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磊 劉曉東 高山
摘要:通過分析張家口市人口經濟、森林防火現狀及面臨的問題,研究探討解決實際問題的途徑。將資源保護同防火相結合,緩解現存的實際困難,尋求解決策略。另外,根據初期火災撲救的實際情況,建議提高對防火宣傳的重視程度,進一步保障資源安全。
關鍵詞:資源保護;防火;策略探討
引言
張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處京、冀、晉、蒙四省交界,屬經濟欠發達地區,1995年才正式對外開放。張家口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地處內蒙古高原與華北平原過渡地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被橫貫中部的銀山山脈劃分為壩上和壩下兩個截然不同的地貌單元。張家口具有獨特的區位與自然地理特點以及豐富的山水森林草礦地等特色資源與環境。
在民生方面,由于張家口屬于山區地形,養殖業是很多居民賴以生存的主要產業。近年來,由于全面禁牧要求,畜牧產業由散養逐漸轉為圈養,養殖成本不斷增加。
一、張家口防火和資源基本情況
(一)張家口經濟
張家口市面積3.68萬平方千米,轄6區10縣、2個管理區和1個經濟開發區,2023年戶籍人口442.51萬人,常住人口為405.01萬人,城鎮化率為68.35%,近五年人口呈逐年遞減態勢(見圖1)。經過多年發展,經濟總量實現了質的飛躍,但經濟結構調整緩慢,產業結構變化不大。產業結構以第三產業為主,第二產業次之,第一產業最低,第一產業呈波浪式遞增趨勢(見圖2)。張家口市4174個行政村中,農宅空置率超過一半的有924個;農宅空置率30%到50%的空心村有169個。形成空心村主要原因是經濟粗放,產業結構層次低;資源趨于枯竭,城市發展支柱產業勢弱;人口結構問題突出,勞動力外流現象嚴重,呈現勞動力不足及老齡化態勢[1]。
(二)林業狀況
2023年森林面積達202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670%,草原面積1357萬畝,占比24.57%。近年來,張家口市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京張聯合申冬奧歷史機遇,圍繞“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定位,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突出生態林業、民生林業兩個重點,持續加大生態建設力度,積極探索創新“市場化運作、公司化經營”新機制,實行了租地造林、合作造林、承包造林、社會造林等21種造林新機制、新模式,廣泛吸納企業和社會資本投入,提高造林成效,為全市加速綠色崛起、圓夢冬奧、快速融入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助力[2]。
(三)林業資源保護情況
1.資源保護
近年來,張家口市高度重視森林草原管理,不斷完善林長制管理體系,探索了建立草原承包經營責任制,探索草畜平衡機制,強化林草管護機制等舉措[3]。其中,對禁牧區牲畜管控、解決“草畜矛盾”是一項重要的工作。
2.防火力量
防火工作是張家口市的一項重要工作,該市已組建完成重點鄉鎮森林草原防火專業隊伍163支1811人、半專業隊伍166支5082人,重點村組建半專業隊伍1443支21997人、護林(草)員隊伍32881人,初步實現森林草原防火區域防火隊伍全覆蓋。按照防火實際需要,為鄉村兩級防火隊伍配置了通信指揮聯絡系統、風力滅火機、油鋸、滅火水槍、高壓細水霧滅火機等20多類防火器材4萬余套(件),配置了基礎防火設備。
(四)我國森林火災成因特點
森林火災對地球系統產生重要影響,也是破壞植被生態系統的重要因素,對生態系統平衡、植被分布和人類生命財產造成重大威脅[4]。近年來,全球進入了森林火災的高發期,極具破壞性的火災事件頻發[5]。研究表明,由于全球變暖,21世紀末期,全球火災易發區的面積將增加29%,火災易發季節也將延長。分析其宏觀原因,氣候變暖是主因,我國仍將長期處于森林火災高發態勢[6]。分析其微觀原因,主要有可燃物、地形、氣象條件和野外火源等多種因素。在其中森林可燃物是森林火災的主要因素,也是唯一的人為可控因素。在火災發生季節方面,根據張國麗[7]等人研究總結2011-2020年數據認為:春季占比47.76%,冬季占比37.72%,秋季占比8.68%,夏季占比5.84%。春季、冬季占比明顯高于夏、秋兩季,主要原因為春、冬季可燃物含量高。
火災形成的人為因素方面,宮大鵬[8]等人將森林火災火源分為人為火源和自然火源,其中人為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災發生最為頻繁。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官方信息顯示,2010年-2020年十年已查明原因的森林草原火災中人為引發的占97%以上,祭祀用火導致森林火災的占比超過農事用火、野外吸煙、煉山造林,位列首位。
(五)張家口林業資源保護重要性
張家口林業草原資源豐富,面積大,對林草資源保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一是有助于對水土的保護,在防治水土流失和保護耕地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二是有助于對生活條件進行改善,森林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為人們提供新鮮的空氣,營造了更好的生活環境;極大降低噪聲、凈化空氣、過濾有害有毒粉塵,為人們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1hm2闊葉林一天可消耗1000kg的二氧化碳,釋放730kg氧氣,可供1000人呼吸。三是有助于調節生態平衡,林業生態系統包含植物、動物、微生物空氣等多種因素,穩定的生態系統可以消減突發性因素對生態系統的破壞。四是有助于促進經濟發展。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同時對畜牧業發展有著重要影響。五是張家口位于北京北部,做好林業資源保護工作對遏制沙塵暴,防風固沙有重要作用。
二、林業資源保護和防火存在的問題
(一)資源保護存在的問題
1.林下經濟發展不足,缺乏可持續發展基礎動力
河北省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可以達到發展綠色經濟的目的,也可以保障林業資源良性循環,達到可持續發展的效果。然而,目前林下經濟成功案例偏少,可大面積推廣的經驗做法不足。張家口市經濟發展落后的農村較多,這些農村空心村現象嚴重[9],留在山區村莊為數不多的村民多以傳統畜牧養殖為主。這種經濟發展模式收益低,對自然資源破壞嚴重。
2.管理難度大
林業資源主要特點為面積大,地形復雜,面對防火、放牧、人為破壞、違法占地等破壞行為,暴露出了人力資源不足、管理難度大的缺點[10]。然而,一根火柴能毀萬頃林,任何管理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巨大的資源損失。
3.資源管理力量不足
由于林業資源面積大、涉及面廣的特點,資源管理不到位,隨意占用林業資源、破壞林業資源行為時有發生,發現滯后、處理不及時情況也常有發生。
4.放牧行為屢禁不止
目前研究較多的是林-農矛盾問題,很少關注林-牧矛盾。位于張家口山區的農村,經濟發展落后,經濟發展模式單一,村民入山放牧是主要的收入方式。政策號召圈養、禁止放牧,但無法根除放牧行為。
(二)防火存在的問題
1.撲火隊伍專業素質低
現存撲火隊伍工資待遇遠低于張家口市平均工資水平,且人員不穩定,專業性弱、裝備落后。多數沒有相應的管理制度、訓練場地,缺乏撲火經驗。
2.防火資金不足
一方面,用于撲火隊訓練、裝備資金不足。另一方面,“六清”工作投入不足。“六清”工作是林區防火的重要措施,即每年秋季開展清墳邊、清地邊、清林邊、清礦邊、清路邊和清隔離帶內的可燃物。嚴格的“六清”工作可有效防止火災的發生。張家口市的六清工作目前主要以人力清理為主,效率低、成本高。
3.地勢復雜
張家口山區面積占市域面積的56.8%,山區地形復雜,通信能力較弱,防滅火壓力大。山區一旦發生火災很難依靠人力及時撲滅。
三、對策及建議
(一)政府主導,“六清”與禁牧相結合
“六清”工作是防火的重要舉措,由于防火資金的限制,導致“六清”不到位,帶來防火隱患。禁牧工作涉及到林-牧矛盾,全面禁牧會影響到村民收入,且難以徹底執行;放任放牧會導致自然資源被大肆破壞,影響生態環境。
建議在林區、草場將放牧行為由政府主導、牧民參與,政府控制放牧數量,嚴格控制放牧區域,限制在“六清”范圍內。政府通過稅收形式收取部分放牧收入作為管理成本,嚴格控制在限制區域內放牧。這樣既保障了村民的基本生活,又節約了“六清”成本,能保質保量完成“六清”工作,保障了林業資源安全。
(二)提高宣傳力度,重視基層初級火災撲救
根據張家口市涿鹿縣、蔚縣火情經驗,90%以上的初期火是由當地村民撲滅,任何一起初期火都有演變為火災的風險。當地村民接近起火點,熟悉路徑,善走山路,能第一時間撲滅火點。事實證明,火災現場要由專業撲火隊進行撲滅,但決不能忽略民眾對初級火災的撲滅能力。建議繼續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民眾參與救火積極性,對表現積極的民眾予以表彰。
(三)加快殯葬服務建設
根據張家口市蔚縣、涿鹿多年來防火經驗,祭祀是造成火災的最重要來源,祭祀行為多在遠離人居住的偏遠林區、草場,祭祀時節也是防火的關鍵時期。目前張家口市僅有8座公墓,完全不能滿足占地3.68萬平方千米的民眾需求。根據《河北省殯葬服務設施建設規劃(2021—2035年)張家口市篇》 方案,張家口市將陸續開展殯葬服務建設。盡快推進殯葬服務建設有助于緩解防火壓力,保障林業資源安全。
參考文獻
[1]寒冬.京津冀城市群收縮格局、類型及影響因素研究——以張家口市為例[J].京津冀協同發展,2021(12):34-11.
[2]張家口市全年完成各項林業生態建設131.8萬畝[J].河北林業2014(12):39.
[3]河北林業草原保護管理 張家口市加強草原生態建設,構筑“兩區”生態屏障[J].河北林業,2019,10(28):16-17.
[4]岳超,羅彩訪,舒立福,等.全球變化背景下野火研究進展[J].生態學報,2020,40(02):385-401.
[5]Jain P,Castellanos-Acuna D,Coogan S C P,et al.Observed increases in extreme fire weather driven by atmospheric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J].Nature Climate Change,2022,12(01):63-70.
[6]田曉瑞,代玄,王明玉,等.多氣候情景下中國森林火災風險評估[J].應用生態學報,2016,27(03):769-776.
[7]張國麗,慈雪倫,楊雪清,等.森林火災時空分布特征及易發性分析研究[J].林草資源研究,2023,10(05):48-55.
[8]宮大鵬,曹萌,閆淳,等.我國祭祀火災時空分布特征分析[J].森林防火,2023,41(04):68-71.
[9]何紅桃,牛田新.張家口市空心村治理實踐和路徑探究[J].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35(01):8-10.
[10]李利,高戰鏢.張家口市基層林業工作站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河北林業,2008(03):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