9月再次贏得選舉之前,斯洛伐克五年五換總理,國內政治陷入動蕩,經濟社會形勢又因疫情和烏克蘭危機急轉直下。
身為退休金領取者的辛圖拉,其個人觀點亦深受社會動蕩和全球范圍內的政治極化的影響。隨著經濟下行,曾站出來捍衛外來勞工權益的辛圖拉,開始發表反對移民的種族主義言論。一些朋友為他辯護,說他只是“反對那些懶惰的、對社會沒有貢獻的人”。這是一種典型的右翼民粹主義言論,辛圖拉的“天鵝絨革命”戰友們也都認為,他不再是進步主義或自由主義者。
近年來,歐洲的民粹主義危機已經發展到極其嚴重的程度。在塞爾維亞總理佐蘭·金吉奇和瑞典外交部長安娜·林德分別遇刺的2003年之后,除了2016年英國工黨議員考克斯的遇刺案,歐洲并未發生更多引發全球關注的政治刺殺事件。但事實上,2014年西班牙議員洛倫佐遇襲,2019年波蘭格但斯克市市長阿達莫維奇和德國黑森州議員呂貝克分別遇襲,這些事件背后大多有民粹主義和“新納粹”思潮的身影。
不過,辛圖拉反對俄羅斯、反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立場,又和一般極右翼人士不同。他刺殺菲佐的具體原因,還有待警方調查。
可以確定的是,面對2018年到2023年的社會動蕩和經濟衰退,多數斯洛伐克民眾選擇了他們眼中的“更穩定的選項”:前總理菲佐。今年4月,菲佐的盟友、自稱“代表和平”的佩列格里尼,以53%的得票率當選斯洛伐克總統。這一結果再次鞏固了菲佐的執政聯盟。
菲佐遇刺事件發生后,斯洛伐克內政部長強調,襲擊是發生在“總統選舉之后”這個特殊的時間點。多數分析認為,從襲擊中幸存,將進一步推高菲佐的支持率,而反對派則可能遭到針對性的打擊。
對于斯洛伐克和中東歐社會而言,一個更大的問題是:菲佐遇刺事件,是會加速該地區的政治極化與政治暴力,還是開啟一條寬容與和解的新路?斯洛伐克副總理雷米索娃近日撰文指出,一些不好的動向已經出現,比如將獨立媒體和反對派指責為罪魁禍首,從而導致對這些群體的攻擊升級。“我希望我們的社會(從遇刺事件中)得到的是治愈,而不是陷入相反的極端。”
不少分析人士對此并不感到樂觀。“這樣的事件為陰謀論開辟了空間,每個人都會相信他們想要的東西。”匈牙利安全政策專家阿蒂拉·德姆科(Attila Demkó)指出。與此同時,匈牙利總理歐爾班、格魯吉亞總理科巴希澤都認為,自己受到了與菲佐遇刺相似的安全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