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城鄉流傳著一種傳統的“接春”風俗,迎接春日的到來。俗話說“立春大如年”,這說明了春的重要。
傳說,過去沒有春夏秋冬,人們在混沌中過日子。不知什么時節播種,什么時節會有好天氣,什么時節適合糧食作物的生長。所以收獲很少,一年到頭日子過得很苦。有一天春神下凡,看到了人們的苦日子,聽到人們對時節的訴說,于是決定每年這天都下到凡間,為世間帶來風調雨順、天地明朗、萬物復蘇好景象。告訴人們已結束了寒冷冬季,新的一年就要開始,喚起人們心中的美好希望,用春種、春播來保證秋天的收獲,過上美好幸福的日子。
于是,人們沒有忘記春神的到來,盡情地享受春的賜予。過去在農歷立春這一天,光澤縣家家都非常虔誠,算準立春的日子,對好立春的時辰,舉辦“接春”風俗儀式。立春這天,每家要做好“接春”準備。每個人都穿上新衣服,家家都在大門口貼好春聯,廳堂里貼好春畫,打掃干凈屋內屋外,擦洗家中的桌椅和神案,點好香燭,擺上供品。還要將一棵白菜、一根蔥和一根蒜用紅紙圈好,栽到碗里,放到神案或廳堂正中的桌上,表示把春迎接到家,家中春色濃濃、春意盎然、春光無限。所以,當立春時辰一到,家中主人一聲吶喊:“春來了!接春嘍!”于是就要燃放鞭炮,一家放炮,百家齊響,家家都在迎接春神,以示對春神的敬重,期盼春日的到來。當天,還要在一起聚餐慶祝,互送祝福,以示家和萬事興。
同時,人們還要到當地社公廟祭祀,奉上供品,告訴春來了,請保佑一方平安。農人還要在立春時牽上耕牛到附近田里,套上犁后耕幾下,表示春耕開始,農人由此開始一年的勞作。希望春神保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只有勞動,才能過上好日子。讀私塾的蒙童要在這一天開蒙發筆,望今后可以讀書成才。念佛的婦女這天發佛珠,保佑家家平安幸福。開店的人要在店門口貼上春聯,放一掛鞭炮以示開張,一年到頭生意興隆、財源廣進。外出做事的人要在這一天收拾好行囊,做好出門的準備。還有,當地迷信的人還算準這一天適宜做的事情和忌諱做的事情,不是講究,是圖個行事吉利。特別是這天晚上,當地的茶燈、龍燈、獅燈一起出動,挨家挨戶進行舞燈表演,慶祝立春這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
“立春大似年”反映了人們對春神的崇敬之心,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接春”在光澤城居民的心目中一直非常神圣,這種傳統一直在當地流傳。
(王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