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法國塞納河岸邊,巴黎市中心以西約15千米的呂埃馬爾邁松鎮上,坐落著一座馬爾邁松城堡(Chateau de Malmaison)。Malmaison這個詞的來源,據說與中世紀時期諾曼人對法國腹地的侵擾有關。它原本寫作Mala domus,是“邪惡之家”的意思。誰知,到了14世紀,當地建立了一座城堡,也以這個詞為名了。
其實,馬爾邁松城堡既沒有高聳的箭樓,也沒有厚實的城墻,以經典的歐洲城堡定義看,它頗有些“名不副實”。但這也是中世紀后期法國城堡演變的真實寫照。一方面,隨著專制王權的鞏固與軍事科技的進步,城堡的軍事價值日漸降低。另一方面,隨著人們對舒適生活的需求,城堡的居住情況也發生了改變。城堡的主人往往在大廳兩側新建側室,在城堡的庭院中修建多層樓房及服務區域。最終,城墻四周建造的結構將堡場變成了一座庭院。在精美的房屋中,鑲有優雅的花飾窗格和玻璃的大窗戶取代了木質的窗板,讓大廳變得既溫馨又華麗。隨著時間的演變,在法語中,chateau這個詞不僅指防御工事,還可以指大型鄉村住宅、莊園或貴族的豪宅,但考慮到其歷史淵源,我們一般還是譯為城堡。
這座馬爾邁松城堡建成之后曾經幾易其主,最重要的一次交易發生在1799年4月21日。當時,約瑟芬·德·博阿爾內以32.5萬法郎的高價,買下了這座占地150英畝(約60.7公頃)、陳舊破敗的莊園。

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約瑟芬的丈夫死于雅各賓派專政時期(1793年9月—1794年7月)。年輕的寡婦約瑟芬后來經常出入巴黎上層人士的沙龍,以美貌才智和絕佳的交際手段在社交界出名。1795年,拿破侖·波拿巴平定保王黨叛亂后,成為法國國內軍總司令。他在社交場合上認識了約瑟芬。年輕的拿破侖立即被她的魅力所吸引。約瑟芬看不起這個比自己小6歲的矮個子。拿破侖不斷地追求,終于在1796年3月9日與她結婚。
不過,婚后2天,拿破侖便被派往意大利作戰。不久約瑟芬買下了馬爾邁松城堡——隨之而來的大規模改造和裝修又花了拿破侖一大筆錢。約瑟芬聘請了當時法國兩位年輕建筑師皮歇爾和豐泰恩,請他們將城堡改建成新古典主義樣式。這兩位建筑師曾經在羅馬專門學習過古風建筑。工程開始后,皮歇爾主要負責城堡的內部裝修,許多用于裝飾的藝術品都是從意大利專門運來的,而豐泰恩則總攬全局。經過這一番改造后的馬爾邁松城堡呈現出法國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筑的主體包括一個中央建筑和兩側翼樓,中央部分是主要的生活和接待區,兩翼用于不同的功能,包括辦公和服務區域。屋頂采用常見的坡屋頂設計,配有裝飾性的煙囪和小塔,窗戶則是大面積的落地窗,提供了良好的采光和觀景效果。在城堡內部,約瑟芬的臥房以紅色調為主,特別是約瑟芬的睡床華麗至極。與她的臥房相對的是拿破侖以黃色調為主的臥室。有趣的是,拿破侖討厭城堡的正門,并且固執地認為它非常小氣,簡直就是給仆人進出的門,所以拿破侖經常從位于后門的吊橋進入城堡。
約瑟芬在城堡中開辟了一個玫瑰園,在那里種下了當時知名的玫瑰品種,植物學家甚至在這個玫瑰園里進行了人類首次人工育種,培育出了大量獨特的雜交玫瑰。很快,玫瑰園中各種各樣的珍奇花種已多達200多種,總量超過了3萬株,是法國規模最為宏大的玫瑰莊園。有趣的是,當時的法國與英國處于戰爭狀態,園藝家們卻擁有特權,可以穿越戰爭防線,定期將英國新的玫瑰品種運送到法國。拿破侖就曾寫信給摯愛的妻子:“從英格蘭為你運來一批新的植物,我已命人交予你的園藝師。”
隨著拿破侖登上法國權力寶座,馬爾邁松城堡一度成為法國政府的所在地。1804年12月2日,拿破侖在巴黎圣母院稱帝,教宗庇護七世出席了加冕典禮。按照慣例,應該由庇護七世為拿破侖戴上皇冠,但拿破侖卻自己將皇冠戴在自己頭上,隨后拿破侖親自將約瑟芬加冕為皇后。
此后,約瑟芬投入了更多的精力裝點心愛的馬爾邁松城堡玫瑰園,從世界各地搜羅了各種各樣的動物。它們被允許在花園中自由漫步。在馬爾邁松城堡的鼎盛時期,約瑟芬的玫瑰園里擁有袋鼠、鴯鹋、黑天鵝、斑馬、綿羊、瞪羚、鴕鳥、羚羊、海豹和駱駝等動物,宛如一座19世紀的動物園。除了皇后之外,作為皇帝的拿破侖也很享受玫瑰園的美好時光。一位侍從曾這樣回憶道:“除了在勝利的戰場上,從未見過皇帝陛下能像在玫瑰園里時這樣開心。”

然而,快樂轉瞬即逝。作為皇帝,拿破侖需要一位男性子嗣繼承人。在遭遇一次未遂的刺殺后,他越發感到皇儲的重要性。雖然拿破侖的情人們為他留下了后嗣,但私生子并不能繼承皇位,只有皇后約瑟芬生下的男孩才行。只是,在與前夫生育過歐仁·德·博阿爾內(被拿破侖收養,后來生活在妻子奧古斯特公主的家鄉巴伐利亞)和奧爾唐納(1802年嫁給了拿破侖的弟弟路易,她的一個兒子后來成了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之后,約瑟芬再沒能生下孩子。
這是拿破侖無法接受的。1810年1月10日,皇帝最終和皇后離婚。拿破侖表現得十分慷慨,他把馬爾邁松城堡賜給約瑟芬作為長期住所。而且,約瑟芬仍保有皇后的稱號。拿破侖負責償還她的全部債務,并給她300萬法郎的年金。

就這樣,約瑟芬只能作為被廢黜的皇后,居住在馬爾邁松城堡。在那里,她度過了自己的余生。起初,拿破侖常常前往馬爾邁松城堡看望約瑟芬,還冒著傾盆大雨同她手牽手漫步花園。兩人繼續通信往來,但他的心思很快就轉到了選擇新皇后人選的事情上。在迎娶俄國公主的提議遭到沙皇拒絕后,拿破侖決定與奧地利皇帝聯姻,迎娶奧地利皇帝最為疼愛的掌上明珠路易絲公主。當婚事告成之后,自然而然地,約瑟芬被徹底冷落了。
奧地利公主雖然為拿破侖生下了繼承人(拿破侖二世),但拿破侖的帝國卻在1814年宣告完結。迫于反法聯盟的兵勢,拿破侖宣布退位,退居地中海的厄爾巴島。而蕭條已久的馬爾邁松城堡卻出乎意料地又一次熱鬧了起來。約瑟芬發現,拿破侖和帝國的垮臺使得自己的生活發生了可怕的變化,一切都在外國人的掌握之中,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在巴黎成為最風光的大人物,而自己的兒子歐仁和女兒奧爾唐納的前途也一下子變得風雨飄揚。于是,約瑟芬使得馬爾邁松城堡重新變成了一個交際場。英國、俄國、普魯士、奧地利等國的達官貴人接踵而來,他們在這里十分開心。而約瑟芬也沒有白費心思,她如愿以償,為女兒奧爾唐納爭取到圣盧公爵的封號,為兒子歐仁爭取到宮廷總監的職位。在接待完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不久后,約瑟芬于1814年5月29日在馬爾邁松城堡去世,死因是白喉。
而馬爾邁松城堡的故事還沒有結束。1815年,不甘失敗的拿破侖潛回法國,短暫復辟,史稱“百日王朝”。他旋即在滑鐵盧之戰遭遇慘敗,被迫第二次宣布退位。離開巴黎之后,拿破侖來到了馬爾邁松城堡,在這座約瑟芬的城堡里,他像在夢境中一樣度過了2天的時光。他曾打算流亡美洲,因皇家海軍的海上封鎖最終未成行,只能接受被流放圣赫勒拿島的命運。

之后,約瑟芬的后人賣掉了馬爾邁松城堡,直到1861年,拿破侖三世才將其買回,算是“物歸原主”。不幸的是,拿破侖三世草率地發動了對普魯士的戰爭,并在一敗涂地后丟掉了自己的皇位。馬爾邁松城堡在普法戰爭中遭到了嚴重破壞,成了法國軍人的駐扎地。隨后又幾次轉手,慈善家丹尼爾·伊夫拉終于在1903年將其捐贈給了政府。1905年,馬爾邁松城堡變成了一座博物館。
(責編:李玉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