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武
摘要: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是建筑電氣工程中的關鍵組成部分,發揮著感知火災隱患以及觸發報警信號的功能,可以提醒人們關注火災隱患,采取合理措施,規避人身傷亡及財產損失。本文主要針對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組成及安裝技術流程進行分析。
關鍵詞:建筑電氣施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安裝技術
一、建筑電氣工程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組成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是建筑物中的重要安全設施,主要用于火災初期安全隱患的及時發現,以便于為人們提供應急響應時間,以減少生命和財產損失。從系統組成方面來看,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主要由以下幾個關鍵部分構成,并且每個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一)火災探測器
火災探測器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的關鍵零部件,能夠感應到火災特征。通過對建筑物內煙霧濃度、溫度變化、火焰大小或特定氣體濃度的感知,及時將某些物理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發送到火災報警控制器,完成信號的傳輸工作。
(二)火災報警控制器
報警控制器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核心部分,主要功能是接收來自探測器與傳感器的信號,并對其進行判斷與處理,以此確認建筑空間中火災的形成。在確認火情后,火災自動報警器將會及時啟動報警裝置,通過聯動控制,實現對其他消防系統的啟動控制,如噴淋系統、滅火系統等,以便于快速控制火情[1]。
(三)報警裝置
報警裝置可以采用聲音、光線等報警形式,發出特定的警報信號,通知建筑物內人員。報警裝置的可用性直接關系到人們對于火情的響應速度,因此該裝置需要得到合理安裝與定期維護。
(四)消防聯動控制系統
消防聯動控制系統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內部邏輯可以實現對各類消防設備的控制,如防火門與排煙系統等,在接收到報警信號時,啟動相應的消防設備,控制火勢蔓延。
(五)電源
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傳感器、報警裝置等設備需要持續性的電力供應,因此電源也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穩定的電源可以為整個系統提供電力供應,確保系統在火災發生時能夠正常運行。
二、建筑電氣施工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安裝技術
在建筑電氣施工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安裝技術流程主要包括管路敷設、系統布線、絕緣測試、設備安裝、系統調試以及工程驗收等步驟。
(一)管路敷設
在建筑電氣施工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管路敷設技術要求比較嚴格,是確保系統穩定性和可靠性的安裝基礎。首先,在建筑電氣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管路敷設前,工程人員需要結合電氣設計方案與實際情況,確定管線材料與敷設方式。對于傳輸線路而言,可以采用金屬管、可撓電氣導管以及B1級以上的剛性塑料管作為管線材料,并使用封閉式線槽進行保護。在供電線路和消防聯動控制線路中,應采用滿足耐火等級要求的銅芯電線電纜,而報警總線、消防應急廣播和消防專用電話等傳輸線路應采用阻燃或阻燃耐火的電線電纜。管路敷設方式可以采用暗敷與明敷結合的形式。在暗敷中,應當結合管材的類型,合理控制保護層的厚度,盡量使其處于30mm以上,避免各類環境對管材造成損害[2]。在明敷時,可以對管路采用金屬管或金屬封閉線槽進行保護,若使用礦物絕緣類的不燃性電纜,可以直接進行明敷施工。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管路敷設的具體要求如下。第一,當管路長度超過一定標準或管路處于特定的建筑部位時,應按照既定要求設置接線盒;第二,對于金屬管路而言,在入盒的內側需要安裝護口,在外側安裝鎖母,并且需要采取相應的固定措施,保證管路的穩定性;第三,在敷設槽盒時,安裝人員需要結合設計規范,在指定部位設置相應的吊點或支點;第四,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導線的種類以及電壓的等級應與設計文件和現行的國家標準及規定相符;第五,對于同一系統中的導線,應結合其用途,采用不同的顏色進行區分,以保證安裝與應用的準確性和用電安全性。此外,安裝人員需要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結束后及時檢查管內或槽盒內的情況,禁止存有積水與雜物。不同電壓等級的線纜應禁止穿入同一根保護管內,倘若必須合用同一線槽,應設置隔板起到分隔與保護作用。
(二)系統布線
在建筑電氣施工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系統布線主要分為室外布線與室內布線兩部分。安裝人員需要結合設計標準與行業規定,確保布線的合理性與安全性。布線設計的一般規定在于系統線路的電壓等級和導體截面需要符合設計文件和國家標準《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的要求。
在室外系統布線中,可以采用埋地敷設的方式。倘若環境中的濕度過大,安裝人員應做好管線的防水處理工作。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采用無線通信方式時,安裝人員需要結合設計要求,合理設置無線通信模塊的間距,使其能夠正常傳輸信號。在室內布線中,安裝人員需要隨時提供反饋情況,根據設計方案與建筑結構走向,精準布設管線,保證管路的流暢性與使用安全性。在室內特定部位,需要根據預留的槽盒進行管線布設,安裝人員需要仔細檢查管內或槽盒內的布線情況,防止存在接頭或扭結的現象。導線連接可以采用焊接、壓接以及接線端子等可靠的連接形式。另外,從接線盒、線槽等處引到探測器底座盒、控制設備盒、揚聲器箱的線路,均應加金屬保護管進行保護。這些管線布設技術的合理應用有助于確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且對于建筑消防安全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3]。
(三)絕緣測試
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布線工作完成后,安裝人員需要對每個回路中的導線進行絕緣測試,有助于及時檢測線路隱患,確保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電氣線路的測試要求在于根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標準GB50166-2019》,使用500V兆歐表測量每個回路中的導線對地絕緣電阻,判斷其是否處于標準范圍內。測試目的在于通過檢測線路中的絕緣電阻,確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線路在正常運行條件下不會發生漏電或短路等電氣故障。在線路的絕緣測試過程中,技術人員應合理使用測量電表,并確保測試環境符合標準要求,獲得準確的測試結果,為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順利安裝提供詳細資料。線路的絕緣測試結果應符合國家標準規定的最小絕緣電阻值,若測得的絕緣電阻值小于20MΩ,應要求安裝人員及時整改,通過查找原因,更換相應的絕緣電阻,確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絕緣性能滿足標準要求。
(四)設備安裝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的電氣設備安裝較為關鍵,設備安裝效果直接決定著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使用功能。在建筑電氣施工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設備安裝是一個復雜且關鍵的過程,需要安裝人員嚴格遵守相關標準和施工規范,明確設備的類型及功能,防止留存安全隱患。每一類電氣設備都具備相應的管線,因此在設備安裝之前需要做好支架安裝與管線布置工作。對于支架安裝而言,應確保支架的牢固性與平整性,并且其尺寸應與設備型號相符,安裝位置也要符合具體規定。在設備的線路整理中,安裝人員需要按照圖紙要求先行放線,結合線盒與設備的安裝位置,明確線路走向,進行線管組裝、調整和固定。通過把控設備與設備之間的距離,安裝人員需要合理控制電線槽的水平與垂直間距以及固定方式。在自動報警設備安裝過程中,關鍵控制環節在于設備材料的準備、探測器的安裝以及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安裝等。在設備及器材運輸到施工現場后,現場技術人員應及時進行開箱檢查,按照施工要求檢測設備的規格型號,確保技術文件齊全,產品無損壞問題。在安裝探測器時,安裝人員需要將感溫、感煙探測器放置在樓道及房間中的特定位置,使其距離墻壁與梁邊的水平距離不小于1.5m,并且設備周邊0.5m內禁止存在遮擋物,以便于探測器功能的正常發揮。火災報警控制器需要安裝在消防控制室內,安裝位置應符合內部結構設計與功能需求,防止設備功能受到影響。另外,火災報警顯示類設備的安裝需要得到重點監管。在安裝此類設備時,應保證其安裝牢固性,避免在使用中出現傾斜與掉落的問題。在將設備安裝在輕質墻上時,安裝人員需要采用合適的加固措施,并且設備與地面之間應具備合適的距離,防止行人的活動對其造成損害。控制與顯示類的火災報警設備需要與消防電源及備用電源直接連接,盡量避免直接使用電源插頭[4]。
(五)系統調試
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安裝完成后,調試工作的開展至關重要。系統調試環節工作主要包含以下步驟:第一,調試前的準備。技術人員需要對安裝完成后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尤其需要對火災報警主機的工作狀態進行檢測,確保主機具備正常性能。第二,對前端設備的調試,包含對探測器、消火栓、火災手動報警按鈕、壓力開關以及排煙閥、防火閥等設備的調試。第三,對報警設備進行調試,包含絕緣測試、對防火分區或回路的通電調試以及對報警設備的逐個對照與調試等。
(六)工程驗收
在建筑電氣施工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經過施工單位的質量檢測與系統調試后,還要經過建設單位及相關部門的工程驗收,以保證其在符合國家及行業規范與標準的基礎上,實現火災自動報警功能的正常發揮。建筑電氣施工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工程驗收包含以下內容:第一,建設單位需要作為牽頭單位,組織設計、施工與監理等單位開展系統性的驗收工作,針對其中存在的安裝問題,要求施工單位及時整改,并結合《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標準GB50166-2019》中規定的檢測標準和驗收對象,完成各項驗收資料的記錄與整理。第二,在對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進行檢測與驗收時,需要收集相關的施工資料,包含竣工驗收申請報告、設計變更通知書以及竣工圖等。第三,對系統各個部分的實際功能進行檢測,確保系統的自動報警、氣體滅火、防火卷簾、自動噴水、防煙排煙、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以及聯動控制功能得到正常發揮,并滿足現行的國家技術標準和系統設計文件規定。第四,對系統檢測與驗收結果的判定,建設單位可以邀請專家會審,結合系統檢測與驗收結果,對相關功能及管線與設備的安裝質量進行判定,倘若檢測項目中出現不合格問題,應要求安裝團隊進行及時修復與更換,并在規定時間內進行復驗。系統檢測與驗收結果的判定準則包括:A類項目不合格數量為0;B類項目不合格數量不得大于2;B類與C類項目不合格數量之和不得大于檢查項目數量的5%。第五,竣工交接,在建筑電氣工程交接中,施工單位需要向建設單位提交所有必要的竣工資料,包含竣工圖、檢查記錄、調試報告以及整改資料等,建設單位需要對其進行仔細審查,確保資料的完整性與準確性。第六,系統的后續維護和保養[5]。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在使用中也會受到環境及人為因素的影響,出現一系列問題。為了使其在火災發生時發揮關鍵作用,日常的運行維護和保養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據相關標準與要求,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設備的維修、保養以及系統產品的壽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火災探測器報警產品的維修保養與報廢》GB29837的規定,當管線與設備的壽命達到極限時,應及時更換與維修[6]。
結語
綜上所述,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是建筑電氣工程中的關鍵組成部分,施工人員需要明確系統管線與設備的安裝技術標準,遵循既定的操作流程,確保系統的安裝質量符合相關規定。在經過系統調試與工程驗收后,建設單位也要確保系統得到定期維護與保養,以保證自動報警功能的正常發揮。
參考文獻
[1]陳軍.芻議建筑電氣施工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安裝技術[J].科技資訊,2022,20(12):118-121.
[2]李超.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安裝技術探討[J].市場周刊(理論版),2018(38):49.
[3]程茜.高層建筑火災自動報警設備探測器安裝施工方法[J].安裝,2023(03):68-71.
[4]陸啟泉.建筑工程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安裝與調試策略[J].江西建材,2022(09):344-346.
[5]方偉平.消防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安裝技術及施工質量控制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22(10):217-219.
[6]陳璐,趙飛龍.民用建筑援建項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淺談[J].智能建筑,2020(09):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