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鑫 王冶 李源力 蔣萍


【摘要】? 目的? 探討采用3D打印聯合外固定支架技術在AO-C2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手術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22年6月- 2023年12月收集的100例AO-C2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根據組間基線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聯合3D打印夾板外固定術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術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腕關節功能恢復效果、手術指標,以及治療前后患者疼痛(VAS)評分、Conney評分、橈骨短縮距離、尺偏角角度、掌傾角角度和生活質量評分等。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出血量、手術操作時間、手術后疼痛持續時間、使用止痛藥物的時間、骨折平均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VAS評分、腕關節評分、橈骨短縮距離、尺偏角角度、掌傾角角度和生活質量評分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且觀察組各項指標改善幅度較對照組更大,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3D打印聯合外固定支架應用在AO-C2型橈骨遠端骨折中能夠提升治療舒適度,減少并發癥的產生,為累及關節面的復雜骨折提供新的治療方案。
【關鍵詞】? 3D打印;外固定支架;AO-C2型橈骨遠端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中圖分類號? R687.3?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4)13--03
橈骨遠端骨折是常見的手腕和前臂骨折之一,占所有骨折的10%左右,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橈骨遠端骨折的發病率呈上升的趨勢。橈骨遠端骨折AO-C2型屬于AO分類系統中腕部骨折中常見的一種類型,通常發生于摔倒、運動損傷、交通事故、高處墜落或其他意外事件,由于著地時用手支撐身體重量,手腕受到強烈的沖擊力或直接外力作用于橈骨遠端區域所致[1],由于損傷嚴重、治療復雜,給患者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負擔。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有效治療方式是手術,傳統的切開復位內固定術通過切開皮膚和軟組織,骨折復位后使用內部固定物(釘子、板、螺絲釘等)將骨骼進行固定,但切開復位內固定會剝離骨膜、切斷部分血管,導致骨折部位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應,從而延緩愈合過程。隨著3D打印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成本降低,其與外固定支架聯合成為治療骨折的一種新手段[2]。本研究探究3D打印技術聯合外固定支架在治療AO-C2型橈骨遠端骨折中的作用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2年6月- 2023年12月收集的100例AO-C2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根據組間基線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26~68歲,平均年齡45.62±5.36歲;老年骨質疏松患者22例,交通事故患者28例。對照組男24例,女26例;年齡26~69歲,平均年齡45.75±5.75歲;老年骨質疏松患者23例,交通事故患者27例。納入標準:①符合AO-C2型橈骨遠端骨折診斷標準[2];②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③無手術禁忌證。排除標準:①其他骨折類型或多發骨折;②合并其他嚴重疾病;③曾接受過其他類型骨折手術治療。
1.2? 手術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術進行治療,具體操作如下。術前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術前評估,通過CT、MRI等影像明確患者的骨折情況。根據患者的骨折情況在橈側腕屈肌腱橈側做適當切口,暴露骨折部位,復位后采用克氏針臨時固定[3],后采用鎖定鋼板放至恰當位置,將螺釘擰入進行固定[4],檢查無誤后,清洗并關閉切口。
1.2.2? 觀察組? 給予患者3D打印聯合外固定支架治療,具體操作:根據醫院的影像系統數據對CT影像進行重建,精確還原患者橈骨的大小、移位情況、損傷程度;將重建后的數字模型導入3D打印機進行骨折模型的打印,比例設置為1∶1。醫生根據模型進行手術模擬,根據患者的骨折情況在橈側腕屈肌腱橈側做適當切口,暴露骨折部位,復位后采用克氏針臨時固定[3],安裝外固定連接桿,根據術前測量的橈骨遠端短縮距離,適當延長外固定支架 調節桿,充分牽引腕關節,使橈骨高度無短縮,掌傾角、尺傾角恢復滿意,根據遠端骨折塊移位方向決定腕關節掌屈、背伸位及輕度尺偏位。檢查無誤后,對手術中所需要的鋼板進行預塑型處理,準備合適的螺釘,并將其送入供應室消毒備用[5]。縫合完畢后,采用螺釘將外固定器固定,固定位置為橈骨和第二或第三掌骨上[6]。
1.3? 觀察指標
(1)手術指標:包括手術出血量、手術操作時間、術后疼痛持續時間、使用止痛藥物的時間、骨折平均愈合時間。
(2)疼痛及腕關節功能: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使用一條長10cm的游動標尺,標尺上有10個刻度,兩端分別代表“0”分(無痛)和“10”分(難以忍受的最劇烈的疼痛),患者根據自己的疼痛感受,在標尺上標記相應的位置,根據標記的位置來評估疼痛程度。采用Conney腕關節評分評估患者腕關節功能,量表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腕關節功能恢復越好。
(3)術后恢復情況:于術后3個月進行X線片檢查,測量橈骨短縮距離、尺偏角角度、掌傾角角度,根據測量數據評估患者恢復情況。
(4)生活質量:使用SF-36量表評估患者生活質量,包括生理功能、 生理職能、社會功能、情感功能等4個維度指標,指標分值在0~100分,評分越高,恢復情況越好。
1.4? 數據分析方法
應用SPSS 26.0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處理。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的以“±s”表示,兩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計算百分率,組間率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手術操作時間、術后疼痛持續時間、使用止痛藥物時間、骨折平均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VAS評分和Conney腕關節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VAS評分和Conney腕關節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VAS評分和Conney腕關節評分均明顯改善,且觀察組的改善效果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骨短縮距離、尺偏角角度、掌傾角角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后,兩組患者的骨短縮距離、尺偏角角度、掌傾角角度較治療前均有所改善,并且觀察組患者的改善幅度較對照組大,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明顯升高,但觀察組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AO-C2型骨折因其特殊的解剖結構,治療難度大,傳統的閉合復位石膏外固定方法對于不穩定骨折的治療效果有限。近年來,切開復位內固定術逐漸成為治療不穩定橈骨遠端骨折的常用方法,但存在創傷大、恢復時間長,且通常需要二次手術取出內固定物,為患者增加經濟負擔[7]。
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3D打印聯合外固定支架的患者在手術時間、術后疼痛時間、骨折愈合時間、VAS評分、Gartland-Werley評分、橈骨短縮距離、尺偏角角度、掌傾角角度和生活質量評分等方面均優于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患者,表明采用3D打印聯合外固定支架相比傳統手術方法具有創傷小、術中出血量少等優點。此方法不需要手術切開和內固定材料,減少了手術創傷和手術時間,使患者術后疼痛和不適程度減輕,患者可以更快地進行康復訓練和活動,提高骨折的愈合速度和功能恢復。
傳統的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由于內部固定物的限制,骨塊之間的距離、尺偏角度、掌傾角角度無法精準控制,導致患者術后愈合和功能恢復緩慢,影響手腕恢復的正常功能或導致手掌與前臂之間的角度不協調,影響手部美觀和功能[8]。但3D打印聯合外固定支架通過制造個性化的支架能夠精準掌控骨塊之間的距離、尺偏角度、掌傾角角度。有助于提高臨床治療效果[8-10]。
采用3D打印技術能夠使方案更加個性化,3D打印技術通過掃描患者的骨折部位,使醫生能夠更清楚地了解到患者骨折形態,制定更貼合患者骨折形態的定制夾板[9]。定制夾板能夠提供更好的穩定性和支持,有助于骨折的愈合。且3D打印夾板和石膏具有更好的貼合性,能夠更準確的適應患者的骨折部位,合理的分配壓力。此外,夾板材質采用通風口和內襯裝置,能夠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從而加快患者康復進程,提升患者生活質量[10]。與傳統的內固定術相比,采用3D打印聯合外固定支架治療橈骨遠端骨折具有獨特的優勢,患者無需進行二次手術取出內部固定物,減少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和手術風險。
綜上所述,3D打印聯合外固定支架能夠提高患者的骨折愈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4? 參考文獻
[1] 朱秀偉,謝敏德,閆立佳,等.橈骨遠端C3型骨折選取外固定支架聯合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的臨床效果[J].中外醫藥研究,2023,2(17):54-56.
[2] 李國梁,趙建勇,李曉明,等.數字化中醫手法復位結合3D打印小夾板外固定治療A型橈骨遠端骨折的近期療效觀察[J].中國骨傷,2023,36(9):809-814.
[3] 劉琦,劉威,王向陽.閉合復位支架外固定術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22,31(14):2575-2579.
[4] 辛永京,高建明,蔡福金.鋼板內固定和外固定支架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比較[J].大醫生,2023,8(3):15-18.
[5] 張成龍,唐錫杰,吳梟,等.3D打印聯合外固定支架治療肱骨遠端C型骨折的療效比較[J].聯勤軍事醫學,2023,37(4):301-306.
[6] 章學超.橈骨遠端骨折不同術式的效果研究[J].浙江創傷外科,2023,28(4):696-698.
[7] 朱雪柯,藺婷婷,賈夢荻.腕關節鏡下骨折復位內固定與閉合復位支架外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關節內粉碎性骨折療效對比[J].中國燒傷創瘍雜志,2023,35(5):367-370,375.
[8] 聶立華.外固定支架與有限內固定聯合治療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研究[J].世界復合醫學,2023,9(8):68-71.
[9] 張文明,鄧紅敏,楊波,等.平樂正骨手法復位后3D打印支具外固定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療效分析[J].山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21(5):352-354.
[10] 胡超燕,吳志方,黃菲,等.3D打印外固定支具聯合傷科紫草油促進橈骨遠端骨折后腕關節功能的恢復[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20,24(30):4763-4768.
[2024-02-23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