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立國
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從農業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制約因素以及對策建議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有助于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加快信息化發展、完善配套設施以及增加相關部門的投資與支持力度,從而全面促進鄉村振興工作。
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抓手,農業經濟管理作為支撐鄉村振興的關鍵一環,其相關體系的研討與發展趨勢備受關注。以下,我們將就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體系的發展趨勢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農業經濟管理的重要性與潛在問題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農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農業經濟管理的有效實施,能夠促進農村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利用,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經濟管理關乎農民利益,通過合理規劃和管理可以優化農產品生產、銷售和價格形成機制,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水平。農業經濟管理也是鄉村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有助于提高農村社會治理能力,增強農村社區的凝聚力和穩定性。加強農業經濟管理,對于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推動農村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制約農業經濟管理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農業經濟管理隊伍素質不高。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對農業經濟管理隊伍提出了新的要求。當前,農業經濟管理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和綜合素質還不能滿足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基本需求。部分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缺乏農業經濟學、管理學等相關專業知識,難以勝任現代農業經濟管理工作,部分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缺乏基層工作經驗,對農業生產實際情況了解不足,難以有效指導農業生產經營,部分農業經濟管理人員思維觀念陳舊,缺乏創新精神,難以適應農業經濟管理的新形勢、新要求。
農業生產要素信息化水平較低。農業生產要素信息化是農業經濟管理現代化的重要基礎,當前農業生產要素信息化水平還比較低。農業生產要素信息采集缺乏統一標準,數據質量不高,難以滿足農業經濟管理的需求。同時,農業生產要素信息化應用程度不高,信息化手段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農業信息化人才缺乏等問題,也制約了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進程。
農業經濟管理配套設施不完善。農業經濟管理配套設施的不完善導致了信息傳遞不暢。許多農村地區缺乏完善的信息化設施,農民難以及時準確獲取到市場信息和政策指導,影響了其決策效率和經營策略。缺乏信息化設施也限制了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阻礙了農業經濟管理的現代化發展。
農業經濟管理配套設施的不完善使得資源配置不均衡也是一個突出問題。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交通、水利、能源設施等方面的不足影響了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缺乏便捷的交通工具和通訊設施,使得農產品的銷售面臨困難,進而影響了農民的收入增長和生活水平改善。農業經濟管理配套設施的不完善限制了農業經濟管理的現代化水平。信息化設施的缺乏使得管理工作主要依賴于傳統的手工操作,效率低下且易出錯,難以適應現代化管理的需要。同時,缺乏現代化的生產設備和技術支持,也制約了農業經濟管理的提質增效。
相關部門投資與支持力度不足。相關部門投資力度不足導致了農村經濟管理基礎設施的滯后。鄉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支持,其中包括農村道路、供水、電力等設施。然而由于資金匱乏,相關部門往往無法提供足夠的投資支持,導致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制約了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相關部門對農業經濟管理的政策扶持力度不足。政府及相關部門在政策扶持和資源調配上未能給予足夠支持,缺乏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和財政資金投入,也使得農業經濟管理創新和實踐受到限制,難以解決實際問題和推動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相關部門對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投資力度不足,也制約了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為了促進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要加大相關部門對農業經濟管理的投資力度,提高政策扶持力度,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推動農業經濟管理水平的提升,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打下堅實的基礎。
改善農業經濟管理的對策和建議
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對農業院校農業經濟學、管理學等相關專業的支持力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引進高層次農業經濟管理人才。通過人才引進政策,吸引更多高層次人才到農業經濟管理領域工作,加強農業經濟管理人員培訓。定期組織農業經濟管理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提高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
加快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發展。完善農業生產要素信息采集體系。建立統一的農業生產要素信息采集標準,規范信息采集工作,提高數據質量。大力推廣農業生產要素信息化應用,提高信息化手段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作用。同時,也要加強農業生產要素信息化人才培養力度,滿足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發展需求。
不斷完善農業經濟管理配套設施。應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業生產和經營的質量和效率,包括改善農村交通、通訊、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為農民提供更便捷、可靠的服務,提高農業生產和經營的現代化水平。要加大對農業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力度,提升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建設農業信息化平臺,整合各類農業信息資源,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服務,幫助農民科學決策、精準生產,提高農業經濟管理的科學性和效率。加強農村智能化設備和技術的推廣應用,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推動現代農業科技的普及也是值得推廣的措施。這些工作有助于引導農民利用智能化設備和技術進行生產和管理,提高農業經濟管理的現代化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在此基礎上,還要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和引進專業化、技術化人才,加強農村經濟管理人才隊伍的培訓和教育,提升其專業水平和管理能力,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加大相關部門投資與支持力度。相關部門應加大對農業經濟管理的財政投入。通過增加資金投入,可以支持農業信息化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發展,提升農業經濟管理的現代化水平。也可以設立專項資金,用于支持農業經濟管理項目的實施,推動農村經濟管理水平的提升。相關部門應加強對農業經濟管理的政策扶持,制定出臺更具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如提供貼息貸款、稅收減免、補貼政策等,為農業經濟管理提供更好的政策環境和支持措施。
除了以上措施,加強政策宣傳和解讀,使廣大農民能夠充分了解并享受到政策帶來的利益也是尤為重要的工作。相關部門應加大對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投資力度,加強培訓、引進高端人才等措施,提升農村經濟管理人才隊伍的素質和能力,為鄉村振興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持。政府可以設立專項基金,用于支持農村人才隊伍的培訓和發展,激發其創新活力與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