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豪 劉曉燕 鄭紅



摘要:本文旨在整合上級部門及市級現有醫療數據資源,構建大數據管理平臺,通過平臺信息制定精準的區域衛生發展規劃,確立區域最優配置醫療資源的模式,盤活醫療救治網絡。以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為背景,采用描述分析法對地級市現有醫療數據資源進行分析,結合隴南市第一人民醫院運用醫療大數據的實踐案例,探索搭建地級市區域醫療大數據管理平臺的運用價值及可行性。并提出相應的路徑及必要性。可以發現,基于醫療大數據,給政府部門及醫院提供精準的決策依據,能夠為地級市區域內醫療機構高質量協同發展提供支撐。
關鍵詞:地級市醫院;醫療大數據;醫療救治網絡
引言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按照網格化布局管理,組建由三級公立醫院或代表轄區醫療水平的醫院(含社會辦醫院、中醫醫院)牽頭,其他若干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機構等為成員的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統籌負責網格內居民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一體化、連續性醫療服務[1]。
在我國大部分地級市,市政府所在縣(市、區)一般設有1-2個市級醫院、1-2個縣級綜合醫院,其他縣(市、區)一般設有1-2個縣級綜合醫院,各鄉鎮設有1個鄉鎮衛生院或社區服務中心。醫療機構尤其是市級醫院與縣級綜合醫院之間,患者就診信息相互閉塞,各機構間存在很大的競爭關系,且外出就醫患者信息缺乏統計分析,導致醫聯體、專科聯盟、醫學中心、專業委員會等不能有效發揮職能,雙向轉診落實力度較小,各層級醫療機構發展嚴重不均衡,影響區域醫療機構協同發展。本文旨在探索整合區域醫療數據的方法,建立大數據運行平臺,動態監測醫療信息,給政府部門提供精準的決策依據,促進全市醫療機構間協同發展,進而保障患者就醫需求。
1. 醫療大數據
1.1 醫療大數據概念
健康醫療大數據是覆蓋人的整個生命過程,不僅包括個人健康,還包括醫療服務、疾病預防控制、健康管理、衛生保健等多方面的數據匯合[2]。本文僅針對已有的健康登記信息(如孕產婦、慢性病管理信息)、住院診療患者就診信息及市內醫療機構資源信息,所指醫療大數據指全市就診患者年齡、性別、現住址(細化至鄉鎮)、主要診斷、手術操作名稱、就診機構、住院費用,婦幼健康信息、慢性病信息,全市各級醫療機構人員、設備設施、技術能力等。
1.2 醫療大數據來源
醫療大數據來源于醫療保險信息管理平臺、慢病管理平臺、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平臺、互聯互通信息管理平臺、自主設計信息匯總收集平臺(各市自主研發軟件平臺或簡易數據匯總)、其他健康登記信息平臺。
2. 醫療大數據運用現狀
2.1 區域綜合診療信息的匯總、分析、反饋較少
各醫院間相互競爭的現象是客觀存在的。地級市的市級醫院在診療水平上和省級醫院存在差距,省縣直接實現雙向轉診的現象突出,導致大部分外出就醫患者信息不能及時獲取。市級層面對于區域患者綜合診療信息的分析因缺乏基礎資料的支撐,患者病種結構、就診流向、區域分布、映射的就醫需求等信息不能及時反饋至各醫療機構。
2.2 政府部門信息管理平臺較多,信息資源廣,集成度低
醫保信息平臺、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信息平臺、健康登記相關信息平臺等均收集了大量患者信息,但是上述平臺僅對各醫院宏觀指標數據作了反饋。當地在進行細化綜合分析評價時缺乏基礎數據的支撐,或者數據來源零散,整合度不高。
2.3 大數據在行政管理決策中的作用發揮不充分
區域醫療衛生發展規劃、醫療政策、重點衛生項目的確立均需要醫療大數據的支撐。市域內各縣(市、區)甚至各鄉鎮高發病種、市外就醫患者病種結構、各層級醫院接診能力及技術水平等,是制定區域重點衛生項目及專科發展規劃的重要參考信息,但目前這些信息的匯總收集均缺乏平臺的支撐。
2.4 醫療機構在運用區域內醫療大數據的可及性及主動性均較低
市級及縣級醫聯體、醫共體牽頭醫院診療水平、管理水平在本區域內醫療救治網絡中發揮主導作用。但是,醫院不能及時獲取區域患者就診流向及潛在病源特點信息,部分客觀信息容易被院內可見信息掩蓋,導致醫療救治網絡上下協作效果不佳。部分醫院對于區域內宏觀醫療大數據關注度低,閉門造車現象仍然存在。
3. 隴南市第一人民醫院運用醫療大數據實踐
隴南市第一人民醫院是隴南市唯一一家市級綜合醫院,功能定位為隴南市區域醫療中心。
3.1 已經運用的大數據基本情況
3.1.1 數據來源
醫院匯報衛生主管部門后,經過與醫保局聯系,在患者隱私信息脫敏處理的情況下,調取2020年全市城鄉居民患者住院就診基本信息。
3.1.2 數據基本信息
分析了以下基本數據信息:全市2020年住院診療患者病種結構;全市外出就醫患者病種結構;全市患者就診流向;各縣(市、區)及重點鄉鎮患者患病及發病特點;全市患者急需的診療技術及就醫需求;市級醫院、縣級醫院技術優劣勢;全市醫療費用相關經濟學信息。
例如,發現全市住院診療患者排在前三名的疾病類別分別是骨科相關疾病(23.26%)、呼吸系統疾病(13.86%)、消化系統疾病(6.94%),如圖1所示。外出就醫患者按疾病類別,排在前三名的分別是腫瘤相關疾病(22.68%)、心血管系統疾病(16.98%)、骨科相關疾病(9.09%),如圖2所示。
外出就醫導致隴南市市級統籌醫保資金外流問題明顯,且額外增加的患者外出就醫非醫療負擔費用保守估計在2.4億元左右。隴南市第一人民醫院作為全市區域醫療中心,武都區以外縣區患者就診人次占全院就診人次比例僅為25%左右,區外病源吸引嚴重不足。
3.2 大數據分析給我們工作的啟示
(1)市級基本掌握全市各級醫療機構技術優劣勢,為技術互補、優化配置醫療資源、確立重點衛生項目等提供精準決策依據,為進一步盤活全市醫療救治網絡提供信息參考。
(2)救治網絡牽頭醫院即隴南市第一人民醫院針對患病及發病率較高的病種,增加了相應專科團隊力量,優化專科資源配置,包括門診、醫技檢查、住院診療等各個環節。針對外出就醫患者的病種結構,醫院精準制定專科發展方向及重點技術攻克項目,與上級醫院積極協作,針對性進行人員培養及特需人才引進。針對各縣區各鄉鎮患病及發病、外轉率較高的病種,醫院與基層醫院圍繞重點領域開展精準協作,包括人員培訓、專科協作、雙向轉診等。醫院內部調整績效考核方案,圍繞患者病種結構及武都區以外患者吸引力度等設置關鍵指標。根據數據顯示的其他信息,醫院內部還進行了相關措施的制定。
(3)醫院上報市級主管部門,在全市宏觀政策的制定及重點項目的確立方面給予積極建議。
4. 大數據管理平臺模型構建
4.1 管理平臺介紹
大數據管理平臺是通過集成現有數據平臺信息,或通過信息錄入的方式,對全市患者就診流向、病種結構、技術類別、費用信息、區域疾病特點、發病預測、醫療機構資源配置等所做的綜合分析。主要包括三個管理模塊:數據收集匯總、數據展示及趨勢研判、決策支持。平臺框架圖如圖3所示。
4.2 構建路徑
4.2.1 確定平臺集成數據類別
根據數據可及性,從易到難分別如下:市級自主設置管理平臺→健康登記平臺數據(婦幼健康數據、慢病管理數據)→醫保報銷平臺數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病案首頁數據→互聯互通管理平臺數據。
4.2.2 數據集成方式
開發數據集成應用軟件:軟件集成,可提高工作效率,數據精準度高。但涉及平臺端口對接,需要系統改造及軟件開發,成本較高,對國家相關管理平臺的數據安全影響較大。
數據人工集成,數據展示、反饋、查詢可開發簡易應用軟件:由平臺管理部門定期向市主管部門分發原始數據資料,包括醫保報銷患者基本診療信息、病案首頁、慢性病信息、婦幼健康信息等。對于部分需要補充的數據,市級主管部門可設置固定表格,由轄區醫療機構定期報送原始資料。市級主管部門設置固定分析模塊及信息類別,確立數據收錄、統計、描述、分析、反饋的路徑,由專人進行操作。此方法可操作性強、成本低。
4.2.3 開發簡易應用軟件
市級對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各縣(市、區)、各鄉鎮醫療運行狀況,并給各縣(市、區)出具反饋意見。分析模塊可開發簡易應用軟件,各縣(市、區)自行查閱。
4.2.4 數據保密措施
從健康醫療大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角度出發,加強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在健康醫療大數據采集階段,因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等來自各種終端和系統,在采集階段需給健康醫療大數據添加時間和位置標識,可采用數據水印技術、數據追溯技術等。在存儲階段,需要采用云計算技術、分布式存儲等,并對健康醫療大數據進行過濾、去重、打標簽、分類等處理。在利用階段,使用個人診療數據一定要匿名化及脫敏化處理,可采用匿名保護技術、風險自適應的訪問控制、云資源訪問控制等技術[3]。
5. 平臺價值
5.1 去除信息流通障礙,進一步盤活全市醫療救治網絡
(1)市域內各級醫療機構均有不同功能定位,各縣(市、區)患者疾病特點各異,平臺數據可有效幫助各級醫療機構確立本院發展方向及重點技術攻克項目,并對未來資源配置有科學預判,對全市技術優勢互補、病源市內流通、醫療資源上下流動及共享機制的建立有很大積極作用。
(2)市內醫聯體、縣域醫共體、專科聯盟等在開展協作時,通過精準數據的研判,可確立重點協作項目。通過數據變化可進一步判斷醫聯體、醫共體、專業委員會職能發揮情況。
(3)進一步促進全市分級診療制度的高效運行,根據市域內患者信息(尤其是慢病及高發疾病),通過雙向轉診、遠程醫學、病人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針對性提高基層醫院工作活力,強化綜合醫院專科能力,進而減輕患者就醫經濟負擔,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5.2 給全市醫療衛生政策、重點項目的制定提供參考依據
(1)通過大數據可及時掌握全市患者發病及患病情況,及時掌握患者就醫流向,對于制定全市宏觀醫療衛生政策提供科學參考資料。
(2)通過大數據可精準掌握患者最迫切的就醫需求,通過衛生經濟學評價,可確立優先發展的學科、重點技術攻克及支撐項目,確立醫療資源的流通及共享機制。
(3)給衛生政策執行效果及衛生經濟學評價提供客觀的數據資料。數據資料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利用價值可隨著數據資料不斷完善逐步提升。
結語
本文對醫療大數據的應用現狀、作用、平臺功能及架構進行闡述。結合大數據運用實踐,對地級市醫療大數據管理平臺的構建路徑、可行性、必要性及價值進行探索,以期為衛生主管部門制定區域衛生發展規劃、重點衛生項目,為區域醫療救治網絡成員單位實現高質量協同發展提供信息參考。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1〕18號)[A/OL].(2021-06-04)[2024-04-20].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06/04/content_5615473.htm.
[2]金小桃.健康醫療大數據[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
[3]秦盼盼,謝莉琴,陳荃,等.基于健康醫療大數據的分級診療實施路徑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2021,41(6):75-78.
作者簡介:通信作者:王文豪,本科,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醫院大數據治理與運用、醫院質量與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