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虹 劉茜
摘要:在學科建設高速發展、用戶需求日益多元的今天,高校圖書館開展學科服務,進行學科服務機制研究,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資源與服務保障是現代高等教育可持續化的產物。文章基于獨立學院圖書館建設的實際狀況,依據圖書館學科服務國內外研究現狀,通過制定完善的學科服務管理制度體系、調整學科館藏資源分布、建立學科化服務平臺、開展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教學與科研服務等主要策略,以不斷提升服務效能來優化獨立學院圖書館學科服務模式。
關鍵詞:獨立學院;圖書館;學科服務;模式探究
中圖分類號: G258.6? 文獻標志碼:A文獻標志碼
0 引言
從“學科”的概念來看,學科的產生源于知識發展的制度化,在這種制度化的規約下,學科就成為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1]。學科服務在發展之初,沒有“學科服務”這一專有名詞,只有“學科館員”或“學科館員制度”的說法。學科館員制度最早出現于美國,它的產生經歷了從早期的區域問題參考館員,到分館制下學科館員的發展過程,隨后學科館員制度開始較為普遍地推行。據美國研究圖書館協會ARL的調研,2007 年ARL的63個研究圖書館中94%的圖書館都提供了學科服務[2]。
學科服務自20世紀末作為一種新的服務理念引入國內以來,經過近30年的發展歷程,已成為國內各大高校圖書館的主流服務模式之一,其應用和發展主要體現在實踐上。圖書館要立足實踐,凸顯學術研究成果的推廣應用,發揮圖書館科學數據分析和學科服務在創新中的作用[3]。
伴隨著高校學科建設的深化發展,高校圖書館開始尋求新的增長點,利用自身的人才優勢和多年從事服務管理的經驗,轉變工作重心,配合高校學科建設,以高校狠抓學科建設為契機,不斷拓展延伸服務內涵、改變服務方式、更新服務手段、引進國外先進服務理念、借鑒學習先進經驗,為高校學科建設貢獻圖書館的力量。
1 圖書館學科服務國內外研究現狀
1.1 學科服務研究文獻分布統計與關鍵詞圖譜分析
圖書館學科服務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發展已初見成效,圖書館學科服務研究發文年度分析的檢索時間1997—2023年,研究以“學科服務”“高校圖書館”“圖書館學科服務”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進行檢索。結果顯示,學科服務研究在1997—2005尚處于萌芽階段,年均發文量1~2篇,2006—2013年的研究文獻數量呈逐年遞增趨勢,2008年以后的發文量呈幾何倍數增長,表明學術界對我國圖書館學科服務越來越關注。2013—2019年相對穩定,其中2014年的研究文獻數量達到頂點,研究主題呈現多元化和更深層次的趨勢。在2013年和2017年出現了兩個增長高峰,從2015年開始,涉及學科服務的論文和研究開始趨向成熟,同時也反映了該領域實踐方面的巨大發展和進步。2018年至今,學科服務研究處于相對平穩且呈下降的趨勢,原因很可能是我國學科服務的發展從快速的增長期變為成熟期,同時也說明我國學科服務正在尋求新的發展契機(見圖1)。
1.2 學科服務國外研究現狀
隨著學科服務的發展,國外學術圖書館從初級階段的理論研究為核心,逐步轉變為以人為核心的嵌入式服務模式。這種服務模式不僅注重對用戶需求的理解和滿足,還更注重將學科服務融入教學、科研、學術服務中,以提升學術水平和用戶體驗。同時,社會在進步和發展,學科服務須以用戶為先,更加注重用戶參與和反饋的程度,以滿足不斷變化的用戶需求。這將涉及更多的技術支持,如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更加個性化和定制化的學科服務模式。
筆者根據國外學科服務的調研,為確保數據可靠、權威且具有代表性,采用Web of Science Core?Collection、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SciELO Citation Index和MODLINE 4大索引庫作為數據來源,在第一次檢索的基礎上,結合學科服務的發展歷程和內涵,篩選出高頻關鍵詞,然后進行二次檢索。本次二次檢索時間為2023年12月,國外學科服務論文發表年度分布如圖2所示。
與學科服務相關的文獻數量整體呈遞增趨勢,在2009、2017和2021年增長幅度較大,并于2022年達到峰值。相比國內關于學科服務的研究文獻,國外學科服務領域的理論研究成果數量驚人,反映出該領域的發展速度快,與國內相比有明顯差異。近10年的研究數據顯示:關于國外學科服務的研究文獻中,一半以上來自實踐探索相關論文,表明該領域一直保持較高的研究。此外,國外學科服務研究側重于具體實施方式的探究,如信息檢索、各領域學科服務的開展方式等。其研究內容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探索更以人為本的服務模式。
總之,不管從圖書館學科服務研究數量還是從研究內容上看,國內對學科服務的研究始于國外學科服務經驗。探討國外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案例文獻較多,也有國內外館員制度以及團隊建設等方面的比較研究。
2 影響獨立學院圖書館學科服務發展的因素分析
獨立學院開展學科館員服務對圖書館變革轉型具有重要意義,是促進圖書館服務走向精準化和精細化的有效路徑,但因為受到管理機制與相關學科服務過程中的進度緩慢、效果不佳等諸多因素的制約,阻礙學科服務發展的問題日益凸顯。
2.1 缺乏有效的協調管理機制,多部門合作有待加強
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直接關系高校未來的發展,傳統的管理模式難以實現與時俱進的發展理念,目前,圖書館的很多服務都不是獨立的。從學科服務的目的、定位和需求來看,學科服務需要圖書館、在校師生、學院甚至各職能部門之間通力合作才能順利實施。因為學科服務沒有學校方面的全面統籌和調控,學科服務仍然由圖書館獨立承擔[4],缺少學校層面的政策支持,院系協調困難,投入經費和投資力度不足,無法彰顯學科服務的真正價值。在此形勢下,圖書館如何適應新的服務需求、服務學校學科建設的深化開展、為學科建設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保障,成為獨立學院圖書館有待深入思考的問題。
2.2 學科服務與用戶多元化需求供需矛盾凸顯
隨著館藏資源的日益豐富,學術數據量越來越大、資源種類和形式越來越繁多,用戶直接從網絡上獲取信息的能力已有很大提高,因此,他們迫切希望能夠有一種技術幫助其將知識內容從眾多信息對象中挖掘抽取出來,根據其內在特征和價值進行鑒別、關聯、重組,幫助他們識別和創新知識服務。在這種多元需求的環境下,用戶對知識渴求和知識解決方案服務的需求已不滿足于圖書館的常規服務,圖書館學科服務需要突破過去囿于館藏書籍與報刊借閱、簡單地發放圖書資料或信息光盤到讀者手上的服務模式,從而發現更多的專業信息資源,并提供針對性更強、內容更全面的學科服務。
2.3 圖書館服務平臺建設的功能定位不清晰
學科服務平臺建設已承擔絕大多數獨立學院圖書館學科服務工作,但總體來看,目前的獨立學院圖書館數字資源呈現出“多、大、全”的情況,加之不同的電子資源又往往分散在各自獨立的數據庫、檢索系統和發布系統,使得一些學術信息資源比較分散雜亂。基于學科建設培養的數據庫關聯學科服務是對已有信息數據庫平臺、工具進行研究,將論文信息、專利信息、政策信息等與網絡數據進行對接[5],即這種科學研究范式的轉變使圖書館面臨新的挑戰。
數據抽樣調查發現,多數獨立學院建立學科服務平臺后,除了少量自動聚合內容,基本未做任何學科資源更新或者更新頻率緩慢。另外,除了少數獨立學院圖書館的學科服務平臺,大部分學科服務平臺的使用量與訪問量并不高。這說明對于圖書館服務平臺建設要實現哪些功能還不夠清晰,還在不斷摸索過程中,導致用戶識記平臺困難或者無法通過這些站點的導航方便地使用學科服務平臺。
2.4 學科館員數量短缺且素養不高
學科館員是學科服務的主體,學科資源建設要求學科館員不僅要具備某個學科知識背景或專業知識及信息資源管理知識、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操作能力等,還需要具有較強的業務工作技能和職業道德,因此,學科館員的選拔和培養是打造高素質學科服務的關鍵。從對獨立學院學科館員的調查來看,影響學科館員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一方面,受傳統體制或服務觀念影響,在選聘工作人員時,圖書館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約束,無法自主選拔而是要由上級部門決定,并且獨立學院提供給圖書館的專業人員編制有限,缺乏對入職館員工作經驗的重視,大部分新入職的學科館員專業技能欠缺,學科細分程度較低,導致不少圖書館無法落實學科服務;另一方面,從已開展學科服務館員隊伍來看,學科館員的學歷、業務能力等方面結構單一,學科館員兼職比例過大,服務效率低,水平滯后,從而影響了學科服務發展。
3 提升獨立學院圖書館學科服務水平的優化策略
3.1 制定完善的學科服務管理制度體系
科學合理的服務管理制度是服務有效實施的基礎,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一般涉及圖書館、學院以及學校其他職能部門的參與:(1)在學校層面,需要將學科服務納入學校工作的整體規劃中,在全校范圍內構建完善學科服務管理機制,包括學校層面的統籌調控,為學科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保障學科服務的有序運行。(2)在館院部協作層面,依托院部制定相關政策與學科服務主動對接等方式建立良好協同服務機制,比如制定學科服務對接保障制度、院系與學科館員的聯系制度等,實現對文獻資源、人力資源、技術資源等的充分整合。(3)在圖書館層面,從本館的發展規模與團隊建設考慮,形成與本校學科建設相契合的學科服務工作機制。學科服務涉及全館服務體系,包括館藏文獻檢索與借閱、學科參考咨詢、學科專題數據庫培訓、論文查新查引等,這就需要全館上下的一致配合,共同承擔學科聯絡、學科組織、情報服務等任務,滿足學科服務的一切要求。
3.2 嵌入式信息素養教學服務與科研服務
圖書館要想轉變思路,將服務與育人深度融合凸顯其教育職能,必須按照用戶信息需求與行為的新變化,逐步革新功能,以適應獨立學院學科資源建設發展。嵌入教學科研過程在學科服務體系中起到橋梁的作用,把圖書館的館藏資源與知識信息資源用到學科教學與科研中,這些是進入深層次學科服務必不可少的過程。
在嵌入式教學服務過程中,圖書館學科館員突破時空限制,讓圖書館服務走出圖書館,走進院部,與學院建立緊密聯系,深入院系一線,將嵌入式學科服務融入課程的教學過程。學科館員進行課堂教學的學科服務實踐時,圖書館需根據學科類別調配相近專業的學科館員,在學科服務開始前與進行課堂教學的教師溝通,在教學實行的過程中與教師開設的專業課堂無縫對接,由學科館員用1~2次課程的時間介紹與該學科相關的信息資源、最新的學科前沿動態。學科館員課后還可以結合課程作業或結業論文題目等介紹如何利用圖書館電子資源完成這些要求,把圖書館的館藏資源與知識資源用于學科教學任務,使圖書館的作用更好地被院系師生所了解。
嵌入式科研服務是學科服務與科研活動的深度融合,學科館員作為項目組成員參與科研人員的科學研究過程。根據學科科研人員的需求,不斷地了解和跟蹤,有的放矢地搜集信息,為用戶提供課題咨詢、課題查新、成果評價、成果鑒定,并以書面形式提供相關學術論文的查收查引報告等知識服務。特別在當前信息技術發展迅猛的背景下,學科館員可按學科主題或學術研究體系對科研信息進行數據檢索、分類、整理,以書目、檢索、文摘、全文/匯編、書面報告等形式提供給科研人員,進而發揮圖書館信息參考的作用,促進科研課題研究工作的順利完成。
3.3 構建獨立學院圖書館學科化服務平臺
建立學科化服務平臺是信息服務體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學科服務平臺最終發揮的作用關鍵要看具體內容的建設,構建一個既能揭示館藏學科資源實體,又能鏈接虛擬學科導航資源,同時也是館員、用戶共同交流的平臺,已成為高校圖書館學科化服務的方向。例如,通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一站式學科化服務平臺,對學科資源進行搜集、篩選、排序,對其數據進行挖掘,將冗余的數據資源變得有序,方便師生查閱和利用學科資源。在當前適應獨立院校學科建設基礎之上的學科化服務平臺并非一個孤立的系統,圖書館通常由圖書館門戶網站、學科化服務平臺、圖書管理系統、資源數據庫等系統組成。學科化服務平臺是為用戶提供圖書館各種服務的窗口,其信息來源之一依賴于圖書館管理系統,在學科化服務平臺上,館藏建設模塊需通過圖書管理系統的采訪模塊提供。資源導航模塊是學科服務平臺最基本的內容,需要將特定學科的相關資源從繁復的館藏資源中抽取出來,統一提供學科服務。學科資源不僅包含館藏資源,也包含互聯網、大數據等非館藏資源,該服務模式實現的基本流程是:參考咨詢館員深入細致地與用戶交流,挖掘出用戶的隱性需求,對用戶需求知識重新作分析,制定更確切的檢索策略,如圖3所示。
基于學科建設和平臺系統的定位,學科服務平臺是學科館員為用戶提供服務的一個通道。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應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引進或自行開發學科服務平臺[6],利用圖書館學科化服務平臺服務于高校的學科建設:(1)獨立學院圖書館可以組織針對本科生的培訓課程,涵蓋科學數據庫管理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最佳實踐。這些培訓可以包括數據采集、整理、存儲、共享和使用等方面的內容,幫助其掌握數據庫管理的流程和方法。同時,培訓還可以介紹相關的數據庫管理工具和技術。(2)除了培訓課程,學科館員為不同的用戶群(教師、本科生、教輔人員)提供個性化的數據庫管理指導,提高師生數據管理意識和技能。通過與各院系的溝通和合作,學科館員還可以了解某一學科的發展脈絡和具體需求,提供針對性的指導和解決方案,包括對特定研究項目的數據庫管理咨詢、開放學科外的相關資源等。(3)學科館員利用自身學科背景及信息資源管理優勢建立數據庫管理的在線資源和文檔庫,與學科教師一起針對特定學科設置以學科為方向的資源導航庫,有效整合學科信息資源,提高學科資源的集中度。
3.4 重視學科館員職業素養發展
學科服務發展的關鍵在于學科館員素質的提高,學科館員的設置是為適應學校重點學科建設,配合人才培養的需要,他們搭建起圖書館與學科院系聯絡的橋梁,能夠有針對性地為特定的教學或跟蹤用戶的科研目標來提供專業的知識信息服務[7]。為適應獨立學院學科建設的需求,高校圖書館需要加強人才隊伍的培養和職業素養的發展,主要從崗位性質、工作內容、工作對象3方面重視學科館員職業素養發展:(1)從崗位性質方面來看,學科館員屬高層次服務型崗位,一個合格的學科館員,除了需要了解所服務學科的專業知識,還需要覆蓋當下技術環境、學術性搜索引擎軟件資源、館藏電子文獻和數據庫知識,能夠對所服務學科的學科資源進行整體規劃布局,以適應學科工作發展現狀和需求。(2)從工作內容來看,學科館員主要承擔圖書館的學科服務,與院系教學科研人員建立密切聯系,基于自身的學科背景為對口院系提供文獻資源知識服務,根據院系學科需求,及時和充分跟蹤需求,保障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學生和教師的需求一致。(3)從工作對象來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科館員以學科發展和科研信息為工作對象,結合用戶科研活動及其動態變化選擇和組織各類信息系統和信息服務,提供對應學科發展前沿、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分析與評價、同行對比與追蹤等服務[8]。總體來看,學科館員始終處于不斷滿足變化的圖書館環境和用戶需求的服務過程中,其職業能力也不斷延伸擴展,更多地適應于學校人才培養的需求。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圖書館學科服務實踐過程中,學科服務對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教學與科研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是獨立學院圖書館深化服務變革、面向用戶信息需求與信息行為變化的一項新舉措,是適應未來生存和挑戰的必然選擇。圖書館學科服務的發展,應從自身實際出發,因校制宜地圍繞獨立學院學科發展需求制定詳盡的服務規劃,構建適合本校學科建設特點的學科服務模式。
參考文獻
[1]李峻,謝輝著.學科發展視野中的大學學術組織管理模式和創新研究[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8.
[2]LOGUE S.Liaison services[M].Washington,D.C.: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2007.
[3]中國圖書館學會.陳力副理事長在2016年中國圖書館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的講話[EB/OL].(2016-06-01)[2024-01-12].http://www.lsc.org.cn/c/cn/news/2016-06/08/news_9113.html.
[4]張黎.高校圖書館學科化服務創新研究[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9.
[5]陸穎,胡佳琪,史繼強,等.面向科研數據管理的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1(3):41-48.
[6]齊彤彤.“雙一流”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建設實踐及發展對策研究[D].湘潭:湘潭大學,2020.
[7]翟姍姍,周夢蝶,秦曉琪.學科館員職業發展研究:演進歷程、建設現狀與優化策略[J].情報資料工作,2023(3):14-23.
[8]張曉陽,施雨.替代還是并行?數據館員與學科館員職業發展的比較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20(17):94-101.
(編輯 何 琳)
Exploration of discipline service models in independent college libraries
LI? Jihong, LIU? Qian
(Library, Hankou University, Wuhan 430212, China)
Abstract:?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the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needs of users today, university libraries carry out discipline services, conduct research on discipline service mechanism, and provide users with a full range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service guarantee, which is a product of the sustainability of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The article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library construction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library discipline service at home and abroad, explores the main aspects such as formulating a perfect discipline 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 adjus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discipline collection resources, establishing a discipline-based service platform, and carrying out embedded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services, etc., in order to optimise the discipline service mode of library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by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 service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library; discipline service; model exploration
作者簡介:李季虹(1984— ),女,館員,本科;研究方向:圖書館學科與知識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