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技師學院自建院以來,始終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大力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全國職業院校率先探索出“校長圍繞廠長轉、專業圍繞產業轉、教學圍繞生產轉”和“學校像工廠、教室像車間、老師像師傅、學生像徒弟”的“三轉四像”辦學模式,促進了產業、專業、就業“三業”聯通和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四鏈”融合,走出了一條現代職業教育特色辦學道路。
(一)堅持“校長圍繞廠長轉”,緊貼企業人才需求
學院堅持“校長找廠長”“學校怎么辦、廠長說了算”的理念,先后與西門子(中國)、比亞迪、寧德時代、江淮汽車、昊源化工等150多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探索出“引企入校、前廠后校、創新創業、校校合作、校外公共實訓基地、創新創業基地”等10多種校企合作模式,推動校企共同培育技能人才。比如,學院為了把數控專業建設成全國一流專業,積極推進與北京新風航天裝備有限公司的合作,以學院為試點在全國率先探索智能制造生產性實訓基地。針對學院與工業園區距離較遠、產教融合落地難等實際問題,探索把分院辦到縣市區、辦到開發區、辦到企業車間里,先后與界首市、阜南縣、潁上縣、太和縣、阜陽經開區籌建阜陽技師學院縣市區分院,在江淮汽車、昊源化工設立企業教學點,實現縣里的學生上縣里的技校、在縣里的企業就業,破解縣域招工難、留人難的難題。比如,學院在阜合產業園建立教學點,先后為園區內的江淮汽車阜陽分公司、常陽機械、比克希等企業針對性輸送、培訓技能人才2000余人,解決了企業的用工難題,得到園區企業的一致好評。
(二)堅持“專業圍繞產業轉”,對接產業發展方向
學院主動適應區域產業結構調整需求,全面對接安徽省“十大新興產業”和阜陽市“十大特色產業”,重點建設新能源、機電工程、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服務、醫藥健康五大優勢學科專業群,設立智能制造、工業機器人、物聯網、網絡安全、云計算、大數據、新能源汽車等15個高精尖專業,源源不斷為產業發展精準輸送人才。比如,學院抓住當前市場上電梯專業高技能人才缺口大的機遇,積極引入安徽頂順電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樓宇自動控制設備安裝與維護(電梯方向)專業,培養了一批熟練掌握電梯安裝、調試、保養和維修等方面專業技能的急需緊缺型人才。同時,阜陽市委、市政府將學院列入招商引資重要保障要素,阜陽市招來什么樣的頭部企業、招來什么樣的專精特新企業、招來什么樣的專家配套企業,就讓學院配套什么專業。2021年以來,累計有2000多名客商到學院參觀,促成比亞迪、金風科技、北方職教集團等多個招商引資項目落戶阜陽。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三峽·金風科技現代能源創新示范園、皇氏年產20G WTopcon超高效太陽能電池片及組件等,超百億元重大項目投資客商來阜陽市考察時,都對學院的“三轉四像”辦學模式給予高度評價,紛紛主動要求加微信、談合作、要人才。當前,學院正在持續深化與比亞迪集團的合作,共建產業學院,引進比亞迪培訓認證體系,推動技術標準、人才標準“雙標準”的深度融合,加快培養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有效促進阜陽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
(三)堅持“教學圍繞生產轉”,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學院通過設立“校中廠、校中企”,共建生產型實訓基地、學習型工廠,把企業現行的技能標準、生產流程、企業文化融入教學全過程,把企業的專家、能工巧匠和國內知名的技能大賽教練、專業導師聘任為學院客座教授、兼職教師,讓企業深度參與學院專業建設、課堂教學、實習實訓等工作,讓學生達到“畢業即成才,成才即上崗”的培養目標。比如,學院與北京新風航天裝備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一流智能制造專業群,制定專門人才培訓方案,每年選拔30名優秀師生進入航天企業生產一線鍛煉;北京新風航天裝備有限公司在學院建設生產性實訓基地,選派8名“大國工匠”榮譽稱號獲得者、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駐校任教;目前,校企合作培養出的100余名高技能人才被企業以萬元月薪爭搶。再如,學院與國家電網阜陽供電公司通過企業送培、校方送學、學生實踐、共同發展等方式開展合作,共同打造新型電力技術人才培訓平臺,按企業崗位標準共同打造了皖北最大的新型標準化電力技術人才培訓基地,為包括阜陽市在內的整個皖北電力行業培養輸出了大量高技能人才。又如,學院創新校企合作模式,通過“做中學,學中做,邊學邊做”的教學理念進行人才培養,與7家4S店共建汽車維修實訓基地,承擔汽車專業在校學生的實訓教學,讓學生接觸最真實的企業生產環境,有效解決了實訓教學與實踐脫節,實訓教學工位、教學設備和師資不足的難題。學院師生積極參與職業技能大賽,1000多人次在各級各類職業技能大賽中獲獎。2022年以來,學院選手在全國人工智能、服務型制造、新能源汽車等國家一類技能大賽中獲得一等獎11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中,學院獲得1金2銀17個優勝獎的優異成績,實現阜陽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技能大賽中金牌零的突破,其中有3個項目的4名選手入圍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集訓隊;在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中學院選手取得1銀1銅的優異成績。

通過深入實施“三轉四像”辦學,近年來學院規模迅速擴大,內涵持續提升,全日制在校生規模發展到2萬人,特別是畢業生就業質量逆勢走高,初次就業率均值超過98%,在皖就業率達65%,重點產業就業率從5年前的27.6%提高到34.2%,畢業生初次就業平均月薪達5000元,部分優秀畢業生入職月薪達1.4萬元,擦亮了阜陽職業教育品牌。
2023年10月26日,安徽省省委常委會在阜陽市召開現場辦公會時,明確了支持阜陽技師學院申創全省首批高水平技師學院,設立安徽省新能源汽車智能實訓基地,與西門子(中國)共建汽車產業技能人才認證項目及認證體系備案落地的三項重點工作任務。
目前,學院正按照安徽省委書記韓俊同志來阜陽調研時作出的“支持阜陽建設安徽省新能源汽車智能化實訓基地”的指示,落實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推進會議精神和阜陽市委決策部署,創建安徽省高水平技師學院和高水平專業群,充分發揮學院高技能人才培養和招商引資平臺作用,圍繞全省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人才需求,打造以“一鏈三群三基地”為主要內容的新能源汽車智能化實訓基地。

(一)扎實推進安徽省新能源汽車智能化實訓基地建設
一是學院在阜陽市委市政府領導下,按照專業群建在產業鏈上的思路,對現有的24個專業進行優化調整,圍繞安徽省新能源汽車“整車+零部件+后市場”全產業鏈人才需求,謀劃建設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制造、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技術、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服務三大專業群和新能源汽車高技能人才培訓、公共實訓、職業技能等級評價和資格認證三大基地,可面向全省新能源企業和職業院校開展公共實訓、技能培訓、技能評價等工作,為安徽省打造萬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提供人才支撐和技能保障。二是深化與西門子(中國)的校企合作。學院與西門子(中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西門子智能制造工程人才認證體系(學校體系)和西門子工業技術培訓認證體系(企業體系),建有工業控制、電氣自動化、工業軟件、工業4.0技術平臺等9個實訓室,支撐阜陽市智能制造、高端裝備制造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為加快建設阜陽城市圈、打造“十個區域性強市”提供堅實的技能支撐。三是學院與比亞迪集團合作建設比亞迪產業學院,建設集生產性實訓基地、創業孵化基地、技術研發中心、協同創新中心等于一體的產學研合作平臺,為阜陽當地產業和比亞迪集團落地阜陽產業鏈企業培養高技能人才。四是學院與寧德時代合作共建產業學院,為阜陽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培養動力電池后市場高技能人才。

(二)扎實推進西門子標準的人才培訓認證體系項目建設
學院經授權成立西門子官方認證考試中心,由學院自主運營,可面向安徽省職業院校學生開展標準化技能培訓和認證,學生在拿到智能制造西門子認證證書的同時可以拿到相應職業(工種)國家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項目預計于2024年9月建成,建成后可為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上下游配套企業、機械裝備制造、智能制造等工業企業提供技能培訓和考核認證。目前,學院已選派第一批教師赴西門子參加培訓,與西門子(中國)就開展中德職業教育合作、數字化轉型賦能、西門子智能制造人才認證落戶阜陽等相關事宜進行了數次磋商,通過西門子最新的數字化工業技術,幫助安徽省工業企業培養用得上、用得好的數字化轉型技能人才。
(三)扎實推進高水平技師學院建設
2023年12月,安徽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安徽省財政廳批準阜陽技師學院為高水平技師學院建設項目單位。學院將以建設安徽省高水平技師學院和新能源汽車高水平專業群為契機,加強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人工智能、光伏儲能等新質生產力專業建設,為安徽省十大新興產業和阜陽市十大特色產業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提升學院內涵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勇當皖北全面振興的排頭兵。
下一步,學院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時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辦學定位不變、初心使命不改的基本原則,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以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為目標,推進市場化、專業化、集團化改革。加快推進安徽省新能源汽車智能化實訓基地建設,為安徽省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進程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