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高血壓(痰濕證)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高血壓(痰濕證)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不同用藥方案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3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西藥,研究組給予常規西藥+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療程結束后,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均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后血壓均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照組(P<0.05);兩組治療后血脂均改善,且研究組改善幅度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高血壓(痰濕證)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調節血脂,提高降壓效果,且安全性高,對控制病情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半夏白術天麻湯;高血壓;痰濕證;中醫證候;血脂;安全性
高血壓屬于心血管系統常見疾病類型,具有起病隱匿、病程長、并發癥多的特點,持續性高血壓可對心、腦、腎等靶器官造成損害,引發一系列不良心腦血管事件[1]。高血壓一旦確診需終身用藥,西醫臨床上常用降壓藥控制血壓水平,但部分患者服藥依從性不高,整體治療效果有限。中醫將高血壓歸屬于“眩暈、痰濁”范疇,主要病機為脾濕成痰、氣血混亂、風痰上擾,以痰濕證最為常見[2]。半夏白術天麻湯健脾化濕、熄風祛痰作用顯著。鑒于此,本研究以2021年7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高血壓(痰濕證)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高血壓(痰濕證)的臨床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高血壓(痰濕證)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不同用藥方案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35例。對照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34~73歲,平均年齡(52.56±5.74)歲;病程2~19年,平均病程(10.48±2.33)年;體重45~84 kg,平均體重(65.55±3.18)kg;高血壓分級為1級11例,2級15例,3級9例;合并高脂血癥11例,冠心病9例,糖尿病6例。研究組男18例,女17例;年齡35~75歲,平均年齡(52.87±5.63)歲;病程2~20年,平均病程(10.52±2.46)年;體重43~85 kg,平均體重(65.24±3.22)kg;高血壓分級為1級12例,2級14例,3級9例;合并癥為高脂血癥10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及《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中的相關診斷標準[3~4];經中醫辨證為痰濕證;無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及藥物過敏史;依從性良好;知曉治療方案后表示自愿配合。
排除標準:繼發性高血壓;惡性腫瘤;精神心理疾病;妊娠高血壓;存在研究用藥禁忌證;拒絕配合治療。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西藥:口服硝苯地平控釋片,每次1片,每日1次。同時囑咐患者低脂低鹽飲食,適量運動,對伴有高脂血癥、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需對癥用藥。研究組給予常規西藥+半夏白術天麻湯隨證加減治療,組方:天麻、半夏各20 克,白術、茯苓各15 克,橘紅、甘草各10 克。眩暈重者加膽南星、僵蠶;頭痛重者加蔓荊子、川芎;痰濕重者加桂枝、澤瀉。將諸藥混合后水煎,取藥液約300 mL,分早晚2次服用。常規西藥治療同對照組,兩組均連續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血壓控制效果:顯效,治療后收縮壓下降20 mmHg以上,舒張壓下降10 mmHg以上,血壓水平恢復正常值;有效,治療后收縮壓下降10~20 mmHg,舒張壓下降10 mmHg以內,血壓水平明顯下降但未至正常值;無效,未滿足上述標準[5]。總有效=顯效+有效。(2)比較兩組中醫證候積分:包括眩暈、嘔吐痰涎、頭痛、頭重如裹、心悸、胸悶等,根據嚴重程度分為無癥狀(0分)、輕度(1分)、中度(2分)和重度(3分)。(3)比較兩組血壓水平:主要觀察24 h平均收縮壓(24h SBP)與舒張壓(24h DBP)、夜間平均收縮壓(nSBP)與舒張壓(nDBP)、日間平均收縮壓(dSBP)與舒張壓(dDBP)水平。
(4)比較兩組血脂指標:抽取患者空腹狀態下外周靜脈血液樣本5 mL,分離獲取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和總膽固醇(TC)。(5)比較兩組用藥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如腹瀉、惡心嘔吐、頭暈等。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29%,高于對照組的77.14%,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后各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血壓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前的24h SBP、24h DBP、nSBP、nDBP)、dSBP、dDBP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研究組治療后各血壓值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血脂相關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前的血脂相關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血脂水平均明顯改善,且研究組改善幅度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4。
3討論
高血壓為各類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可給患者生命健康造成極大威脅。臨床需采取有效措施穩定控制患者血壓,延緩病情進展,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改善患者預后[6]。中醫認為痰濕內盛是高血壓的基本病機,半夏白術天麻湯方出自《醫學心語·眩暈》,方中半夏為治痰濕之要藥,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效;天麻具有平肝熄風、化痰之效;白術、茯苓健脾燥濕、益氣化痰;川芎活血化瘀;橘紅理氣調中、健脾燥濕;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燥濕化痰、健脾逐水、活血化瘀之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半夏白術天麻湯可有效擴張血管,調節血脂,控制血壓穩定[7]。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血壓、血脂相關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高血壓(痰濕證)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調節血脂,提高降壓效果,且安全性高,臨床應用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鄭雪龍.半夏白術天麻湯治療高血壓病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醫臨床研究,2021,13(10):99-101.
[2]趙秀芹.加味半夏白術天麻湯治療高血壓合并高脂血癥的臨床效果與安全性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23,18(17):10-13.
[3]王晨,楊威,孫芳,等.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病痰濕中阻證的臨床研究[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23,37(3):91-94.
[4]陳正瑜,鄧鈺.溫膽湯合半夏白術天麻湯對高血壓患者改善病情及穩定血壓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22,41(8):54-55.
[5]丁雪梅,王麗,馬文政,等.半夏白術天麻湯聯合硝苯地平緩釋片治療痰濁中阻型高血壓患者的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2,34(16):96-98.
[6]田福明.半夏白術天麻湯合溫膽湯聯合硝苯地平緩釋片治療高血壓的臨床效果[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22,6(13):83-86.
[7]劉汲潮,李青,陳錦豐.加味半夏白術天麻湯對痰濁中阻型高血壓病的影響[J].安徽醫專學報,2021,20(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