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摘? 要:“1+X”證書制度是國家為對接科技發展趨勢和產業需求變化而出臺的一項職業教育改革重要舉措,在引導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作為物流“1+X”證書的首批試點專業,上海民航職業技術學院航空物流專業對“1+X”證書制度在人才培養的應用進行了積極探索,經過四年試點積累了一定實踐經驗。文章首先梳理了高職航空物流專業試點“1+X”證書制度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結合本校試點經驗,探討了高職航空物流人才培養的改革思路與優化路徑,希望能為其他專業試點“1+X”制度提供“先行者”經驗。
關鍵詞:“1+X”證書制度;職業教育;航空物流;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F560; G71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13.049
Abstract: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introduced by the state in order to dock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demand, and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guiding the train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s. As the first batch of pilot majors of logistics "1+X" certificate, the aviation logistics major of Shanghai Civil Avia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s actively explored the application of "1+X" certificate system i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has accumulated certain practical experience after four years of pilot. This study first sorted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pilot "1+X" certificate system for the aviation logistics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on this basis, combined with the pilot experience of the university, discussed the reform ideas and optimization paths for the training of aviation logistics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oping to provide "forerunner" experience for the pilot "1+X" system for other majors.
Key words: "1+X" certificate system; vocational education; air logistics; personnel training
0? 引? 言
當前我國已步入技能型社會發展時代,各行各業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職業教育作為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輸出基地,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傾斜和扶持下,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了大批技能人才,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企業的用人需求。但在用人過程中,企業普遍反映畢業生的職業適應能力不強,大多需要二次培訓才能獨立上崗,職業教育與人才需求的匹配度明顯不高。因此,如何加快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以更好對接社會需求,已成為影響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在此背景下,國家為適應科技發展和經濟轉型對人才的新要求而出臺了“1+X”證書制度,即“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并迅速成為職業教育改革的熱點話題和研究重點。
1? “1+X”證書制度研究綜述
梳理有關研究成果,當前圍繞“1+X”證書制度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以下三個方面:(1)圍繞頂層制度建設的宏觀層面研究。作為職教改革的新舉措,“職教20條”對“1+X”制度的實施指出了基本方向,但具體實施的方法和途徑還有待執行機構去探索和實踐。對此,部分專家學者對“1+X”制度設計的理解和實施提出了宏觀建設上的思路和建議,唐以志、劉陽等對“1+X”證書制度的出臺背景、價值內涵、理論基礎進行了解讀,并提出了實施“1+X”證書制度的現實條件;李壽冰、張培等對職教“1+X”證書制度的邏輯框架、推進路向以及實施過程中要協同處理好的各種關系進行了研究。(2)圍繞專業建設的中觀層面研究。以物流專業為例,物流“1+X”證書的試點探索至今已歷時4年,但目前尚未形成統一的實施標準。在此背景下,如何將本校自己的物流專業建設與“1+X”證書制度融合起來,成為有關院校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方向。李錦晶、王曉雅等探討了基于“1+X”制度的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優化路徑;李樂東等對物流管理專業“1+X”制度試點工作經驗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了當前的實施瓶頸及破解思路。(3)立足具體課程建設的微觀層面研究。此類研究主要以探索專業課程教學如何配合“1+X”制度的實施為具體研究目標。南旭光等審視了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基于“1+X”制度視角的改革思路;莫海萍對“1+X”制度框架下的物流專業課證融通的課程體系構建進行了探討;霍連才、易偉等對“1+X”制度下航空物流、民航運輸等民航類專業課程設置調整進行了研究。
整體來講,“1+X”制度作為我國教育改革的新舉措,有關研究仍處于探索階段,但在制度的實施方面仍缺乏操作性較強的執行方案或統一的實施標準。就物流領域來說,目前,研究更多的是聚焦于現代物流專業的試點探索,而對航空物流等專業物流領域的試點研究尚不多見。而航空物流作為一種專業物流,有其明顯的行業屬性和職業特征。因此,在試點探索“1+X”證書制度的過程中不能簡單地照搬現代物流的試點經驗,還應結合民航業的行業要求及職業技能標準,對航空物流人才培養路徑進行全面改革和探索,以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同時也可為其他專業探索試點“1+X”制度提供“先行者”經驗參考。
2? 高職航空物流專業試點“1+X”證書制度的現狀分析
上海民航職業技術學院航空物流管理專業是“1+X”證書制度首批試點單位之一,在對“1+X”的試點探索中,本專業除了對接物流領域的職業教育要求,還參照民航的行業要求及職業技能標準,也即在“1”與“X”的融合思路上應兼顧現代物流和民航貨運兩個方向。根據專業定位,航空物流專業目前主要對接物流管理和民航貨物運輸兩個“X”方向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級別都是中級,培訓評價分別由北京中物聯物流采購培訓中心和北京翔宇教育咨詢有限公司組織實施。物流“1+X”作為首批試點證書于2019年開始啟動,航空物流管理是該證書對應的高職專業之一。在“1”與“X”的融合上,目前主要做法是將《物流概論》、《物流市場營銷》、《物流信息技術》等課程內容與物流“1+X”中級證書某些模塊的考核內容進行對接,在教學過程中對相關內容以強化方式予以查缺補漏,提高學生相關技能的熟練度。但囿于行業屬性和人才培養定位,本專業在物流倉儲與配送等模塊的實踐教學條件比較薄弱,學生需要到校外中高貫通院校去開展實訓學習,因實訓次數及時間有限,導致在物流相關模塊的技能訓練方面不夠充分。民航貨物運輸“1+X”證書則于2020年開始試點推進。基于良好的試點基礎,本專業將現有教學內容與民航貨物運輸職業技能標準精準對接,分析民航貨運典型工作任務以明確相關支撐課程,將“X”技能要求融入專業課程體系,借助校內模擬貨站和貨運實訓室對學生民航貨運技能進行充分訓練,幫助近300名學生獲取民航貨運中級職業技能證書。
為進一步了解本專業“1+X”證書制度的試點情況以及學生的認知參與情況,通過對300余名在校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當前試點存在以下問題。首先我們發現學生對“1+X”證書制度的了解和認知程度并不高,雖然學校有宣傳動員,但超過40%的學生表示不了解或者僅僅是聽說過并不知道具體情況,如圖1所示;在對就業的影響上,如圖2所示,認為有較大幫助的學生僅有36.36%,一半以上的學生認為企業認可度有限或幫助不明顯;在“1”與“X”的融合方面,目前主要采用考前集中培訓形式,“X”內容并沒有與日常專業教學銜接融通起來;最后在對“1+X”證書培訓考核的改進方面,如圖3所示,學生最關注的是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的融合程度以及實踐教學的課時比例,70%的學生均認為這兩個方面應該提高,這也恰是“1+X”證書制度試點的突破重點;其次有50%的學生希望增加校外實習機會,說明現有校外實習較為不足;認為教師“雙師”素質不高的占到45%,認為現有考核評價方法不夠科學合理的占比21%。
毋容置疑,航空物流專業實施“1+X”證書制度目前還面臨諸多問題和困境,從而影響“1+X”證書制度的積極作用難以得到有效發揮。因此,如何突破現有困境并找到更有效的實施模式及路徑,則是下一步“1+X”證書制度試點應該努力的方向。下文主要從證書社會認可度提升、人才培養模式優化、課程體系重構、“三教”改革推進、“雙師”隊伍培養、考核機制建立等方面,對“1+X”證書制度下航空物流人才培養的實施路徑進行深入探討。
3? “1+X”證書制度下高職航空物流人才培養的優化思路
3.1? 賦予“1+X”證書制度應有的地位及作用?!?+X”證書制度是近年來職業教育的熱點話題和各類培訓的核心主題,但社會認知度并不高。調查發現,企業用人對“1+X”相關證書并沒有特別強調和重視,“1+X”證書持有者也并未因此提高職場競爭力,進而導致不少學習者認為“1+X”證書比較雞肋,沒必要花時間和精力去獲得。對此,除了繼續加大宣傳,使企業、院校和培訓機構、各類學習者更深入理解“1+X”認證機制的背景和精神,了解證書的含金量及對技能型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進而在思想上真正重視起來。更重要的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應嚴格把控“X”證書的培訓和考核,培訓環節應確保培訓質量使學生通過培訓能夠提高自身的就業創業能力,考核環節應與培訓評價組織、企業一起開展多主體聯合考核,相互監督,確??己私Y果公平合理。此外,還要盡快建立學分銀行制度,為學習者提供學習成果的認證、積累與學分互換服務,為其未來職業發展和晉升搭橋鋪路。
3.2? 校企協同共建雙主體育人模式。職業教育的特點決定了校企合作是其人才培養的必由路徑。職業教育面向行企一線培養各類技能人才,只有從行企需求出發,與行企聯手共同培養人才,才能更好滿足市場需求。職業院校要充分重視企業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主動邀請行企專家和能工巧匠擔任企業導師,與學校專業老師一起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修改,在此基礎上開發適應企業崗位能力要求的專業課程體系,通過教學實施培養出企業需要的技能人才。此外,行業發展變化很快,應定期安排企業人員開展專題講座或第二課堂,就行業動態和職業技能與學生進行近距離互動和交流,將行業發展的新理念、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第一時間傳授給學生。在產教融合深度提升上,重點結合“訂單班”、現代學徒制等模式給學生創造真刀實槍的實戰演練環境,并由企業安排帶教師傅進行專門業務指導,以強化對學員的技術技能培訓。校企合作既能保障學生的工學結合,又能為企業儲備和提供高素質的技術骨干和基層管理者,還能減輕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壓力,最終實現三方共贏。對于職業院校來說,在提升合作深度的基礎上注意拓寬合作廣度,校企協同建立雙主體育人模式,合力培育真正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物流人才。
3.3? 重構“書證融通”的課程體系。“書證融通”是“1+X”證書制度的具體實施模式。參照企業崗位能力要求,解構“X”證書需要的知識點和技能點,在此基礎上根據課程建構原則重構專業核心課程及課程體系。
在課程設置上,高職航空物流專業除了要兼顧物流領域的通用能力培養,還應凸顯行業特色核心能力的訓練。根據這個原則,應在明確民航行業和物流企業需求的基礎上,同步對接物流職業技能等級標準(中級)和民航貨物運輸職業技能等級標準(中級)兩個標準,優化調整現有課程內容,構建起更符合“1+X”證書制度理念與要求的課程體系。一方面對物流職業技能等級標準(中級)證書的能力要求進行分析,篩選出完成相應物流能力對應的典型支撐課程:航空物流基礎、航空物流安全管理、航空物流客戶開發與管理、倉儲配送實務、航空運輸管理等;另一方面針對民航貨物運輸職業技能等級標準(中級)的能力要求,篩選出培養航空物流能力的典型支撐課程:民航概論、民航法律法規、民航貨物運輸、危險品運輸、報關實務等。在此基礎上確定專業核心課程。再通過對專業基礎能力和拓展能力的分析,確定基礎通識課程和選修課程,進而形成新的課程體系(見圖4)。具體課程模塊包含通識通用類課程和專業技能類課程:通識通用類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基本綜合素質,也為專業學習打下基礎。專業技能模塊是培養達到一定專業水平應具備的知識、技能與素養,根據其在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地位細分為職業核心必修、職業實踐和職業拓展三類課程。職業必修核心課程基于專業就業面向設置,培養學生在專業領域崗位群之間的勝任遷移能力,著眼于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職業實踐課程對應專業核心工作崗位開設,以強化學生在該崗位的職業能力;職業選修課程對應拓展崗位開設,鼓勵學生全方面發展?!皶C融通”的課程體系將“1+X”證書制度的有關內容及要求與專業課程設置銜接起來,為職業技能培養與日常專業學習的有機融合提供了實施保證。
3.4? 推進“教師、教材、教法”配套改革?!叭谈母铩笔锹鋵嵧七M“1+X”證書制度的關鍵動作。第一,教師是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故應作為“三教”改革之首。職業院校應打造一支與“1+X”證書制度匹配的理論扎實、技能過硬、專兼結合、師德高尚的“雙師”教學隊伍。“雙師”素質的培養應鼓勵教師多下企業,深入一線崗位學習和積累實踐經驗,熟悉崗位工作任務及業務流程,明確特定崗位的能力需求,據此修改調整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并在課堂教學中及時加以反饋和體現,努力實現產、教、學無縫對接。還可與企業合作建立教師實踐流動站、技能工作坊等形式,開展產學研項目合作和校企橫向課題研究,鼓勵教師加入企業產品研發和技術攻關團隊,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結合起來。通過各項實戰項目的磨煉,不斷提升教師的實踐技能水平,優化人才培養效果。此外,還可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本專業有影響力的教學比賽、學科競賽和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技能大賽,將專業理論知識與物流崗位職業能力要求有機結合起來,“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不斷改善人才培養質量。第二,對“1+X”配套教材進行改革。可邀請物流行業的龍頭企業共同參與編寫“理實一體”化教材、活頁式教材和項目式教材等,并根據行業需求變化不斷更新教材內容。對教材的選用要盡可能貼近企業實戰,注重實踐性和可操作性,以便學生更易掌握相關技能。第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根據教學靈活調整教學方法,選擇更適合職業教育特點的項目式教學、任務驅動教學、情景式教學等新教法,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參與度,以更好適應技術技能培養要求。
3.5? 強化實踐教學以夯實學生技能培養。職業院校應正確領會“1+X”證書制度的理念和要求,突出實踐教學的重要地位,通過強化實踐教學以加強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充分培養。針對實踐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需結合專業發展,建立適應性更強的校內外實訓基地,發揮實訓基地對學生技能培養的重要作用。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可以從實訓的內容、方式和運行管理等方面來提高利用率。實訓內容上要加快實訓課程建設,提高實訓課程在總課時中的比例。航空物流專業立足行企發展需求和現有實訓條件,聯合機場、貨站、東航物流集團等校企合作企業共同開發了空港貨運操作、民航貨運銷售實訓、民航運輸地面服務實訓、航空企業商戰沙盤實戰與創新創業等實訓課程,內容設計上盡量貼近企業實際工作場景,實訓時間上要保證學生的充分實訓需求,讓學生在多次反復操練中夯實職業技能。實訓資源在培養人才方面的積極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此外,為保障學生實訓需求,還靈活延長了開放時間,從日常的實訓課延伸到晚自習和周末,學生的技能訓練得到充分保障。校外實訓基地建設主要通過校企合作途徑來推進。在合作過程中,校企雙方基于制度、利益、管理等因素的考慮,合作的質量和持續性都不強。因此,應盡快建立校企合作制度,形成校企雙元主體培養模式,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及崗位。
3.6? 建立多元主體聯合考核機制。深入領會“1+X”證書制度的理念和要求,職業院校應構建一套多主體聯合、多角度、全方位的考核機制。首先要明確考核主體,“X”對應的領域及崗位考核要求不同,決定了考核主體也應該有所區別。航空物流專業在考核機制設計上,結合物流管理專業的“X”方向和民航貨物運輸專業的“X”方向組建了“多主體考核團隊”,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X”方面的表現進行針對性考核評價。考核內容方面應注意多角度全方面。不僅進行“專業理論考核”、還要設置“專業技能考核”以及“綜合素質考核”模塊,從知識、技能、素質三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與考核?!皩I技能考核”可設置物流倉儲配送操作、國際貨代操作、民航貨物進出港操作、危險品運輸、飛機載重平衡操作等模塊來考察學生的綜合技能掌握情況,物流管理模塊可由物流企業給出評價,民航貨運模塊考核則由航空物流企業完成?!熬C合素質考核”可通過將精準意識、服務質量、民航精神等素質教育理念滲透到考題中來考察學生。此外,還應構建“1+X”證書制度落實評價體系。一方面展開對學生的評價,關注學生參與“1+X”證書的學習情況,并給予學生鼓勵和幫扶;另一方面展開對教師的評價,了解教師對“1+X”證書制度在具體教學中的落實情況,排除教師實施“1+X”人才培養的后顧之憂。
4? 結束語
作為新時期職業教育改革的新舉措,“1+X”證書制度的實施將對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產生深刻影響。在“1+X”證書制度的指導下,如何將職業技能的培養與專業學歷教育融通起來以適應技能型社會對技術技能人才的新要求,已成為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結合試點專業“1+X”證書制度的試點現狀,剖析了“1+X”證書制度實施中面臨的現實困境,并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書證融通”課程體系構建、“三教”改革推進、實踐教學力度加大、考核機制完善等方面給出了突破路徑,期望能為新時期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唐以志. 1+X證書制度:新時代職業教育制度設計的創新[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6):5-11.
[2] 劉陽,高樹平. 新時代1+X證書制度的價值意蘊、理論基礎與實現條件[J]. 教育與職業,2019(23):12-17.
[3] 李壽冰,高艷芳,楊興芳. 職業教育1+X證書制度試點的現狀與對策[J]. 職業技術教育,2020,41(20):20-24.
[4] 李錦晶. 基于1+X證書制度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 物流工程與管理,2020(7):172-174.
[5] 李樂東. 職業教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實踐與思考——以山西職業技術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為例[J]. 物流工程與管理,2021,43(9):178-180.
[6] 南旭光,張培. 基于1+X證書制度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問題、邏輯與進路[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32):5-10.
[7] 莫海萍. “1+X”證書制度下高職現代物流管理專業課證融通教學改革研究[J]. 物流科技,2022,45(12):162-164,168.
[8] 霍連才,等. 1+X證書制度下高職院校課程體系重構探析——以航空物流管理專業為例[J]. 物流工程與管理,2021,43(5):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