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嫦娥六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之后準確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嫦娥六號探測器開啟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之旅,預選著陸和采樣區為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
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飛行約37分鐘后,器箭分離,將嫦娥六號探測器直接送入近地點高度200千米,遠地點高度約38萬千米的預定地月轉移軌道。后續,在地面測控和鵲橋二號中繼星支持下,嫦娥六號探測器歷經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著陸下降、月面軟著陸等過程,在月球背面預選區域采集月表巖石和月壤樣品,同時開展科學探測。
由硅元素形成的電子工業原材料——硅料
近日,英國與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合作研制出一種超純硅,可用于構建高性能量子比特設備。
天然硅由3種不同質量的同位素組成——硅-28、硅-29和硅-30。其中硅-29約占硅的5%,會引起“核觸發”效應,導致量子比特丟失信息。
在最新研究中,科學家提出一種新方法,能夠去除硅中的硅-29和硅-30同位素。這種方法制成的硅將成為大規模制造量子計算機的完美材料,并具有高精度。
同時,這項新技術為可擴展量子設備的發展提供了清晰的路線圖,并為構建可靠的量子計算機奠定了基礎。其有望在人工智能、安全數據和通信、疫苗和藥物設計以及能源、物流和制造等領域帶來重大技術革新。
棕色大熊貓七仔
近日,陜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工作人員布設于野外的紅外相機于今年1月17日,在海拔約1500米的保護區柏楊坪區域近距離捕捉到一只成年棕色大熊貓的身影。
這是位于秦嶺南麓的該保護區繼2018年后再次拍攝到野生棕色大熊貓個體。
棕色大熊貓是秦嶺大熊貓家族中的特殊成員。據悉,包括此次發現在內,世界上有科學記載的棕色大熊貓發現地點有陜西省佛坪縣、洋縣、太白縣和周至縣等地,均屬于陜西秦嶺山脈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