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娟
摘要:在農業現代化背景下,農業生產對機械化的依賴程度比較高。農業機械化能有效提高農業生產力,能實現鄉村振興,進而幫助農村擺脫落后的面貌。在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環境保護成為重要項目。研究農業機械化與農村環境保護的關系,總結農業機械化促進農村環境發展的對策,能在保證農業生產收益的基礎上促進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農村生態環境;關系;對策
在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農村生態環境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壞。農業生產是農村生產的重要內容,在現代化社會,農業生產機械化成為常態。在農村環境保護過程中,農業機械化是重要助力,基于農業機械化的優勢,協調農業機械化與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使二者共同發展,是本文要研究的重要問題。
1農業機械化服務內容
1.1服務主體組織化: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升,農業機械化服務主體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樣,以合作社、服務專業戶、服務公司為主,形成組織化模式。農業機械化服務主體結合市場需求在經營中創新并開展競爭。隨著時間推移,農業機械化主體中農業專業戶的比例不斷下降,而合作社的比例不斷上升。
1.2服務內容多元化: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初期,服務內容以收割作物為主,內容相對簡單。隨著科技手段的進步,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農業機械化服務的內容涉及播種、插秧、施肥、灌溉、收割等多個環節,并覆蓋農業生產大部分流程,服務的作物也由傳統的水稻、小麥拓展到茶葉等作物。
1.3服務模式多樣化:農業機械化服務模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也越來越多樣,包括訂單作業模式、托管作業模式等。訂單作業模式主要是為農民提供作物耕作、播種、收割等服務,并以合同形式對服務價格和內容進行協商。托管作業模式是農民根據自身需要選擇農業機械化服務形式,并向托管企業付費,可進行跨區域作業。
2農業機械化對農村環境保護的影響
2.1減少農藥使用量以保護土壤環境:農業生產過程中使用農藥是不可避免的,但長時間大量使用農藥會造成土壤的污染,進而影響農村生態環境。農業機械化在發展過程中通過示范基地的建設,推廣先進的耕作模式,并減少農藥的使用量。以機械化開展農業生產可使用無污染和低毒農藥,同時結合秸稈綜合利用技術,降低農業生產對環境的影響。部分省份可根據自然條件,進行“水稻-養鴨”基地的建設,目的是通過鴨子的活動完成除蟲、除草、施肥等生產過程,進而減少農藥使用量,最終保護生態環境。
2.2依托機械化處理降低環境污染:農業生產過程中化肥的使用是必不或少的,化肥的長年使用會對土壤會對土壤及周邊環境造成污染。農業機械化可以依托高效耕作技術、種植技術等減少化肥的使用,并進行農業生產污染物的處理,進而降低對農村環境的破壞。農業機械化可以對農業生產的廢棄物進行技術處理,如水資源污染處理、土壤污染處理等,并依托秸稈還田技術、快速腐熟技術等節約能源和肥料等,進而提高秸稈的利用率,最終降低農業機械化對環境的污染。
2.3依托機械化技術助力環境保護:農業機械化能改變農業種植方式,能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能幫助農民增產增收。農業機械設備在農業生產中的使用能消除傳統農業生產存在的問題,并提高農業生產集約化效率,進而實現農業生產現代化,以助力農村環境保護。農業機械化發展過程中示范基地的建設利于農產品的銷售渠道的拓展,進而提高農產品在市場上的占有份額,最終為農村環境保護提供支持。農業機械化改變了傳統的農業生產格局,實現農村生態旅游的發展,進而利于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
3農業機械化助力農村環境保護的對策
3.1加強環保農機的研發與推廣:在科技不斷發展的新時代,科研部門和企業要不斷研發環保型農業機械,并由農業推廣部門進行推廣。在信息科技的支持下,智能化農業機械層出不窮,科研部門能根據區域的實際生產需求研發針對性的農業機械,使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前景越來越好。農藥化肥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是除病蟲害和增產增收,但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就要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量,依托環保型農業機械的使用,依托農業機械的翻耕技術、種植技術等實現環保農業,進而有效保護農村環境。目前廣泛使用的菜籽收割機、無人植保飛機、水稻側條施肥技術等都是農業機械化的產物,能筑夢農業環保,能助力農村環境保護。以水稻側條施肥技術為例,在技術實施時,每畝水稻的氮肥使用量可減少大概35%,同時節約肥料近一倍,進而避免了環境污染。以無人植保飛機為例,其主要是噴灑農藥消滅病蟲害,工作時每畝地可節省水為90%,節省農藥為50%,且效率高。要根據不同地區種植作物的實際需求研發和推廣環保型農業機械,以助力農業生產現代化,以有效保護農村生態環境。
3.2加強農機服務主體的培育力度:農機專業合作社是農機服務主體,在農業現代化背景下,要加強農機服務主體的培育力度,使其提升農村環境保護意識。對于有發展困境的農機專業合作社,政府要從資金層面、人才層面及技術層面進行支持,以幫助其完善農業機械化管理機制,進而在農業部門的監管下提升自身服務水平,有效保護農村環境。地方政府要根據地方農業發展的實際需求,頒布農機合作社扶持政策,并通過合作方案的引導,鼓勵農機合作社進行農業業務的推廣,并通過跨地區作業的形式提升農業機械化的覆蓋范圍。有條件的農村要做好農業機械化推廣的基礎設施建設,以保障農機服務可達。通過道路修建提高農機裝備配送暢通性,避免出現農機行路難的問題,同時保證農機發揮其在農業生產及環境保護中的作用。對于丘陵地區,根據實際情況改造農機器具,以實現農機服務規?;蜆藴驶?,使農業機械化成為農村環境保護的重要助力。
3.3提高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雖然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在農業機械化的輔助下,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依舊有很多問題。從農村環境保護的角度出發,要先協調好農業機械化與現代農業的關系,使農業機械化成為農村環境治理的重要輔助手段。從鄉村振興的角度出發,要改變傳統的理念,要加大農業機械化的推廣力度,堅持用好農業機械化手段,依托農業機械化構建現代化的農村環境治理服務體系,為農村環境保護奠定基礎。要根據農村環境保護的復雜性和長期性的特點,樹立長期環境保護意識,并依托創新性做好農業機械化建設工作,將自動化技術、信息化技術、環保技術等都用于農機機械的研發中,以保證農業機械化在農村環境保護中發揮最大效用。
3.4支持生態科技及環保企業的發展:在農業機械化建設過程中,要對生態農業項目進行了解,并結合區域實際情況,重點開發符合地區特點的市場前景廣闊的生態農業項目,以保證農業機械化的生態環保性,以為農產品的產業化發展提供助力。政府及農業機械推廣部門要保證生態科技的使用安全,結合區域作物特色實現生態科技與農業機械化的協調發展。政府在落實農業機械化建設期間,要農民、農機專業合作杜提供政策優惠,以為新型環保農機器具的研發提供支持,使環保農機企業有更多精力的經費研發新型環保農機,進而保證機械在農業生產應用過程中少破壞環境或不破壞環境。政府可通過示范基地的建設助力環保企業的發展,通過環保認證等提升環保企業、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服務能力。
總之,農業機械化對農村環境保護有直接影響,農村生態環境的治理對農業機械化有較高的依賴性。在現代化農業背景下,農業事務服務中心要基于農村環境保護的需求,基于農業發展的需求,做好農業機械化推廣工作,以構建完善的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并有效提升農機機械化服務主體的環境保護意識,最終助力農村環境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