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帥
摘 要:為了保障公路工程的建設質量,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本文對公路工程建設施工的特點進行了概述,分析了公路工程建設施工現場管理的意義,同時詳細闡述了當前公路工程建設施工現場管理存在的問題,包括管理意識不足、管理體系不夠完善、管理責任不夠明確等。之后提出公路工程建設施工現場管理的優化策略,滿足公路工程的建設需求,完善我國基礎設施。
關鍵詞:公路工程 施工現場 管理與優化
1 公路工程建設施工特點
公路工程具有較強的復雜性,施工過程中會在不同土層上開展,比如軟土、黏土等,所以施工過程中會受到地質條件的影響,采用不同的施工技術。另外氣候環境也是影響施工的關鍵因素,由于在露天環境下進行作業,在面對惡劣的氣候環境時,必然會延誤工期或降低施工質量。公路工程中施工專業性較強,其中涉及橋梁、隧道等項目,大大提高了建設難度,所以需要采取全面的現場管理工作,才能保證施工順利開展。
2 公路工程建設施工現場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管理意識有待提高
目前來看公路工程中的管理人員,疏忽了對施工現場的把控,在缺乏管理意識的條件下,無法按照制度規范落實管理責任。
2.2 管理體系不夠完善
公路建設單位并未形成完善的現場管理體系,由于自身的管理意識較為淡薄,沒能立足實際需求打造施工現場管理體系,最終影響施工效率與施工質量。
2.3 管理責任不夠明確
公路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較為混亂,除了缺乏完善的管理體系外,沒能落實管理責任也是關鍵因素。由于施工現場涉及不同的崗位,在缺乏管理責任約束的情況下,便會造成施工現場管理缺乏秩序,各個環節無法有序開展,不同項目之間的沖突愈發明顯。另外缺乏管理責任,在出現問題后難以進行追責處理,甚至存在相互推諉等情況。
3 公路工程建設施工現場管理的優化策略
3.1 增強公路施工現場管理意識
公路工程建設施工現場應抓好進度、質量、安全等多個方面,每個環節都要嚴格按照規范制度進行管控,將現場資源充分運用,促使管理工作更加科學、規范。當下應增強各崗位的現場管理意識,避免施工人員的主觀隨意性,從根本上保證施工效率與質量,同時減少安全風險的發生。由于公路工程建設較為復雜,施工現場涉及的內容眾多,還會受到不確定性因素影響,所以要提高對施工現場管理的重視度,首先構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對管理人員和基層施工人員形成有效約束,在管理制度的設計中,要考慮好公路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充分掌握公路工程的特點、施工內容與規范要求,打造嚴密的管理計劃,加強對人員、材料、設備等方面的管控,從根本上規避安全風險。其次定期組織宣傳活動,為基層施工人員介紹施工現場管理的重要性,進一步強化全體員工的思想認知,同時開展管理人員參加的交流活動,幫助施工現場管理人員掌握最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擺脫傳統的管理觀念,在新理念的指導下自覺落實施工現場管理。
3.2 加強施工現場安全巡查
對于公路工程來說施工現場是安全風險最高的環節,其中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稍有疏忽便會引發安全事故。施工單位應加強現場安全巡查,由專業的管理團隊負責,排查施工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對可能威脅施工人員生命財產安全的風險進行規避。在安全巡查過程中,逐步分析安全隱患產生的原因,并構建針對性的防控措施,為施工人員營造安全的現場環境。管理部門應按照要求加大巡查頻次,針對施工現場環境與施工過程展開檢查,包括施工警示標志牌、安全員履職情況、施工人員安全防護措施佩戴等,根據相關規定合理設置安全警示牌、反光錐形桶等設施。其次根據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制定巡查計劃,明確巡查時間與范圍,同時劃分出重要的施工區域、危險源、工作設備作為主要檢查對象,巡查人員應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與經驗,巡查過程中能夠準確判斷、識別安全風險。如充分掌握施工工藝與標準,在排查過程中判斷是否違規,各類設備與工具是否存在損壞,大型機械設備是否符合使用標準,巡查過程中及時記錄發現的問題,并委派相關責任人及時整改,從而保證施工現場安全。
3.3 加強公路施工現場安全教育和培訓
公路施工現場作為一個高風險的工作環境,加強安全教育和培訓對于預防安全事故、保護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至關重要。安全教育和培訓是增強施工人員安全意識、掌握安全知識和技能的有效途徑,可以幫助他們了解潛在的安全隱患,采取正確的防護措施,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為了切實加強公路施工現場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1)制定完善的安全教育培訓制度,明確培訓內容、對象、方式和頻率等,將安全教育培訓作為施工前的必修環節。同時,根據施工進度和安全狀況的變化,適時開展有針對性地專題培訓,確保安全知識的及時更新和復習。(2)創新教育培訓形式,傳統的講課式教學雖然系統性強,但往往枯燥乏味。可采取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方式,如現場教學、案例分析、模擬演練等,增加互動性和實操性,提高施工人員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此外,還可借助視頻、動畫等多媒體手段,使安全知識傳播更加形象生動。(3)加強教育培訓的監督檢查,安全教育培訓的效果需要通過嚴格的監督檢查來保證,可定期或不定期進行理論和實操考核,對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員,要求重新接受培訓,直至達到合格標準。同時,施工現場的安全檢查也需要將安全知識掌握情況作為重要內容,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3.4 加大公路橋梁施工現場管理
公路橋梁施工現場管理需要考慮工程建設周期、季節氣候變化、資源供應等因素,制定科學的管理計劃、構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對施工現場管理形成約束。建設單位要讓施工人員充分掌握設計圖紙,認真檢查上崗人員相關證件與工作經驗,避免因違規操作引發高空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等事故,應立足預見性原則對施工現場展開專項治理。另外做好施工現場防洪排水管理,公路橋梁建設容易受到自然因素影響,其中水害是比較常見的問題,若未能提前做好防洪排水工作,便會阻礙公路橋梁施工,并對施工現場資源造成損失。施工前應針對建設區域的地質結構、自然環境進行分析,制定有效的防洪排水方案,對于排水困難和地質較差的區域,應規避雨季施工,在汛期施工時要做好撤離準備,將機械設備與施工材料轉移至安全地帶,避免造成經濟損失。
3.5 關注公路隧道施工現場管理
隧道作為公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施工現場管理有著較高要求,公路隧道施工屬于先有荷載、再有結構的工程項目,非常考驗施工管理人員的協調能力。在施工現場管理過程中,應保證各項工序順利開展,嚴格按照要求進行作業,同時給予施工人員提供技術指導,避免造成施工工序混亂。公路隧道施工會采用多種類型的機械設備,保證機械設備組合的穩定性至關重要,應參考施工進度計劃、施工質量要求,對機械設備進行科學部署,同時構建維護管理小組,專門負責施工現場中的配件、機械設備保養,將故障概率降到最低,切實提高公路隧道施工效率。施工單位可以成立專業的管理團隊,專門負責隧道施工現場管理,并設立現場指揮中心,主要開展協調、監控施工進度、現場安全等工作,指揮中心配備先進的通信系統與監控系統,及時獲取施工現場的信息,保障公路隧道施工質量。
3.6 落實公路工程現場安全管理
公路施工現場安全管理,能夠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降低對施工人員的人身財產威脅。施工單位應落實安全教育工作,加強各部門與崗位的安全生產意識,利用思想教育、技術教育、法治教育等,避免出現違規操作,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都要接受考核,未經培訓或考核不達標的人員不允許上崗,尤其是施工現場中的特殊工種,對安全培訓有著嚴格要求。施工現場與周邊必須設置標志牌、警示牌、禁止牌,明令禁止施工人員靠近該區域,防止引發安全事故,施工人員進入現場時按照要求佩戴防護用品,并對機械設備進行檢查,確認處在正常的工作狀態下。施工單位應加強現場安全管理投入,通過增加資金提高管理效率,同時構建獎懲機制,對自覺履行施工現場安全管理責任的崗位給予物質獎勵,相反懈怠安全管理的崗位應接受懲罰,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實。
3.7 嚴把公路施工現場環保水保管理
公路工程建設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污染,比如施工過程中的揚塵污染、噪音污染等,當下應嚴格把控公路施工現場環保管理工作,可以從多個方面入手,針對材料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揚塵污染,應在車輛頂部蓋上防塵網,車輛通行道路灑水,切實減少揚塵的產生。施工現場堆放的材料,必須采取遮蓋處理,防止大風天氣刮起粉塵,施工現場要做好防塵處理,通過設置防塵屏障減少粉塵飄散。對于施工現場中產生的垃圾,按照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危險廢棄物進行分類減量,并且適當減少垃圾的產生,部分材料可以回收利用。施工現場中的機械設備要做好日常管理,防止運行過程中漏油,嚴格按照規定進行廢油、廢水處理,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除此之外,也要加強對水資源的管理,施工活動常涉及水體的污染及水土流失問題,因此必須采取措施保護水質和維持水土穩定。針對地表水保護,應設置沉淀池或過濾網來處理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泥漿水,防止泥沙直接排入自然水體。施工場地應遠離水源地,以減少對飲用水源的潛在污染風險。對于施工中需使用的化學品和油料,應妥善存放并采取防漏措施,避免泄漏進入水體造成污染。其次,在水土保持方面,施工區域應實施相應的水土保持措施,如植草、鋪設土工布等,特別是在坡面施工時,要采取擋土墻或者植被恢復等方法,有效預防水土流失。同時,對于暴雨水流可能引起的沖刷,應設計合理的排水系統,既保證施工區域的排水順暢,又防止徑流對外環境造成影響。
3.8 重視施工現場的規劃和布局
為了保證施工現場管理的有序性,應提前對公路施工現場進行規劃布局,需要注意考慮加工場地、倉庫位置與施工現場之間的銜接。首先布置臨時用水與用電管網,將臨時總變電站設在高壓線進入工地入口處,避免高壓線直接穿過施工區域,同時由市政供水接駁點,將水源引入施工現場,根據施工需求合理布設管網,嚴格按照臨時水電施工技術方案組織布設,避免造成用水用電隱患。根據施工需求合理布設加工場地、庫房、材料堆場,并且要將成品與半成品材料區分,有專職人員負責管理,施工材料分批進場,施工現場內只允許堆放3~5天的施工材料,避免隨意堆放造成交通堵塞或影響施工作業。另外提前明確施工現場周邊的交通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與總平面圖,既要滿足施工需求同時避免影響交通運行,施工前應主動聯系交通管理部門,請求交通部門給予支持、指導,并將施工區域與非施工區域嚴格分開,盡量采取全封閉施工,進出口位置由交通部門審批后決定,設置交通指令標志與警示燈,保障周邊車輛與行人安全。施工單位可以設置專職交通糾察員,負責進入施工現場的車輛與人員管理,維護好事故現場的交通秩序。
3.9 構建高水平的施工管理團隊
公路工程涉及的施工內容較多,包括道路、排水以及隧道等項目,所以對施工現場管理的要求較高,管理人員應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與工作經驗,嚴格按照管理要求進行把控,維護好施工現場的安全性。施工單位可以構建高水平的管理團隊,所有參與管理的工作人員必須熟悉公路工程項目,提前了解施工現場圖紙,為優化現場管理工作創造有利條件。為了解決管理崗位配置不足等問題,施工單位必須增加人力資源引入,有效配置施工管理人才,確保符合公路工程現場管理需求。施工前應組織管理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安全培訓等活動,增強專業水準與安全意識,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開展施工現場管理,自覺糾正施工作業,減少不必要的安全隱患。總而言之作為施工現場管理主體,所有參與管理工作的人員都要具備專業素質,能夠站在專業的角度進行動態化管控,綜合考慮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統籌安排施工作業環節,憑借過硬的能力規范化開展施工現場管理工作。
3.10 嚴格開展施工現場資源管理
公路施工現場管理與其他項目存在很大差異,比如公路工程在用料、設備投入方面,要比其他工程項目使用更多,所以在工程開始前要做好規劃設計,包括建筑材料與機械設備的統一管理,避免隨意擺放影響施工作業。施工單位要重點關注現場資源的配置,提前做好施工計劃與施工進度安排,考慮各項資源的供應需求,提高施工現場管理秩序。首先在機械設備的管理上,提前明確機械設備的使用計劃,這是保證施工效率和質量的重要條件,在機械設備使用計劃中,應明確設備的使用時間、使用范圍、維護保養,提高機械設備的使用效率。即使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每個施工項目要投入適量的人力資源,避免施工人員過多或過少,人力資源配置不足會影響施工進度,相反人力資源配置過多則會造成施工現場管理混亂,同時考慮到施工人員的專業能力、工作經驗、責任意識等,確保能夠按照要求完成施工任務。除此之外重視原材料的管理,應落實原材料出入庫管理制度,由專職人員負責管理記錄,施工過程中做好入庫與出庫的管理,所有材料根據保存特點,放置到指定區域內,避免胡亂堆放在施工現場內。
4 結束語
施工現場管理對公路工程建設有著重要影響,施工單位應強化自身的管理意識,圍繞施工現場構建標準化管理體系,引入先進的管理制度,切實保障施工質量。公路工程本身存在較強的復雜性,施工現場需要把控的內容較多,施工單位應明確現場管理工作重心,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控制,對施工現場展開全面監管,不放過每個細節,這樣才能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順利完成施工,提高公路工程的建設水平,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肖禹.公路工程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標準化建設與提升路徑分析 [J]. 運輸經理世界, 2023 (34): 37-39.
[2]鞏愛軍. 公路工程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標準化建設與提升路徑研究 [J]. 大眾標準化, 2023 (12): 73-75.
[3]王道偉.研究公路工程建設施工管理的意義及措施 [J]. 低碳世界, 2022, 12 (09): 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