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明文
摘 要:為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職業素養和實踐動手能力等綜合素質能力,采用“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教學模式,將競賽內容融入日常教學中,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優化,對課堂教學過程進行針對性的設計,可以激發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體會到了自主、合作、競賽以及學習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以賽促教 以賽促學
《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提出堅持把人才作為建設制造強國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選人、用人、育人機制,加快培養制造業發展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技能人才。湖南汽車工業發展迅速,汽車產值已列為湖南三大重點發展產業之一,真正成為湖南省新型工業化帶動戰略的支柱產業,更好地培養汽車專業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近年來,隨著世界技能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競賽、湖南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的發展,技能競賽的比賽項目歷經多次改革,已經非常貼近汽車維修企業的用人需要,競賽內容也完全來自真實的企業工作過程。為了能夠提升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更好促進契合行業企業的發展,進一步提升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實踐動手能力和職業素養等綜合素質能力,學校對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進行優化,將學生技能競賽的項目與評分標準融入到日常教學中,采用“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的聯系起來,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同時也可以促進教學改革與創新。
1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教學模式概述
在高等職業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課程中,通常采用理實一體化的方式進行授課,課程中的實訓項目結合了汽車維修企業的真實案例,受制于學校的實訓設備與條件,與理論教學的要求存在有一定的差距。“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教學模式,是指將學生技能競賽中作業要求、考核要點等元素,融入到課程標準中,突破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將學生技能競賽的評分標準與評分細則,創新培養課程的評價模式;將學生技能競賽的試題進行分析與總結,開展項目式教學,取代傳統教學中以教材為主線的教學方式。同時,也可以促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有效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能力。
基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教學模式下,學生通過參加市級、省級、國家級專業技能競賽,一方面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形成明確的學習目標,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對課程內容進行設計時,需要有針對性的將不同級別技能競賽的比賽內容,與課程項目內容進行融合,合理設計教學任務,對授課教師的教學內容與課堂管理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兩方面相輔相成,學生有著清晰的學習目標,提升了學生學習效果,驅動教師對教學進行改革與創新,兩者共同促進教學的改革,達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效果。
2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教學模式的課程設計
2.1 融合知識點
從近幾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湖南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汽車檢測與維修賽項、湖南省“楚怡杯”職業院校技能競賽汽車技術賽項來看,比賽采用實操考核形式,競賽內容的類型主要為:發動機管理技術、車身電氣技術、電動汽車技術、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等。其作業要求在規定時間內,要求參賽選手對發動機無法起動、發動機工作不良、車身電氣技術系統、電動汽車技術系統、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系統故障進行診斷與排除;作業過程中要依據維修手冊的規范完成作業流程,熟練地查閱維修資料、規范使用工量具和儀器設備、準確測量技術參數和判斷故障點,做到安全文明作業,將所有的故障修理到車輛的正常狀態,完整準確填寫相應的《技術報告單》。
從上述技能競賽的作業要求來看,無論是國家級技能大賽,還是省級技能競賽,競賽內容對應了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學生所學課程有:《汽車發動機構造與拆裝》《汽車電氣設備檢修》《汽車故障診斷》《新能源汽車故障診斷》等課程,基本涵蓋了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中專業核心課程與基礎課程授課的內容,甚至還遠超出課本所學內容,還需要學生能夠熟練使用各類工量具、儀器設備進行測量,掌握課本之外的汽車檢測與維修的新技術與新方法。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需要把相關的知識點與競賽內容進行深度融合,形成統一的整體,豐富課程教學內容,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以汽車各級別的技能競賽為契機,課程教學團隊及競賽指導老師,共同調整與修改專業課程的教學標準,更好地滿足課與賽的要求。
2.2 促進課堂教學模式改革
在基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課題教學模式中,教師把符合企業與行業人才需求的素質知識能力目標與賽項內容融合:一方面,通過重新設計與拆分賽項內容,合理設計課程項目任務,將每個項目的核心知識點與賽項內容進行融合,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加強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在教學環節中,將課程內容轉化為幾大教學任務,按照從易到難、從簡入繁的原則,將單個知識技能點到綜合技能點,由模范到創新的原則來設計教學任務。這兩方面相輔相成,實現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優化教學流程的目的,讓學生在清晰的學習目標驅動下,提升學習效率,增強競爭能力,培養創新意識,把學習、競賽、創新結合起來,促進教學改革與創新。
同時,在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綜合評價時,可以將技能競賽的考核評分標準作為參考。合理、有效的考核評分標準,可以讓學生更加認真的參與到實訓項目中去,進行操作時,可以更加規范專業,同時也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將企業的6S管理融入到課堂上,從而樹立良好的職業規范,為下一步的頂崗實習與就業提供基礎。
3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教學模式的培育路徑
3.1 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人才培養的指導性文件,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安排教學任務的規范性文件,是實施專業人才培養和開展質量評價的基本依據。首先,在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通過企業、行業及兄弟院校進行廣泛調研,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結合現有國家、省和行業技能競賽、創新創業大賽,提煉出與本專業核心技能一致性較高的競賽內容,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進行重構。其次,在專業課程體系的內容設計時,將基礎課程與核心課程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分別與技能競賽的相關項目進行對應,從易到難,從基礎到核心,層層遞進進行專業課程體系的設計,有效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切實提高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強化專業人才培養效果。
3.2 組建雙師型教學團隊
高職教師作為教學中最為重要的部分,雙師型教師不僅需要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與一定的實踐動手能力,還需要具備實際工作經驗和操作技能,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支撐理論。組建一支專業理論水平與實踐經驗豐富的雙師型教學團隊,才能更好地培養專業技能人才的教學需要。
雙師型教師既能夠深入企業行業進行實踐,掌握行業對汽修復合型人才的崗位需求、技能需求與能力需求,又能對競賽模塊中所涉及的基礎與核心能力有全面的了解,這樣才能在課程任務的設計時,更加科學全面的安排教學任務,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滿足學生對于專業能力與理論知識的需求。同時,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參加汽車類相關技能競賽,需要專業教師能夠全面地、深入地熟悉競賽的內容,努力提升自身專業理論水平和實踐動手能力,豐富企業實踐經驗,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3.3 設計教學過程
基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教學模式中,首先需要教師能夠熟練掌握各級別技能競賽內容、熟悉比賽考核評分標準,強化自身實踐動手能力,只有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參加技能競賽,做好“以賽促教”,才能更好地實現學生“以賽促學”。
課堂是實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核心。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較差,教師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教學模式,對教學過程進行設計。課前通過學習平臺發送課程任務、學習資料,提前達到預習的效果。課中將技能競賽的項目融入課堂,在課堂教學與實訓操作過程中,嚴格按照技能競賽的作業規范及職業素養來要求學生,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操作水平以及職業素養的養成。實訓項目完成后,對比技能競賽的考核評分標準,找到自身不足的地方,并逐步完善。課后教師進行課堂總結、教學反思并發課后進階習題等,學生利用學習平臺完成課后習題、自我反思、團隊評價等。與此同時,在各級別技能競賽改革與發展的過程中,每個競賽的項目所涉及的比賽內容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與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發生新的變化與調整,這也要求競賽指導團隊的老師能夠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對學生的指導也要能夠與時俱進,真正達到“以賽促教”的教學改革效果。
將技能競賽的項目融入進課堂,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標準與學生的操作能力,學生的實操能力得到了提升,進一步又促進了技能競賽的發展,將“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教學模式落到實處。
3.4 建設保障機制
基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教學模式中,學生是最為重要的部分。學生校期間可以參加市級、省級、國家級技能競賽,通過參加各級別的技能競賽,學生可以逐步提升自身的專業理論知識水平和技術能力,檢驗自身所學的知識與動手能力。因此,建設“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教學模式的保障機制尤為重要。
組織保障:通過組建技能競賽興趣小組與學生社團,通過新老學生之間的“傳幫帶”,形成競賽小組的各級梯隊,從中挑選出理論基礎扎實、動手能力強、心理素質過硬的學生作為競賽儲備隊員,以競賽儲備隊員為基礎,以點到面的方法進行訓練,即先通過小部分競賽學生的示范規范操作,去帶動大部分同學完成規范的實訓操作,起到點帶動面的效果,最終來實現對技能競賽的反哺。
制度保障:在競賽儲備隊員中,通過隊內選拔的方式,組織學生積極參加校級、市級技能競賽,為省級技能競賽做好練兵準備,通過比賽將所學的知識進行轉化與內化,強化專業技能訓練的效果,達到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能力的效果,達到“以賽促學”的效果。
實訓場地保障:由于技能競賽的學生在準備競賽的過程中,無論在課外還是課堂時間,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去訓練,這也要求學校為學生提供專用的實訓室與實訓設備,來確保競賽學生獲得足夠的訓練時間。學生通過自身努力訓練,不斷提升自身實踐動手能力,積極參加各級別技能競賽,在比賽中取得良好的競賽成績,也可以更好地促進“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中落地。
4 總結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教學模式,以學生技能競賽為引導,將競賽內容與專業核心知識點進行有效融合,采用項目化教學,優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組建雙師型教師教學團隊,創新課堂教學過程,建設保障機制,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專業技能水平和教師專業水平得到了不斷提高,提升了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
基金項目: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校級教研教改課題(2021JG18)。
參考文獻:
[1]權寧.工業機器人專業“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培育研究[J].科教論壇,2020(10):37-38.
[2]侯惠蘭,滕明遠,姚林.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教學模式研究[J].河北農機,2019(9):87.
[3]李欣潼.基于“以賽促教、以賽促創”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0(9):184-185.
[4]韋婉辰.高職電子商務專業“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教學模式改革探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29):136-137.
[5]張志,姚娜,唐校,等.“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以“電力電子技術”課程為例[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J].2020,27(5):126-130.
[6]肖斌.基于技能競賽的汽車維修專業“做學教賽”一體化教學方式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20,52:339-340.
[7]黃楚峰.技能大賽與汽車教學改革優秀融合途徑的探究[J].時代汽車,2020(12):50-51.
[8]何清清.“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實踐教學模式初探——以建筑制圖與識圖課程為例[J].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學報,2018(3):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