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鳳平 胡海威

摘 要: 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素質和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特別是在中職食品加工專業,學生不僅需要掌握堅實的理論知識,更需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創新能力。基于此,首先闡述了中職食品加工專業課教學現狀,隨后分析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食品加工專業課教學中的應用意義,最后從四個方面探討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食品加工專業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 任務驅動教學法 中職 食品加工專業 理論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42.0;TS205-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9-3567(2024)02-0098-03
The Application of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Food Processing Specialized Courses i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JIANG Fengping HU Haiwei
( Fushun Agricultural Specialty School Fushun, Fushun, Liaoning Province, 113123 China )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ociety for th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talents are also increas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s based on impart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neglect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which limits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bility to a certain extent. Especially the students of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who majored in the food processing specialty not only need to master solid theoretical knowledge, but also need to have rich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firstly describ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teaching of food processing courses i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hen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food processing courses i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food processing courses i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from four aspects.
Key Words: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Food processing specialty; Theory and practice
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導致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已逐漸無法滿足中職學生的實際需求和社會發展的要求。任務驅動教學法作為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強調通過完成特定的任務來實現學習目標,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批判性思維、團隊合作和自主學習等綜合素質。在食品加工專業課程中,任務驅動教學不僅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還能訓練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生產過程中的問題,從而更好地適應未來職業發展的需求。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食品加工行業對專業技能和實踐經驗的需求日益增長。目前,中職食品加工專業課程在教學中仍普遍采用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強調知識的灌輸而非技能的培養,這使學生在校學習與社會實際需求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同時,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得不到有效培養,課堂教學與實際工作脫節,使學生畢業后面臨較大的就業壓力。
具體來說,中職食品加工專業課教學現狀存在以下問題。第一,理論教學與實踐技能脫節。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強調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關注不足。課堂上,教師主要采用講授的方式傳授書本知識,而缺乏足夠的實踐環節,導致學生雖然掌握了一些理論知識,但是在實際的食品加工操作、食品安全實務、設備使用和維護等方面技能欠缺,難以滿足工作崗位的要求。第二,缺乏行業現狀的反映。教學內容更新滯后,沒有及時反映食品加工行業的最新發展和技術,也沒有充分考慮未來食品科技的發展趨勢。學生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企業最新使用的技術和標準存在差距,使學生畢業后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適應職場,降低了學生的競爭力。第三,教學手段單一,缺乏創新。多數教師還在使用傳統的板書講授或者PPT課件教學,這種單向傳授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主動思考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缺少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現場教學等更加生動、實際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感不高,也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和理解。第四,評價體系不完善?,F行的評價體系主要以理論考試成績為主,對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工作態度等方面關注不足。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綜合能力,也不利于激勵學生全方面地提高自己[1]。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食品加工專業課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應用意義,它針對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有效的解決策略,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以下是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的意義。
2.1 提升學生實踐技能
任務驅動教學法要求學生在完成具體任務的過程中,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這種“學以致用”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食品加工相關理論的理解,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調整。通過設計貼近真實工作環境的任務,學生可以在仿真的工作場景中學習到職業技能,如食品加工技術、質量控制、設備操作等,這有助于學生畢業后更快適應工作環境。
2.2 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在任務驅動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面對各種預設的問題或突發情況,這要求學生能夠獨立思考,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這一過程鍛煉了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嘗試和改進,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2.3 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
任務驅動教學常常需要學生以團隊的形式合作完成任務,這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團隊意識,還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溝通協調能力和集體榮譽感。在團隊任務中,不同的學生承擔不同的角色,學生在合作中學會了分工和責任,這對培養學生未來的職業素養非常重要。此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任務驅動教學法要求學生主動參與到任務的全過程中,這種參與感和成就感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需要自主探索、實踐和思考,這種教學方式更加符合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
3.1 確定教學任務
根據課程標準和社會需求,設計符合學生實際水平和企業需求的教學任務,使任務具有可操作性和挑戰性。通過具體的教學案例,可以深入了解這一方法在教學中的實際應用和效果。以下是關于中職食品加工專業的教學案例,展示了如何確定教學任務,并指導學生完成這些任務。案例名稱為“開發一款符合年輕人口味的即食果蔬飲品”。教學目標為學生能夠掌握食品加工的基本流程;理解市場調研的重要性;學習如何根據目標消費者群體調整產品配方;培養團隊合作與問題解決能力。以下簡述教學任務的確定與實施。首先,開展市場調研。學生需分組進行市場調研,了解當前年輕人對即食果蔬飲品的口味、價格、包裝等方面的偏好。每組需準備問卷,實地去超市或校園內采集數據,然后匯總分析,提出本組認為的市場需求。其次,構思產品與設計配方。基于市場調研結果,學生需要設計一款新的果蔬飲品,包括原料、口味、營養成分計算等。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團隊討論確定產品方案,包括選材、確定配方、計算成本等,并需解釋配方設計的合理性。然后規劃生產工藝流程。學生團隊需規劃產品的生產流程,包括清洗、切割、混合、殺菌、包裝等,并預防可能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團隊內部分配角色,如工藝設計員、質量控制員等,模擬真實的生產環境,明確每個環節,確保產品的可行性。隨后,推廣產品方案。制訂產品的營銷策略,包括廣告語、推廣渠道、目標市場等。學生根據調研數據,分析目標消費者的習慣,設計吸引消費者的廣告宣傳。最后,進行成果展示與評估。組織一次模擬的產品發布會,每個團隊展示自己的產品并解釋過程中的思路和遇到的挑戰。其他團隊和教師作為評委,對產品的創意性、實用性、市場分析的準確性等方面進行評估[3]。
3.2 構建情景模擬
創建接近真實工作環境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學習和解決問題,強化實踐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任務驅動教學法中,構建情景模擬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其通過創建真實或半真實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在接近實際的環境中學習和實踐,從而加深理解和提高技能。情景模擬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增強認知聯系。情景模擬幫助學生在一個與現實世界相似的環境中學習,這種情境聯系可以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認知和記憶。通過模擬,理論知識與現實世界的情境緊密結合,幫助學生構建更強的知識框架。第二,提升實踐技能。在模擬的情境中,學生需要運用學到的技能來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了解理論知識,還需要掌握操作技巧。情景模擬提供了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學生可以自由嘗試,從而不斷提升技能。第三,促進批判性思維。情景模擬通常涉及復雜問題的解決,要求學生進行分析、評估和創造性解決方案。這種基于問題的學習方法促使學生發展批判性思維能力,學生需要考慮多種因素,權衡不同的解決方案,并做出最佳決策[4]。
3.3 整合理論與實踐
在教育過程中,整合理論與實踐是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關鍵因素,特別是在中職食品加工專業這種對實踐技能要求極高的領域。整合理論與實踐的重要性體現在深化理解、技能提升、增強記憶、準備職業四個方面。以下通過教學案例加以說明。假設進行的是一個“關于酸奶生產”的課程項目,該項目旨在教授學生有關乳制品加工的基本理論知識,并讓學生親自參與酸奶的制作過程,從而理解乳制品微生物學、發酵過程、質量控制等內容。初始階段,教師首先在課堂上介紹乳制品的基本理論,包括乳的成分、微生物學原理、酸奶的營養價值和發酵過程等。通過課堂講解、視頻資料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讓學生了解全面的理論知識。在實踐活動中,學生被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制作一批酸奶。學生需要從選擇原材料開始,一直操作到發酵、冷卻和包裝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必須實踐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如選擇適合的乳源、檢測乳的質量、溫度對發酵過程的影響等。項目完成后,每個小組需要提交一份報告,報告中不僅要描述學生的實踐經歷,還需要有學生如何將理論應用于實踐,以及在項目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教師對每份報告進行評價,可參考表1所示的評價標準,并與學生一起討論學生的經歷。這個階段是對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雙重檢驗。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項目報告和最終產品的質量給予學生相應的評分。以此方式,學生不僅能將學到的理論知識用于實踐,還能從中發現知識的不足,為今后的學習指明方向[5]。

通過此教學案例,可以看到整合理論與實踐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體驗,還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種方式使學生能夠在實際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為將來步入職業領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食品加工專業課教學中的應用,標志著教學方法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強調了實踐操作和實際問題解決在職業教育中的重要性。通過實施任務驅動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將來的職業生涯和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推動我國中職食品加工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文杰.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食品加工專業課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9(30):176-177.
[2]何長再.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機械加工制造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實踐[C]//新課程研究雜志社.《“雙減”政策下的課程與教學改革探索》第八輯.2022:2.
[3]朱秀芬.目標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專業課教學中的研究與應用[J].職業教育(漢斯),2021,10(1):9.
[4]李孟強.任務驅動法在中職數控教學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1(28):188.
[5]趙曉冬.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學校市場營銷學翻轉課堂中的應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1,37(7):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