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布的模擬視頻,展現墜入黑洞過程
近日,美國研究人員精確模擬了這一難以想象的過程,公布的一項新模擬報告給出了答案。報告稱,乘坐宇宙飛船繞黑洞運行6小時的人,會比母船上的其他乘員衰老36分鐘。
研究人員此次使用超級計算機創建了一個模擬旅程:它假設一名體驗者沖入超大質量黑洞,這時觀眾可以代入自己(體驗者)在墜落過程中翻滾,經過圍繞黑洞運行的幽靈般的光粒子跑道,最終到達一個無法返回的點——事件視界。接近黑洞的物體,通常會在到達事件視界之前經歷極限撕扯,這一過程被稱為“意大利面條化”。想象一下:腳先掉進黑洞,作用在腳上的重力會比作用在頭上的重力更強,使身體就像面條一樣伸展。

應縣木塔
山西應縣木塔是世界上現存最高、最古老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筑,被譽為我國木結構的“史詩”。近日,以人工智能(AI)技術為基礎的“智慧應縣木塔”方案首度亮相,為破解它面臨的如何兼顧保護與傳承的難題提供了新路徑。
“智慧應縣木塔”不僅還原了古建筑的內外結構,還將木塔千年歷史融入其中。體驗者可以在角色的引領下“游覽”木塔,通過點擊翻閱相冊日記等操作,了解木塔的前世今生。
在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方面,“智慧應縣木塔”實現了模擬登塔、藝術還原、古今融合三大突破;在創新保護方面,“智慧應縣木塔”為木塔建立了可視化數字資訊檔案。下一步,研發團隊還將嘗試利用大模型進行專業訓練,打造“智慧守塔人”AI助教,在古建人才培養、木塔研究傳承等方面展開更多創新探索。

2020年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藏羚羊遷徙
近日,首批47只藏羚羊從三江源國家公園向可可西里腹地遷徙,這標志著2024年藏羚羊“千里遷徙”拉開帷幕。
藏羚羊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區,棲息在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帶。藏羚羊生存地區東西相距1600千米,它們的遷徙被譽為全球最壯觀的三大有蹄類動物大遷徙之一。
每年5~8月,來自青藏高原不同地區的母羚羊會集結成群,前往上千里之外的卓乃湖、色吾雪山等地集中產仔。之后,它們會帶領小羊原路返回,完成生命的遷徙之旅。
(責任編輯 / 王佳璇? ?美術編輯 / 胡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