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圍繞甘肅地區云杉類樹種葉部病蟲害的防治技術進行研究,旨在探討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化學防治等綜合技術的具體應用。詳細分析了云杉類樹種面臨的主要病蟲害問題,包括松毛蟲侵害和云杉銹病等,強調了這些問題對云杉林健康的嚴重威脅。提出了幾種主要的防治措施,包括引入天敵種群、應用生物農藥、機械除害和聲波干擾技術以及銅基和三唑類殺菌劑的使用。通過這些綜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云杉類樹種的葉部病蟲害,對于提升樹木的生長健康和林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云杉類樹種;葉部病蟲害;防治技術
云杉林的葉部病蟲害,如松毛蟲侵害和銹病,不僅嚴重影響樹木的生長,還對林木的經濟價值造成負面影響。因此,研究松毛蟲侵害和銹病的綜合防治策略(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以期實現對這些病蟲害的有效控制。本研究將為其他地區云杉類樹種的病蟲害管理提供參考,對于推動林業生態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1 甘肅地區云杉類樹種葉部病蟲害問題
1.1 松毛蟲侵害 松毛蟲是云杉類樹種在甘肅地區的一種常見病蟲害,其主要表現為大量松毛蟲在云杉樹葉上聚集,以樹葉為食,導致葉片黃化、枯萎,嚴重時可導致整株樹木死亡,其成蟲與幼蟲可見圖1。
根據甘肅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的研究,松毛蟲每年可有1~2代,以5月下旬至6月上旬為其活躍高峰期。成蟲產卵于樹葉背面,卵在一周左右孵化,幼蟲期為害最嚴重[1]。該蟲害的發生與季節變化和地理環境有極大關聯,特別是在干旱少雨的年份,松毛蟲的系列速度會顯著增加。
松毛蟲侵害主要與區域內干燥的氣候條件和云杉樹種較為單一的林分結構有關,不僅適宜松毛蟲的生長繁殖,也缺乏自然天敵對其的有效控制。在干旱年份,松毛蟲的數量可能會比平常年份增長約1.5倍,具有明顯的爆發性增長趨勢。
1.2 云杉銹病 云杉銹病是一種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攻擊云杉葉部,造成葉片上出現黃色或棕色的銹斑,嚴重影響樹木的美觀和健康,如圖2所示。
在甘肅地區,該病害普遍存在于云杉林分中,根據調查,云杉銹病的發生率在某些地區可達到70%,尤其是在連續陰雨天氣后,病害發生更為嚴重。
云杉銹病主要與過密的林分和不良的林下環境有關。這些條件不僅為真菌的生長提供了適宜的濕度,還限制了空氣流通,增加了病害傳播的可能性。研究表明,通過調整林分密度,增加林分的多樣性,可以有效降低銹病的發生率。
2 云杉類樹種葉部病蟲害的生物防治技術應用
2.1 引入天敵種群 害蟲種類與天敵選擇 通過對甘肅地區云杉林葉部病蟲害的調查與分析,確定主要害蟲種類,如松毛蟲。根據害蟲的生物學特性,選擇合適的天敵種群,例如對松毛蟲有效的黃帶狹腹繭蜂。天敵繁育與培養 在實驗室條件下,對選定的天敵進行人工繁育與培養,確保天敵種群的質量與數量滿足自然釋放的需求[2]。例如,每個繁育周期內,黃帶狹腹繭蜂的產卵量需達到每只成蟲約300個卵囊的標準。釋放時間與方法 選擇害蟲活躍期或初期進行天敵釋放,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控害效果。釋放方式需根據天敵習性和林區情況靈活選擇,常見方法包括直接手工散播或使用專業設備輔助釋放,確保天敵均勻分布于目標林區。后期監控與評估釋放天敵后,定期對林區害蟲密度及天敵存活狀況進行監測,評估天敵效果。必要時,根據監測數據調整后續的天敵釋放策略,包括釋放頻次和數量。
2.2 應用生物農藥 生物農藥選擇與配比 根據云杉林葉部主要害蟲的種類及其生物特性,選擇針對性強的生物農藥,如針對松毛蟲選擇蘇云金桿菌,其作用原理見圖3。根據實地情況調配適宜濃度的生物農藥溶液,濃度一般為5×108孢子/mL。噴灑時間與方法 確定害蟲的活躍期,并選擇在害蟲密度低至中等水平時進行噴灑,以提高控害效率[3]。使用背負式或手推式噴霧器進行均勻噴灑,確保覆蓋到受害的葉面和潛在藏蟲的區域。效果監測與調整 噴灑后,定期監測害蟲密度和生物農藥的控害效果,記錄數據以便分析評估。根據初次噴灑的效果,決定是否需要進行二次或多次噴灑,以及噴灑間隔和濃度的調整。
3 云杉類樹種葉部病蟲害的物理防治技術應用
3.1 機械除害 定期巡查與害蟲識別 首先,專業人員定期對云杉林進行巡查,使用放大鏡等工具輔助識別受害情況和害蟲種類。巡查頻率根據害蟲活動季節和以往害蟲發生情況進行調整,通常在害蟲活躍期前后加密巡查。受害部位定位與標記 在巡查過程中,對發現的受害枝葉進行定位和標記,以便于后續的精確除害操作。對于高度集中的害蟲發生區域,進行重點標記。害蟲及受害植物部位的移除 使用剪刀、鋸或其他適合的工具,根據受害程度剪除受害的枝葉或直接移除害蟲[4]。在操作過程中盡量減少對健康枝葉的損傷,并采取安全措施保護操作人員。受害物的收集與銷毀 剪除或清除的受害枝葉和害蟲需及時收集并轉移到林區外指定地點,采用焚燒、深埋等方法安全銷毀,以防害蟲再次散播或引發新的害蟲問題。后續監測與記錄 完成機械除害后,需繼續對處理過的區域進行監測,記錄害蟲發生情況和植物恢復狀況,為后續管理提供數據支持。表1展示了某區域機械除害的效果評估記錄。
3.2 聲波干擾 害蟲行為研究 在實施聲波干擾前,首先對目標害蟲的行為習性進行研究,確定害蟲對聲波的敏感頻率范圍。這一步驟通常需要通過實驗室研究和現場測試來完成。聲波設備的選擇與配置 根據害蟲敏感的頻率范圍,選擇合適的聲波發射器。配置時,根據林區的具體情況(如林區面積、樹種分布等)確定設備的數量和布局位置,以確保聲波能夠有效覆蓋整個目標區域。聲波發射時間安排 確定聲波發射的最佳時間段。由于許多害蟲在夜間最為活躍,因此聲波設備通常在夜間到凌晨時段工作,以達到最佳干擾效果。設備的安裝與調試 在選定的位置安裝聲波發射器,并進行調試,確保設備可以在指定的時間內發射特定頻率的聲波[5]。需要確保設備穩定運行,且不對周圍的野生動物和人類活動產生負面影響。根據監測結果,適時調整聲波發射的頻率、時間和設備布局,以優化控害效果。
4 云杉類樹種葉部病蟲害的化學防治技術的應用
4.1 銅基殺菌劑應用 銅基殺菌劑的應用流程如圖4所示。藥劑選擇與配比 選擇銅離子濃度為50%的可濕性粉劑作為主要藥劑。根據實地情況,每100L水中添加銅基殺菌劑100g配制藥液。噴灑時機與頻率 銅基殺菌劑應在云杉銹病發生初期或預防期使用,最佳噴灑時機為早晨或傍晚,以避免強烈日照導致的藥劑揮發或葉片燒傷。噴灑頻率根據病情嚴重度調整,一般情況下,每隔7~10d噴灑1次,連續2~3次。噴灑技術與設備 使用背負式或手推式電動噴霧器,確保藥液均勻覆蓋葉面,特別是葉背,因為云杉銹病菌多在葉背形成孢子。噴頭選擇霧化效果好的類型,以提高藥液的附著力和滲透性。安全防護與環境保護噴灑期間,操作人員需穿戴防護服、手套和口罩,避免藥劑接觸皮膚或吸入。同時,注意保護周圍的水體和非目標生物,避免藥劑泄漏或飄散。
4.2 三唑類殺菌劑應用 藥劑選擇與濃度 選用有效成分為25%的三唑類殺菌劑水乳劑,配制濃度為0.1%的藥液,即每100L水中加入三唑類殺菌劑250mL。噴灑時機與頻率 三唑類殺菌劑適用于銹病發生初期直到中期防治。噴灑的最佳時機同樣為早晨或傍晚,以利用低溫濕度較高的條件,增強藥效。根據病害發展情況,每隔14d噴灑1次,不超過3次。噴灑方法 利用背負式噴霧器進行噴灑,調整噴霧器至微霧狀態,確保藥液能夠均勻覆蓋到云杉的受害部位。重點關注樹冠內部和下層葉片,這些區域通風條件較差,容易形成濕潤環境,有利于銹病的發展。操作人員安全與環保 操作人員應穿戴完整的防護裝備,作業結束后進行徹底清洗。在噴灑過程中避免對蜜蜂等益蟲的影響,盡量在這些益蟲不活躍的時段進行。
通過綜合應用多種防治技術,對甘肅地區云杉類樹種葉部病蟲害進行了有效控制。研究表明,結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方法,可以顯著降低害蟲密度,提高云杉林健康水平。尤其是生物防治技術,如引入天敵種群以及合理應用生物農藥,不僅能有效控制害蟲,還能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此外,機械除害和聲波干擾等物理防治方法,為病蟲害管理提供了非化學的解決方案?;瘜W防治雖然立竿見影,但需注意藥劑的選擇與使用,避免長期依賴造成的環境污染和害蟲抗藥性問題。未來研究應更多關注生態友好型的防治策略,以促進云杉林健康和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艷.云杉常見病蟲害發生原因及防治探究.廣東蠶業,2022,56(4):117-119
[2]孫志強.云杉病蟲害的防治探究.現代園藝,2020(2):66-67
[3]閆金貴.云杉病蟲害防治策略.種子科技,2022(10):94-96
[4]馬瑞強.甘肅云杉常見病蟲害防治技術.特種經濟動植物,2024,27(2):137-138,200
[5]李聯祖.甘肅天祝青海云杉病蟲害防治措施.特種經濟動植物,2023,26(11):104-106
(王海龍 甘肅省平涼市國有麻庵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