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使各級領導干部深入學習掌握政策,提升業務能力,改進工作作風,本期“半月壇·半日談”活動圍繞“加快推進‘五個基地’建設,即都市圈先進制造業協同發展基地、能源產業轉型發展示范基地、現代農業及農產品精深加工基地、‘快樂文化’多元體驗基地、節點型現代物流陸港基地,組織人事部門如何發揮更大的效能”開展。與會的各縣(市)區常委、組織部部長和部分市直單位分管干部人事工作的同志進行了充分交流。
鐵嶺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吳秀彪:全面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
基層黨組織要更好發揮作用,需聚焦中心工作,切實把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全面振興的強大力量,抓黨建促高質量發展。
健全組織體系。堅持抓基層、強基礎、固基本,探索“支部建在網格上,黨員志愿者作用發揮在節點上,部門資源整合在鏈條上”的服務型黨組織設置和運行管理新模式。加大新興領域黨建工作力度。
突出抓好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全面提升跨村產業聯合黨委建設質效和帶富能力;分層級抓實“黨群共富責任區”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發揮合作社帶富主體作用。
堅持抓黨建促基層治理,學好用好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組織體系和治理體系有機銜接、良性互動。
堅持抓黨建促民生改善,以基層黨組織的“零距離”服務架起黨心、民心的“連心橋”。
開原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高勇:打造堪當全面振興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打造一批素質高、本領強、作風硬的干部隊伍,對鐵嶺的全面振興新突破具有關鍵性的作用。
聚焦高質量發展,鍛造攻堅克難好班子。緊緊圍繞鐵嶺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五個基地”建設等重點工作,結合年度考核和部門職能特點,圍繞發改、財政、工信、招商等重點領域,選好干部配強班子。圍繞經濟和民生項目建設,選派年輕干部、后備干部推動老舊小區改造、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數字產業園打造,在關鍵崗位歷練干部。圍繞干部專業化能力提升,深入開展校地合作培訓,對經濟發展相關領域人才進行專業化培訓,彌補專業部門干部素質不高問題。
考核全覆蓋,精準考核干部工作實績。繼續開展即時考核、專項考核,動態掌握領導班子工作質效和干部履職情況。關鍵是把功夫下在平時,多渠道多角度了解干部實績表現、一貫表現和在急難險重任務中的表現。堅持蹲點調研,做深談心談話;把平時考核、專項考核、即時考核、年度考核、無任用調研等有效結合起來;全過程加強干部考核結果運用。
錘煉干部,全方位激發干部干事創業動力。提高素質能力,既靠干部個人自覺努力,也靠組織上加強培養。要有組織、有計劃地把干部放到改革發展穩定第一線鍛煉,放到艱苦復雜地區磨煉,放到關鍵吃勁崗位歷練。緊緊圍繞“五個基地”建設等重點工作,充分發揮招商引資專業團隊作用,讓他們在招商一線淬煉成長。著眼縣域經濟發展和干部隊伍長遠建設,不斷充實完善年輕干部儲備庫。
清河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家軍:
發揮人才“第一資源”作用,更好地服務于“五個基地”目標任務實現
人才工作是組織工作“三駕馬車”之一,也是組織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建議把“人才引進”作為組織部門服務保障“五個基地”建設的著力點,并重點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首先,要“底數清”,知曉“有啥缺啥”。圍繞“五個基地”建設,建議專門組織開展一次“人才狀況摸底調查”,在宣講人才政策的同時,摸清各基地建設中的人才現狀和人才需求,一企一冊建立臺賬,并運用數字化手段繪制出各基地產業鏈“人才云圖”,引導高校等與“五個基地”實現人才供需“云”對接,從而做到精準引才和育才。
其次,要“政策活”,做到“缺啥研究啥”。“五個基地”各有各的行業特點和發展層次,建議為“五個基地”量體裁衣,逐一制定更有針對性、更加靈活的人才政策。比如,針對打造都市圈先進制造業協同發展基地,在原有引進高層次人才政策的基礎之上,可進一步考慮為數控機床、模具制造等急需的低學歷高技能人才量身設計相關配套政策,從而讓各基地人才政策特點更加鮮明,更具有吸引力和競爭力。
第三,要“舉措新”,讓人才知道來鐵嶺與去別的地方“有啥不同”。當前,各地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紛紛出臺各具特色的人才政策,我們鐵嶺無論是區位還是待遇都不具備明顯的優勢。所以,我們必須拿出讓人才眼前一亮的舉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才引進的競爭中有一席之地。
本期“半月壇·半日談”活動工作小結
本次座談會圍繞“加快推進‘五個基地’建設,組織部門如何發揮更大效能”開展。會上,與會代表聚焦干部、人才、基層黨建等方面工作談問題、找根源、研對策、提建議。會后,鐵嶺市委組織部在充分吸收各方意見的基礎上,結合鐵嶺組織工作實際,制定出臺了組織部門服務保障三年行動“1+9”系列文件,著力推動組織工作在服務保障“五個基地”建設中精準定位,積極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