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麗媛 王梓媛 劉瑩 高俊
摘 要:為備戰2026年米蘭冬奧會,促進我國花樣滑冰男單自由滑項目水平的提升,以2023年花樣滑冰世錦賽男單自由滑前六名運動員的競技特征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資料、統計分析、錄像分析等方法,對該項目世界高水平運動員的技術動作構成進行研究。得出在花樣滑冰男單自由滑比賽中,跳躍類技術動作是比賽的重要制勝因素;高水平運動員在比賽中表現出動作執行能力強、動作完成質量好、技術得分高的總體特征;動作編排呈現“難—易難結合—高難—易難結合”的模式,動作藝術表現力體現在節目編排組合多樣、高難度的動作表演表達和連貫接續的滑行技術。建議我國加強花樣滑冰項目科學研究,推動訓練的科學化發展;強化關鍵技術動作的運用能力,提高動作完成質量;提升花樣滑冰運動員的藝術素養,增強藝術表現力,以期為我國花樣滑冰項目再創佳績及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花樣滑冰;男單自由滑;競技特征;項目提升
中圖分類號:G8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488(2024)03-0011-05
The Competi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Mens Free Skating Event at the 2023 World Figure Skating Championships
WU Liyuan1, WANG Ziyuan1, LIU Ying2, GAO Jun2
(1.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Harb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rbin 150081, China; 2. School of Physical Sciences,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5, China)
Abstract: In preparation for the 2026 Milan Winter Olympics and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mens single free skating in figure skating in China,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mpet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op six athletes in the mens single free skating event at the 2023 Figure Skating World Championships. This paper has investigated the technical composition of high-level athletes in this even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video analysis. It concludes that jumping techniques are crucial decisive factors in mens single free skating competitions. High-level athletes demonstrate strong execution capabilities, high quality of movement completion, and high technical scores during competitions. The choreography follows a pattern of “difficult—easy-difficult combination—high difficulty—easy-difficult combination”, showcasing diverse program compositions, high difficulty movement performances, and coherent transitions in skating techniques. Recommendations include enhancing scientific research in figure skating, promoting scientifically-driven training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the application proficiency of key technical movements, improving movement completion quality, and enhancing artistic literacy among figure skating athletes. These efforts aim to provide beneficial insights for achieving outstanding result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s figure skating events.
Key words: figure skating; mens free skating; competitive features; program enhancement
花樣滑冰男子單人自由滑(以下簡稱男單自由滑)在花樣滑冰運動的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力。這一方面源于其是花樣滑冰男單比賽中技術難度最高、動作編排最復雜、動作表現難美性最強的項目,是花樣滑冰運動藝術表現發展的重要趨向和代表;另一方面,該項目技術也是培養高水平男子花樣滑冰運動員的重要訓練內容,很多高水平的冰舞、雙人滑男子運動員均具有較強的自由滑水平[1-2]。近年來,雖然我國花樣滑冰男單自由滑競技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與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相比還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距[3-4]。同時,隨著我國進入2026年米蘭冬奧會的備戰周期,要實現我國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項目在冬奧會上的突破,就不僅要對男單自由滑競技特征展開深入探索,還應系統地認知當前世界花樣滑冰男單自由滑制勝規律的發展趨勢[5]。基于此,本文針對2023年花樣滑冰世錦賽男單自由滑的競技特征進行研究,意在厘析國外高水平運動員的競技特點和制勝因素,為我國花樣滑冰男單自由滑競技實力的發展提供借鑒與啟示,為推動我國花樣滑冰男子單人項目競技水平的不斷提升提供有益參考。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2023年花樣滑冰世錦賽男單自由滑前六名運動員的競技特征為研究對象,對前六名運動員的技術動作構成等展開系統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研究以“花樣滑冰”“男單自由滑”等為關鍵詞,通過中國知網查閱、篩選近10年與花樣滑冰男單自由滑相關的文獻;同時收集和整理2023年花樣滑冰世錦賽男單自由滑比賽要求、技術規則等相關資料,為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1.2.2 統計分析法
收集2023年花樣滑冰世錦賽男單自由滑比賽前六名運動員的信息、成績和動作得分等資料,整理研究所需要的各類數據。
1.2.3 錄像分析法
對2023年花樣滑冰世錦賽男單自由滑比賽錄像進行觀察,對前六名運動員的技術、節目內容、表演狀況進行記錄和綜合分析,研究男單自由滑前六名運動員的技術水平、競技實力與制勝因素。
2 結果與分析
花樣滑冰男單自由滑總分由節目內容分+技術動作分構成。2023年花樣滑冰世錦賽男單自由滑比賽中,總分前六名的運動員分別為:宇野昌磨196.51分、車俊煥196.39分、伊利亞·馬里寧(Ilia Malinin)188.06分、凱萬·艾莫(Kevin Aymoz)187.41分、賈森·布朗(Jason Brown)185.87分、友野一希181.73分。
2.1 自由滑節目內容得分分析
自由滑節目內容得分是運動員在完成自由滑節目內容后,由裁判員根據運動員的技術動作表現所進行的具體評分,由節目構成、表演表達和滑行技術三部分構成[6]。從比賽前六名運動員的節目內容得分(表1)情況來看,賈森·布朗在節目構成、表演表達、滑行技術上的分數均為最高,伊利亞·馬里寧在各項分數上均為最低,但其最終排名仍在賈森·布朗之前。
2.2 自由滑技術動作得分分析
自由滑技術動作得分是指運動員在比賽中完成12個技術動作后所得到的具體分數,由技術分和執行分兩部分構成[7]。從比賽前六名運動員的技術動作得分(表2)情況來看,6名運動員在技術分、執行分上各有側重,差別非常明顯。其中,伊利亞·馬里寧的技術分高達106.66分,但執行分卻低至0.42分;而車俊煥雖然技術分僅為85.40分,位列第三,但執行分最高,得到20.25分。
2.3 自由滑技術動作構成得分分析
自由滑技術動作構成得分是運動員在完成不同技術動作時所獲得的評價分數,它從另一個維度解構技術動作分,不僅能體現運動員在比賽中完成不同技術動作的能力與水平,也能彰顯出運動員的競技優勢。從比賽前六名運動員的技術動作構成得分(表3)情況來看,跳躍類技術動作在總得分中占比最高,前六名運動員之間分差明顯,是比賽制勝的核心因素;旋轉類技術動作雖然在總得分中占比不高,前六名運動員之間得分差異較小,但也會對總成績產生一定的影響;接續步類技術動作在總得分中占比最低,前六名運動員之間分差不大,并非比賽制勝的主要因素。
2.4 自由滑競技特征分析
2.4.1 動作構成復雜多樣、配置豐富
花樣滑冰技術動作主要由跳躍、旋轉和步法構成,選手運用難度轉體步和步法進行多種組合并達到規定的提級條件稱為定級接續步,定級接續步中的難度轉體步和步法共有6種,編排接續步可以由任何種類的自由滑動作構成[9]。第一,從六名運動員跳躍動作構成來看,宇野昌磨跳躍動作為4Lo、4S<、4F、3A、4Tq、4Tq+1T、3A+2A+SEQ,車俊煥跳躍動作為4S、4T、3Lz+3Lo、3F、3A+2A+SEQ、3A、3Lz+1Eu+3S,伊利亞·馬里寧跳躍動作為4A、4Fq、4Lzq、4S、4Lz<1Eu+3S、4T+3T、3Lz+3A+SEQ,凱萬·艾莫跳躍動作為4T、3Lz+3T、3A+2A +SEQ、3Lo、3F!+1Eu+3S、3A、3Lz,賈森·布朗跳躍動作為3A+2A+SEQ、3A、3Lo、3Lz+3T、3F+1Eu+3S、2A、3F,友野一希跳躍動作為4T+2T、4Tq、4S、3Lo、3A+1Eu+3Sq、3F+2A+SEQ、3A。六名運動員的跳躍動作不僅涵蓋了6種基本類型,同時還通過2~3個動作組合的聯跳形式增強動作的表現力和得分能力。第二,從對旋轉動作的分析來看,宇野昌磨旋轉動作為FCSp4、CCoSp4、CSSp4,車俊煥旋轉動作為FCSp4、CCoSp4、FSSoSp4,伊利亞·馬里寧旋轉動作為CCSp4、CCoSp4、FSSp3,凱萬·艾莫旋轉動作為CCSp4、CCoSp4、FSSp3,賈森·布朗旋轉動作為CCSp4、CCoSp4、FCCoSp4,友野一希旋轉動作為FCSp4、CCoSp3、CSSp4。六名運動員均采用多個旋轉動作組合的形式,構成了復雜多樣的旋轉動作形態。第三,從對步法的分析來看,宇野昌磨接續步法為ChSq1、StSq4,車俊煥接續步法為ChSq1、StSq4,伊利亞·馬里寧接續步法為ChSq1、StSq4,凱萬·艾莫接續步法為ChSq1、StSq4,賈森·布朗接續步法為ChSq1、StSq3,友野一希接續步法為ChSq1、StSq3。六名運動員所采用的步法更為復雜,是轉體步、步法和接續步的多種復雜組合。
2.4.2 動作基礎分值高、動作難度大
動作基礎分值作為裁判員評定運動員技術動作的重要標準和依據,動作難度越高基礎分值也就越高,同時技術動作中基礎分值高的動作越多,則表明技術動作的整體起評分就越高[10]。第一,從跳躍動作的基礎分值來看,宇野昌磨7個跳躍動作中有5個基礎分值在10.00分以上,2個動作基礎分值在7.00分以上;車俊煥7個跳躍動作中有5個基礎分值在9.00分以上,1個動作基礎分值為8.80x分,1個動作基礎分值為5.30分;伊利亞·馬里寧7個跳躍動作中有6個基礎分值在11.00分以上,1個動作基礎分值為9.70分;凱萬·艾莫7個跳躍動作中有3個基礎分值在10.00分以上,2個動作基礎分值在8.00~10.00分,1個動作基礎分值為6.49x分,1個動作基礎分值為4.90分;賈森·布朗7個跳躍動作中有3個基礎分值在10.00分以上,1個動作基礎分值為8.00分,3個動作雖然基礎分值在3.60~6.00分,但其中有2個動作得到后半程跳躍加分;友野一希7個跳躍動作中有2個基礎分值在10.00分以上,4個動作基礎分值在8.00~10.00分,1個動作基礎分值為4.90分。第二,從旋轉動作的基礎分值來看,宇野昌磨、車俊煥和賈森·布朗3個旋轉動作基礎分值均為3.20分、3.50分、3.50分,伊利亞·馬里寧3個旋轉動作基礎分值為3.20分、3.90分、2.60分,凱萬·艾莫3個旋轉動作基礎分值為3.20分、3.90分、3.00分,友野一希3個旋轉動作基礎分值為3.00分、3.20分、3.30分。第三,從步法動作的基礎分值來看,宇野昌磨、車俊煥、伊利亞·馬里寧和凱萬·艾莫2個步法動作基礎分值均為3.00分、3.90分,賈森·布朗和友野一希2個步法動作基礎分值均為3.00分、3.30分。這一方面表明,六名運動員在跳躍、旋轉和步法中均有多個基礎分值較高的技術動作;另一方面也表明,隨著高基礎分值動作數量的不斷增多,運動員整體技術動作難度較大。
2.4.3 動作執行能力強、質量好、技術得分高
良好的動作執行能力不僅是高質量完成技術動作的重要依托,同時也是運動員獲得高分和比賽勝利的關鍵所在[11]。從執行分加分情況來看,宇野昌磨動作執行分為15.50分,在12個技術動作中,第2和第8個動作執行呈扣分狀態,第7個動作執行沒有加分,其他動作執行均呈加分狀態,并以第1和第3個動作執行加分最為明顯;車俊煥動作執行分為20.25分,在12個技術動作中,第4個動作執行呈扣分狀態,其他動作執行均呈加分狀態,并以第1和第2個動作執行加分最為明顯;伊利亞·馬里寧動作執行分為0.42分,在12個技術動作中,第2、第3和第7個動作執行呈扣分狀態,其他動作執行雖均呈加分狀態,但總體加分并不明顯,成績受扣分影響較大;凱萬·艾莫和賈森·布朗的動作執行分分別為17.86分、18.66分,雖然12個技術動作均呈加分狀態,但各動作加分均不高;友野一希動作執行分為11.12分,在12個技術動作中,第2和第8個動作執行呈扣分狀態,其他動作執行雖均呈加分狀態,但總體加分也不明顯。上述分析表明,六名運動員中除伊利亞·馬里寧因動作執行分較低影響到技術總得分外,其他運動員均通過動作執行分實現了技術總得分的明顯增長,這說明動作執行分已經成為影響技術得分的關鍵因素。
3 討論:花樣滑冰男單自由滑競爭力的取得
3.1 高難度的動作編排設計
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的動作編排設計,是以花樣滑冰運動規則為根本,以運動員技術風格為導向,通過對不同技術動作進行特定的排列組合,來展現運動員競技實力的重要形式[12-13]。花樣滑冰動作編排設計的水準,不僅直接影響到運動員的表演水平,甚至會影響到技術動作的發揮,從而決定最終的比賽名次。高難度的動作編排設計,不僅技術動作的起評分會相對較高,而且在技術動作的連續連接中也會獲得更高加分。雖然跳躍動作的難度和連接方式是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比賽制勝的關鍵因素,但接續步和旋轉動作的難度與連續連接也同樣不容忽視。接續步和旋轉動作基礎分值越高說明動作難度越高,運動員有效完成后所獲得的分數也就越高;而且高難度的接續步和旋轉動作的連續連接,也能夠實現動作加分,并更容易在比賽的后半程拉開分數的差距。在比賽的后半程,花樣滑冰運動員由于受前半程體能消耗較大的影響,往往會采取難度較低的技術動作進行過渡調整,這雖然有利于提升動作完成質量,但也降低了技術動作分值。因此,在比賽后半程強化接續步和旋轉動作的難度與連續連接,將更加有助于提升運動員的競爭實力。
3.2 高質量地完成技術動作
動作完成質量既是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運動員取得優異成績的重要保障,也是運動員比賽能力與競技水平的重要表現[14]。例如,伊利亞·馬里寧所設計編排的動作,不僅是難度最高的、同時也是基礎分值最高的,因此其動作技術分高達106.66分,遠遠高于宇野昌磨的87.63分和車俊煥的85.40分。但從表現動作完成質量的執行分情況來看,伊利亞·馬里寧僅得到0.42分,不僅遠遠低于宇野昌磨的15.50分和車俊煥的20.25分,同時也位列六名運動員中的最后一名。這不僅嚴重影響到伊利亞·馬里寧技術動作總得分,也同時影響到節目內容得分,致使其雖然動作難度最高,但卻因動作完成質量不佳而屈居第三名。
3.3 增強動作的藝術表現力
花樣滑冰是一種競技與藝術相融合的運動,其藝術表現力主要由節目內容(CO)、表演表達(PE)和滑行技術(SS)三部分構成[15-16]。從2023年花樣滑冰世錦賽男單自由滑前六名運動員動作的藝術表現情況來看,宇野昌磨之所以能夠在技術動作分落后于車俊煥2.52分和伊利亞·馬里寧3.95分的情況下,一舉反超并最終奪得冠軍,其關鍵的因素就在于節目內容分要分別高于前者2.64分和后者12.4分,并最終以微小優勢獲得冠軍。首先,在CO方面,宇野昌磨以開場3個四周單跳、1個三周單跳高難度的動作編排,展示出整套動作對高難度的追求和美感表達,給觀眾和裁判員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在PE方面,宇野昌磨身體姿態優美,動作完成干凈利落,既有較強的力量感,也有動作的柔美性。其情感表達引起觀眾強烈共鳴,多次贏得全場觀眾贊美的掌聲。最后,在SS方面,宇野昌磨通過不同類型的步法、旋轉和跳躍動作,展示了出對刀刃的控制和在冰面上的順暢移動,技術運用準確、清晰。對于花樣滑冰男單自由滑運動員來講,要強化競技實力不僅要提升動作的難度,更要提高動作表演的藝術表現力,只有以高質量的動作表演詮釋出藝術美感,實現音樂、動作、表演的融合統一,才能具備更強的競爭優勢。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1. 在花樣滑冰各類技術動作中,跳躍類技術動作在總得分中占比較高,運動員分差明顯,是比賽的重要制勝因素;旋轉類技術動作在總得分中占比不高,但對成績的影響也較為明顯;接續步類技術動作分占比最低,非比賽制勝的主要因素。
2. 世界高水平花樣滑冰男單運動員整套動作中,跳躍動作數量較多且分值較高,表現出競技難度大的特征;同時,高水平運動員在比賽中表現出動作執行能力強、動作完成質量好、技術得分高的總體特征。
3. 世界高水平花樣滑冰男單運動員的動作編排呈現“難—易難結合—高難—易難結合”的設計模式;動作藝術表現力體現在節目編排組合多樣、高難度的動作表演表達和連貫接續的滑行技術。
4.2 建議
1. 加強花樣滑冰項目科學研究,推動訓練的科學化發展。應借助先進的體育科學理論成果、方法與手段,解析花樣滑冰男單自由滑的競技規律與制勝因素,并將其有效融入競訓工作之中,創新訓練方法與手段,提升我國花樣滑冰男單自由滑訓練的科學化水平。
2. 強化關鍵技術動作的運用能力,提高動作完成質量。一方面,要指導花樣滑冰運動員更好地認識和掌握先進技術動作,提升對技術動作的理解和運用;另一方面,要幫助花樣滑冰運動員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制定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幫助運動員在實踐中不斷優化技術細節。
3. 提升花樣滑冰運動員的藝術素養,增強藝術表現力。要對花樣滑冰運動員進行專業的音樂基礎知識輔導,培養運動員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定期組織花樣滑冰運動員參加有關藝術審美的活動和項目,使運動員在藝術環境中不斷增強對美的感知能力和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宏坤,趙文艷,魏亞茹,等.花樣滑冰運動員核心穩定性訓練新思路:懸吊訓練[J].冰雪運動,2022,44(1):19-22.
[2] 李雨陽,韓貝寧.我國花樣滑冰運動發展的百年回眸與未來展望[J].冰雪運動,2020,42(4):27-31.
[3] 欒濤.新時期我國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和雙人滑優秀后備人才培養的研究[J].冰雪運動,2018,40(2):1-8.
[4] 趙金平,周寧.北京冬奧會花樣滑冰男單選手實力與競爭格局分析[J].冰雪運動,2022,44(4):8-12.
[5] 孔凡明,朱苗苗,米靖,等.米蘭冬奧會形勢研判及備戰方略[J].體育文化導刊,2024(1):70-75.
[6] 趙金平.花樣滑冰運動項目競賽制勝規律[J].冰雪運動,2013,35(1):34-37.
[7] 趙金平.世界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競爭實力分析[J].冰雪運動,2017,39(3):35-40.
[8] 王文龍,王森,崔佳琦.我國花樣滑冰運動備戰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主要矛盾與策略選擇[J].冰雪運動,2022,44(2):32-37.
[9] 趙小瑜,朱志強.力效視域下花樣滑冰接續步的典型肢體動作研究:基于單人滑項目規則[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9,43(2):97-102,110
[10] 周萍萍,王志華.平昌冬奧會我國花樣滑冰項目競技實力分析[J].冰雪運動,2018,40(3):9-13,24.
[11] 杜熙茹,羅曉遠.平昌奧運周期花樣滑冰男子項目發展趨勢研究[J].冰雪運動,2017,39(5):29-37.
[12] 姜海蘭,陳偉光.花樣滑冰藝術編排的方法與創新[J].冰雪運動,2013,35(3):26-29,44.
[13] 關金林.我國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運動員冬奧會成績突破的對策:以2019世界花樣滑冰錦標賽節目內容得分為例[J].冰雪運動,2021,43(1):4-7.
[14] 劉陽,張德明.規則計議影響下我國冰上舞蹈藝術性的提升策略[J].冰雪運動,2024,46(2):10-16.
[15] 劉靜軒,趙魯南.我國花樣滑冰運動發展的瓶頸與突破:以2018年平昌冬奧會比賽為例[J].冰雪運動,2018,40(4):22-26.
[16] 叢文義.花樣滑冰運動員藝術表現力的培養[J].冰雪運動,2017,39(4):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