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群 張保國 王小迪


中圖分類號:G806;G206.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4.14.000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互聯網+背景下運動健身APP傳播的國際比較及可持續發展研究”(18YJC890045)。
備注:null
作者簡介:何子群(2003—),女,其他,無職稱; 研究方向為運動與健康促進。
通信作者:張保國(1979—),男,碩士研究生,副高級-副教授; 研究方向為運動與健康促進;體育文化傳播,zhangbaoguo1979@sina.com。
普通作者:王小迪(1978—),女,碩士研究生,正高級-教授; 研究方向為體育文化傳播,運動與健康促進。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互聯網+背景下運動健身APP傳播的國際比較及可持續發展研究(18YJC890045)”。
作者簡介:何子群(2003- ),女,山東淄博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為運動與健康促進。
通訊作者:張保國(1979- ),男,山東濰坊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運動與健康促進。郵箱: zhangbaoguo1979@sina.com
摘要:本文通過SWOT模型,結合專家意見,對我國運動健身APP產業的優勢、劣勢、機遇、威脅進行分析,并對4個維度的發展戰略進行了梳理。結果顯示,最終納入SWOT分析結果的我國運動健身APP產業內部優勢、內部劣勢、外部機會都有4個因子,外部威脅有3個因子;我國運動健身APP產業的發展戰略有開拓性戰略(SO)、爭取型戰略(WO)、抗爭型戰略(ST)、保守型戰略(WT)4個維度。產業優勢和機遇比劣勢和威脅更為重要,應采取內部優勢與外部機遇相結合的SO型發展戰略。
關鍵詞:運動健身APP;SWOT分析;產業發展;發展戰略
中圖分類號:G806;G206.2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Sports Fitness APP Industry Based on SWOT Analysis
He Ziqun, Zhang Baoguo*, Wang Xiaodi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andong Zibo, 2550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China's sports and fitness app industry through the SWOT model and expert opin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ernal advantages, internal disadvantages and external opportunities of China's sports fitness APP industry all had four factors, and external threats had three factors, which were ultimately included in the SWOT analysis resul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sports fitness app industry included four dimensions: pioneering strategy (SO), striving strategy (WO), resistance strategy (ST), and conservative strategy (WT). Industrial advantages and opportunities were more important than disadvantages and threats, and SO development strategy that combines internal advantages with external opportunities should be adopted.
Keywords:Sports and fitness app; SWOT analysi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我國運動健身APP產業規模超過千億級,其發展戰略決策至關重要,決定著后續發展是否具有可持續性。盡管有許多學者對其發展戰略進行了研究,但有的研究僅限于主觀定性評價,缺乏專家的量化分析,導致提出的發展戰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SWOT分析是一種廣泛使用的工具,用于分析內部和外部環境,以獲得系統方法并支持決策情況[1]。通過在科學研究中應用SWOT分析,人們能夠從研究對象中得出一系列結論,包括主要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2]。雖然SWOT分析最常見于商業應用,但在體育領域也有涉及,如運動醫學、運動員訓練、康復技術、殘疾人體育、體育促進政策等方面。中國體育領域也有許多SWOT分析研究,重點是體育產業發展、體育旅游發展、體育項目開發、學校體育、體育賽事、運動健身APP等。因此,本文通過SWOT模型,對我國運動健身APP產業進行分析,可為中國運動健身APP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依據。
1研究方法
1.1訪談法
基于研究目的,確定了運動健身APP領域的訪談對象,包括體育部門管理人員、高校體育產業專家、運動健身APP高管及研發人員、傳統健身行業門店經理、資深運動健身APP使用者等。通過電話、微信或面對面的方式,對受訪者進行半開放式訪談,了解大家對運動健身APP行業的看法,為體育健身應用程序行業的SWOT指數分析提供第一手信息。
1.2問卷調查法
結合專家訪談結果,通過問卷星平臺自制了運動健身APP產業電子調查問卷,其中優勢5個因子(前期發展基礎較好,體育運動資源豐富;與傳統健身相比,服務更便捷,與大眾健身時間碎片化特征相吻合;減少參與者的健身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具有線上社群,可以實現實時互動,滿足社交需求;數據豐富,通過徽章獎勵或排名等信息,提高鍛煉興趣和效能感)、劣勢6個因子(產品存在精準度低、數據不準的現象;存在個人信息泄露風險;開發者盈利模式單一,盈利不足;個性化程度低,用戶持續使用意愿偏低;核心技術欠缺,產品同質化嚴重;產品門類集中,發展體系不完善)、機會5個因子(我國體育產業政策的紅利作用;潛在用戶群體基數龐大;體育明星等意見領袖的帶動作用,促進我國群眾健身意識提高、需求旺盛;資本市場對體育產業的持續關注;互聯網、5G、人工智能等科技發展的支撐作用)、威脅4個因子(與國外相比,我國體育產業基礎相對薄弱;目標人群以青年人為主,比較局限;與線下傳統健身關系不暢、協同性差;可穿戴設備和社交軟件發展帶來威脅)。通過微信向53名該領域專家發放問卷,共回收51份,其中有效問卷49份,有效回收率92.45%。所選專家均為該領域學者或產業部門負責人,具有豐富的產業經驗和理論水平。專家對各因子認同程度進行5級賦分,根據專家意見對部分因子進行合并和措辭修改,平均得分不足3.5分的刪除。最終納入SWOT分析結果的有4優勢個因子、4個劣勢因子、4個機會因子、3個威脅因子。最后,從前面51名專家中選取40名專家發放第二輪電子調查問卷,按照相對重要性1~9進行標度,對SWOT各組時進行兩兩因素的比較賦值,同時對戰略強度進行賦分。
1.3數理統計法
運用R軟件、SPSS軟件和Excel表對相關數據進行定量分析。參照劉鳳虎的研究方法[3],進行指標權重、戰略因素力度、戰略方位角θ、戰略強度系數ρ。
2我國運動健身APP產業的SWOT分析
2.1我國運動健身APP產業的優勢
2.1.1發展基礎較好,體育運動資源豐富
經過幾年的成長,我國運動健身APP發展有了比較好的基礎。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健身產業的互聯網基因植入,2020年云健身用戶達2.61億[4]。課題組于2019年的調查統計發現(截止到11月20日),國內排名靠前的幾大APP下載平臺中,360手機助手的運動健身APP數量最多最全,有1708個;次之的華為應用市場和騰訊應用寶的數量分別為804個和504個[5]。綜合看來,運動健身APP基本涵蓋了跑步計步類、減肥瘦身類、訓練計劃類、瑜伽舞蹈類、健康養生類、戶外騎行類、搏擊健身類、籃排足等大球類、乒羽網等小球類、儀器裝備配套類、其他類等各類運動項目。盡管受到各類運動項目普及程度、受眾群體、發展水平的影響,但是運動健身APP所覆蓋的體育運動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
2.1.2服務便捷,減少健身時間和經濟成本
隨著GPS定位、高性能CPU及5G互聯網等技術的日新月異,智能手機迅速更新換代,越來越智能方便。一方面,減少時間成本。網絡信息化時代,受眾群體的時間越來越碎片化,人們迫切需要能夠隨時隨地的充分利用閑暇時間進行鍛煉。運動健身類APP的出現與大眾的需求完美貼合,能使用戶擺脫傳統健身的時空限制,為用戶提供一站式便捷的體育服務,帶來多重利益感受。另一方面,減少經濟成本。運動健身APP中有很多免費的健身知識、視頻等可供用戶利用,隨時隨地找到相關知識和服務,減少線下健身的辦卡、私教、交通費用[6]。
2.1.3線上社群實時互動,滿足社交需求
運動健身APP還是結識相同健身興趣的好友、抒發體育鍛煉情感的平臺。一方面,在APP的社交功能版塊中,用戶可以將自己的鍛煉視頻、健身照片或健身心得發布到APP平臺,并轉發到QQ、微信朋友圈等其它社交平臺上;在其分享的同時,會展示鍛煉效果、凸顯健康形象,好友會點贊、評論甚至幫忙轉發,滿足社交需求。另一方面,用戶還可以在平臺社群中關注健身達人、尋找健身好友,建立屬于自己的體育社交圈。
2.1.4數據多、云存儲、有激勵,可提高興趣
多項研究表明,運動健身APP的使用可以提高用戶鍛煉的積極性和忠誠度。運動健身APP會通過云存儲技術,保留單次和匯總的相關運動數據,并可實時查詢顯示;會通過下載紅包、鍛煉紅包、語音鼓勵、等級權限、標語口號、分享點贊、精神獎勵等各種形式,對下載者的使用行為進行激勵,從而提高鍛煉興趣。
2.2我國運動健身APP產業的劣勢
2.2.1產品存在精準度低、數據不準等問題
盡管運動健身APP提供了豐富詳實的健身數據,但受APP所使用的傳感器、算法、手機定位及互聯網網速影響,加之人體的生物復雜屬性,導致不少運動健身APP監測出來的數據在精確度和嚴密性跟專業儀器存在明顯差異,致使部分用戶對運動APP的信任感降低[7]。課題組針對運動健身用戶進行的問卷調查中,認為目前運動健身APP存在的問題中,我國大學生選擇數據不準的比例為27.80%、排名第二位[8]。由此可見,精準度低、數據不準等是目前國內外運動健身APP普遍存在,且用戶比較在意的問題。
2.2.2存在個人信息泄露風險
健身APP是面向所有用戶開放的,登錄平臺時需要輸入私人信息。如果健身APP系統內部插件出現安全性問題,將對用戶帶來非常大的安全隱患。運動健身APP使用開放式移動網絡,易受攻擊又充滿不確定性,用戶想要付費體驗某些功能時可能會面臨風險,如個人隱私泄露和財務風險。APP違規索取用戶權限問題仍比較普遍,iiMedia Research(2020)調查數據顯示[9],97.0%的APP默認調用相機權限,35.0%的APP默認調用讀取聯系人權限。
2.2.3健身指導權威性差,產品同質化嚴重
越來越多的開發商看到運動健身APP蘊含的商機后參與其中,導致數量處于井噴式增長,一些不良競爭愈加嚴重,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主要體現在主要功能模塊、手機界面設計,甚至內容上也存在抄襲現象[10]。當然,也側面說明多數運動健身APP并沒有自己的獨特風格和核心技術,且技術產權保護意識淡薄。
健身數據與健身指導方面,一是大部分運動健身APP只提供部分健身數據供用戶參考,而具體的健身指導信息較少。二是少數有健身指導的水平也參差不齊,健身內容是否科學、健身私教是否專業、線上健身是否安全等,是制約APP平臺可持續發展、亟需破解的難題。三是難以提供個性化指導,盡管訓練目的相同,但在運動項目選擇、運動強度安排上,應根據用戶的行政地域(如海拔高度)、健身基礎、機能狀態等提供個性化指導,但健身指導APP在這方面有所欠缺。
2.2.4產品門類集中,發展體系不完善
盡管前述提到運動健身APP種類繁多、門類較全,但是各類運動健身APP數量、下載次數、應用范圍差別較大,發展程度也參差不齊。雖然運動健身APP基本涵蓋了各類運動項目,目前減肥瘦身類和跑步計步類APP是運動健身APP的主力軍,數量最多、應用最廣,發展也最快,而針對青少年鍛煉、中老年健身、運動損傷康復等方面的運動健身APP重視程度不夠、發展相對緩慢[11]。
2.3我國運動健身APP產業面臨的機遇
2.3.1健康國家戰略下的產業政策紅利作用
自體育產業快速發展以來,我國相繼頒布了系列的政策文件,已經初步形成了體育產業政策體系[12]。另外,健康中國方面的系列文件頒布,說明黨和政府已經意識到國民健康的重要性,將健康中國戰略作為國家戰略提出并深入實施。政府意見的相繼出臺,充分考慮了社會時代背景和人們現實需求,既是國家意志的體現,也凸顯了政府在社會改革創新中的引導與規范作用。
2.3.2潛在用戶群體基數龐大
2020年移動互聯網用戶接入流量1656億GB,比上年增長35.7%,手機上網人數9.86億人[13]。《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14]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37.2%。《體育強國建設綱要》[15]明確提出,到2035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須達到45%以上。理論上,參加體育鍛煉的我國適齡智能手機用戶都是運動健身APP的潛在用戶。
2.3.3資本市場的持續關注
出于對我國體育產業、健康產業、互聯網產業的政策背景,以及運動健身產業的市場熱度和經濟容量的認可,我國運動健身APP產業一直受到資本市場的持續關注。截止目前,盡管互聯網運動健身領域尚未出現IPO案例,但經過近十年的發展,當前存在大量B輪及以上輪次的融資企業,出現了像KEEP、咕咚等一些運動健身APP頭部企業。
2.3.4科技發展的支撐作用
從智能手機的發展,到5G網絡的GPS定位技術等,運動健身APP的興起,離不開科學技術的發展。借助“科技+體育”模式,與新興技術融合發展,助力運動健身APP產業增容提效。可為運動健身APP方面提供支撐作用的技術主要有多形態升級技術、共性服務技術、信息安全技術三方面。
2.4我國運動健身APP產業面臨的威脅
2.4.1與國外相比,我國體育產業基礎薄弱
據國家統計局和國家體育總局(2021)[16]公告,從體育產業規模來看,2019年體育產業增加值達到11248.1億元(與GDP占比超過1%),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從體育產業結構來看,體育服務業總產出占國家體育產業總產出的比重從33.4% (2015年)提高到50.6% (2019年);增加值占國家體育產業增加值的比重也從49.2% (2015年)提高到67.7% (2019年)。
2.4.2與線下傳統健身融合不足、關系不暢
當前,運動健身APP常見的線下活動大致分為以下幾類:一是線上APP舉辦小型賽事吸引用戶參與競賽,或者在節日舉辦集體活動召集忠實用戶一起做游戲。二是與學校、企業等單位進行合作,通過舉辦線上賽事或線上打卡等方式,采用強制或半強制方式推廣運動健身APP。但總體來看,運動健身APP與線下傳統健身融合仍存在不足、關系仍有待暢通。
2.4.3目標群體以年輕人為主,相對局限
年輕人群體和老年人群體面對紛繁復雜的智能手機信息處理功能,在利用智能手機進行信息獲取、處理及分享時呈現出適應和不適應的區別,強勢群體和弱勢群體“數字鴻溝”問題開始顯現[6]。在日常生活中,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體比的健身需求更旺盛、健身習慣更好。如何針對此年齡段人群特點,開發合適的運動健身APP項目、優化設計、完善功能,值得進一步思考。
3我國運動健身APP產業發展戰略
3.1 SWOT矩陣
基于SWOT定性分析,構建了我國運動健身APP產業發展SWOT矩陣圖,見圖1。我國運動健身APP產業發展有開拓型戰略(SO戰略)、爭取型戰略(WO戰略)、抗爭型戰略(ST戰略)、保守型戰略(WT戰略)。
3.2發展戰略類型
參考劉鳳虎[3]的計算方法,計算指標權重、戰略因素力度、戰略方位角θ、戰略強度系數ρ(計算過程略),繪制戰略類型和戰略強度圖,見圖2。戰略坐標(θ,ρ)=(8.6977°,0.5200),運動健身APP產業自身優勢明顯,同時具有一定的外部機會,應該采取實力型戰略,實施自身優勢與外部機會相結合的SO發展戰略。
4結論與建議
在我國運動健身APP產業SWOT分析的四個維度中,優勢和機遇對我國發展的影響大于劣勢和威脅。結合專家意見,確定了我國運動健身APP產業與SWOT分析相對應的15個因子,內部優勢、內部劣勢、外部機會都有4個因子,外部威脅有3個因子。我國體育健身應用程序產業的優勢和機遇比劣勢和威脅更為重要,應采取內部優勢與外部機遇相結合的SO型發展戰略。
參考文獻
[1]Ghazinoory S,Abdi M,Azadegan-Mehr M. Swot Methodology: A State-of-the-Art Review for the Past, a Framework for the Future/Ssgg Metodologija: Praeities Ir Ateities AnalizE [J]. J Bus Econ Manag,2011,12: 24–48.
[2]Li H M,Chen X Q,Fang Y W.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Home-Based Exercise in China Based on the SWOT-AHP Model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1,18(3):1224.
[3]劉鳳虎,王美娟,韓躍剛.基于SWOT-AHP模型的我國武術散打發展戰略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6,52(3):27-34.
[4]鐘麗萍,劉建武,范成文,等.新冠肺炎疫情下在線健身的實踐邏輯、發展態勢與推進策略[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0,51(9):34-41.
[5]王小迪,張保國,董曉雪,等.手機應用市場對運動健身APP的傳播:基于五大平臺數據比較[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13):15-19+24.
[6]馬婷.數字鴻溝與技術倒刺——健身App對群眾日常體育健身的媒介應用影響研究[J].科技傳播,2020,12 (23): 12-18.
[7]張茜嵐.運動類APP可持續發展的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J].福建體育科技,2018,37(5):36-39.
[8]李婧,張保國,王小迪.高校大學生運動健身APP使用狀況及認同度研究[J].科技視界,2019(25):107-108+106.
[9]艾媒前沿科技產業研究中心.2020年中國手機APP隱私權限測評報告[EB/OL]. (2020-02-25)[2020-02-25]. http://www.iimedia.cn/c1061/69301.html
[10]蔣瑩.互聯網時代體育健身APP發展現狀與問題研究[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7, 34(10):5-6.
[11]吳若熙,王慶軍.體育健身類APP的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5,31(4): 18-22.
[12]徐成立,張寶雷,張月蕾,等.中國體育產業政策文本研究——基于政策工具和創新價值鏈雙重視角[J].中國體育科技,2021,57(3):58-66.
[13]國家統計局.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2021-02-28)[2021-02-28]. https://www.stats.gov.cn/sj/zxfb/202302/t20230203_1901004.html
[14]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EB/OL].(2021-07-18) [2021-08-04].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8/03/content_5629218. htm.
[15]國務院辦公廳.體育強國建設綱要[EB/OL].(2019-08-10) [2019-09-02]. https://www. gov.cn/ gongbao/content/2019/content_5430499.htm
[16]國家統計局,國家體育總局.2019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與增加值數據公告[EB/OL]. (2020-12-31) [2020-12-31]. https://www.gov.cn/xinwen/2020-12/31/content_5575772. 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