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潭平
鄉村治,百姓安,則國家穩。鄉村振興在整個國家治理體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基礎作用, 是深化農村改革的重頭戲, 是全面實現國家復興繞不開的重大課題??梢哉f,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臨潭縣洮濱鎮是一個下轄12 個行政村的農業鄉鎮。針對新形勢下鄉村振興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洮濱鎮積極探索鄉村振興工作新模式,努力在全鎮實現了黨建引領穩基礎、產業助力鋪富路、生態宜居新村貌、文明新風進萬家、安全和諧人平安的新活力、新氣象。
一、具體做法
(一)“黨建”為先,營造鄉村振興和諧穩定發展環境。按照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總要求,鎮黨委以黨的建設為統領,常抓不懈、嚴抓不怠,統籌推進新時代基層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一是嚴格履職。認真落實主體責任、“第一責任人”職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以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和黨委會形式,傳達學習貫徹中央、省、州、縣委會議以及文件精神,定期研究推動重點工作。抓實支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基本組織制度,深化學習實踐。二是嚴管干部。抓班子、帶隊伍,推動干部擔當作為。完善包村工作制度,落實黨政班子成員、村支部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書,包村駐村、指派黨建指導員指導督促。抓好村級組織換屆后村干部“一肩挑”履職培訓,召開“支部書記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專題研討、組織開展“崗位大練兵、業務大比武”活動、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觀摩活動,并召開座談會等,談想法、談感受,引導基層干部對標強村,解放思想,創新工作,推動農村加快發展。三是嚴肅執紀。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馳而不息轉作風糾“四風”。針對農村抗震房屋改造、低保辦理、涉農資金落實等易腐敗領域和問題,嚴把政策規定,嚴格監督執紀,確保廉潔不出事,做事讓群眾服氣放心。
(二)“產業”為基,加快現代農業提質升級。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洮濱鎮“一廊兩帶三區”建設任務(“一廊”:打造百里洮河生態建設廊道?!皟蓭А保捍蛟炷ズ?、洛藏河小流域綜合治理生態景觀帶?!叭齾^”:東南部生態保育區、北部生態涵養區、中西部生態水土流失治理區。)發展布局為抓手,著力調整產業結構,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2023 年充分利用洮河沿岸平坦、低海拔的地域優勢,依托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 投入755.86萬元,打造了以蘆筍、中藥材、羊肚菌、高產蠶豆、高原油菜、高原夏菜六大類為主的標準化種植基地20個,種植面積5365 畝,涉及轄區內10 個村703 戶2783 人(其中:已脫貧戶275 戶441 人、“三類戶”42戶145 人),帶動群眾創收784.65 萬元。同時,確定以牛、羊、豬、雞、兔、鴿為重點發展產業,逐步打造畜牧重鎮。目前,全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32家,養殖家庭農場23 家,存欄100 頭牛(羊)以上的合作社、家庭農場及養殖大戶25家,全鎮羊存欄4630 只,豬存欄3486 口,牛存欄4268 頭,雞存欄7000 羽,兔存欄885 只,鴿存欄60 羽;秦關村培育100 頭優質肉牛規模養殖場一處(臨潭縣田園特種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 帶動養殖戶發展優質肉羊養殖產業,逐步實現畜牧強鎮的目標。
(三)“環境”為本,建設幸福美麗宜居鄉村。一是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逐路段、逐村莊、逐院落進行全面徹底整治,努力營造一個干凈整潔、清新靚麗的生活環境。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不斷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堅持嚴管重罰,既要治臟、更要治亂,堅決整治亂擺亂放、亂丟亂扔現象。對公路沿線的“三角”地帶,下硬茬整治,做到視野之內看不到一處“臟亂差”。把美麗鄉村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點解決村內道路、給排水、垃圾處理、人畜混居等突出問題。全面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治理,貫徹落實好“河湖長制”“田長制”“林長制”“路長制”,實施最嚴格的資源保護制度。積極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扎實推進“全域無垃圾”治理工作,有序推進鄉村治理和鄉村建設。二是積極開展鎮區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集中攻堅行動,成立專班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全面實行網格化管理機制,鎮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全部下沉一線,各村因村制宜創新工作方法,扎實推進整治工作。同時積極探索有效模式,誠請村內有威望、有熱心、有能力、有擔當的老黨員、退休干部、老教師、“兩代表一委員” 等群體投入到環境整治工作中。通過全鎮上下的共同努力,各村環境越來越美,贊譽反響越來越多,干群關系越來越好,干部能力越來越強,支部根基越來越穩,政策落實越來越實。截至目前,全鎮共出動挖機128余次、鏟車80 余次,人工12000余次, 拆除危房11 間, 拆除殘垣斷壁16處,清理積雪積冰點30 多處、清運殘垣斷壁和違建垃圾、各類生活垃圾600余噸,清理鎮區周邊及公路兩側的亂堆亂放垃圾帶30 多公里,更換垃圾桶160多個,垃圾箱45 個。同時,填埋平整坑洼路段6 處,整改督查反饋問題24 處,2023 年4 次上州級紅榜,2024 年1 月份再上紅榜, 有效整治和鞏固提升了“全域無垃圾”治理成色。
(四)“治理”為要,樹立鄉村文明和潤新風。一是積極開展精神文明活動。全鎮12個行政村都有自己業余的廣場舞團隊, 在重大節日和傳統節日積極開展文藝活動,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組織各村在傳統節日期間開展包粽子、吃餃子、義務理發等一系列孝老愛親、弘揚傳統文化的活動,鼓勵各村引導村民傳家風、立家規、揚家訓,學習百家講壇“弟子規”等,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群眾的道德素養。2023年,鄭旗村被臨潭縣委縣政府評定為“縣級文明村”。二是深入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積極發揮無職黨員職能作用,開展身邊好人、最美家庭、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積極營造健康、文明、向上的精神文明氛圍。村“兩委”充分發揮聯戶長“來自群眾、熟悉群眾、服務群眾”的優勢,每名戶長負責本社10 戶群眾包括矛盾調解、治安防范、反詐宣傳、人居環境、村風文明、疫情防控、殯葬新風、秸稈禁燒、禁毒禁賭等日常工作。協助村組解決一些政府“管不了、管不好、管不到、管不住”的社會盲區。打通了基層治理的“最后一里路”,實現了從貧窮、臟亂到產業興、村莊美、民風好的華麗蛻變。
(五)“平安”為重,著力提高群眾安全指數。一是加大宣傳力度,不斷提高群眾對平安建設工作的認識。加強對“崇尚科學反對邪教”教育、積極參與遠離毒品危害、拒絕非法集資誘惑、輕信傳銷暴利等危害的宣傳,使平安建設工作家喻戶曉。二是扎實推進鎮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投資30 余萬元,利用3 個多月時間, 高標準建成洮濱鎮綜治中心。同時,嚴格落實矛盾調解、群眾接待、治安巡邏記錄制度,有效促進了全鎮社會治安大局的穩定。三是積極開展“法律”進機關、進村社、進農戶、進校園、進企業活動。切實提升“八五”普法宣傳實效,開展法律知識講座30 余節,懸掛條幅300 余條,采取各種形式,利用文化廟會、集會等重要節日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活動,受教育人數達3500 人次,累計接待來訪咨詢法律問題的群眾35 人次。四是扎實開展禁毒工作。召開年度禁毒工作安排會和“禁種踏查”年初安排會,學習禁毒相關知識、法律法規,貫徹禁毒工作文件和會議精神,切實加強禁毒工作管理,進一步確定了工作目標。嚴格落實“四位一體”的幫控,對吸毒人員摸清現狀,重點管理、跟蹤幫教。2023 年3 月17 日,舉行了2023 年“禁毒宣傳月”啟動儀式,活動期間全鎮共張貼禁毒的宣傳橫幅14 條,發放宣傳單1200 份;6 月26 日,開展了“6·26”國際禁毒日宣傳活動,懸掛橫幅6 條,發放宣傳資料1500 余份,展出展板10 余張,宣傳講解了毒品的種類和危害、毒品違法犯罪舉報獎勵公告及相關法律法規,引導群眾積極行動起來,筑起反毒、防毒、拒毒的“銅墻鐵壁”,同時,自覺宣傳有關禁毒知識,使每家每戶,特別是青少年都能了解毒品的危害,形成“抵制毒品,參與禁毒”的良好社會氛圍。五是抓實抓牢人民調解工作。2023 年共排查矛盾30 起、完成化解27 起,還有3 起矛盾正在化解中,做到大事不出鎮、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用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 洮濱鎮將按照上級關于做好農業農村工作的要求,善謀劃、補短板、強保障,不斷提升鄉村治理工作質量和水平,在推動鄉村振興中當先鋒、做闖將,以“洮濱之為”為全縣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一是繼續著力打造高質量產業基地建設。利用洮河沿岸優質的土地資源, 著力打造高質量產業基地27處,惠及更多群眾增收致富。
二是持續激發干事創業的熱情。以“三抓三促”行動為契機,繼續全面鋪開“轉作風強執行”行動,助力鄉村振興。結合自身實際,明確當前與長遠,分清輕重緩急,重點抓主要矛盾、抓關鍵環節、抓特色動作,以黨建引領帶動支部強堡壘,不斷強化基層基礎,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三是大力改善村莊基礎設施。結合各自資源優勢, 堅持產業發展路子, 在村集體經濟發展上按照“一村一特色”進行了合理謀劃,力爭使洮濱鎮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早日實現“鄉村美”和“農村富”的“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