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對啟迪幼兒心智、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繪本在幼兒閱讀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幼兒園閱讀教學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尚未得到妥善解決。文章簡要分析繪本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探討如何加強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以供參考。
一、繪本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在幼兒教育中,繪本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故事情節和精美的插圖,不僅能激發幼兒的閱讀熱情,還能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繪本中的豐富情節和生動角色描繪能夠促進幼兒的思考,使他們在閱讀過程中持續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教師在教導幼兒時應挑選符合幼兒年齡和興趣的優秀繪本,引導他們積極參與閱讀活動,以激發其想象力和創造力。此外,教師還應注重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和習慣,為他們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例如,在引導幼兒閱讀繪本《石頭湯》時,教師需充分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在詳盡解讀繪本故事的過程中,教師需積極調動幼兒的參與熱情,通過講解引導幼兒深入了解繪本的故事內涵。該繪本講述了三個和尚來到一個飽經苦難的村莊,村民們長年在艱難歲月中煎熬,防備心理很重,不愿接納任何人。可是,和尚們用煮石頭湯的方法,讓村民們不知不覺地付出了很多,更明白了付出越多回報越多的道理。在講解結束后,教師應與幼兒進行充分的互動與交流,引導他們根據繪本內容展開豐富的想象。隨后,教師可以讓幼兒獨立閱讀繪本《石頭湯》。在此過程中,他們會對故事內容產生新的理解。這種教學過程不僅有助于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能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審美鑒賞能力。
(二)提高幼兒的語言感知和表達能力
為了提高幼兒的閱讀水平,教師應高度重視繪本閱讀教學的作用,著重培養幼兒的文字閱讀能力和內容理解能力。繪本閱讀教學通過巧妙融合文字與圖片,既可以提高幼兒的文字閱讀水平,又可以提高他們的圖片賞析能力。同時,教師通過結合文字閱讀與音頻,能夠培養幼兒的專注力。這種綜合性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多元智能,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以繪本《石頭湯》為例,該繪本有一處情節描述了村民們排隊將食材放入巨大的鐵鍋中的場景。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相應動畫,使幼兒更直觀地理解繪本內容,同時生動地再現故事情節。這種教學方法有助于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活躍課堂氛圍,進而增進他們對故事內容的整體把握。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復述故事內容,加深幼兒對故事情節的印象。這不僅能強化幼兒對生活中物品的認識,還能提高他們的語言感知和表達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二、如何加強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
(一)重視幼兒的閱讀感受
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引導他們在興趣的驅使下自主進行繪本閱讀,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幫助他們積累閱讀經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重視幼兒的閱讀感受,鼓勵幼兒深入探索繪本中的知識,了解繪本豐富的故事內容,體驗繪本的藝術魅力。同時,教師應從幼兒的角度出發,提煉出能激發幼兒閱讀興趣的故事內容,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故事,從而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為他們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此外,教師可以通過多元化、差異化的教育方式,使繪本故事內容更容易被幼兒接受,從而達到教學目標。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認識到幼兒階段是個體學習知識的關鍵時期,并選擇難易程度不同的繪本,制定出一套符合幼兒學習特點的學習方案,進而提高他們的自主閱讀能力和獨立學習能力,推動幼兒全面成長。
(二)明確教育目標
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明確繪本閱讀教學與傳統故事教學的區別,并設定具有針對性的教育目標。為了提高幼兒的閱讀水平和質量,教師應注重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并將其作為教學重點。教師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幼兒基于自身的閱讀興趣深入探索繪本中的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閱讀效率。繪本閱讀教學的終極目標是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因此,只有當幼兒真正對繪本閱讀感興趣時,他們才能體會到閱讀的魅力。教師需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和優化教學策略,激發幼兒的學習意愿,并引導幼兒選擇合適的閱讀方式,以深化幼兒的閱讀感悟,更好地實現教育目標。
例如,繪本《愛心樹》以優美的圖畫和簡潔直白的文字展現了深刻的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挖掘該繪本的潛力,不限于簡單講述繪本故事。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繪本中的圖畫,讓他們感受圖畫所傳遞的溫馨和感動。接著,教師可以結合繪本中的文字,讓幼兒理解無私奉獻和父母之愛的真諦。為了使幼兒更好地體會繪本中的情感,教師可以設計一些互動環節,讓他們參與角色扮演、情感分享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幼兒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繪本中所表達的愛,從而增進對愛的感知和理解。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幼兒將繪本中的情感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讓他們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是否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是否感受過父母或他人的無私奉獻和關愛。通過這樣的反思,幼兒能夠更加珍惜身邊的愛,學會感恩與回報。
(三)合理運用多媒體
在開展繪本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明確多媒體課件的角色與定位。它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工具,而非主導。它的主要功能在于解答幼兒在繪本閱讀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疑惑,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和情節。以繪本《貪吃的變色龍》為例,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生動展示變色龍在不同環境下的色彩變化,利用視覺沖擊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他們對變色龍的特性有更直觀的認識和理解。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濫用多媒體課件。教師過度依賴和頻繁使用多媒體課件,可能導致幼兒過于關注圖片本身,而忽視了閱讀內容的深度與內涵,從而影響到他們的閱讀效果。因此,教師在設計和應用多媒體課件時,應充分考慮其合理性與科學性,確保它不會喧賓奪主,能夠輔助開展繪本閱讀教學和增強繪本閱讀教學
效果。
(四)合理選擇繪本素材
在挑選繪本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進行精細甄選。教師應優先選擇引導性較強的優質繪本,這類繪本在故事中并不直接揭示主題思想,而是在結尾處呈現作者的核心觀點。同時,優質繪本通常具有生動且吸引力強的故事情節,能有效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選擇繪本的過程中,教師還需關注幼兒的興趣點,確保所選繪本既符合其發展階段,又能增強教育效果。此外,生活題材的繪本是理想的選擇,因為它緊密貼合幼兒的實踐經驗,有助于提高幼兒的理解能力,促進其心智成長。
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深入閱讀《小藍和小黃》這類繪本,幫助他們理解并感受故事中的友誼和同伴間的溫暖情感,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又如,在閱讀《園丁與主人》時,教師可以結合故事內容,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示相關情景,幫助幼兒更直觀地認識園丁的形象,感受他們勤勞、敬業的品質。由此可見,通過精心挑選不同類型的繪本,教師可以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注重培養幼兒的價值觀和責任感
在開展繪本閱讀教學時,教師應注重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增強他們的責任感。為此,教師需提供適宜的教學素材,并給予幼兒恰當的引導。在開展繪本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幼兒的社交和認知等角度出發,培養他們互幫互助、與人為善等優良品質。例如,在講解《抱抱》這一繪本時,教師可以將幼兒分為四人小組,通過相互擁抱的方式增進他們之間的友誼,從而提高他們的社交能力,幫助幼兒更深入地理解繪本的故事情節,領會其中的情感內涵。
此外,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需高度重視培養幼兒的責任感。責任感作為幼兒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品質,能幫助幼兒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教師可以借助繪本故事引導幼兒認識并理解責任感的重要性,增強幼兒的責任感。以繪本《七色花》為例,故事主人公珍妮在面臨困境時,不僅僅依賴七色花的神奇力量,更展現了自身的責任感。當珍妮不小心打碎花瓶時,她沒有逃避責任,而是用紅色花瓣幫助復原花瓶,這體現了她勇于承擔錯誤的品質。當珍妮迷路時,她借助黃色花瓣找到了回家的路,同樣展現了對自己安全負責的態度。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深入思考這些情節,使他們理解珍妮行為背后的責任感。同時,教師可以結合幼兒日常生活中的實例,教導幼兒在生活中應如珍妮一般勇于承擔責任,不逃避、不推卸,從而增強幼兒的責任感。
結語
繪本閱讀教學在幼兒教育階段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和水平,還能夠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繪本閱讀教學能在一定程度上啟發幼兒的思維,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到繪本的重要性,積極探索和挖掘適合幼兒的繪本閱讀模式,以此提高幼兒的學習水平,為其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東營市墾利區書香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