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項目 河北省醫學科學研究重點項目,編號:20181693
作者簡介 張根柱,副主任護師,碩士,E?mail:freeman1977@163.com
引用信息 張根柱.六西格瑪理念下分級管理模式對降低實習護生針刺傷發生率的影響[J].護理研究,2024,38(13):2442?2444.
Effect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concept of Six Sigma on reducing incidence of needle?stick injuries among nursing students
ZHANG Genzhu
Handan Central Hospital, Hebei 056001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Genzhu,? E?mail: freeman1977@163.com
Keywords??? internship nursing students;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Six Sigma concept; needle stick injuries; nosocomial infection;satisfaction
摘要? 目的:探討六西格瑪理念下分級管理模式對降低實習護生針刺傷發生率的效果。方法:選取2021年8月—2023年6月在我院實習的60名實習護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0人。對照組實行常規管理,研究組實行六西格瑪理念下的分級管理,比較兩組各環節針刺傷發生率、針刺傷基本知識知曉情況、實習效果及實習滿意度。結果: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各環節針刺傷發生率更低(P<0.05),針刺傷基本知識知曉情況、實習效果及實習滿意度更高(P<0.05)。結論:將六西格瑪理念下分級管理模式應用于實習護生中,可降低針刺傷發生率,提升針刺傷基本知識知曉率、實習效果和實習滿意度。
關鍵詞? 實習護生;分級管理;六西格瑪理念;針刺傷;醫院感染;滿意度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4.13.036
針刺傷是指由穿刺針、縫合針及注射針頭所致的皮膚受損,因針刺傷會傳播血源性疾病,使發生針刺傷的實習護生增加心理壓力及精神壓力[1]。由于實習護生進入臨床時間較短,對針刺傷的預防知識不夠熟悉、操作不夠熟練,因此實習護生針刺傷發生率較高,且實習護生在嘈雜的急診環境中更容易發生針刺傷[2]。六西格瑪理念是經系統性、集成的業務改進程序,設計無缺陷護理流程,界定、測量、分析、改進、控制當下過程,將無價值作業及過程缺陷消除,降低成本,提升護理質量[3]。分級管理模式是經多環節模式預防發生風險的危害性和可能性,在整個護理流程中評估風險,實行針對性護理方案 [4]。本研究構建并應用六西格瑪理念下分級管理模式,探討其對降低針刺傷發生率的效果。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1年8月—2023年6月在我院實習的60名實習護生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實習時間6個月以上[5];2)參與培訓次數8次以上;3)全日制護理專業學生;4)具備良好理解能力及溝通能力者;5)知曉并同意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1)接受針刺傷防護教育課程之外的技能及知識培訓者;2)實習過程中請假時間1個月以上;3)實習過程中發生親人重病、離世等應激事件者。將60名實習護生隨機分為對照組30人和研究組30人。對照組:男4人,女26人;年齡20~23(21.68±1.52)歲;實習時間6~10(8.15±1.46)個月;本科9人,專科21人。研究組:男5人,女25人;年齡21~24(22.10±1.47)歲;實習時間6~9(7.83±1.24)個月;本科8人,???2人。兩組性別、年齡、實習時間和學歷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預方法
1.2.1 對照組
實行常規管理,給予實習生常規培訓,為其講解針刺傷影響因素、存在的危害以及各項操作流程中可能發生的針刺傷事件,提出防護方案及處理方法。
1.2.2 研究組
實行六西格瑪理念下的分級管理模式。首先,建立六西格瑪理念小組,聯合分級管理模式,構建六西格瑪理念下的分級管理模式。
1.2.2.1 改進進程管理
1)對針刺傷風險控制過程進行重新修訂、細化及完善。2)根據目前臨床護理工作特征和實習護生的年齡特征,通過理論講授、發放資料和宣傳展板等手段,對實習護生開展針刺傷預防的理論訓練,同時通過隨機模式的小組討論,還原模擬近2年實習護生發生針刺傷事件,并對事故成因進行剖析,歸納從中獲得的經驗和教訓。3)小組根據不同的科室工作條件和工作性質,開展不同類型的針刺傷防護訓練,讓實習護生系統、全面掌握防護知識,從而提升實習護生的防護技能和素質,從而保證實習護生的安全。
1.2.2.2 預備進程管理
1)實施六西格瑪理念下的分級管理模式,使實習護生快速進入護理崗位,減少實習中的緊張感,并逐漸改善其心理狀態。實習是護生由學生角色向護士轉變的重要過程,保持良好心態可幫助實習護生消除外界干擾,以更加積極、專注的心態從事臨床護理工作。2)給予實習護生崗前培訓,加強工作崗位的培訓力度,開設與職業有關的專業課程,并邀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的護士為實習護生講解關于針刺傷的預防和治療內容,使實習護生在臨床中真正了解針刺傷的預防和治療方法。3)根據實習護生具體的實習情況,循序漸進地為實習護生講解皮試、輸液、抽血、留置針穿刺、注射等操作規范和注意事項以及自我保護的知識和技能。4)在臨床帶教期間落實實習護生職業安全防護教育,重點講解實習護生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讓實習護生在心理上足夠關注,逐步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形成職業防護習慣。5)在治療車上安裝小型利器盒,穿刺針一旦與病人接觸,應第一時間投放利器盒,不允許回套針帽,并將有感染風險的病人標注在治療單上。
1.2.2.3 反應進程管理
若出現針刺傷,為保證病人安全,做好相應處置。1)清潔:一旦被刺傷,應立即用流動水或香肥皂水清洗,一旦被刺傷,用生理鹽水沖洗黏膜。2)擠壓:清洗后在創面周邊將損傷處的血液擠出。3)消毒:采用0.5%碘伏、2%碘酒、75%乙醇等方法進行皮膚消毒。若被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穿刺針損傷,需在24 h內注射高價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時還要做好血液乙肝標志物檢測,若乙型肝炎病毒標記物呈陰性,可進行完整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種。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暴露后需立即實行預防性用藥,藥物使用時間在4 h內,若已延誤盡量在24 h內。在六西格瑪理念小組成員指導下填寫系統流程中心不良事件上報表。
1.2.2.4 恢復進程管理
針對所出現的針刺傷情況歸納成因,評述每個月的護理質量控制,剖析不良事件發生原因并不斷改進。
1.3 觀察指標
1)針刺傷發生環節:發生環節包括拔針不當、處理連針、輸液不慎、雙手復帽、加入藥液、分離針頭等 [6]。2)針刺傷基本知識知曉情況:采用針刺傷基本知識知曉問卷對兩組實習護生針刺傷基本知識知曉情況進行評估,包括知曉需要上報針刺傷、知曉針刺傷上報部門、接受正規自我防護教育及獲取防護知識途徑,知曉率越高,管理效果越好。3)實習效果:在結束實習前對兩組實習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正確處理污染針刺能力、針刺傷標準預防能力、血源性感染疾病預防能力4個維度進行評估,各維度得分均為25分,滿分100分,分數越高,表示實習效果越好[7]。4)實習滿意度:采用滿意度調查表對兩組實習護生實習滿意度進行評估,≥90分為“非常滿意”,64~<90分為“基本滿意”,<64分為“不滿意”,實習滿意度=(非常滿意人數+基本滿意人數)/總人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5.0進行數據分析,定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定性資料以人數、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實習護生針刺傷發生環節比較(見表1)
2.2 兩組實習護生針刺傷基本知識知曉情況比較(見表2)
2.3 兩組實習護生實習效果比較(見表3)
2.4 兩組實習護生實習滿意度比較(見表4)
3? 討論
近年來,對針刺傷的職業危害關注度逐漸增高。相關研究表明,我國實習護生針刺傷發生率超過50% [8]。而研究表明,實習護生針刺傷和利器傷的發生率在30%以上[9]。實習護生發生針刺傷后,會導致血源性感染風險增加,使實習護生生產生職業倦怠,進而對職業發展造成影響,給予良好管理,可降低實習護生針刺傷發生率,進而提升實習效果[10]。
六西格瑪理念的重點是基于管理數據和現實,聚焦改進過程,分析實習護生發生針刺傷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制定針對性的改進方案,規范護理操作程序,并促進實習護生職業安全教育和臨床培訓,增強實習護生護理操作技能和職業防護意識,使實習護生可依據規定完成針對性的護理操作,防止出現違反操作情況,降低銳器刺傷發生率[11]。分級管理模式是經循序漸進干預模式,預防發生護理風險。在實習護生針刺傷干預中應用分級管理模式,完善實習護生針刺管理制度,基于帶教老師幫助下快速適應實習環境,并在此過程中給予細致、耐心指導,讓實習護生掌握各項操作規范及技能,緩解緊張情緒[12?13]。六西格瑪理念聯合分級管理模式可在發生風險前做好準備工作,經預警、演習及培訓提升組織預備力,完善相關的理論知識,改善工作環境,加強個人心理素質,增強實習護生實習效果[14?15]。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較對照組各環節針刺傷發生率明顯降低(P<0.05)??梢?,經六西格瑪理念聯合分級管理模式后,能夠使實習護生良好處理針刺傷,降低針刺傷傷害。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針刺傷基本知識知曉率、實習效果及實習滿意度更高(P<0.05)。可見,六西格瑪理念聯合分級管理模式屬于動態、系統循環過程,是通過根源性分析針刺傷發生問題,可在吸取經驗的同時,預防再次發生相同問題[16]。六西格瑪理念下的分級管理模式還可依據各進程的實際問題及理論要求,不斷調整和完善各階段護理方案,降低實習護生針刺傷發生率,確保安全開展臨床操作[17]。
參考文獻:
[1]? 王雷元,鮮紅梅,喬莉娜.基于精益六西格瑪責任制壓瘡管理小組對住院患者壓瘡預防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1,6(32):162-164.
[2]? 秦瑩,張明明,于佳琦.六西格瑪管理法在預防急診兒科護士針刺傷中的應用體會[J].健康研究,2021,41(5):594-595.
[3]? 陳英,冷羽,王藝瑾,等.實習護生的職業暴露、職業防護現狀調查分析[J].內科,2021,16(1):18-21.
[4]? 陳苗.六西格瑪管理體系對高齡神經外科手術患者ICU護理質量的影響分析[J].罕少疾病雜志,2021,28(1):79-80.
[5]? 劉艷菊,劉虹,王蒙,等.精神科實習護士首次針刺傷后的內心體驗及應對行為[J].河北醫藥,2021,43(4):635-637.
[6]? 鄧紅,何倩文.六西格瑪管理在門診輸液室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20,27(11):182-185.
[7]? 郭先才,李佳雨,李湘,等.六西格瑪管理對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復蘇期患者氣道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J].廣西醫學,2020,42(19):2607-2610.
[8]? 吳慶錕,危娟,何艷芬.基于FMEA管理對降低護士針刺傷發生率的干預效果[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20,41(14):1831-1833.
[9]? 黃仙霞.六西格瑪法用于國內護理管理中的文獻計量學分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20,28(13):83-86.
[10]? 王敏.六西格瑪DMAIC流程管理指導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工作開展價值分析[J].臨床研究,2020,28(7):160-161.
[11]? 畢倩文,駱麗豐,王月香.六西格瑪管理方法聯合PDCA循環法對醫院可復用器械集中消毒供應管理質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20,18(16):2004-2007.
[12]? 常海霞,楊榮,劉玉玲.“梯式問題管理庫”管理模式對預防實習護生針刺傷的效果[J].廣西醫學,2020,42(4):509-512.
[13]? 金艷萍.臨床帶教方式的改變對實習護生針刺傷發生情況的影響[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9,36(6):737-738.
[14]? 康凱.六西格瑪流程管理模式在腦外科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31):16-17.
[15]? 王秦豫,馬紅,李霞,等.基于臨床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在臨床實習護生意外針刺傷發生的效果探討[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9,37(10):177-179.
[16]? 孔德玲,楊曉平,李小英,等.教學醫院護士針刺傷職業暴露分析及倫理問題思考[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9,32(9):1192-1197.
[17]? 顏曉苗,黃饒英.六西格瑪理念在放射影像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9,10(13):166-168.
(收稿日期:2023-07-21;修回日期:2024-04-11)
(本文編輯 崔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