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間文化包含了許多富有特色的傳統體育游戲,教師將這些民間傳統體育游戲引入小學體育課堂,不僅能夠豐富教學內容,還有助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教師應主動挖掘民間傳統體育游戲的教育價值,創新體育教學方式。基于此,筆者介紹了民間傳統體育游戲的概念和特點,闡述了民間傳統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和原則,提出了民間傳統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供參考。
一、民間傳統體育游戲概述
烏丙安先生在其著作《中國民俗學》中提出,民間游戲是指那些流傳于廣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戲娛樂活動,俗稱“玩耍”。這些游戲主要在少年兒童之間流行,并在節日期間成為成年人娛樂節目的一部分。筆者認為,民間傳統體育游戲是指那些歷史悠久、來源于民間且廣為流傳、有助于增強體質的游戲。這些游戲不僅具有文化傳承的價值,還具有娛樂性和教育性。
民間傳統體育游戲是勞動人民的自發創造,蘊含了獨特的民間智慧。民間傳統體育游戲因其簡單易學的特點,在民間廣為流傳。將此類游戲融入小學體育教學中,能夠極大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另外,民間傳統體育游戲還具備一定的教育價值,它要求參與者具備較強的肢體協調能力、手腦配合能力等,能夠達到鍛煉身體和提高運動能力的目的。
二、民間傳統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豐富體育教學內容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民間傳統體育游戲,引導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運用相關運動技巧,能夠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增強教學效果。另外,教師為學生講解民間傳統體育游戲的發展歷史,引導學生感悟民間傳統體育游戲蘊含的民間智慧,能夠實現體育和德育的深度融合,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二)增強教學的趣味性
對于小學生而言,組織各類游戲活動是吸引其專注力的重要方式。教師引導學生參與民間傳統體育游戲,能夠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積累運動經驗,從而實現寓學于樂,全面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水平,使其保持運動熱情。
(三)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民間傳統體育游戲源自民間,廣泛流行于民間,兼具娛樂性與藝術性,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社會信息。各地區的民間傳統體育游戲均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將這些具有特色鮮明的民間傳統體育游戲引入體育課堂,有助于學生深入了解當地文化,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
三、民間傳統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教師應明確民間傳統體育游戲的開展原則,增強體育教學方案設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第一,教師應該堅持尊重客觀規律的原則,即按照學生動作技巧的形成規律和認知規律組織教學活動,將教學內容和民間傳統體育游戲有機結合。第二,教師應該堅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原則,即分析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能力水平,選擇適合他們的民間傳統體育游戲,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第三,教師應該強調遵守體育游戲規則的重要性,即向學生講明游戲規則并要求學生嚴格遵守,以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使學生學會自覺遵守社會規范,從而增強德育效果。
四、民間傳統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加深學生對民間傳統體育游戲的認識
首先,在組織學生參與民間傳統體育游戲之前,教師可以制作教學課件,為學生簡單講解民間傳統體育游戲的發展歷程和游戲規則。其次,在將民間傳統體育游戲引入體育課堂時,教師要努力實現體育、美育和德育的深度融合,如為學生講解民間傳統體育游戲中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元素,以豐富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引入抽陀螺這一民間傳統體育游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各類陀螺工藝品,引導學生分析設計原理,提升學生的美學素養。最后,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分為若干學習小組,要求各學習小組搜集與民間傳統體育游戲有關的資料,鼓勵學生通過詢問家長和查找資料等方式了解不同的民間傳統體育游戲,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相關故事和玩法,并允許學生進行自由活動,嘗試開展學習小組所分享的民間傳統體育游戲。
(二)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民間傳統體育游戲
首先,教師要分析學生的實際運動能力和教學要求,尋找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民間傳統體育游戲。其次,教師要為學生講解游戲規則,引導學生掌握運動要點。最后,教師要分析學生的運動表現,指出其需要改進的地方,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授投擲相關知識時,教師可組織扔沙包游戲,為學生提供沙包,并詳細介紹游戲規則:將學生分為扔沙包組和躲沙包組,扔沙包組的學生立于場地兩端,躲沙包組的學生位于中間。兩端扔沙包學生輪流投擲沙包,擊中躲沙包組的學生則讓其退場,若躲沙包組的學生接住沙包則得分。當躲沙包組的學生全部退場時,游戲結束,并讓學生交換角色。若學生在游戲中存在投擲不準、投擲距離不遠等問題,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講解投擲技巧。基于學生的好勝心,教師可在自由活動時間組織學生再次參與扔沙包游戲,以檢驗學習成果。
(三)創新民間傳統體育游戲的內容和規則
一般情況下,學生對民間傳統體育游戲的內容和規則較為熟悉,因而可能失去參與興趣。為解決此問題,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與教學內容,對民間傳統體育游戲進行創新,為學生提供新穎有趣的學習體驗。首先,教師需要分析教學重難點,明確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民間傳統體育游戲。其次,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喜愛的游戲類型。最后,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和游戲需求,對民間傳統體育游戲的內容和規則進行創新。
例如,在開展基本體操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對教學要點進行深入分析,并挑選合適的民間傳統體育游戲。該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熟練掌握基本部位操,理解簡單身體部位的動作術語,如側平舉、側上舉、體前屈等,以提高肢體的協調能力。基于此,教師可以選擇“123木頭人”這一民間傳統體育游戲,并對游戲內容和規則進行創新,將體操動作教學融入其中。具體而言,要求所有學生在距離教師20米處排隊,教師背對隊伍,隨機說出“123+體操動作”,并在說完后轉頭,學生需要根據教師所說內容做出相應的體操動作并保持動作不變。如果學生做錯動作或未能保持動作不變,則被淘汰。如果學生拍到教師肩膀或所有學生被淘汰,則游戲結束。
(四)循序漸進地開展民間傳統體育游戲
在開展民間傳統體育游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悉心引導,逐步加大游戲難度,以激發學生的挑戰欲望,增強他們的信心,調動其參與民間傳統體育游戲的積極性,進而充分發揮游戲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例如,在開展“跳房子”這一民間傳統體育游戲時,教師需要關注游戲難度,并根據學生的體能特點循序漸進地推進游戲。教師可以在地面繪制圖案,并在空格內明確標注數字1~7,如圖1所示,隨后向學生分發瓷片并介紹游戲規則。游戲規則如下:學生需要將手中的瓷片投擲到數字1~7所在的格子內,在1、2、3、6、7數字所在格子內進行單腿跳躍,而跳到4、5格子時,需要雙腿跳躍,雙腳分別踏在兩個格子中。一輪游戲結束后,教師可加大挑戰難度,要求學生在跳躍過程中跳過投擲瓷片的格子。針對部分尚未掌握跳躍技巧的學生,在導入環節,教師可先引導他們開展“跳荷葉”游戲,即在地上繪制大小不同的荷葉圖案,要求學生在跳躍時避免踩到“荷葉”邊緣。
(五)引入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傳統體育游戲
教師應挖掘地域文化資源,引入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傳統體育游戲,為學生講解此類游戲的發展歷程,讓學生了解并熟悉家鄉文化,進而增強其文化自信。在引入具有文化底蘊和地方特色的民間傳統體育游戲時,教師可同步介紹相關的童謠、故事、游戲道具等,以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然而,部分民間傳統體育游戲的內容已不太符合當下。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民間傳統體育游戲進行適當改編。
結語
民間傳統體育游戲是寶貴的文化遺產,歷史悠久、種類豐富,蘊含著勞動人民的智慧,展現出不同地域文化的獨特魅力。小學體育教師應深入挖掘民間傳統體育游戲的教育價值,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將其引入小學體育課堂,以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提升學生的綜合修養。教師應該明確民間傳統體育游戲的應用原則,加深學生對民間傳統體育游戲的認識,并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創新民間傳統體育游戲的內容和規則,循序漸進地推進游戲教學。此外,教師需要觀察學生在游戲中的表現,引導他們評估游戲教學的效果,并根據學生的反饋進行調整,為學生創設更愉悅的體育教學環境,不斷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大學路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