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勁松,高級記者,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華中師范大學特聘教授,1995年武漢大學哲學系畢業以來,先后供職于新華社湖北分社、湖北日報傳媒集團,參加過“中山艦打撈”“九八長江特大洪水”“三峽工程蓄水”“2008汶川大地震”等重大報道;2012年主持創辦湖北省第一本政經類新聞期刊《支點》。
一誕生即風華正茂!
鄂州花湖國際機場“全球第四”“亞洲第一”和“中國唯一”的標簽日漸醒目。昔時“貨到漢口活”,如今“貨到花湖快”。
自2023年下半年起,這里的每月貨郵量屢創新高,單日貨運航班量甚至一度超越位居首位的上海浦東機場。
從中央到地方,多方力量共同加快打造國際一流航空貨運樞紐。十年磨一劍,一步萬里闊。作為國家的重大生產力布局、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中國實踐以及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節點和重要樞紐的戰略支撐,花湖機場開啟了更具挑戰性的新征程。
國之重器,當有一部文學作品來記錄!
《空中出海——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花湖實踐》是作者歷時七年傾心創作的一部全景展現湖北省“頭號工程”、中國式現代化標桿、新質生產力實踐樣本——鄂州花湖機場規劃、建設、投運、展望等時代風貌的一部長篇報告文學。
本書圍繞建設中國內陸貨運“空中出海口”,分為“新風口——天選之城”“新動脈——空中出?!焙汀靶乱妗安季帧比糠?,一個個真實生動的細節感人肺腑,一系列高端前沿技術首次大規模應用。
在華中科技大學中文系教授周新民看來:《空中出?!肥切聲r代文學的切片,從厚重的歷史和沸騰的當下之間,找到了融合言說空間;《空中出?!肥恰疤魬鸩豢赡堋钡臅r代精神的寫照。
諸多條件處于劣勢的鄂州,要建設機場“本是”一件不可能之事。難得可貴的是,在作者筆下,體現這種精神的,不僅僅有鄂州市委市政府眾多官員,還有普通大眾,尤其那些搬離家園、為了機場建設而做出重大犧牲的普通老百姓。他們也在挑戰文化傳統的羈絆、挑戰對于故土難離的情感依戀。
鄂州花湖機場是中國航空貨運的“開端之作”,每走一步都在創造奇跡,“每扇動一次翅膀”都備受關注!辟天路以翔翥,融全球作比鄰。當空管塔臺、轉運中心等新的地標景觀在花湖機場的開闊地域形成時,中國內陸貨運的“空中出海口”已打開大門!
時間來到2023年辭舊、2024年迎新之際?;êC場轉運中心“工”字形主體結構靠南一側,順豐集團綜合業務樓的外觀猶如一艘大型游輪。
“指揮艙”所在位置,一間超大的辦公室,半環繞落地玻璃窗外,跑道上各類飛機的起起落落和裝卸運輸車輛的進進出出,一目了然。作為貨運樞紐機場的“舵手”之一,王衛高大魁梧的身影常常出現在這里。
十年前,他在“鵬城”深圳謀劃天路出海,振翅欲飛;十年后,他來到以鳳凰為圖騰的鄂州,疫后重振,涅槃重生。
這一年是順豐集團的“而立之年”。當初那個赤手空拳從粵港澳大灣區打拼起家的熱血青年,人到壯年已成長為操盤全球航空貨運網絡的業界領袖快遞之王,他帶領團隊在自古就是水陸交通要沖的湖北成功構建起連接全球的“天空之心”。
“不拓新,就出局!”每隔十年,王衛都會給自己和團隊樹立一個目標。只有不斷前行,不斷開拓創新,不停地揮灑汗水淬煉意志,他才能在時代的大風大浪中里享受這不舒適卻內心豐盈的自由。
“我將會有更多的時間待在湖北及花湖機場!”王衛在一次公開場合表態。對于一個“押了順豐身家性命”的重大項目,他不可能“袖手旁觀”。
對外通達遼闊空間,向內探索精神解放。作為“天空之心”,貨運樞紐機場不僅僅是順豐的,也不僅僅是湖北及鄂州的,它是中國內陸地區對外開放和對接世界市場的重要平臺。
這一年,鄂州撤縣建市恰好步入“不惑之年”。一城一企各自奮進,不期而遇,闖關奪隘,奮楫篤行,共同攜手,十年奮斗,終圓“航空貨運樞紐之夢”。
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一面旗幟,憑借大步向前的實干精神,深圳從一個邊陲小鎮迅速發展成一座欣欣向榮的國際化大都市。在見證這一滄海桑田的變化中,順豐集團上演了“從零到大”的崛起傳奇,運營業績突破2000億元,產值躋身千億元公司行列。
如今,在這座被稱為湖北之深圳的“改革之城”——鄂州,順豐集團能否實現基業長青,完成從大走向偉大的蛻變?當一個企業扎根一個區域,進而肩負起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的神圣使命之時,或許就已經擁有了向下扎根、向上攀登的勇氣,攜時來天地同力,奔向遠大前程。
當然,新冠肺炎疫情3年導致全球經濟震蕩,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到來,“亞洲第一、中國唯一”航空貨運樞紐建成投運帶來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但也無疑是一場形勢嚴峻、任重道遠的挑戰,需要足夠的時間來給出答案,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激情接力。
鄂州花湖機場建成投運只是第一步。貨從哪里來?客從哪里來?又去向何方?也就是說,如何實現物流、人流、信息流、資金流之間的有效互動和高速運轉,將是更為艱巨的探索!
鄂州花湖機場的長遠愿景是“建設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物流體系樞紐平臺”,并在“任何時間、空間為任何貨物提供最快最豐富的物流方式選擇”,遠期超900萬噸年貨運量將雄冠全球。
連接世界的恢宏藍圖令人神往,但重重挑戰已在路上!挑戰往往醞釀著機遇,面對挑戰,那些敢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往往更能夠抓住機遇,成為站上時代潮頭的弄潮兒。
2023年年終“結賬”:鄂州花湖機場已開通45條國內貨運航線,并導入11條國際貨運航線、連通13個國際航點;貨郵吞吐量達25萬噸,到2024年有望突破120萬噸,“超級運力”開始逐級釋放。
“整座城市都將搭乘國家戰略融入世界潮流中!”鄂州市委書記孫兵對鄂州的未來充滿憧憬,但他也明白這座集悠遠歷史與革新開拓于一體的城市,不像當初的深圳那樣幾乎是一張可以盡情揮毫潑墨的白紙,以物流匯聚之勢帶來人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需要滌清的弊端和鏟除的滯濁還有很多。
孫兵在一次會議上特別強調,講好“鄂州故事”不能關起門來“放鞭炮”、桌子底下“放風箏”,要打開格局、放寬視野,進一步提升鄂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借梯登高、借筒傳聲……面向全球展現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鄂州實踐”。
“‘蘋步青云酬壯志,乘‘豐而起贏未來?!倍踔菔形睍浲醐t瑋曾以這樣精心構思的聯句向美國蘋果公司和順豐集團的合作表示祝賀。這一刻,蘋果公司在此設立的順豐鄂州機場區域分撥中心正式啟用,但這一具有行業引領風范的攜手,由于合作雙方外宣低調的要求,并沒有引起應有的輿論關注。
王璽瑋在致辭中向蘋果公司代表蒂姆透露了關于機場建設的一些重要動向:湖北省已與海關總署達成共識,明確鄂州空港綜合保稅區分步建設方案,先于2023年底前批復鄂州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然后計劃于2025年前升級為綜合保稅區,甚至升級為特殊綜保區。
這顯然是一個“以退為進”的方案。湖北省委、省政府和海關總署幾經協商,在原鄂州空港綜合保稅區規劃的基礎上,先行申報保稅物流中心(B型)。武漢海關現場考察后,確定擬申報面積約0.1平方公里即150畝。
保稅物流中心主要分為A型和B型兩種模式:A型是指以一個物流公司為主,滿足跨國公司集團內部物流需要開展保稅貨物倉儲、簡單加工、配送的場所,這種模式已在上海閔行區開展試點;B型則指由中國境內一家企業法人經營,多家企業進入并從事保稅倉儲物流業務的海關集中監管場所。
自8月18日至11月28日,中國一冶項目團隊在確保安全與質量的前提下,奮戰100天完成鄂州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項目2萬平方米的建設任務?!斑@樣做是為了盡快逐步提高鄂州空港綜保區向上申報的分數?!币灰焙惫靖笨偨浝?、鄂州片區分管領導楊勝文透露,鄂州空港綜保區申報原本想單靠引進重大項目一次性達標,但由于種種不可控因素被擱置下來。
按規劃方案,鄂州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建設內容包括海關監管倉庫、海關查驗中心、卡口、海關圍網等。與此同步,鄂州市臨空經濟區先期在順豐國際貨站建設“水果、冰鮮水產品和水生動物”三項海關指定監管的臨時場地,用于滿足當前國際貨運進口需求,待海關查驗中心建成后,再加上進境肉類、植物種苗一并遷入。至于進口藥品的監管場地,按武漢海關、藥監分局、市公共檢測中心的意見,“暫緩建設”。
湖北省委、省政府曾設立2023年底確保機場口岸正式開放目標。但從國家口岸辦反饋的消息稱,國務院已于6月16日審簽2023年度口岸開放審理計劃項目,鄂州花湖機場航空口岸開放不在其中。
“這是一個實事求是的意見,核心還是貨郵量有待達標。”鄂州市商務局局長吳剛介紹,航空口岸對外開放屬于國家事權,需要經過“進入‘十四五規劃”“臨時開放”“市場培育”“年度審理”“國務院批準”“對照正式開放標準建設”和“正式開放驗收”7個階段,花湖機場顯然還處在市場培育期。
有了貨通天下的空中出???,湖北省、鄂州市不由有了更為高遠的追求——對標海南自由貿易島建設“國際自由貿易航空港”。這與順豐控股湖北樞紐項目部總監桂旭當初大膽提出的創新思路不無關系:“建議打造具有部分自由貿易港特征的鄂州空港綜保區,或參照上海洋山特殊綜保區向國家申請‘鄂州空港特殊綜保區,實施‘一線充分放開,區內高度自由?!?/p>
開放,既是泱泱大國的姿態,又是海納百川的氣度。打造一座城市、一個省份、一個區域的持續“吸金力”,根本還在于不斷擴大自己的朋友圈。勝友如云,高朋滿座,最美好不過一場雙向奔赴:“引進來”和“走出去”齊頭并進,“買全球”和“惠全球”并駕齊驅。
多少曾經繁榮昌盛的城市,因為交通的衰減而消失;又有多少城市,因為交通的便利而走向新的輝煌。在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國內國際“雙循環”應勢而出,內陸城市迎來了從空中出海的新機遇。
構建航空貨運樞紐是湖北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的關鍵一步,成為助力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新引擎??梢灶A見,由花湖機場架起的這條“空中新絲路”,將進一步打造中國內陸對外開放新通道,使資源配置更優化,發展空間更廣闊。
相對于航空客運業,我國航空貨運仍處于初級階段。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凸顯了航空運輸業的資源緊缺,同時反映了全貨機在民航運輸體系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國七成以上的航空貨運總量是通過客機腹艙運輸完成的,其中國內市場通過腹艙運輸超八成,國際市場通過腹艙運輸約占一半,且裝載率普遍偏低。同時,國內航空公司在國際航線貨運市場占比不到三分之一。
然而,從鄂州花湖機場建成投運的那一刻起,重塑中國航空貨運格局的大幕已經拉開。當“世界小商品之都”義烏與鄂州這個未來“快遞物流之都”開展深度合作時,一個面向全國的戰略應急物資集散中心、輻射全球的國際供應鏈管理服務中心已現雛形。
世界就在眼前,未來從此浩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