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希 余小海 陳鈺



“早上只需要幾分鐘就能走到廠子,上班非常方便,月收入也有三千來塊,這在以前都是不敢想的事……”在橫山頭村的順辰祥制衣廠內,幾名剛入職的女工一邊忙著手里的活,一邊有說有笑分享著感受。在村子的另一處,工程車和施工人員正在加班加點建設,確保該制衣廠配套企業——服裝包裝和物流公司的廠房能在今年7月前投產。
十年,橫山頭村的蝶變令人驚艷。曾經的“荒地”村如今早已種上了梧桐樹,一只只“金鳳凰”慕名而來,黃岡順辰祥制衣有限公司、蘄春金點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服裝包裝和物流公司相繼落地。十年間,橫山頭村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優勢,按照鄉村振興戰略和強縣工程主攻方向,農業、工業同步發力,“強村富民”的愿景正在加速實現。
農業提質增效為產業發展“夯實基礎”
十年前,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檀林鎮橫山頭村,在所有人的眼里是一塊“三無”之地:無產業、無人員、無經濟基礎。村里的全部“家當”,僅一塊100畝左右的老茶園,村民收入來源不是務農就是外出打工。村子的發展前景暗淡,“脫困”迫在眉睫。
100畝的茶葉基地能干啥?橫山頭還能發展什么?產業突破口在哪?
如何破題成了橫山頭村面臨的最大挑戰。2014年,時任村黨支部書記李相成偶然間得知安徽有幾家茶商突然來檀林鎮大量收購高山茶葉。面對這次機遇他并不想放棄,可是村里的老書記一句話點醒了他:村里太窮了,而且茶葉如何確保品質?產量又從哪來?
窮則思變。作為山區村,周邊的茶產業競爭對手很多,怎樣才能在“萬花叢中”脫穎而出?經過與老書記和村民代表的共同商討,2015年,李相成帶著村“兩委”一班人外出“取經”,同時還邀請專家來村里“把脈問診”,最終把“皇姑銀針”茶生產定為村里的主導產業,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和嘗試,橫山頭村第一批“皇姑銀針”與村民“見面”,剛進入市場就好評如潮。
變則大變。面對眾多小茶園的“單兵作戰”,2018年,村“兩委”整合全村資源,牽頭成立興盛茶葉專業合作社,并探索形成專業合作社分紅模式,村民通過領取土地流轉金、茶園管理、茶葉采摘、補苗薪金可實現每戶年平均增收3000元。
按照地域相鄰、產業相近原則,橫山頭村聯合周邊村莊,組建茶葉產業黨建聯盟,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開展“黨建共建、產業互助、資源共享”活動,構建種植、采摘、加工、包裝、銷售一體化聯動的發展體系,推動形成“全鏈合作、多方共贏”的良好局面。雖然產業形成了規模,但是李相成深知,要讓品牌價值最大化,就必須賦予其文化內涵。2022年,在縣、鎮兩級政府和縣文創中心的指導下,村里廢棄的碾米加工廠被改造成茶葉展銷廳,廣泛開展多元化的茶事和茶文化交流活動,“茶”逐漸成了橫山頭的一張名片。
十年時間,當初100畝的小茶園,如今搖身一變成了600畝的茶葉基地,生產方式也從傳統人工轉型為機械作業,同時,配套建設了400平方米的茶葉加工廠房,添置了13臺茶葉加工設備,一條集種植、收購、加工、包裝、銷售服務于一體的茶產業鏈就此形成。村里還利用自然優勢,大力發展油茶產業,開發周邊閑置土地,打造700畝油茶基地。截至目前,茶產業為村集體每年增收5萬元,還帶動100余名村民就業,實現人均年增收近3000元。
工業提檔升級村企攜手“雙向奔赴”
農業是基礎,工業是主導。2022年3月,在縣、鎮兩級政府的鼓勵和支持下,橫山頭村踏上了工業發展之路。經過前期勘測和村民共同決策,村兩委將村部前面的荒坡推平,整合出20多畝的工業用地,這塊地也為村里第一個大型工廠建成運營打下了基礎。
2022年4月,檀林鎮在外出招商期間得知安徽太湖有位老板想投資建設一家制衣廠,為了不放棄這次招商引資機會,橫山頭村兩委干部前后9次上門與投資方洽談辦廠事宜,但是投資方卻出了一個難題:100天內要看到3000多平方米的廠房和“五通一平”的配套設施。
百日建廠何其難,資金、人員、時間,每一樣對村里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沒錢,就去籌去借;沒人,村干部就帶頭上、組織親朋好友一起上;沒時間,就‘5+2‘白+黑,再硬的骨頭也要啃下來。”在李相成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其中。2022年6月底,歷時百日的廠房建設順利收官,交接當天,投資方望著拔地而起的廠房,當即決定再投資1000多萬元,添購160余套設備進廠。7月1日,黃岡順辰祥制衣有限公司正式開業。如今,這座制衣廠每年能為村集體增收10萬元。
每一次破繭成蝶的背后,都藏著無數的艱辛。2022年至今,橫山頭的發展開始進入“快車道”,越來越多的工業企業陸續落戶于此:蘄春金點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黃岡順辰祥制衣有限公司已經投產,橫山頭服飾包裝及物流公司正在洽談,目前已開工建設配套工程,預計今年7月1日前投產,屆時將打通該村現有產業發展格局,延伸產業鏈,村集體經濟有望突破至30萬元。
民生提標擴面為幸福生活“升溫加碼”
農業旺了,工業興了,幸福生活更有盼頭了!
“以前每天傍晚,吃完飯要么看電視、要么早早睡覺。現在不一樣了,只要不下雨,姐妹們就約著來廣場跳舞,過年過節還有文藝匯演,大家伙兒的業余生活越來越豐富了。”談起生活上的變化,村民陳麗言語之間滿是興奮。
隨著產業的成型,橫山頭村村民基本實現了家門口就業。自2022年以來,村集體組織社工和志愿者,建起了“服務群眾專班”,開展廣場舞、太極拳、書法、樂器等各類文化活動近百場。以“三八”婦女節、“九九”重陽節等傳統節日為契機,廣泛開展“十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最美庭院”“最美婆婆”“最美媳婦”等系列評選活動,選樹典型、激勵先進,讓見賢思齊、創先爭優成為橫山頭的另一道風景。
截至2023年底,橫山頭村交出了一張亮眼的惠民“成績單”:硬化6個自然灣組路1600米,實現了全村水泥路戶戶通;完成1公里鄰村鄰組連接道路土建護砌工程,改善群眾出行環境;積極創建“清廉村居”,提高了便民服務水平;新建了橫山頭廣場,成為群眾廣場舞、露天電影、籃球等休閑活動的好去處;拓寬入村干道600米,硬化場地3600平方米,修建排水溝500米,建設了塆組綠化并配備健身器材,讓村莊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面對新的一年,橫山頭村也有了新的發展目標。
“2024年,村里準備全力擴大油茶種植規模,朝著千畝目標邁進;建設幸福食堂和‘四點半學校,書寫家門口的‘朝夕美好;培養一批‘技術型村民,為即將落地的服飾包裝及物流公司提供人才支撐。”村黨支部書記李相成介紹說。
(供稿單位:中共蘄春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