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雯
6月26日,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芳綸分會成立會議暨芳綸產業交流研討會在山東煙臺舉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端小平,國家發改委產業司原一級巡視員、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原副會長賀燕麗,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紡織處副處長吳桐等領導嘉賓,及來自國內芳綸生產應用相關企業的代表出席會議。
經全體參會代表表決,審議通過了泰和新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芳綸分會第一屆輪值會長單位,中化高性能纖維材料有限公司、中芳新材料有限公司、中藍晨光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江蘇盛邦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為副會長單位,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科技部主任張子昕擔任分會秘書長,泰和新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周緒波、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袁野擔任分會副秘書長。
袁野做了《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芳綸分會籌建工作報告》。會議討論并審議通過了《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芳綸分會工作條例》、《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芳綸分會2024年工作計劃》及分會特聘專家名單。
泰和新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第一屆芳綸分會輪值會長遲海平表示,行業企業要針對當前全球競爭形勢,理性應對市場波動,共同打造良性競爭的經營環境;面對現有市場需求,打造更具競爭力、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加強下游應用開發,布局電池、儲能、輪胎、輕質防彈等賽道,打開行業二次成長曲線;關注產業可持續發展,加速產業綠色化、低碳化轉型。遲海平表示,作為第一屆輪值會長單位,泰和新材深感榮幸,也倍感責任重大,將勇立潮頭,實現使命擔當。
針對芳綸行業發展和芳綸分會的未來工作,端小平提出五點建議:一是芳綸行業有較大發展空間,但需要理性發展。與常規化纖相比,芳綸在生產技術、生產效率和產品等級等方面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產能過快增長,會錯過技術更新的機會。二是要尋找細分市場,扎根細分市場。當下玄武巖纖維和碳纖維的發展,充分證明了尋找細分市場的重要性。三是以分會核心成員為基礎,建立上下游產業鏈合作的新模式。要用自己的高質量產品和完善的服務體系,建立緊密的客戶關系,增強客戶黏性。四是填平補齊,拾遺補缺,確保產業安全。大膽、合理使用國產生產設備,給國產設備機會,才能減少進口依賴、維護產業安全。五是分會要不斷延伸服務,提高服務質量。分會要把常規纖維積累的工作經驗“移植”到芳綸行業服務中,如把聚酯滌綸行業的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把再生纖維素纖維的社會責任體系建設,把纖維流行趨勢市場推廣的“纖維之路”等成功模式,“移植”到芳綸行業服務中去,推動芳綸行業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