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存燕
在我軍戰功赫赫的將星中,華僑將軍葉飛引人注目。
葉飛一生南征北戰,為建立新中國立下赫赫戰功。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戰功卓著、叱咤風云的將軍,也不可避免地遭受了戰場上的“滑鐵盧”,而讓葉飛一輩子耿耿于懷的地方就在福建金門。
金門島與廈門隔海相望,最近處只有2英里。此時,從廈門敗退的國民黨軍隊1個軍及1個師駐守大金門,此外還有1個師駐守小金門。在解放軍攻打金門前夕,蔣介石仍然不放心,又調集胡璉兵團的兩個軍前往金門。
葉飛將進攻金門的任務交給二十八軍副軍長蕭峰。1949年10月24日,二十八軍下屬的3個團共9000余人,乘坐征集來的350余艘木船渡海,向大金門島發起進攻。25日凌晨,解放軍先頭部隊成功在龍口、古寧頭等灘頭登陸。戰役開始,雖然在船只的指揮協調上不盡如人意,但戰斗的發展還算順利。讓解放軍沒有想到的是,胡璉的增援部隊已經在島內駐防。在他的指揮下,國民黨軍坦克部隊配合守軍及構筑的碉堡軍事,開始壓制解放軍的攻勢。更令登島解放軍擔憂的是,隨著潮水退去,不少木船擱淺在岸邊。此時,天色逐漸放亮,國民黨飛機出動了,他們開足炮火,把擱淺在岸邊的木船毀壞殆盡。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首批登陸部隊9000多人堅持了3個晝夜,在沒有后援、處于斷水斷糧的情況下,最終或犧牲或被俘,登陸部隊全軍覆沒。
事后葉飛將軍自責難過,主動要求承擔全部責任,并請前委、黨中央給予嚴厲處分。毛澤東主席依然信任葉飛,要葉飛總結經驗,接受教訓,準備再次攻打金門。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攻打金門計劃只能暫時擱置。朝鮮戰爭的爆發,使美國的對臺政策發生了很大變化,美國和臺灣簽訂了“秘密軍事協定”,臺灣問題由于美國的介入變得更加復雜。
1958年7月17日,中央決定組織部隊炮擊金門,中央軍委決定由葉飛擔任前線指揮。因有上次金門失利的教訓,葉飛這次把準備工作做得細之又細。8月20日。葉飛終于收到炮轟金門的命令,他一刻也不敢耽擱,立即親臨一線指揮。
8月23日傍晚5時,隨著葉飛一聲令下,前線部隊萬炮齊鳴,對準金門國民黨軍指揮機構、炮兵陣地、倉庫等重要軍事目標開始大規模炮擊。3天之內,10萬發炮彈傾瀉在這些目標上,國民黨部隊猝不及防,死傷3.6萬之眾,防衛司令部3位副司令趙家驤、吉星文、章杰當場被炸死。葉飛的老對頭、國民黨金門總司令胡璉躲在防空洞里逃過一劫。蔣介石慌忙向美國求助。
9月7日,在美軍的護航下,蔣介石試圖往金門運送物資,美軍也想借此機會試探中國政府的底線。葉飛按照毛澤東主席“只打蔣介石艦,不打美艦”的命令,瞄準聯合艦隊的國民黨運輸船堅決開火。美國軍艦一看解放軍開火了,立刻調轉船頭,丟下國民黨運輸船倉皇逃離。
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叫囂要使用核武器“保衛”臺灣。赫魯曉夫寫信給艾森豪威爾警告說:“如果美國對中國發動核攻擊,美國也會遭到蘇聯的同等打擊?!泵绹桓屹Q然將戰爭擴大,立刻調整策略,想方設法說服蔣介石將主力撤出金門地區,以便達到割裂兩岸聯系,分裂中國的目的。
毛澤東主席看透了美國的險惡用心,親自起草了《再告臺灣同胞書》揭露美國人的陰謀。蔣介石也明白了,大陸的目的是要維護中國統一,在這一點上,國共兩黨達成了政治默契。
葉飛后來回顧這段歷史時說,金門炮戰,世界矚目。能夠炮打金門,我很高興,不能實施登陸金門為戰友報仇,自然遺憾。
(責任編輯李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