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寧
摘要:本文介紹日光溫室秋冬茬番茄的栽培技術,為農業從業者提供可行的管理方案,使番茄種植能夠有效地應對寒冷季節的挑戰。
關鍵詞:日光溫室;番茄;栽培技術
在寒冷的秋冬季節,番茄的栽培面臨著氣溫低、日照時間短等不利因素。為了克服這些挑戰,農業生產者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學的栽培技術,以確保植株在寒冷季節也能夠茁壯生長。設施農業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1 品種選擇
番茄品種的選擇需要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一般需要選擇不怕冷、不怕陰暗、抗病抗蟲,而且質量過硬、耐運輸存儲的品種。如“金棚一號”之類的品種就是因為耐低溫、不怕陰天、抗病蟲害能力強、坐果率高,這些出色的特點,成了農業界的香餑餑。特別是在秋冬季節,表現尤為突出,給農業生產提供了可靠的后盾。
第一,“金棚一號”能應對寒冷的天氣,在冷凍的環境下仍然能夠健康茁壯地生長,農業生產就有了更可靠的保障。第二,耐弱光性也是“金棚一號”的一大亮點。有些地方陽光少,可植物必須有光照才能進行光合作用。此時,“金棚一號”出色的耐陰能力,使其能夠適應光照不足的情況,能夠在各種生態環境中都茁壯生長,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更多的靈活性。第三,品種的抗病性也是考慮的一大重點。病蟲害會讓農作物的產量降低品質下降,所以選擇一種對抗病蟲害強大的品種相當關鍵。“金棚一號”等品種因為其強大的抗病能力,成功地抵擋了各種病害的入侵,給農業生產提供了可靠的健康保障。這讓農民們能夠更輕松地管理農田,少用農藥,進而實現可持續農業生產。第四,“金棚一號”品質出色,果實不僅口味好吃,而且營養豐富,這些品質上的優勢讓它們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這不僅給消費者提供了高品質的產品,也為農業生產者創造了更多的價值,為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第五,高坐果率是增加產量的利器。高坐果率意味著更多的果實能夠成功成熟,整體產量就能有所增加。這有助于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也有助于提高農業生產者的經濟收益。特別是在秋冬季節,氣溫低、日照時間短,這對植物的耐寒性和耐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棚一號”可以成功地適應這些極端條件,為秋冬季的農業生產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2 育苗
2.1 配制營養土
為了確保植物在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中茁壯生長,首先要做的是仔細調配富含養分的優質營養土。可將充分腐熟的豬糞3份、土糞3份,以及未經除草劑處理的大田土4份過篩后混合均勻,制作成高品質的營養土。對于定植田育苗場地,需要按照1.2 m3/667 m2的量使用這種優質營養土,同時還需要大約4 500個養分缽(尺寸為8 cm×8 cm),以確保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有足夠的養分供給。同時,4 500個尺寸為8 cm×8 cm的養分缽被布置在這片區域,為植物提供了個性化的養分補給,促使它們在生長期內獲得全面的支持[1]。這種精心調配的土壤配方和養分缽的布置策略共同保障了植物在最適宜的環境中茁壯生長,最終實現了豐收的目標。
2.2 做育苗床
在選擇了合適的地塊后,建議制作長5 m、寬0.8 m的苗床,以確保植物有足夠的種植空間和適宜的生長條件。這樣的苗床尺寸既能提供足夠的種植面積,又能確保苗木之間有適當的距離,避免過于擁擠影響生長。同時,這種尺寸的苗床還方便管理,使種植者更容易進行作業、觀察植物的生長狀況以及進行必要的管理。通過以上的合理選擇和設計,確保了苗床環境的優越性,有利于植物的健康生長。這一系列的考慮和實踐措施將有助于提供一個理想的苗床基礎,為種植者創造出最有利于植物生長的環境,為后續植物生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2.3 浸種催芽
在進行浸種催芽的過程中,要注意一系列關鍵步驟,以確保種子的良好發芽。首先,在進行浸種前的2~3 d,將種子進行晾曬,使其均勻鋪在紙上,充分暴露于陽光之下。這有助于打破休眠,促進種子的發芽。晾曬后,使用涼水進行浸種10 min,然后倒去涼水,改用55℃的恒溫水浸種15 min。在浸種的過程中,需不斷向同一方向攪拌,直至水溫降至30℃。接下來,繼續浸泡6 h,保證種子充分吸收水分。隨后,將種子用清水洗凈后放入布袋中,在25~28℃的溫度下保濕催芽。每天需翻動幾次并進行一次沖洗,經過2~3 d,種子即可完成催芽并呈現出白嫩的狀態。
2.4 播種
在播種階段,首先需要用木板刮平苗床,然后使用敵克松和多菌靈500倍液均勻混合后充分澆透苗床土。等待水滲透后,將準備好的種子均勻播入苗床。播種后,根據種粒大小在苗床上均勻覆蓋一層厚度適宜的營養藥土,并在其上方鋪設一層地膜,以確保保溫和保濕效果。當有70%的種子拱土時,撤去地膜,并及時進行防治措施,防止猝倒病的發生。在澆水時要注意保持適度濕潤,避免過于干燥或過度澆水。當苗長到25 d左右、具有2葉1心時,及時選一晴天進行分苗操作,并提前在營養缽內裝好營養土。
2.5 苗期管理
在苗期管理中,每個營養缽分1株健壯苗。苗期容易發生蚜蟲和茶黃螨的危害,因此需要及時進行檢查,并及時噴藥進行防治[2]。由于苗期外界溫度較高,苗床內土壤水分散失較快,為了保證幼苗正常生長,苗期內一般需要每20 d噴水或澆水1~2次。在無雨時,要逐漸加大苗床通風量,使幼苗逐步適應外界環境條件。
2.6 壯苗標準
壯苗的標準是株高20 cm左右,具有8~9片深綠色葉子。這一標準是確保植物在幼苗期間能夠充分發育,為后續生長提供堅實基礎的重要指標。監測和維護這些標準對于保證植物的健康生長和最終產量至關重要。因此,在苗期管理中,要時刻注意這些標準,并采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植物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都能夠保持健康的狀態。
3 定植
在進行新一茬的種植準備中,首先是對前茬進行騰地,并立即進行翻地操作。這個過程的目的在于清理前茬的殘留物,并為新一茬的作物提供更為適宜的土壤環境。建議施入腐熟有機肥4 000~5 000 kg/667 m2,以確保土壤養分充足。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適當施入復合肥或磷酸二銨50 kg,以更全面地滿足植物的營養需求。為了進一步優化土壤條件,將腐熟有機肥和糞土混合均勻后,可以將其做成南北向的小高畦,有助于改善土壤通氣性和排水性,為植物的根系提供更為理想的生長環境[3]。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在土壤表面覆蓋地膜,以減少水分蒸發和雜草生長,提高土壤溫度,為作物的生長創造更好的條件。
應根據番茄苗長勢并結合棚室內外溫度情況,確定適宜的定植時間。為保證植株定植后能夠正常緩苗并健壯生長,建議選擇在陰天或下午16∶00后進行移栽操作。這樣可以減少植株在剛剛移植時受到的光照和溫度的影響,有利于緩解幼苗期的生長壓力。每一小高畦上可以栽兩行番茄植株,株距約為30 cm。可定植番茄植株約4 000株/667 m2,確保植株之間有足夠的空間發展,同時也有利于通風和陽光的充分照射。通過以上的種植準備和移栽操作,為新一茬番茄的生長提供了優越的土壤條件和合適的生長環境。同時,科學合理的栽植密度和時間選擇將為番茄的健壯生長打下堅實的基礎,有助于最終實現良好的產量和質量。
4 定植后的田間管理
在完成番茄的栽植后,日光溫室的管理將直接影響植株的生長和產量。首先,需要立即將溫室的棚膜扣好,但裙膜的底邊暫不埋入土中,以便于后續進行通風操作。這有助于維持適宜的溫室環境,防止過度的溫室效應。在栽植后的第1天,進行第一次澆水,確保植株獲得足夠的水分。第2天再次進行澆水,以確保土壤的濕潤程度。等到土地不黏時,可以進行中耕操作,為植株的根系提供更好的通氣環境。隨后,進行蹲苗操作,將植株培養至第一花序坐果的階段。在天氣較為干旱的情況下,如果室內土壤缺水,可以中途澆1~2次小水,并在澆水后繼續進行中耕和蹲苗。這有助于保持土壤的濕潤度,提供植株所需的水分。由于栽植后室內溫度較高,需要合理調控溫室內的通風情況。盡可能加大放風量,將后墻、棚膜上下的風口以及裙膜底邊全部打開。白天的室內氣溫應該控制在上午30℃,下午25℃左右,以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這樣的溫度調控有助于防止過熱對植株的不利影響。在栽植后,除了繼續防治蚜蟲和茶黃螨外,還需要特別注意白粉虱的防治。白粉虱可能對番茄植株造成危害,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維持植株的健壯生長。
5 開花坐果期管理
5.1 澆水和追肥
在種植番茄的過程中,澆水和追肥是至關重要的管理環節。一般來說,在開花坐果前,不建議過多澆水。然而,當第一花序坐果后,蹲苗階段結束,即可開始適度地進行澆水。在室內栽培的情況下,地面的濕潤度應該保持在見干見濕的狀態。通常情況下,每7~10 d進行一次澆水是比較合適的。同時,結合蹲苗后的澆水,需要追施尿素13 kg/667 m2。此外,每7 d左右,還需要在葉面噴施一次0.1%~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最好選擇在傍晚溫度較低的時候進行。
5.2 溫度調節
在這一階段,室內溫度仍然相對較高,因此需要繼續進行通風和降溫的措施。白天的溫度控制在25~30℃,而夜晚則保持在15~20℃。到了10月中下旬,隨著外界溫度的逐漸降低,白天的通風量需要逐漸減小,可以通過裙膜底部放小風,并逐步縮小頂部放風口的方式來實現。同時,晚上則需要特別注意保溫工作,以防止溫度過低對番茄植株的影響。
6 結果期管理
6.1 溫度和光照
農業生產是一個需要謹慎管理的復雜過程,特別是在溫室環境中種植蔬菜。為了最大限度地優化番茄生長的條件,需要在11月份進行一系列的操作,以確保溫室內的氣候適宜、光照充足,從而滿足番茄的生長需求。首先,在此時期,務必對溫室進行細致的檢查和準備工作。裙膜底部是溫室結構的重要部分,為了提供更好的保溫效果,建議將裙膜底部用土埋好。這一步驟有助于減少底部熱量的散失,提高溫室內的保溫效果。同時,要特別關注風口的情況,確保其關閉,以防寒冷空氣的侵入,影響溫室內的氣溫。在完成對裙膜和風口的處理后,下一步是堵住后墻的風眼。后墻風眼是溫室通風的出口,但在寒冷的季節,需要適度封閉,以減少室內熱量的流失。這可以通過簡單地堵塞或調整風口的大小來實現,以便根據實際氣溫變化進行調整。
11月中下旬是番茄生長的關鍵時期,因此需要開始覆蓋草苫進行保溫。草苫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能夠有效減緩溫室內熱量的散失,同時防止寒冷空氣的侵入。在白天,應盡量將室內溫度控制在25℃左右,而在夜間則應保持在15~25℃。這樣的溫度范圍有助于提供番茄生長所需的理想條件,促進開花和坐果。為了維持適宜的溫度,從11月底開始,可以考慮在溫室內通過增溫設施來輔助提高棚內溫度。這需要精確監測室內溫度,并根據需要隨時啟用增溫設施,以保證溫室內溫度滿足作物生長需求。此外,如選擇火力增溫時,需注意排放煙氣的問題,以防對番茄生長產生負面影響。覆蓋草苫后,每天都需要及時揭蓋,以保證溫室內的溫度及光照。同時,清除棚膜外側的草屑和塵土,有助于改善室內的光照條件。溫室內良好的光照是植物正常生長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需要確保光照充足。在天氣陰暗的情況下,還可以適度采用補光燈進行補光,以彌補光照不足的情況,確保番茄植株能夠獲得足夠的能量進行光合作用。
6.2 追肥和病蟲害防治
在進行第二次追肥時,可以選擇合適的尿素和磷鉀肥料,按照推薦的用量均勻撒施在植株的根際區域。這種追肥方式有助于為番茄提供生長所需的養分,促進植株健壯生長。尿素作為氮源能夠促進植物的葉綠素合成,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而磷和鉀則對花芽分化、果實膨大等過程具有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在第2次追肥的過程中,需要及時去除葉腋新生的側枝,有助于集中植株的養分供給,促進主莖的生長發育,提高果實的產量和品質。此外,還需要摘除第一穗果下面的老葉,以減少病菌滋生的空間,提高番茄植株的抗病能力。對于晚疫病的防治,可以選用一些有效的殺菌劑,如甲基托布津、苯醚甲環唑等,按照合理的濃度進行噴施。葉霉病的防治可以使用有效的防霉劑,如硫磺等,同樣需要根據產品說明進行正確的使用。在噴施過程中,要確保覆蓋到植株的所有葉片,并注意避開高溫時段,以免對植株造成不利影響。
7 結語
番茄的栽培是一個復雜而精細的過程,尤其是秋冬季節栽培。通過選擇適宜的品種、科學合理的育苗和田間管理措施,農業生產者可以在寒冷的氣候條件下取得令人滿意的產量和品質。本文詳細介紹了各個階段的管理技術,希望能夠為農業從業者提供有益的參考,促進番茄栽培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侯麗霞,劉淑梅,王施惠.日光溫室越冬茬番茄栽培技術[J].農業知識:瓜果菜,2013(9):22-23.
[2] 劉美霞,單伯信.日光溫室越冬茬番茄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1,27(8):30-32.
[3] 白惠東.日光溫室越冬茬番茄豐產栽培十項技術[J].農業工程技術:溫室園藝,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