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林福



李化憲
貴州省遵義市第四中學黨委書記(曾任校長),曾獲“中國好校長”奉獻獎,全國教育發展“十五”計劃重點科研課題先進實驗工作者,貴州省“優秀教師”,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遵義市“優秀園丁”、優秀“教育工作者”、“雙合格家庭教育先進工作者”,原遵義縣“十佳人民教師”、優秀校長、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黨員、“三八紅旗手”、“關愛留守兒童先進個人”等榮譽。被聘為全國青少年道德培養導師、貴州省人民政府督學、貴州省示范高中評估專家;是遵義市第三次、第六次黨代會代表,貴州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
一路走來,她用最純粹的對教育事業、對學生的愛,為教育繪就最美的底色,努力在美的教育中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成為更好的自己。她就是遵義市第四中學(以下簡稱“遵義四中”)黨委書記李化憲。
三十三年教育生涯,李化憲有二十二年學校教育管理工作經歷,從一名普通生物教師到班主任,再到科室負責人、班子成員、學校掌舵人,她一路見證,一路成長。
清晨七點左右,當學生們陸續走進校門時,驚奇地發現,李化憲已經面帶微笑迎接大家的到來,一天的充沛精力,從此刻開啟;晚上十一點過,最后離開學校的老師抬起頭,看到李化憲的辦公室燈還亮著,內心瞬間多了一份安定。在師生內心里,李化憲仿佛一盞燈,引領,堅守,鼓勵。
延續愛,播撒教育種子
“教育是愛的事業,我要尊重每一個孩子,欣賞每一個孩子,努力促進每一個孩子向上向善,有更好的人生。”1991年9月,走上三尺講臺的第一天,李化憲便堅定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她出生在教育世家,某種程度上對她形成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她的爺爺和兩個姑媽都是人民教師,這個家族的故事,就像一部流動的史詩,訴說著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與熱愛,也激勵著她堅定從教的信心。從小,她就聽著爺爺,姑媽講述他們教書育人的故事,感受著他們對教育的熱愛和堅守。在她心中,教師這個職業充滿了神圣和莊嚴,它不僅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種使命和責任。
長大后,她毅然選擇了師范專業,希望能夠延續家族的從教精神,將愛的種子播撒在更多孩子的心田。在學習的過程中,她不斷汲取知識,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她深知,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學識,更要有高尚的師德和情懷。
從教至今的三十三年時間里,從一線教師到學校管理者,李化憲用無數件小事,無數次行動,踐行著教育初心。
在一線教學時,無論嚴寒酷暑,她都堅持翻山越嶺家訪。為了鼓勵家庭困難的學生,她費盡心思以各種名義獎勵他們文具、衣物,同時小心翼翼地呵護他們的自尊。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她總是想方設法找出問題所在,主動與相關學科教師研討解決之道。
從事管理工作后,李化憲更是用心用情,為愛堅守。每年高考前夕,她利用晚自習時間走進每個班級,用風趣幽默的故事緩解學生的壓力,讓孩子們重拾笑容,信心倍增。每年畢業季,她的辦公桌上總會擺滿各式各樣的明信片,上面寫著她對孩子們美好的祝福。此外,她還會為孩子們一一送達并派發“棒棒糖”,喻義“棒棒噠”。高考時,她都會站在考場外和學生們一一擊掌,給予信心和力量,考試結束,她又會站在那兒和學生一一揮手道別。每年擊掌數千次,手雖然有些腫痛,但內心卻很溫暖和幸福。
這些往事,不過是李化憲將自己融入學生生活,全身心投入教育的江海一粟。對學生傾心付出,早已成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習慣。
她愛課堂,嘔心瀝血;她愛學生,視如己出。“李老師,直到現在我們都對您的第一堂課記憶猶新,您的第一堂課讓我們受益匪淺。活魚逆流而上,死魚隨波逐流;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您說的每一句話我們都記在心里,感謝您!”“親愛的校長‘媽媽,感謝您能抽出寶貴時間來閱讀這封我早已寫好的信!自您任校長以來,同學們都感受到了您對‘規矩的要求……”在孩子們眼里,她的課,是成長路上最好的營養;她,是嚴厲而慈愛的校長“媽媽”。
“我出生在農村,祖輩父輩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我對教育、對孩子們充滿愛和責任的起源。這筆寶貴的財富,一直助我成長、催我奮進,堅定了我無悔的教育人生。”李化憲說道。
傳遞情,綻放教育芬芳
李化憲是中國共產黨貴州省第十三次代表大會教育界黨代表,是一位真正的教育“老兵”。
在工作面前,她甘做螺絲釘,哪里需要去哪里。在紅城遵義的三所高中,她始終以一顆赤誠之心書寫教育情懷,是大家心目中的好書記、好校長。在遵義市南白中學工作期間,所分管的工作不斷取得突破,連續多年獲得縣級以上表彰。執掌遵義市第二十二中學的兩年,她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各項工作成效顯著。任遵義市第四中學黨委書記、校長以來,學校更是獲獎不斷。盡管成績斐然,她卻始終保持謙遜與低調。
在不同的崗位上,她既做到了服務師生成長,又做到了引領學校發展。基于對理想意義和信仰力量的深刻領悟,她始終注重立足崗位,用愛的行動傳遞育人情懷。
“李校長,今天真是太感謝您了!您耐心地聽我訴說,讓我解開了心結,真想抱抱您!因為我的校長那么繁忙那么勞累,卻能那么耐心地傾聽我的嘮叨,有您這樣一位女校長,我是多么的幸運!要不然,我不知道能跟誰去述說。李校長,您知道嗎,我剛才說著說著,好像把您當成了我的娘家人,甚至不敢在娘家人面前說的話,都想與您說!真的,現在覺得,有您真好!”在二十二中時,學校一位女老師與家人溝通不多,和李化憲卻有著特別的親切感,自從李化憲做了她的“知心姐姐”和“生活參謀”,這位老師便在心靈上有了依靠,內心盛滿了溫暖,工作上激情滿懷。
“喜歡您做事的態度,您的智慧,開會時講的故事,每一次開會都特別受鼓舞,開完會就斗志昂揚!很幸運能遇到您,在您身上學到特別多的東西……”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早已經過了想被表揚的年紀。有您,我愿意默默無聞地全力以赴,和您一起并肩作戰!讓您不那么操心,憂慮……”老師們下意識的真情流露,不勝枚舉,折射出李化憲對師生最溫暖貼心的情懷,平平凡凡,真真切切。李化憲在二十二中擔任校長短短的兩年時間,提出了“大愛無形、潤物無聲”的辦學理念,推動學校可持續發展。在她的帶領下,二十二中用愛的文化引領全體師生行穩致遠。
2017年學校放寒假時,正遇凝凍天氣,天冷路滑,她擔心學生的安危,親自到學校各處石梯鏟雪融冰,提醒孩子們小心慢行;對于不能及時回家的學生,只能暫住在寢室,她帶領學校班子成員到每間寢室看望慰問;冰雪漸融,但有的孩子沒有了路費和生活費,她千方百計組織提供食物、安全護送。2020年初的艱難時刻,她每天心系學校,情系師生,通過網絡視頻召開各種會議,打電話關心問候老師;開學后,她更是全天候地守護在學校,以校為家,從早晨六點多進入學校到晚上十一點后才離開,每天工作十六個小時以上,已經成了李化憲的日常。李化憲說,教育需要陪伴,她要用一盞明燈,照亮學校所有師生的心。
“教育是最美好的事業,永葆育人情懷,應當是每一名教師的職責,把這種情懷傳遞給青年教育者,讓他們更好地,也更堅定地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這是我作為學校管理者的意義和使命。”李化憲說道。
凝聚美,結出教育碩果
李化憲擔任遵義四中黨委書記、校長以來,切實發揮學校管理真正“關鍵少數”的核心作用,以情感為動力凝聚人,以人格為示范引領人,用制度來規范促提升。她努力催生教師蓬勃的生命力、給予學生更好的成長、把辦美的教育作為教育問題的出發點和教育行為的落腳點,提出“用繡花功夫辦美的教育”的辦學思想。與此同時,她把教育指向全體師生的素養提升、精神提質、生命健康發展,讓每一位教師都能成為獨特的文化符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抬起頭來走路和歌唱,提出“尊重個性、激發潛能、發展老師、 成就學生”的辦學理念。她把學校全局性的精細化管理作為提升整體辦學實力的重要過程和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提出“成績源于實干,尊嚴源于實力”的工作理念,推動學校不斷取得新的發展實效。
“李校長,您可能沒想到我們的幾次碰面,無論是在教室、校園還是校外,您親切的微笑及關心溫柔的話語給了我莫大的慰藉,鼓勵和溫暖!我一直銘刻心間……”“親愛的李‘媽媽,不知不覺間辰欣已長大,已經長成一名大學生,想想一路走來,是李‘媽媽的悉心栽培,不倦教導……”“老師,您讓一個野孩子也能找到春天,您教會我的,不僅僅是知識和智慧,還有更重要的,那就是用心與人相處,以誠待人,這樣才有可能把路走得更遠……”這些都是師生給李化憲的留言,這些語言是一種力量,激勵著她把辦新時代美的教育作為自己堅定的追求。
在她的帶領下,遵義四中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形成“1935”黨建工作體系;堅持五育并舉,構建“三色德育”體系;聚焦教學質量,構建“四化教研、五味課堂、六合課程”體系。一路走來,她躬身教研,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遵義四中高考一本上線率從82.5%提升到93.77%,連續多年囊括遵義市所有學科團隊獎。學校更加注重學生發展,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屢獲佳績,尤其是奧賽成績領跑全省。學校同時也關注教師發展,近五年共76人獲省市級名師骨干。此外,她還帶領遵義四中發揮輻射引領作用,領辦兩所初中,結對幫扶多所縣域高中。
老子云:“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在用精心、精細、精湛的繡花功夫,辦本真、至善、淳美的教育路上,李化憲勤用自己的腳步丈量學校的每一寸土地,帶領全體師生用一種精心的姿態去營造美好的學校文化,不斷探索和追求思想和文化的厚度、視野和胸懷的寬度、情懷和大愛的溫度。
在一所充滿愛、追求美的教育的學校里,對于師生來說,實在是無比幸福。李化憲三十三年不懈奮進和默默奉獻,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人生。她堅持用愛和責任澆灌夢想之花,用行動踐行教育家精神,用繡花功夫辦美的教育,書寫著幸福的教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