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變革和轉型已成為推動城市競爭能級提升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在“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的背景下,數字化應用能夠讓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部門立足“數字+執法”模式,因地制宜地開展城市智慧執法。通過創新城市治理模式,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5G技術和城市治理深度融合,強化城市管理網格化、精細化和數字化水平,建立城市精細化管理手段多跨場景運用,探索智慧城管運行新模式,從而提高綜合行政執法和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協同化水平,打造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整體智治樣板。
城市管理以數字化聚力城市發展,以橫向協同和縱向互通推進城管執法部門與相關部門的協同聯動,共享業務系統數據,建設智慧城管“駕駛艙”,實現系統平臺間的互聯互通。將管理對象范圍擴大至城市部件,加強政、民、企互動,推動城管移動執法終端普及應用,完善城市運行感知數據采集與匯聚機制,建立感知前端臺賬,為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提供數據賦能支撐。面對難以全面監管的難題,智慧化是關鍵“鑰匙”,城管執法部門將依托專業智慧運營平臺梳理創新執法新方式,依托執法數字化系統,以資源協同為支撐,以數據融合為核心,推實綜合執法辦案系統和執法“互聯網+監管”平臺在各執法部門辦案中的應用,實行城市管理“一網統管”,深化城管“地圖思維”,提供智能檢索、導航服務,實現靶向監管。數字化城管系統讓“一支隊伍巡查、一套機制運行、一個中心受理、一圖指揮調度”和“多網融合”成為現實。通過在技術方面加強監管基礎數據庫的歸集、結構化處理,優化派單處置、審核入庫等執法閉環流程,數字化轉型將推動監管執法由被動處置型向主動發現型轉變。
數據驅動的“賦能”機制是數字技術作用于社會治理的關鍵。隨著城市管理執法案件處理步入數字管理“云時代”,案件發現的聯通化實現了城市管理流程的全覆蓋,城市管理智慧平臺實現了城市管理執法部門對城市管理常規性問題的立案派遣、限時處置,通過事前預警、事中監測、事后聯動,提升了城市管理精細化、常態化水平。數字化應用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執法的速度和深度,執法部門在實踐中用“數字”推動“智治”,發揮數字化在城市管理工作中遠控、精準的作用,推進城市管理向數字化轉型和創新,提升執法的智能化、科學化和專業化水平。執法部門探析“智慧城管”城市管理創新模式,打造智慧城管可視化應用體系,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創新開發智慧應用場景,推進執法監管平臺迭代升級,讓智慧執法系統實現了業務規范化、指揮調度實時化、執法監督管理高效化。
城市治理數字化轉型要充分發揮數字技術的牽引驅動功能。智慧城管通過借助資源整合、數據共享等方式,對城市管理信息數據開展統計、分析和研判,以智慧化系統平臺為目標,以智能化管理思維,運用智慧監管系統、城市監控、AI智能識別、大數據、智能巡檢、無人機等新技術,為城市管理搭建智慧管理平臺。智慧城管實現了轄區“一網統管”,形成了執法工作信息閉環化、過程數據化、流程規范化、執法辦案線上化,實現了案源匯總、分派和評價的閉環管理,讓執法業務指揮調度精準化,在智慧城管執法監督平臺建立人員、裝備信息庫,實現了市、區、街三級數據共享。城管部門通過“一張圖”實時查看執法人員在線情況及其行動軌跡,實現了執法力量實時指揮調度。智慧化城市管理系統建設將“城市大腦”作為平臺,以數字監管為手段,探索建立跨區域的執法協作聯動機制,通過多部門信息共享,構建起運轉高效、責任到位的城市管理模式,形成縱向跨層級、橫向跨部門和跨業務的綜合性平臺。在數據匯聚與更新、感知設備接入等方面,完善信息共享、服務高效、管理科學合理的“智慧城管”平臺建設,實現“非現場式”執法和管理,運用城市大腦數據構建城市管理對象誠信體系,督促執法對象遵守城市管理法律法規,促進城市管理工作科學化、規范化,以此助推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優化創新。
為提高城市管理執法能力水平,相關部門通過執法流程再造,解決以往行政執法存在的協同聯動不通暢,部門業務平臺繁雜,縱向協同配合機制不完善,執法資源分散,無法實現跨區域、跨部門的統一監管和集中調度指揮的困境。為破解行政執法的難點,打造運轉協調、邊界清晰、權責一致的城市綜合執法工作體系,通過數字化改革驅動開展行政執法流程再造,創新數字智能綜合執法體系,實現執法問題靶向治理。執法部門以智慧化手段助推改革工作,從方法上創新,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推進數字化執法和智慧化服務,為推動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執法流程再造圍繞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來拓展城市大腦城管系統應用場景,提供智慧應用服務。建立多元共治的全鏈條閉環處置機制,推進跨平臺案件交辦,助力實現城市執法管理問題全場景智能化、全流程可視化、全過程數字化監管,促進城市管理從數字化向智能化升級,推進執法檢查可視化,以此實現高效精準規范執法。推進“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數字監管應用,通過“互聯網+監管”等數字化應用方法,實現執法辦案全程網辦并打造“線下+線上”的可視化監管方式,提供行業監管數字支撐,建立用數據決策、管理、服務的新機制。以數據賦能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的新路徑,以“智”優“治”,讓城市治理智慧化,是城管系統提升管理、服務水平的關鍵。執法部門通過數字化監管手段,依托城市數字化改革體系,優化再造業務流程,推進城管業務架構、運行機制和工作流程的智能化再造,實現與城市大腦的數據、應用和服務有效對接(圖1)。

“智慧城管”模式成為各地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知識社會創新環境下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建設完善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健全信息共享、執法聯動、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等機制,將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廣州市實施“智慧城管+”戰略,推動“數字化”聯合執法,成立全國首家“城市管理視頻智能分析應用聯合實驗室”,圍繞城市管理易發和多發問題開展視頻智能分析技術及算法攻關,協同破解技術應用難題。創新“數字城管”辦案派案系統,為城市管理問題搜尋、算法跟進、抓拍過濾、派案處置、高效監管全鏈條應用奠定基礎,實現了執法智能化轉變。城市管理實現了“人工監看”向“智能采集”“被動監控”向“精準監控”“事后處理”向“實時追蹤”轉變。借助“數字城管”系統一鍵派案,實現城市管理問題AI智能巡查及城市管理態勢適時感知、可視化,讓廣州市城市管理執法人員對城市管理問題做到實時監控和動態管理。
杭州市推進城市管理領域數字化改革,構建全市城管領域統一工作臺。構建城管數字化理論體系和數字化標準規范體系,搭建形成杭州城管領域數字化改革“4+N”總體框架體系,拓展城市綜合執法等行業智慧應用場景,推進多部門、多場景系統集成應用。搭建業務應用支撐平臺、應用門戶、統一數字底座、數字駕駛艙,創新N個智慧應用場景,提升數字化在行業監管和公眾服務等方面的應用水平。
寧波市完善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實現業務協同、數據融合、互聯統一。拓寬城市應用場景,智能分析準確率提升,推廣“AI識別+短信提示+實時處置”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推進智慧城管建設。
深圳市綜合執法部門推動建立區級“城市碼”城市精細化管理平臺,建立健全公共設施和沿街店鋪的“一物一碼,一店一檔”信息庫,為開展城市執法提供了數據信息支持,依托“城市碼”城市精細化管理平臺打破數據壁壘,推進綜合執法線上工作開展。
濟南市智慧城管“一網統籌”協同共管,建立了部分城市部件“數字身份證”,完善“網格化+數字化+路長制”工作機制,城管部門已建成建筑垃圾全流程監管系統、垃圾分類在線監管系統、智慧環衛系統等應用。依托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創新“智慧渣土、智慧工地、智慧環衛、智慧社區、無人機、AI視頻分析平臺”的特色應用系統。
“城管+社區”治理格局建設以網格化城市管理平臺為基礎,推動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領域“一網統管”的管理新模式,打通城市管理服務的“最后一公里”。例如,用好城市管理“聯動+”模式,加強消防安全管理;“城管+環保”聯動,開展工地揚塵治理,推動源頭減排;“城管+交警”聯動,處理違停車輛;“城管+街道”聯動,拆除違法建設,將智慧城管延伸至社區,推進城市管理與社區治理深度融合。
城管執法部門推進“城管進社區”工作靶向提升,使城市管理工作根植社區、融入社區、服務社區,結合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設立綜合治理工作站。“城管+社區+商戶”多元共治模式推進了執法關口前移,城管執法部門以城市管理問題為導向,依托“互聯網+”模式,推進智慧城管建設。要進一步探索“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互聯網+監管”平臺、綜合行政執法指揮調度平臺等的對接聯通,逐步推行信息化移動執法。完善網格化智能工作平臺,建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鞏固提升”城市問題處理機制。執法部門與社區共治,加強社區“微治理”,以網格化城市管理平臺為基礎,以科技賦能城市運行管理為突破口,通過城市治理單元融合重塑等方式,依托大數據平臺,開展數據匯聚和業務整合,搭建城市運行、網格管理和城管執法綜合業務應用平臺。智慧城管在網格化和網絡空間基礎上,通過大數據等信息技術,重構社會治理與社會組織彼此關聯的形態,提升了社會治理層次和水平,促使綜合執法過程更加優化、科學、智慧。“一網統管+智慧運營”模式通過架構智慧運營服務平臺實現社區治理數據化、運營管理智能化。通過科技賦能流程再造,讓基層監管更高效,靶向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執法部門要精確統計執法對象的違法信息,加強對執法對象電子證據的收集并精準認證,提供數據支持,讓“靶向執法”真正做到監管有效。
城管執法數字化技術與社會管理深度融合,要在“共治”上尋路徑,在“精治”上下功夫。面對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智慧化建設,為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城管執法部門要推動城市管理模式創新,優化數字賦能城市管理新模式,對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領域問題開展高標準、高效率處置,創新實施“非現場執法”模式,破解城管執法“瓶頸”。城管執法部門要抓住城市數字化改革新機遇,在實踐中優化執法方式,打造全方位監管、數字化感知的城市立體執法體系。要依托數字城管平臺創新城市管理智慧服務應用場景,讓執法與“城市大腦”建設接軌,全域推進城管執法數字化轉型,在橫向打通業務數據的基礎上,縱向貫通板塊間數管平臺的互聯互通,為城市管理執法領域深度一體化提供基礎支撐。在實踐層面要運用好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為推進城市管理向科學化、精細化和智能化發展探索經驗,為城市管理智慧執法賦能提供借鑒指南。
參考文獻
[1]郁建興,樊靚.數字技術賦能社會治理及其限度:以杭州城市大腦為分析對象[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22,219(1):117-126.
[2]陳水生.城市治理數字化轉型的整體性邏輯[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50(6):72-80.
[3]蘇蕾權.“非現場執法”:實現數字執法? 助力城市精細化治理[J].城市管理與科技,2022,23(3):80-81.
[4]李雪松.技術賦能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基于“智慧城管”的實證分析[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20,121(1):40-49.
[5]宋林霖,蘇蕾權.“靶向執法”助力營商環境優化[J].小康,2021(11):62.
(責任編輯:張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