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日前,“辛者庫幼兒園”的詞條沖上了熱搜,來自江蘇省徐州市徐海路幼兒園的一則視頻引發了關注:孩子們做飯烙餅、刮鱗殺魚、搬磚砌墻,展現了出色的廚藝和熟練的技巧。“不是藍翔技校上不起,而是幼兒園更有性價比。”“6歲畢業即有3年工作經驗。”網友贊聲一片,認為這樣的教育能夠鍛煉孩子,還將幼兒園戲稱為“辛者庫”。視頻爆火的同時,該幼兒園招生也變得一位難求,有的名額已經排到2026年,還有家長愿意跨越省市送孩子來此就讀。此后,其他同樣重視勞動教育的一些幼兒園也陸續被關注到。
然而很快,輿論出現了另一種聲音。有的網友留言,孩子的操作簡直熟練得“讓人心疼”,還有網友表達了對安全的擔憂。也有專家指出,過度重視技能訓練超越了幼兒的身心極限,有可能導致課程超載、生理負荷加劇等不良后果。
為何一則小小的視頻引發了如此大的爭議?實際上,意見的交鋒反映出幼兒勞動教育被遮蔽的現狀——長期以來,幼兒勞動教育被視為中小學勞動教育的下探,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幼兒教育的特性沒有被充分關注和考慮到。幼兒園內,窄化和錯位的勞動教育隨處可見;幼兒園外,勞動教育也沒有得到幼兒家長和社會的足夠重視。在“少子化”趨勢下,幼兒園招生面臨壓力,如果僅僅將勞動教育作為博出名的“標簽”,那么后果不堪設想,最終受傷“買單”的只能是成長中的兒童。
從“燒火做飯幼兒園沖上熱搜”事件背后,能夠透視當前幼兒勞動教育存在的哪些問題?勞動教育如何成就幼兒的幸福全面成長?本期“聚焦”,我們共同進行熱現象之下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