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盛鴻
日本侵華戰爭后期,在駐南京的日軍與日本僑民中,有越來越多的人看清了這場戰爭的侵略本質與即將失敗的必然命運,對日本當局的戰爭指導與殖民統治政策進行公開的抗爭。其中有些人勇敢地進行各種形式的反戰活動;還有些人則選擇了離開南京日軍部隊,投奔中國抗戰地區。
1943年四五月間,南京日軍秘密研究生物武器的“榮字第一六四四部隊”士兵榛葉修,在工作近1年后,忍受不了這支部隊終年以中國軍民做活體試驗、大規模研制細菌殺人武器的極不人道的“作業”,毅然投奔至中國抗戰軍隊那里,并寫下了《自述狀》與《揭發狀》,以親身經歷與見聞,揭發日本當局違反國際公法、秘密研究生物武器的罪行。他寫道:“我從昭和十七年(1942年)5月到十八年(1943年)3月,在(南京)防疫給水部(即榮字第一六四四部隊)防疫科工作,了解到在‘圣戰的美名下,從事的非人道行為,所以逃離部隊。”
1944年8月上旬,日軍駐南京第三○六七部隊菊地支隊的18名士兵集體秘密出逃,投奔新四軍,則產生了更大的影響。
1944年初夏,日軍在各戰場的戰局更加不利,駐南京日軍部隊中士兵反戰、厭戰情緒日益彌漫,自殺、逃亡、反叛事件日益增多。

一天,日軍駐南京的第三○六七部隊菊地支隊的士兵福島康雄、松井勇等7名士兵,偷偷到一家酒館飲酒,發泄不滿與思鄉之情,高唱櫻花之歌,唱得涕淚滿面,泣不成聲。事后被上司查知,福島康雄等人被關進日軍的“防疫隔離班”,接受整肅紀律、凈化思想的懲處與訓練。在這里,福島等意外地遇見一位曾被中國新四軍俘虜又被釋放回來的日軍士兵。此人是在蘇北揚州地區“掃蕩”時被新四軍俘獲的。他親眼看到新四軍優待日軍戰俘,不打不罵,尊重人格,不搜財物,生活上還給予照顧;對戰死的日軍尸體都給予掩埋立碑,以方便以后查找。這與日軍對中國軍民的暴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將這些親見親歷,如實地講給福島康雄等人聽。他還說,有許多日軍士兵自愿加入了新四軍,組織了日人反戰組織,與中國軍民一道,反抗日本當局發動的不義之戰。這個士兵的講述,使福島康雄等人受到極大的震動。他們感到過去所受到的日本當局的宣傳都是欺人之談,并由此萌生了秘密組織出逃投奔中國抗日軍隊的強烈愿望。
從“防疫隔離班”獲釋,回到菊地支隊后,福島康雄等人在日軍士兵中開始了緊張的秘密串聯活動,把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組織起來。短短兩個多月時間里,他們共串聯了18名日軍士兵,形成了一個秘密組織。其名單如下:福島康雄、松井勇、吉岡一郎、高田莊七、籍原政吉、土手繁正、風祭宗一郎、小川林一、雁野政一、山城正祥、廣澤次郎、豐田龜喜、岸介要、黑出好雄、頓花戶郎、上田止、宮澤遠平、平野宗八。這18名士兵先后秘密舉行了5次會議,商討研究了詳細的出逃計劃與辦法,最后決定:(1)出逃日期:1944年8月5日21時30分在炮樓集合;(2)服裝:穿軍服帶劍,穿皮鞋打綁腿;(3)各帶步槍或手槍1支(由吉岡一郎、福島康雄、松井勇準備到槍庫中去偷);(4)高田莊七、籍原政吉于5日上午外出購買中國地圖、手電筒、指南針、藥品等;(5)由中華門出南京城。
這些反叛的日軍士兵按照計劃秘密地行動起來。1944年8月5日上午,高田莊七、籍原政吉外出購買到了中國地圖、手電筒、藥品等物;8月5日晚,福島康雄、松井勇二人悄悄來到兵器倉庫,由福島在外警戒,松井勇打開倉庫門,取出軍曹汀畑毅保管在這里的昭和十四年式手槍3支、步槍子彈300發、夜光石1個,一齊存放到炮樓里,由土手繁正看管;然后,福島康雄又來到內務班,趁該班士兵熟睡之時,偷出一等兵島田定義的1支三八式馬騎槍與上等兵中島掛在墻上的1只包,內有昭和十六年式手槍1支和金票47萬元,接著,他又到政查隊士兵宿舍偷出上等兵濱同茂的1支三八式步槍。
按照原計劃,出逃人員應于8月5日晚21時30分在炮樓集合,但因各種原因,推遲到23時,只來了6個人,他們是福島康雄、松井勇、土手繁正、高田莊七、籍原政吉、吉岡一郎。在分發槍支、物品時,吉岡一郎分得昭和十六年式手槍1支,高田莊七、松井勇、籍原政吉各分得昭和十四年式手槍1支,福島康雄、土手繁正各分得三八式步槍1支。23時30分,這6名日軍士兵翻過兵營的圍墻開始出逃。他們排成整齊的隊伍,行走在夜深人靜的南京大街上,儼然是一支深夜執勤的巡邏隊。在經過中華門日軍哨口時,他們詭稱是日軍金陵部隊,有軍事機密要事出城,騙過哨兵,得以安全離開南京城。出城后,他們向南京城東南方向句容縣境內的茅山地區行進。他們知道那里是新四軍的游擊區。
在這6名日軍士兵出逃的第三天,即8月7日,菊地支隊發現了福島康雄等6名士兵失蹤,并發現槍支彈藥丟失,感到事態嚴重,立即向日“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報告。日軍總部命令立即追捕。命令下達到日軍各部隊及其在南京所有交通要道上的哨卡與外圍據點。日軍各部隊立即組織搜索隊與清山隊,在南京城內外進行大規模的搜捕。8月8日上午10時許,日軍第一○六三部隊的清山隊在句容縣境山區一戶農家房子里,發現了6名出逃日軍士兵正在休息做飯,立即將他們包圍逮捕,送回南京。
多名日軍士兵武裝出逃、投奔中國抗日部隊的事件,極大地震動了駐南京的日軍當局。他們既恐慌又暴怒,迅速對這些反叛的士兵進行了嚴厲懲處。福島康雄等6名出逃士兵于8月10日被槍決;其余12名曾參加制訂出逃計劃但未能參與出逃行動的士兵,被判處5年徒刑。日“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下令,將對這18名日軍士兵的判決書印發給日軍各部隊指揮官,以彈壓士兵的反叛行動,加強對部隊的控制,同時嚴令封鎖此事外傳,以防止南京等日占區人心浮動。
但是,紙包不住火。日軍18名士兵集體武裝出逃、投奔中國抗日軍隊的消息,在日軍駐南京的各部隊中迅速流傳,并引起震蕩。1945年1月,蘇北新四軍第三師黃克誠部直屬特務團在響(水口)漣(水)公路上進行的一次成功伏擊戰中,繳獲了日軍的許多文件,其中有1份日軍軍事法庭對18名日軍士兵的判決書,從中知道了發生在南京日軍部隊中的這一重大反戰事件。
在駐南京的日本軍民中,上述一些良心未泯的日本軍民的痛苦思索,逐步覺醒與對日本侵華戰爭各種形式的抵制、反抗乃至叛逃、決裂、斗爭,盡管為數不多,而且由于日本當局對這些日本軍民的反戰活動進行嚴酷的鎮壓與嚴密的封鎖,盡管影響不大,但是他們卻代表了日本士兵的正確選擇。這是中日戰爭史中不容忽略的內容,揭示了日本當局對南京、對中國侵略與實施殖民統治最終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系南京師范大學教授)
(責任編輯孫月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