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技術性貿易壁壘是影響各國經濟安全的重要因素,我國國家經濟安全也深受影響。技術性貿易壁壘是各國變相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新形式,是指通過技術標準和認證等手段限制進口產品的貿易壁壘。近年來,技術性貿易壁壘在全球范圍內呈現出聚焦能源和環境領域、向價值鏈上游高端環節延伸的趨勢。這些壁壘具有涵蓋產品種類多樣、以歐美主導和復雜性的特征,是國家利益在特定市場發生競爭性沖突的結果。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沖擊直接影響了微觀企業的經濟狀態,引發了行業以及地區維度的波動,使其產業鏈發生結構性調整,并通過國內外市場雙向聯動以及產品,勞動力市場雙方均衡作用等途徑深刻影響了微觀主體乃至宏觀經濟的穩定狀態,從而深刻影響國家經濟安全。
關鍵詞:技術性貿易壁壘;國家經濟安全;出口;非關稅壁壘;貿易保護主義
中圖分類號:F272.3;F 7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4)07(a)--04
隨著全球經濟的一體化以及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對外貿易的角色已不再局限于單純的外匯積累和短期利潤,而是與我國經濟的生命線緊密相連。一個健康穩定的經濟體系是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基礎。它直接影響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國家的影響力和戰略地位。同時,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國家經濟安全不僅僅是一個內部經濟問題,更是一個涉及外部環境和國際關系的復雜問題[1]。當前,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已超過30%,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外貿對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在促進產業升級、推動經濟增長和增加就業機會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全球市場的波動性和不確定性,對外貿易往往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如技術性貿易壁壘、國際經濟形勢、貿易政策變化等。這些波動直接影響國家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因此確保我國對外貿易的覆蓋范圍、穩定性和持續合作性發展已成為維護國家整體經濟安全的重要環節。全球市場不穩定性波動直接影響到我國經濟整體環境,對外貿易作為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穩定性對于維護國家整體經濟安全至關重要。
然而,隨著進出口貿易的進行,在多年數據研究中我們發現技術性貿易壁壘造成的貿易損失占比巨大,并且這種趨勢還在不斷加劇如表1所示。因此,究竟如何針對問題,合理跨過部分TBT,實現對外貿易的跨越式階梯增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從促進國際經濟貿易增長角度出發,研究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整體經濟安全的影響,制定相關防御預警機制,對我國實現經濟穩定增長具有現實意義[2]。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近年來,我國頻繁遭遇技術性貿易措施(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 的沖擊,國際市場的風云變幻對國內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影響國內經濟穩定運行的外生變量越來越多,部分企業遭受沖擊失去大量外貿訂單。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沖擊直接影響了微觀企業的經濟狀態,引發了行業以及地區維度的震蕩,使其產業鏈發生結構性調整,并通過國內外市場雙向聯動以及產品,勞動力市場雙方均衡作用等途徑深刻影響了微觀主體乃至宏觀經濟的穩定狀態,從而進一步引發了國家經濟安全的憂慮。具體來說,對于中國微觀企業而言,技術性貿易壁壘直接影響出口決策和經濟表現。一旦被限制或禁止出口,企業將失去市場競爭力,這將進一步導致就業機會減少,產能過剩,利潤下降等問題。與此同時,技術性貿易壁壘還會間接觸發影響其技術所涉及的各行各業,產品質量品質,市場勞動力結構,進而深刻影響國民經濟運行的穩定性。
技術性貿易壁壘在產品品類方面涵蓋甚廣,我國的技術密集型產品例如5G聯網通信,高端機床,電纜機器機械等,以及勞動密集型產品如紡織服裝,玩具,皮革,家具等。如圖1所示,貿易壁壘所涉及的產品品類結構變化趨勢最近五年以來,食品飲料以及動植物商品制品所占的比例呈明顯下降趨勢,而機器電氣設備及其零件,以及化工產品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趨勢。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制品所占比率相對較低,但其絕對數量保持穩定。
1 國家經濟安全的定義和保障
國家經濟安全是指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內外部威脅和風險,通過采取一系列手段和措施,保障國家經濟發展的安全和穩定。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國家利益。國家經濟安全的保障涉及多個方面,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在經濟領域,國家應當加強對關鍵產業、重要資源和關鍵技術的保護,建立健全國家安全審查制度,加強信息安全和網絡安全等方面的保障措施,以確保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安全。
2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
技術性貿易壁壘是指發達國家通過技術標準、認證、檢驗等手段,限制出口到其市場的產品。這些壁壘往往以保護消費者、環境和知識產權為由,實際上卻成為限制其他國家企業進入發達國家市場的一道門檻。對于中國企業來說,技術性貿易壁壘不僅影響了產品的生產成本和貿易成本,還對企業出口決策、出口金額以及出口產品質量產生了重大影響。因此,本文將探討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企業生產經營決策與產品質量調整的影響。
2.1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出口結構轉型與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中國對外貿易出口高精尖結構性轉型以及向高精尖產業鏈條靠攏形成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在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影響下,中國對外貿易出口逐漸從勞動密集型產業鏈條向高精尖產業領域優化升級。例如,受到電子產品貿易壁壘的影響,中國電子產品出口轉向創新型、高附加值的產品,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此外,技術性貿易壁壘還從需求端反映出來,推動了中國出口市場的轉型,使得中國出口逐漸向技術含量較高、高附加值產品市場傾斜。這不僅有助于提升中國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還有利于相關產業在國內的生產調整和轉型升級。中美兩國本來就是雙方的貿易大國,但經常發生貿易摩擦,特別是上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后,中美之間的經貿關系出現了嚴重的摩擦且成為雙方爭端的重要方式,而技術性貿易壁壘也逐漸增加。這些壁壘主要是針對科技領域的產品和服務,在國際貿易中起到阻礙和限制的作用。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不僅影響到兩國的經濟,還對全球貿易秩序產生了嚴重影響。由于其重要性,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通報增加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與此同時,美國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標準逐步升級,主要表現為精細化程度和難度系數提高。在總體趨勢上美國技術性貿易壁壘趨向嚴苛化,復雜多樣化,對我國微觀企業主體產生深刻影響并波及宏觀經濟,極大增大了中國的應對難度,限制了中國出口貿易的發展,影響了中國產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3],由此可見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沖擊對我國經濟安全產生了巨大影響。
2.2 技術性貿易壁壘沖擊對就業穩定與勞動力結構調整的影響
2.2.1 微觀主體企業進出口產品結構發生改變對相關勞動力就業系統需求規模的影響
面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沖擊,中國出口產品轉向高精尖領域,這對相關就業崗位的勞動力需求規模產生了直接影響。一方面,一些低技術密集度行業將面臨產能過剩和下崗職工的問題;另一方面,高技術密集度行業的就業崗位數量相對較少,需要更高技能水平的勞動力,這也對勞動力的技能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
2.2.2 導致出口產品結構從低技術型密集產業向高技術型密集度產業集中,從廉價勞動力轉向高端人才需求
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沖擊不僅間接影響了企業的出口產品結構,還推動了中國出口產品向高技術密集度行業的集中,從而影響了勞動力人員技術結構優化的需求。為了適應市場需求,企業需要加強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提高員工的技能水平和素質,以滿足市場對于高技能勞動力的需求。
2.2.3 技術性貿易壁壘沖擊對于企業出口產品質量優化具有倒逼作用,對中國勞動力平均技能水平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
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沖擊對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產生了影響。為了應對貿易壁壘的壓力,企業需要通過提高產品質量來增強市場競爭力。這就對中國勞動力平均技能水平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企業需要擁有更多的高素質員工,他們需要具備更好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保證出口產品的品質和性能,從而更好地適應國際市場的需求。
3 針對問題從技術性貿易壁壘中破局,保護國家經濟安全
3.1 頂層設計不足,資料協調不足
當前,中國在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全國技術性貿易措施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功能在于協調而非決策,這意味著各管理部門需要協調業務,但頂層設計不夠充分,協同效率不高。財政部、發展和改革委員與監管部門在政策規章以及工作策略、微觀目標等領域存在差異性,導致相關部門信息流通不暢和數據資料庫難以互通整合。因此,加強頂層設計和協同機制建設是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4]。
3.2 信息平臺與信息追溯能力不足
政府有關部門頂層設計上傳下達不夠到位,落實內容針對性不到位。同時,技術性貿易壁壘監測與跟蹤系統以及壁壘信息預警的信息平臺有待整合。面向企業主體的線下宣傳和培訓力度不足,導致企業難以及時了解并應對貿易壁壘。因此,政府需要加強信息傳遞,提高信息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完善線上信息平臺,同時加大線下宣傳和培訓力度,讓企業更好地了解和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
3.3 技術性研究成果落后,人才資金投入不足
中國在建立統一的國家級技術性貿易措施通報跟蹤與壁壘預警研究數據庫方面的情況似乎尚未有明確的架構。政府部門內部研究機構缺少專職崗位和編制,這使得技術性貿易措施的研究成果落后。重點項目財政研究費用劃撥不足,地方與中央兩級人才管理研究費用落實不到位。這意味著政府部門在技術性貿易措施領域的治理參與程度較低。這些問題的存在,限制了技術性貿易措施的有效應對能力,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和改革創新,提升技術性貿易措施的治理水平。
3.4 技術國際接軌不足,治理參與程度較低
技術檢測能力缺乏,部分檢測試劑、設計、技術與國際接軌不足,全球認證認可機構的國際影響力不足,中國在技術國際接軌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5]。目前,技術檢測能力不足的突出問題,給企業的貿易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在不同領域中的產品因質量問題而被召回。此外,中國相關技術性壁壘認證機構國際地位較低,在高精尖技術體系方面,中國仍與國際技術市場占主導方面的發達國家存在差異。中國與占國際技術市場主導地位的發達經濟體存在差距。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提高技術貿易的競爭力。
4 技術性貿易壁壘與國家經濟安全的關系
4.1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威脅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國家經濟安全構成了實質性的威脅。一方面,技術性貿易壁壘會直接限制出口商品的種類和數量,導致中國微觀企業的出口決策和經濟表現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國家經濟運行的穩定狀態。另一方面,技術性貿易壁壘會間接影響與所涉技術要求相關的勞動力結構、產品產業鏈等,這些因素的變化都會對國家經濟安全造成潛在影響。
4.2 國家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優化措施
針對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威脅,我國應當通過管理制度改革、信息傳遞、基礎研究、技術標準國際化建設等方面采取具有針對性的優化措施,以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所帶來的挑戰,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同時,加強特別貿易關注,及時發現和解決技術性貿易壁壘帶來的問題,也是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手段。
5 結論
5.1 技術性貿易壁壘與國家經濟安全關系的深刻認識
在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背景下,技術性貿易壁壘已成為各國保護主義的新形式。技術性貿易壁壘的不斷增加,直接影響了中國微觀經濟體的經濟狀況,從而波及整體宏觀出口決策和經濟狀態,進而導致產業鏈,產業結構以及勞動力高精尖化的結構性優化調整,最終影響了國民經濟的穩定性。因此,我國應進一步認識到技術性貿易壁壘與國家經濟安全之間的深刻關系,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應對。
5.2 技術貿易壁壘下我國經濟安全面臨的困境,未來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應對策略
缺乏健全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研究和應對體系,是當前我國面臨的一個難題。目前,一些國家和地區通過各種方式,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限制其他國家產品的進入。這類貿易壁壘常常包括技術標準、認證和檢驗等方面,給我國出口企業帶來了很大困擾。盡管我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但由于缺乏完善的應對機制和研究體系,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建立健全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研究和應對體系,成為當前亟須解決的問題[6]。
5.2.1 完善頂層設計,健全政府規制
在政府規制層面借鑒WTO及APEC等國際組織有關良好規制實踐議題的談判內容,不斷完善我國的行政法內涵,提高政府規制行為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特別是企業的參與度,加強不同部門之間規制措施的協調與合作,使政府的規制決策更加科學合理,政府規制能力不斷提升,以“良法促進善治”,確保政府在進行“放管服”改革的同時,還能保證對一些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開展必要的規制,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5.2.2 加強壁壘應對研究,落實經費、人員保障
在加強技術性貿易壁壘應對方面,需要有充足的資金投入以及高精尖化的人才作為基礎保障。整合現存的技術貿易壁壘信息機構,打造世界級技術性貿易壁壘跟蹤以及預警數據庫,提升全球認可度。建立中央,地方兩級普通及重點課題組研究體系。因此,國家應當加大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研究的投入,同時優化工作隊伍,確保研究工作的順利進行。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帶來的挑戰,維護我國企業的合法權益[7]。
5.2.3 推動技術與國際接軌,參與全球標準治理
為了推動技術與國際接軌,我國需要建設一個結構優化、先進合理、國際兼容的標準體系。這個標準體系應該具有廣泛的參與性、公正性和透明性,旨在促進全球貿易和技術創新的發展。同時,我國還應該積極參與國際標準治理,提升話語權和影響力。比如,可以參與國際標準組織ISO的標準制定和修訂工作,以及在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中提出技術性貿易措施的改革建議。此外,我國還可以通過區域框架協議或多雙邊磋商機制,推進國際合作與對話,加強技術創新合作,共同推動技術與國際接軌[8]。
5.2.4 投資轉移
投資轉移是一種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有效策略。通過投資轉移,企業可以將生產線轉移到技術性貿易壁壘較低的國家或地區,從而規避貿易壁壘對出口產品的影響[9]。
為了繞過繁瑣的TBT限制,企業可以采取投資轉移策略來繞過這些繁瑣的限制。首先,企業可以利用微積分和最優化理論來評估不同投資方案的經濟效益,通過計算不同市場的需求彈性和潛在利潤,企業可以選擇對TBT限制較少的市場進行投資和銷售,從而最大化收益。運用概率論和統計學方法,企業可以評估TBT對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并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策略。通過量化風險,企業可以更好地應對潛在的貿易壁壘,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降低風險。此外,企業還可以利用線性規劃等方法來優化供應鏈,減少成本并提高靈活性。通過優化供應鏈,企業可以更好地適應不同市場的需求,并繞過TBT限制。運用時間序列分析等統計方法,企業可以預測TBT可能的變化趨勢,并據此調整投資策略。通過預測市場變化,企業可以提前做好準備,兼并、開辦子公司等跨國經營措施來應對潛在的貿易壁壘。這種策略可以幫助企業降低貿易壁壘帶來的負面影響,提高競爭力,并實現可持續的貿易增長。
參考文獻
鄭休休,劉青,趙忠秀.對華技術性貿易壁壘與國家經濟安全[J].國際經濟評論,2023(1):131-151+7-8.
鄭休休,劉青,趙忠秀.技術性貿易壁壘與中國企業出口調整:“優勝劣汰”與“提質升級”[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22,36(4): 92-107.
紀建悅,許瑤,劉路平.美國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新態勢與中國的應對策略[J].國際貿易,2022(4):4-11.
王兆華,雷家骕.基于國家經濟安全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影響分析與對策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4(5):73-77.
高凱.美國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中國電器出口的影響及對策[D].沈陽: 遼寧大學,2018.
崔巍.我國技術性貿易壁壘預警機制研究[D].長春: 吉林大學,2007.
FABIAN J ,SINK J. EPA to curb production ,imports of po-tent greenhouse gas[EB/OL]. (2021-05-03)[ 2021-11-15] . https://www. bnnbloomberg. ca/epa-to-curb-pro-duction-imports-of-potent-greenhouse-gas-1. 1598536.
紀建悅,許瑤,劉路平.美國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新態勢與中國的應對策略[J].國際貿易,2022(4):4-11.
張淑靜,溫凱茹.美國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中國出口的影響: 兼談中美貿易摩擦的實質[J].國際經濟合作,2019(4) : 8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