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白斌報道:5月27日至29日,北京市第13屆退役大學生士兵專場招聘會在北京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舉行。
招聘會由北京市征兵辦、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國資委等職能部門聯合舉辦。北京市事業單位、市屬國有企業、非公經濟組織等300余家單位共提供3000余個崗位,涵蓋管理、教育等多個行業領域。1700余名符合條件的退役大學生士兵參加招聘會。
招聘會現場,市征兵辦、市教委等部門設置了政策咨詢服務臺,為求職退役大學生士兵提供政策指導咨詢、求職登記推薦等服務。
為保證招聘活動公平公正,北京市征兵辦前期會同相關部門,組織了調研摸底、網上報名、政策咨詢、資格審核等工作,將符合定向招聘條件的退役大學生士兵名單和招聘信息在首都征兵網公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按照專業對口和多安排行政管理崗位的原則,逐級篩選、優中選優提供崗位,有效提升退役大學生士兵專業對口率和就業水平。

據了解,自2012年開始,北京市已經連續12年組織退役大學生士兵專場招聘會,累計提供3.2萬余個崗位,1.2萬余名退役大學生士兵通過政策實現就業,形成了“學校立德樹人、部隊全面培塑、社會直接受益”的首都人才培養模式。
本刊訊"李云浩、趙醒報道:“‘精忠報國’的‘國’字,最初有個‘戈’字,代表著武力或武裝……”仲夏時節,河北省邢臺軍分區政治工作處主任付建華以講故事的形式闡述國防與國家的關系,為邢臺市信都區育紅小學的師生上了一堂深入淺出、生動活潑的國防教育課。
“上好國防教育課,師資是關鍵。”河北省委宣傳部領導介紹,年初以來,河北省軍區各級軍事機關著眼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現實需要,發揮“面向三軍、協調軍地”職能優勢,主動對接宣傳、教育等部門,廣泛成立由師團級單位主官擔綱掛帥、優秀駐軍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參與的“迷彩講師團”,開展“軍事機關送課下基層”活動,助力“大思政課”體系建設,切實提升全民國防教育質效。截至目前,52個“迷彩講師團”、500余名“迷彩講師”,活躍在燕趙大地的黨政機關、大中小學、鄉村社區、廠礦企業等,成為推動全民國防教育走深走實的一支重要力量。
“地方提需求,部隊來備課,是‘軍事機關送課下基層’活動始終堅持的原則。”河北省軍區政治工作局領導表示,下一步將以省、市、縣共建“十百千”國防教育專家庫為牽引,充分發揮軍事機關協調軍地職能優勢,廣泛吸納延攬軍地優秀人才,進一步建強師資隊伍,力促全民國防教育在燕趙大地全面開花。
本刊訊"王亞明、宮現平、姜勝龍報道:“幾個月前,我還是一名在家照顧孩子的全職媽媽,現如今已是縣博物館的一名工作人員了。這一切,要感謝當地出臺的隨軍家屬安置好政策。”說起隨軍就業的事,剛被安置到山東省齊河縣事業編崗位的陸軍某部隨軍家屬王玥特別高興。
“隨軍家屬安置事關軍人切身利益,關聯著軍心士氣。”齊河縣委書記、人武部黨委第一書記孫修煒介紹,針對駐軍普遍關注的隨軍家屬就業安置問題,齊河縣委、縣政府明確要求,縣屬事業單位每年拿出隨軍家屬總數1/3的事業編崗位、國有企業每年拿出10%的招聘名額,定向招錄隨軍家屬,其余則通過公益崗位進行托底安置,切實做到“應安盡安、隨調隨安”。
為確保“應安盡安”,齊河縣專門制訂隨軍家屬定向招聘辦法,對報考定向招聘崗位的,年齡由40周歲放寬到45周歲,學歷從大專以上放寬至中專以上。錄用時,按照筆試成績、面試成績和軍人貢獻成績各占35%、35%和30%的比例確定綜合成績定崗。“將隨軍家屬安置與服役表現掛鉤,能夠有效激勵軍人安心服役、長期服役、多作貢獻,樹起‘軍人貢獻大、軍屬安置好’鮮明導向。”齊河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負責人表示。
2022年底,齊河縣人武部會同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對全縣隨軍家屬安置情況和相關單位缺編情況,進行全面摸底。2023年初,按照“專業對口、身份一致、優先優待、雙向滿意”原則,通過調動方式,一次性指令性安置11名隨軍家屬。

本刊訊"朱峻松報道:5月31日,以胡永飛烈士命名的“胡永飛愛心書屋”在江蘇高郵天山中心小學、西藏錯那市肖小學同時舉行掛牌儀式。至此,高郵、錯那兩地已建成"4"個“胡永飛愛心書屋”。
錯那市委統戰部副部長、民創辦負責人李永輝在錯那市肖小學表示,胡永飛將生命留在了錯那,他的精神將會在此長久流傳,流傳在“胡永飛愛心書屋”的每一本書里,滋潤肖小學師生們的心靈。
高郵天山中心小學校長朱宇介紹,胡永飛是從這所學校成長起來的。如今,學校不但建起了“胡永飛愛心書屋”,還成立創建了“胡永飛中隊”,“胡永飛事跡陳列室”也在建設之中。
胡永飛烈士的妻子、首屆“江蘇最美軍嫂”周忠燕帶領揚州太陽雨志愿者團隊在天山中心小學參加了掛牌儀式,向兩地書屋捐贈了共計10萬元的3000多冊圖書。
因為烈士精神,天山中心小學與肖小學結為共建學校,不僅在教育教學上進行深度合作,還將組織學生開展互訪活動,增進彼此的了解與友誼。
實習編輯/劉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