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莉媛 麻潞 趙芳
4月25日,山西省委金融工委、中國人民銀行山西省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山西監管局、山西證監局聯合舉辦的“深學篤行習近平經濟思想金融篇? 推動山西金融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活動正式啟動。山西省委金融工委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書記張炯瑋、山西證監局局長李澤華、人民日報社山西分社社長何勇、中國人民銀行山西省分行副行長曹增和、金融監管總局山西監管局黨委委員侯廣慶出席活動并講話。山西省委金融工委副書記潘躍飛主持啟動儀式。

圖為“跟著總書記讀好書”贈書儀式現場。? ?王帆攝
啟動儀式上,“跟著總書記讀好書”贈書儀式同時舉行,8家單位代表金融機構領取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金融強國之路:理論與實踐》《中國產業鏈韌性:金融的力量》《讀懂中國金融:金融改革的經濟學分析》等系列優秀圖書。
此次中央駐晉金融監管機構、山西金融主管部門與人民日報社山西分社聯合開展“習近平經濟思想進金融系統”系列活動,就是要進一步推動全省金融系統深學篤行習近平經濟思想,有力促進干部職工學懂弄通并貫徹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加深對金融規律的認識和把握,做到政治過硬、作風優良、業務精通。
近年來,由中央金融管理部門地方派出機構“一行兩局”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兩委一局”組成“央地協同”金融監管體制新格局形成后,山西金融系統堅持推動金融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助推轉型發展、推動能源革命,助力鄉村振興,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著力構建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山西篇章,邁出可喜的堅實步伐。
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著力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特別是系統性風險,各地要立足一域謀全局,落實好屬地風險處置和維穩責任。
在山西,山西銀行和山西農商聯合銀行的成立源起于“德御系”大案對山西金融系統的重創。2020年6月,山西省委召開金融改革工作會議,明確要求深化金融領域改革,著力防范化解風險,打造一流農商行城商行。
2020年8月,大同銀行、長治銀行、晉城銀行、晉中銀行、陽泉市商業銀行等5家山西地方城商行披露將參與合并重組,拉開了山西銀行公開籌建序幕;2020年12月,山西省政府確定擬以新設方式成立山西銀行;2021年4月,山西銀行獲批開業并正式掛牌。
從披露組建到揭牌前后用時僅8個月,山西銀行創造了地方金融改革的“山西速度”。
一場地方金融領域的反腐敗震動了山西,而一次全方位凈化、深層次治理,也讓山西省金融業的政治生態、行業生態迎來新變化。
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不僅要關注重點領域,更要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成立之后,山西銀行從根本上重塑公司治理機制,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形成了在黨委領導下“三會一層”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體系。
“聚合一切有利因素、窮盡一切手段加快處置風險資產。”山西銀行工作人員介紹,公司始終將壓降不良作為重中之重,先后打響風險資產清收“陣地戰”“攻堅戰”“總決戰”。3年來,通過清收、轉化、核銷、轉讓等手段累計化解處置風險資產近200億元,不良貸款率從原五家行合并時的23.19%下降至2023年3月末的1.87%,撥備覆蓋率從67.18%提升至187%。
此外,山西銀行聚焦全省轉型綜改、能源革命兩大任務,集中資源、集中力量強化金融支撐。全年一般貸款累計投放778.53億元,貸款利率較上年同期下降36BP;強化項目對接,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實施,開展清單式對接、跟進式服務,向省屬重點工程項目授信89.04億元;與地市多家重點項目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累計授信61.8億元;探索推廣供應鏈金融支持全省強鏈補鏈,累計支持產業鏈重點企業余額46.27億元;建立戰略客戶白名單,主動跟蹤對接、前置盡調授信、開通綠色通道、強化綜合服務,累計為省市重點企業授信540.12億元。
據山西銀行發布的2023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31.54億元,同比增加1.7%;實現凈利潤8.32億元,同比增長112.24%;而在2021年成立首年,山西銀行全年虧損46.73億元。
機構整合、股權重構、市場退出……山西扎實推動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改革重組后的機構也正在逐步恢復造血功能,實現穩健經營。
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是服務好實體經濟發展,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將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到實體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黃花醬、黃花茶、黃花啤酒、黃花油茶……山西大同云州區坊城新村的黃花產業園內,各式特色產品一字排開。“每天有近2萬罐黃花醬從這里銷往全國各地。”正在流水線上忙碌的工作人員說。
作為大同黃花的主產地,云州區發揮省級專業鎮聚鏈成群的作用,研發各類黃花產品十大類100余種,黃花產業鏈不斷延伸。
“今年還將開展黃花‘拳頭產品研發,爭取在功能保健食品、特色預制菜、休閑佐餐等方面打造幾款‘爆款產品。”大同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介紹,借助“黃花貸”的有力支撐,大同黃花品牌影響力、知名度也在不斷提高。
據介紹,由于流動資金不足,黃花合作社每年都要通過借款滿足春夏兩季田間管理和人工采摘方面的支出,保證企業正常經營活動開展。由于合作社缺少抵質押物、缺乏有效擔保等,自身融資能力較差。
為助力“小黃花”釋放大能量,真正成為帶動農民持續增收和推進鄉村振興的“致富花”,晉商銀行相關負責人多次前往合作社實地調研,創新性提出“黃花貸”信貸產品的設想,在詳細了解近幾年消費幫扶合作社企業情況后,于2023年6月底前成功發放第一筆“黃花貸”業務,這也是該行以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一次有益嘗試。
“黃花貸”業務的成功經驗和模式也被借鑒復制到其他領域。
清徐老陳醋、云州黃花、懷仁和應縣陶瓷、定襄法蘭、代州黃酒、祁縣玻璃器皿、太谷瑪鋼、平遙牛肉、杏花村汾酒、平定砂陶、上黨中藥材、萬榮外加劑……山西專業鎮如百花齊放。
截至目前,晉商銀行專業鎮授信審查組已形成“懷仁陶瓷”“定襄法蘭”“萬榮外加劑”“祁縣玻璃”和“代縣黃酒”等5個專業鎮普惠金融服務方案。
晉商銀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為了不斷優化金融服務,助力專業鎮建設,晉商銀行普惠金融部在專業鎮金融服務方案設計中,還融入數字金融模式把控風險。
例如,在懷仁陶瓷專業鎮金融服務方案中,針對專業鎮企業不同規模、不同特征及整體運行等情況,運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設計方案。線上風控方案及模型的作用為前期準入篩查客戶,運用大數據對客戶基本情況及經營、信用情況進行評分,結合客戶經理通過線下風控方案進行現場盡調,搜集經營佐證材料,最后形成授信方案。
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型的現代金融體系,方能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2023年11月22日,山西省安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西安裝”)作為“省重點上市后備企業”,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這也是山西省建筑行業首個IPO成功上市公司。
與滬深上市相比,香港股票流動性強,交易方便。而在發行銷售方面,由于市場整體以專業機構投資人為主,想要贏得投資人的認可,滿足上市規則指標要求只是基礎,發行人更需要展現出突出的行業地位、擁有良好的未來發展預期。
建筑行業作為傳統行業之一,往往給人留下技術門檻低、發展前景差的印象。如何能夠在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前提下,盡量提高估值水平并保障發行成功?
作為山西金控集團旗下的綜合類上市券商山西證券香港投行子公司山證國際融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證國際”)為山西安裝進行了兩年多的“貼身服務”。

圖為晉商銀行第五屆晉升財富論壇現場。
“在盡調過程中,從對山西安裝三年近5000個項目的統計分析出發,打破項目類型劃分的傳統標準,從業務布局、戰略發展等方面進行了整體重塑,將所有業務歸類劃分為專業工業工程、專業配套工程、其他建筑工程和非工程類業務四個大的板塊。”
山證國際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在專業工業工程板塊中,項目組準確識別出山西安裝在電力工程方面的優勢,緊抓“雙碳”目標,帶領中介團隊深入挖掘行業發展趨勢、全面統計行業排名數據,經過最終統計,山西安裝在超過5000家中國新能源工程承包商中排名第三,如此優異的排名結果遠超預期。
企業要想成功上市,不僅需要企業自身主業突出,還必須在各方面規范運作,建立健全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特點的管理制度體系。
作為一家成立時間超過70年的老牌國企,山西安裝于2012年由全民所有制企業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而累計形成的超800人持股情況,也成為此次上市的監管審核紅線。
根據過往的經驗,涉及職工股的規范與退出往往是重點和難點。相關工作人員解釋,個別股東處置不當極易導致項目審核進度延緩甚至無法通過審批,而本次職工持股時間較長、涉及人數眾多,稍有不慎都可能對后續審核造成不利影響。為此,山證國際協同律師團隊,在摸清持股情況、歷史演變的基礎上提出多套規范方案,決定在管理層的帶領下,動員所有800余名職工股股東全部退出,將所有股份轉讓給山西建投集團。
僅用40多天完成超過200場三方訪談盡調及項目實地走訪;兩個半月就完成所有申報資料的更新,從提交A1招股書到完成聆訊用時不到一個月時間……隨著倒計時的結束,一聲響亮的鐘聲敲響,山西安裝經過兩年半的努力終于實現香港上市。
創設“三晉貸款碼”平臺為各類經營主體搭建了融資“快速通道”,實現擔保貸款“碼上辦”,截至目前,該平臺入駐金融機構202家,上線“碼上貸”“碼上保”產品405款,申請貸款6397筆、申請金額101.37億元,授信筆數4363筆、授信金額63.65億元;作為全省融資擔保體系建設的橋梁,山西金控集團再擔保向上承接國家融擔基金,在全國第三家落地了“總對總”批量化業務,截至2023年末,全省融資擔保體系共有合作擔保機構18家,共完成融資直接擔保業務17.59萬戶、683.95億元,戶均金額38.89萬元,新增比例再擔保業務規模530億元、項目12萬筆,較上年同比增長近50%。
篤行致遠,惟實勵新。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功能和對外開放水平,方能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能,深度參與全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分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