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楠
閱讀與寫作在語文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閱讀能為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能促進寫作方法的運用,能掌握遣詞造句的方法、謀篇布局的技巧。寫作是表達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感,能運用表達技巧抒寫內心的感受。教師引導學生隨文微寫,能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促進學生語言素養的提升。
隨文微寫切入口小,教師可以引領學生仿寫、運用特色詞匯,這樣能減輕寫作壓力,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寫作基礎。教師可以將紅彤彤、綠油油等詞匯運用于寫作教學中,能讓寫作語言變得富有魅力。特色詞匯的運用能拓展學生的詞匯量,增強學生的造句能力,讓語言更有表現力。教師帶領學生閱讀文本,從中發現富有構詞規律的詞,并根據其規律進行仿寫,能促進特色詞匯的積累,豐富學生的詞匯庫。
隨寫不是讓學生寫出“長篇大論”,而是基于閱讀活動的微創作。教師不一味追求篇章結構的完整,要對學生進行詞句段篇的遞進訓練。教師要注重對新鮮表達句式的模仿,以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如在閱讀美文后,教師讓學生感受語言的優美,能獲得良好的體驗、能提升創作的欲望。教師提出問題:這樣的句子會給你帶來怎樣的美感?它們究竟美在哪里?教者要引領學生賞析優美的句子,讓他們對設問、排比、擬物等修辭手法進行探討。學生開展模仿句式改寫句子的微寫作,讓句子變得更鮮活、更生動,能增強句子的表現力,能促進學生微寫作的分享與交流。
教師要立足學情,依據學生的現有閱讀寫作水平,優化教學內容,以促進學生對長文的概括,讓他們以簡短的形式寫下故事梗概。這樣能促進學生概括能力與寫作水平的提升。如在《少年閏土》一文中塑造了聰明能干、淳樸善良、勇敢機智的少年閏土形象,并通過四件事強化了閏土的特點,為落實隨文微寫,教師緊扣課文主旨,將關鍵的故事情節以簡短的話語闡述出來,以提升學生微寫作的能力。
小古文篇幅短、語言精練有趣,教師以小古文為依托進行隨文微寫訓練,以促進學生語言素養的提升。如模仿《伯牙鼓琴》中的基本文言句式,嘗試利用小古文的格式進行微寫作,寫出富有趣味性、創造性的隨文微寫教學活動。
總而言之,隨文微寫教學模式能促進閱讀與寫作的有機融合,教師要發揮隨文微寫作的育人價值,要對閱讀文本進行有效分析、解讀,以豐富寫作素材,實現閱讀內容與微寫作的融合,能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促進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海縣坎北街道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