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基于紅色基因傳承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以傳承紅色基因為主線,以培養擔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新人為目標,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大學生更好地學習紅色文化知識,教育和引導大學生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繼承革命先輩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堅持奉獻擔當的價值取向,砥礪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練就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過硬本領。
[關鍵詞] 紅色基因傳承;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紅色基因傳承、紅色傳統發揚、紅色資源利用,反復強調要賡續紅色血脈,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江西紅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傳承紅色基因是新時代賦予江西的重大使命和歷史責任。思政課教學同傳承紅色基因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其實踐教學環節具有傳承紅色基因的便利條件和明顯優勢。將紅色基因傳承和思政課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紅色文化知識,接受紅色精神洗禮,賡續紅色血脈。
一、基于紅色基因傳承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價值意蘊
基于紅色基因傳承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是對大學生傳承紅色基因與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雙向促進,既通過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促使大學生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又通過大學生傳承紅色基因來增強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實效性。紅色基因傳承與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融合有助于高校思政課更好地承擔立德樹人的使命。
(一)有利于高校思政課更好地發揮傳承紅色基因的優勢
高校是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陣地,傳承紅色基因是思政課教學的使命。思政課在基本學分保障、教學目標設定、課程體系設置、教學任務安排、課堂有效組織等方面均具備幫助學生傳承紅色基因的獨特優勢。其中,實踐教學可以助力高校思政課更好地發揮傳承紅色基因的優勢。
(二)有利于通過傳承紅色基因來成就不一樣的思政課
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在傳承紅色基因的內容上更加鮮明充實,形式上更加生動活潑。根據學生專業開展紅色文化宣講、紅色故事分享、紅色話劇演出、紅色歌曲演唱、紅色繪畫創作、紅色建筑模型制作等實踐活動,可以使思政課變得生趣盎然。學生在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中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進行學習提升,教師在以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多樣化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各盡其才、各顯其能。
(三)有利于通過傳承紅色基因更好地培養時代新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生物學上的基因是與生俱來的,紅色基因則需要通過后天教育加以傳承。思政課就是向學生植入紅色基因的直接而有效的途徑,將傳承紅色基因融入思政課教學無疑是落實這一關鍵課程的重要手段。通過豐富多彩的有感染力的思政課實踐教學,促進大學生對紅色文化的全面認識,加深他們對紅色精神的深刻體會,可以更好地磨礪大學生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意志品質,從而更好地讓他們承擔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重任。
二、基于紅色基因傳承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關鍵問題破解
基于紅色基因傳承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堅持鮮明的問題導向,通過一系列關鍵問題的解決來調動學生參與思政課的積極性,同時以更深刻的思考、更積極的介入來增強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豐富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以“傳承紅色基因”為主線化解學生精神缺“鈣”問題
新時代大學生總體上精神面貌積極向上,但也有部分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缺失、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社會責任感缺乏、團結協作觀念較差等問題,還有一些學生學業和生活上稍有不順就陷入“內卷”和“躺平”二選一的思想誤區。以“傳承紅色基因”為主線的思政課教學就是要通過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學習革命先輩崇高的理想信念、深厚的家國情懷、忠誠為民的責任擔當和勇于戰勝挫折的意志品質,補精神上的“鈣”。
(二)以多樣化的教學形式解決學生對思政課興趣不濃的問題
學生興趣不濃是思政課教學中較為常見的問題。國家對思政課建設高度重視,給予了思政課教師較為優厚的待遇和成長發展的政策支持,上好每一堂課既是思政課教師的責任也是他們的使命。思政課實踐教學立足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心理特征和興趣特長,把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思政課解決學生的思想困惑的功能,以綜合化、多樣化的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深入實際、開闊視野、提高素質、增長才干、收獲成長。
(三)以實踐教學的新模式來糾正學生對思政課的刻板印象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存在對思政課枯燥、無趣的刻板印象。這在一些藝術類、體育類、理工科學生身上表現得較為明顯。思政課是大學通識教育,也是一門公共基礎課,我們要通過思政課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效地滲透到學生的思想意識之中。構建和運用“開展紅色經典走讀—融入日常思政教育—結合社會實踐活動—注重創作實踐提升”的“四位一體”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能夠賦予思政課更多的生機和活力,能夠深化學生在實踐中的思考和體驗,使學生擁有一段愉快的學習經歷和難忘的青春回憶。
三、基于紅色基因傳承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的主要特色
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旨在深入把握紅色基因傳承與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內在聯系,充分發揮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獨特優勢,將紅色基因傳承貫穿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全過程,在紅色基因傳承與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融合中彰顯教學改革的鮮明特色。
(一)“有意義”與“有意思”相結合
思政課實踐教學不僅要“有意義”還要有“有意思”,既要“走新”更要“走心”。“有意義”指的是突出思政課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價值引領,彰顯思政課解決學生深層次思想困惑的功能和價值。顯然,傳承紅色基因契合了“有意義”的課程的要求。“有意思”指的是通過豐富的實踐形式開展高校思政課教學,在多樣化和趣味性的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二)思政課與專業課相結合
高效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應該結合學生所學專業的特點來進行。如在面向建筑學專業的學生開展思政課實踐教學時,可以組織紅色建筑模型制作并進行展示;在面向美術學專業的學生開展思政課實踐教學時,可以組織以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繪畫作品創作并進行展示;在面向音樂學專業的學生開展思政課實踐教學時,可以組織紅色歌曲分組合唱等活動。當然,開展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應該要有專業課教師的共同參與,專業課程實施課程思政則需要思政課教師的共同參與。這樣,思政課實踐教學才能更加貼近學生的專業課學習,從而使學生以優良的思想政治素質促進專業能力提升。同時,在專業課中融入思政元素,大力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可以增進學生對思政課的親近感,增強思政教育的效果。
(三)主導性與主體性相結合
教師在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中理應起到主導作用,在課程的第一節課向學生詳細介紹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課程具體要求,并對學生的整個學習活動進行全程指導。教師應加強同學生的溝通交流,掌握學情,合理把握教學進度。學生則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以及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學習活動。
(四)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
基于紅色基因傳承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應遵循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材使用、教學管理等方面的統一要求,同時在具體落實方面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材施教,通過多種教學形式、教學方法達成教學目標。統一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遵循,多樣性則是在統一性基礎上的具體展開。基于紅色基因傳承的多樣化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使思政課實踐教學更具人性化和人情味,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程的積極性,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紅色記憶、豐富學生的紅色體驗、增加學生的紅色收獲。
四、基于紅色基因傳承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的創新維度
基于紅色基因傳承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積極回應時代訴求與新時代大學生成長發展的需要,以新的視角、新的內涵、新的模式、新的合力助推紅色基因傳承與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融合發展。
(一)著眼思政課實踐教學與傳承紅色基因結合的新視角。
基于紅色基因傳承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著眼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與紅色基因傳承的結合,以豐富多彩的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紅色基因傳承的有機結合,既突出紅色基因的主線貫穿以彰顯思政課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使命,又突出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活力和效果。
(二)豐富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新內涵
基于紅色基因傳承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強調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看成大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一個綜合實踐過程,將思想政治理論課融于紅色走讀、社會實踐、創作實踐等活動中,以豐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內涵,賦予大學生更多自主選擇的權利,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
(三)形成結合學生興趣和特長開展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新形式
基于紅色基因傳承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以學生獲得感為評價導向,以“有虛有實、有棱有角、有情有義、有滋有味”為標準,通過構建“開展紅色經典走讀—融入日常思政教育—結合社會實踐活動—注重創作實踐提升”“四位一體”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使思政課“活”起來。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圍繞“傳承紅色基因”進行走讀,把紅色文化知識學習融入日常思想政治學習中,深入社會、深入群眾開展社會調查研究,參加各種形式的創作實踐,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覺悟,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四)匯聚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新合力
《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指出:“堅持開門辦思政課,推動思政課實踐教學與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志愿服務活動結合,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結合,鼓勵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就近與高校對接,掛牌建立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完善思政課實踐教學機制。”因此,基于紅色基因傳承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必須將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機結合起來,以“大思政課”為統領,深入貫徹課程思政理念,進一步整合校內外思政課教學資源,加強同政府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城市社區、城鎮鄉村等主體的交流合作,匯聚辦好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新的合力。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J].實踐(黨的教育版),2020(9):4-11.
[2]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EB/OL].(2019-08-14)[2024-03-19]https://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