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濱?蘭南
四川省宜賓市全域數字化城市管理指揮平臺于2012年建成運行,系統終端已覆蓋全市所有區縣、鄉鎮,成為創新宜賓市城鄉管理的重要抓手,曾榮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5年度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自2017年原宜賓市城市管理局與宜賓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合并以來,宜賓市數字化城市管理指揮中心聚焦城市建設與管理中的難點、痛點,按照“市上統建、區縣共享”的建設思路,建立了城市管理大數據中心,整合了原數字化城市管理指揮平臺所有業務系統,逐步拓展了移動執法、商鋪巡查、污水監測、智能感知、信用管理、工地管理、照明管控、公廁監測、環衛監管、綜合指揮、分析決策等業務應用子系統建設,并上線了“宜居宜賓”微信公眾號,針對市級、區縣、普通市民等不同應用對象,分別在電腦端、手機App、微信公眾號都部署了相關角色權屬應用,全面升級為存量功能兼容,對新增功能開放高度融合統一的宜賓市智慧綜合管理服務平臺,以科學化手段、精準化指揮、常態化考核助推城市品位形象大踏步跨越升級。
宜賓市敘州區于2018年7月撤縣設區,其城市管理面積居宜賓市中心城區四區之首,是宜賓市中心城區中常住人口最多最集中的區域。為快速適應中心城區城市管理標準提升的需要,高速推進城市管理工作高質量發展,近兩年來,敘州區綜合行政執法局(以下簡稱“區執法局”)立足自身工作發展需求,一直在網格化、精細化、智能化上下足工夫,結合區域實際需求,利用宜賓市智慧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現有已成熟落地的業務系統相關資源,不斷優化系統新功能,拓展系統功能新應用,豐富管理對象及應用場景,健全完善相關考核機制,創新了城市網格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智能化“1+1”管理模式。
2021年,敘州區成立了以區委、區政府一把手擔任雙指揮長的城市管理指揮部,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區執法局,進一步完善了市區一體化考核機制。利用這一體制機制優勢,區執法局把原有分屬于環衛、執法、市政園林各部門的現場管理人員整合成一支監督和管理分離的區級網格監督隊伍,由敘州區數字城管指揮中心(以下簡稱“區數字中心”)統一管理,構建“大城管”監管模式。
為了讓這支隊伍全天候全方位履職盡責,區執法局依托已有的宜賓市智慧綜合管理服務平臺中污水監測子系統的“巡檢工單”功能,在系統里給每名網格監督人員派發每日巡檢時間安排、應巡檢路段列表清單、每條路段應巡檢頻次等。系統自動生成巡檢工單記錄、回單完成、巡檢數據統計,并實現與“城管通”上報的自由切換,對巡檢人員巡檢覆蓋率、工單完成率、按時完成率、問題上報大小類等巡檢行為進行在系統里的全面畫像。區數字中心把巡檢覆蓋率、工單完成率、按時完成率等巡檢結合原有“城管通”系統中的上下班打卡、有效上報數、每小時有效上報數、漏報抽查率等幾個指標作為對監督人員每月業務績效考核依據。
為了提高數字案件辦理效率,區城市管理指揮部辦公室每天向各責任單位發送案件辦理情況日統計信息,每周梳理久拖不辦、市民關注度高的問題發重點案件督辦函,每月發案件辦理情況月通報,每季度召集召開由區領導出席的數字案件辦理點評會。這一做法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理問題的發現能力和處理效率。從2022年5月區級監督隊伍成立至2023年2月,區級巡查案件上報數273 292件,結案數270 337件,結案率98%,按期結案數226 484件,按期結案率82%,敘州區數字化城管工作連續10個月位居宜賓市中心城區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常態化考核第一名。
敘州區已采集到的中心城區商鋪店面信息(店名、負責人、地址、門牌號、營業執照等)近2萬戶,如何對如此眾多的商鋪店面“門前三包”質效實施監管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難題。為進一步調動執法隊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區執法局采用現有宜賓市智慧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智慧污水子系統中的“巡檢工單”功能與信用管理子系統中“商鋪巡查”功能相結合的做法,區數字中心根據各執法部門提交的網格責任排班表,對一線執法人員進行“平戰結合”的調度。為了強力保障該項工作常態化開展,區執法局印發了《敘州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執法隊員個人日常巡檢績效考核方案》,把巡檢工單完成率、商鋪巡檢覆蓋率作對執法部門及個人業務績效考核、評先選優、職級晉升的依據之一。此外,執法人員將無法自行處理的問題及時上報至平臺,由區數字中心按權屬轉至有關部門辦理,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片區”。
為貫徹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強轉樹”專項行動的統一部署,全面推行城市管理“721”工作法,區執法局采用“日常巡檢+線上執法”相結合的做法,要求網格監督人員在巡檢過程中通過“城管通”對商鋪有“門前三包”未落實到位、油煙清洗記錄不全等問題進行錄入上報,生成數字城管案件推送到執法部門。前兩次以微信或現場告知的方式,要求商鋪進行整改并上傳整改后圖片作為結案依據,后臺大數據會自動統計每家商鋪店面累計產生的數字案件。如果同一家商鋪重復出現3次及以上同類型的數字案件,系統會自動生成行政處罰案件并推送到移動執法子系統。該系統支持對違法行為、違法對象和裁量基準的入庫,對違法事件統一采集錄入、自動識別、自動記錄及現場打印格式處罰決定書,并實現對辦案流程和文書規范的全過程監管。這一做法實現了對商鋪的經營行為進行有效統計和全過程監管,也大大提高了行政執法規范化,讓城市管理既有溫度又有力度。
區執法局通過利用智慧城市管理服務平臺的現有資源,創新“網格到人、責任到人、考核到人”的“1+1”智能管理模式,不斷健全完善標準明確、責任細化、獎罰分明的網格目標管理考核制度,大大提升了城市管理精細化、科學化、智能化水平。未來,區執法局將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一指南四標準”的要求,在市級運行管理服務平臺資源基礎上深化相關業務系統應用,豐富管理對象及場景,優化區級處置流程,實現系統功能應用最大化,并根據敘州區工作實際和發展需求,建立區級城市管理大數據中心及數據資源體系,強化地理信息、物聯網、視頻監控、算法、業務構建等能力支撐,積極拓展市政設施、園林綠化、占道審批、揚塵監管等區級業務子系統建設應用,逐步推動城市管理全行業數字化轉型。
(責任編輯:陳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