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薇
近年來, 在全球數據資產市場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國內也逐漸對數據經濟建設開展戰略布局,逐步形成數據經濟基礎制度體系和政策體系框架, 為數據資產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數字文創也是其中重要一環。
一、企業文化建設與數據資產的關聯
目前, 文化創意產業正逐步發展成我國潛力巨大的新興經濟門類, 將文創產品設計創造成數據資產,有效推動文創產業數字化轉型,為文創產品的發展蹚出新路, 企業文創產品也應逐漸從企業間的合作交流進入廣大民眾的視野當中。國有企業作為國家經濟的中流砥柱, 企業文化建設為增強企業凝聚力、向心力與活力做出了重大貢獻,但企業文化的實際價值并未充分展現出來。
根據上海數據交易所《數字資產應用白皮書(2023)》內容,文創作品轉換為資產價值的途徑有很多, 例如新華社國家重點實驗室攜手騰訊共同推出梅蘭芳黑膠唱片數字典藏, 購買者可聆聽由新華社國重聯合中國音網共同修復的梅蘭芳1925 年唱片《太真外傳》,該唱片記錄下了梅蘭芳鼎盛時期錄音,承載著中國近現代人文、藝術、文化、歷史等重要內容; 中國移動信息技術中心聯合河南公司構建雙龍灣數藏融媒體平臺,卡位具有運營商5G特色的元宇宙數字空間入口,提供文創數字藏品、AR 游記、全景旅游等多類文創融合產品,結合“唐宮夜宴、龍門金剛”等中原數藏產品,探索數字藏品與實體文旅產業相融合的創新盈利模式, 實現線上數字藏品與實體景點的有機融合。
二、甘肅一建的企業文化價值
1952 年6 月12 日,甘肅一建組建于上海,始稱華東建筑工業部工房工程處, 機關住地初設于上海市曹楊新村,主要承建上海市兩萬戶工房工程。作為一家擁有70余年歷史的大型建筑全產業鏈服務商,無論在專業領域還是公司文化建設上都有著良好的聲譽。公司先后在海南島尖峰嶺、古城西安、災后舟曲、戈壁沙漠錘煉出“尖峰嶺”“丈八溝”與“舟曲”精神,先后涌現出了閻崇華、魏明璽、李航星、岳新龍、羅節昌等數十位省級以上“五一勞動獎章”個人、班組獲得者。公司始終積極踐行“發展企業、奉獻社會、富裕職工”的發展理念,發揚“匠心營造、精益求精”的企業精神,建設了一大批國家、省市重點項目,打造了一個又一個精品工程, 為企業助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這些公司內部歷史文化, 可通過數字化技術進行挖掘、保護與傳承,讓企業外的人也能感受到甘肅一建的文化精神,有效提高文化資產的利用率與傳播率。同時這些非物質類的文化轉化成數據資產,可以使文化資源在數字世界中獲得新生,進一步增強企業的知名度與影響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三、企業文化轉化為數據資產的方法探究
目前,數據資產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市政管線運行數據、交通運輸數據、供熱供水運營數據等方面,企業文化類的相關轉化較少,可以探尋向企業文創、企業文化展館、戰略合作等方向發展。
(一)企業文創
甘肅一建經過70 多年的奮進成長,在歷史考驗中形成了大量應對困難的經驗與令人肅然起敬的精神文化資產,這些文化資產振奮人心,值得員工與廣大民眾傳承與學習。除了實體文創產品,通過虛擬現實等技術, 可以更好地助力數字文創產品在線上進行流通,打造出融合數字虛擬技術的企業文化宣廣,將用戶從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參與, 在雙向互動中投入更多情感。充分發揮文創產品的價值內涵,通過行業場景創新,進一步與行業數字化深度融合,拓寬數字文創產品的價值邊界。而銷售的數字文創產品,還可以結合用戶的實際需求,定制實體化產品,實現虛實結合,提升用戶的獲得感。
(二)企業文化展館
在科技與文化藝術融合的大背景下, 數據資產正在逐步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消費觀念,成為文博產業發展的新引擎。在文博領域中,可依托甘肅一建發展歷史建立數字化展覽館, 展館所收藏的歷史文化產物,通過創作者設計開發,從而形成具有藝術性、獨特性和象征性的文物創作、周邊衍生產品。數字資產還能促進文化產業與科技、旅游等領域的跨界融合,催生數字文化旅游等新興業態,為產業創新提供豐富多樣的素材和靈感來源, 形成新的增長點,有助于文化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
(三)戰略合作
企業間的相互合作源于彼此的了解與信任,將企業文化歷史數字化地展現出來, 有助于合作雙方更好地建立情感紐帶。充分了解合作企業的發展歷程與文化背景,有助于給合作雙方帶來信任感,增加合作的成功率。通過企業數字化展覽館,意向合作方可更加快速的了解企業的相關信息, 增添合作方的情感聯系。除了帶來期望的合作收益外,還可發售相關電子票, 為購入電子票的意向方給予優先合作等相關權益,增加企業營業收入。
甘肅一建勇于承擔社會責任, 將繼續積極參與搶險救援、災后重建、鄉村振興、生態環保等社會事業, 并將探尋企業文化與數據資產相結合的應用場景。以精品服務社會,用精品產品為企業塑形,把先進文化融入精品產品生產的全過程之中, 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塑造企業的市場形象,打造出具有強大競爭力的企業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