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國內運行的液化石油氣罐車較多,如果使用、維護和管理不當,會造成罐體、管道泄漏,極易導致嚴重的火災爆炸安全事故。近年來,液化石油氣罐車爆炸事故時有發生,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據此,對液化氣罐車如何安全使用提供了一些可供參考的建議。
關鍵詞:液化石油氣罐車;安全使用措施;應急處置措施
中圖分類號:U469.6+1 收稿日期:2024-06-07
DOI:1019999/jcnki1004-0226202407012
1 液化石油氣產生的主要危害
液化石油氣著火溫度低、爆炸極限窄、爆炸速度快,尤其是爆炸下限很低,一般為2%(體積分數)左右,極易發生爆炸。液態的液化石油氣泄漏氣化后,體積會擴大250~300倍,形成蒸汽云,與空氣混合形成較大容量的爆炸氣體,遇明火后會產生嚴重的火災和爆炸事故。
2 液化石油氣安全使用管控措施
2.1 罐車投用前的安全管控措施
a.辦理合規的運營手續。罐車按照按法規標準和公告辦理注冊登記,申辦運營相關手續,并按照壓力容器使用管理有關安全技術規范要求,向省、自治區或直轄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辦理《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及電子記錄卡。
b.操作人員具備相應的資質和能力。液化石油氣罐車操作人員應當持有相應的特種設備操作證、有效的從業資格證。押運人員應當取得國家認定的資格證書。同時,應根據法律法規、技術標準或安全操作要求的變化,定期對液化石油氣罐車駕押人員進行復訓。操作人員要熟練掌握罐車的結構特點、操作流程和罐體上的各種儀表、閥門的用途、操作規程和安全注意事項,了解液化石油氣的特性和危害。
c.隨車配備必要的安全防護裝備[1]。罐車應隨車配備:①反光背心;②便攜式防爆照明設備;③合適的防護性手套;④眼部防護裝備(如護目鏡);⑤與最大允許總質量和車輪尺寸相匹配的輪擋;⑥一個三角警示牌;⑦眼部沖洗液;⑧一把具備防爆功能的鏟子;⑨一個下水道口封堵器具,如堵漏墊、堵漏袋等。
d.建立完善的設備技術檔案。液化石油氣罐車要參照《移動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TSG R0005)[2]規定建立技術檔案,強制檢驗、審驗的罐體、附件和各種測量裝置應建立臺帳,定期檢查的關鍵設施應保存檢查記錄。各種維修、檢查和審驗工作要可追溯。
e.首次充裝前進行氣體置換。新制造的汽車罐車在出廠時已進行置換,為確保充裝要求,在第一次充裝時應委托有檢測資質的單位檢測罐內氣體的含氧量,檢測含氧量小于3%時,可以直接充裝;否則進行置換,置換必須采用氮氣置換方法,直至達到充裝要求。檢修完畢的罐車在充裝前必須對罐體內氣體進行置換處理,嚴禁直接充裝,避免罐內空氣與液化石油氣混合達到爆炸極限濃度而發生爆炸。置換必須采用氮氣置換方法,置換后罐內氣體含氧量小于3%為合格。
2.2 罐車使用環節的安全管控措施
a.開展日常檢查維護與定期檢查。
日常檢查維護由駕駛員在每次出車前、停車后和裝卸前后檢查完成;每日強制檢查由配送中心設備員在出車前完成一次檢查;定期檢查由配送中心安全管理人員牽頭組織生產和設備人員完成,每周進行一次。日常檢查維護與定期檢查發現的事故隱患,應當及時處理,并進行記錄。
表1所示為日常檢查維護與定期檢查的部分內容。
b.做好罐車的檢修和維護。
罐車底盤部分及牽引車按照國家相關法規標準或汽車廠家使用說明書進行檢修和維護。
罐體部分檢查保養推薦按下列規定和方法進行:
①罐體的檢查保養:要避免外壁的機械刮傷與碰傷,并確保表面涂漆和標志完好。使用一段時間后罐內可能積存污物,罐體內壁易被腐蝕,應按具體情況定期進行開罐排污。
②安全閥的檢查保養:安全閥出廠時已調整好,并經鉛封,不得隨意調整。如果發現安全閥在達到額定壓力無法正常起跳,或在起跳后壓力降到回座壓力時仍不關閉,應提前送到有校驗資質的單位進行檢修校正。圖1所示為安全閥的檢查保養。
③液位計的檢查保養:液位計所示數值為介質充裝高度,它與裝卸時罐車停放是否水平有關,如車輛前后傾斜停放,將影響液位計所示精度,為減少指示高度與實際充裝高度的誤差,充裝時應盡量將罐車停放在水平位置。圖2所示為液位計的檢查保養。
④緊急切斷閥裝置的檢查保養:緊急切斷閥操作系統應時刻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閥件要避免堵塞,保持清潔,不得有泄漏。若為手拉切斷結構,保證鋼絲拉線的完好無損。圖3所示為緊急切斷閥裝置的檢查保養。
⑤球閥的檢查保養:使用過程中如發現球閥主軸處出現少量滲漏,應擰緊螺母使填料壓緊,即可止漏。如長期使用后,填料磨損,用上述方法仍不能止漏時,應更換填料,如閥座已經磨損,則更換原廠密封件予以解決。圖4所示為球閥的檢查保養。
⑥快裝接頭的檢查保養:球閥外端的陽接頭與裝卸軟管快速陰接頭的聯結,是靠O形圈密封,如O形圈磨損或損壞,要及時更換,由于長期使用,陽接頭與陰接頭之間的表面會嚴重磨損,間隙超過廠家技術標準的應更換新接頭。
陽接頭與陰接頭的配合表面,要經常注意保持清潔,防止機械劃傷和磕碰,保證裝卸靈活可靠。
c.按法規標準定期進行檢驗。
罐車要按照TSG R0005《移動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2]及TSG R7001《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規則》[3]執行。
①罐體:每年一次年度檢驗,罐體安全狀況等級為1~2級,每5年1次全面檢驗,罐體安全狀況等級為3級,每3年1次全面檢驗。
下列情況應當提前開展全面檢驗:罐車停用1年后需要重新使用的;發生事故導致罐車不能安全使用的;經過大的修理或者大的改造的;改變使用條件的;使用單位或者檢驗機構認為有必要提前進行全面檢驗的。
②安全閥:每年檢驗一次,應按國家法規要求到有資格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檢驗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③壓力表:每半年校驗一次,損壞時及時修理或更換。
d.加強日常運行過程中的安全管控。
①駕駛員日常檢查維護發現問題,應及時向車隊管理人員反饋,消除隱患。車輛運行應經車隊安全人員檢查合格,方可投入運行。嚴禁有隱患車輛運行。
②駕駛員應按相關法規、標準和操作規范要求,正確駕駛車輛,保持跟車距離,防范松軟路基,遵守交通法規,嚴禁疲勞駕駛,避免因車輛追尾、翻車和碰撞等交通事故造成的泄漏起火爆炸事故。充滿液化石油氣的罐車不宜高速行駛。
③生產部門和駕駛員針對每趟車輛運行,應認真研究、分析運行路線、天氣情況以及運行中的自然災害情況,防范高溫、雷電、洪水和滑坡等極端環境運行,情況不明或風險較大時,應停止車輛運行。
④行車中,駕駛員要按照《機動車駕駛員安全駕駛技能培訓要求》(JT/T 915)的要求規范駕駛車輛,并觀察車上各種儀表、警示裝置,聽辨發動機、底盤等各種聲音,嗅聞各種異味,判斷車輛運行狀況是否正常。若出現異常要立即在安全路段停車檢查。駕押人員應熟練掌握車載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⑤運輸途中,駕押人員應時刻關注罐體壓力表讀數,注意內筒壓力變化,不應超過設計工作壓力;導靜電拖地帶應保持有效接地,且導電性能良好;車輛罐體應關閉的裝置在運輸途中應處于關閉狀態。
⑥車輛運行中,發生故障或發生車輛制動失效、轉向失靈、車輛自燃、承運介質泄露、導靜電裝置失效、傳動軸脫落、主掛車脫離、輪胎爆胎等嚴重設備問題時,應及時處理,防止車輛帶隱患運行。
⑦行駛途中發生故障進行檢修時,應使用不產生火花的工具,嚴禁明火作業,需用手電筒檢查罐車時必須用防爆手電筒。重載情況下,嚴禁半掛列車主車、掛車分離。駕駛員和押運員不得同時離開車輛。
⑧戴防護手套后進行裝卸操作,防止操作人員凍傷。罐車上的管道、閥門、接頭等處凍結時,嚴禁用明火烘烤或熾熱物體烘烤,也不得敲打,宜采用蒸汽、熱空氣的方式進行融化。
⑨罐車檢修保養時,必須是空車,停放在無明火、通風良好的地點,不得裝有介質。禁止罐車之間相互倒液作業,嚴禁罐車向用氣設備直接進行充裝,禁止使用高強度加熱或明火烘烤的方式對罐體進行升溫。
⑩車輛進入停車場停放或在其他地方停放,駕駛員需離開時,必須關閉車輛總電源。罐車停放應避免陽光直接曝曬,以免罐內溫度過高。在雷雨天氣,車輛應避免在空曠的野外運行,應采取措施避免雷擊。在公路上停車時,至少應留一人看守車輛。
2.3 裝卸作業環節的安全管控措施
罐車充裝必須嚴格遵守相應罐車廠家的操作步驟和標準,以及裝卸單位的相關規定。
a.操作人員要熟練掌握罐車的各項性能、安全裝置的操作方法,以及液化石油氣的特性、道路運輸安全規定和防滅火知識,嚴格執行TSG R0005《移動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含修改單),能果斷地處置應急情況和各種事故,操作人員應經過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后才能擔任。
b.在裝卸作業過程中,操作人員、駕押運員不得離開現場,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并且不得隨意啟動車輛,駕駛員必須確認罐車和裝卸軟管解脫,操作箱鎖好,在運行中臨時停車時,至少應留一人看守車輛。
c.罐車的充裝量不得超過核準的最大充許充裝量和充裝壓力,嚴禁超裝。新車首次使用或液化石油氣成分變更時,在充裝后要對重量和液位進行復驗。
d.罐車附近和裝卸現場,嚴禁煙火,不得使用產生火花的工具和物品。如需要照明時,必須使用防爆照明燈具。出現雷雨天氣、氣體泄漏、火災、罐體壓力異常和其它不安全因素時,罐車必須立即停止充裝作業,并進行妥善處理。
e.在充裝作業中因管路脫落、折斷、破裂導致液化石油氣大量外泄時,應立即通過罐車尾部的拉斷手柄或遠程控制裝置來關閉緊急切斷閥,并進行應急處理,警戒現場,嚴禁一切火種。安全閥起跳后不正常回位,應迅速將罐內介質卸盡,更換或檢修安全閥。嚴禁直接加熱罐體或使用蒸氣加注罐體升壓的方法卸液。
f.發生火災,必須先關閉緊急切斷閥,并終止作業,使用滅火器滅火,迅速將罐車駛離現場。
3 液化石油氣運輸途中的應急處置措施
當液化氣罐車運輸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泄漏事故和起火爆炸事故時,駕駛員應在安全的情況下采取措施:
a.立即停車、熄火、切斷總電源、關閉緊急切斷閥,將車體靜電導接線接地(無火災情況下),查看車輛狀況及事故原因,判斷事故類型,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利用車載應急物資做好初期應急處置。
當應急處置(監測、泄壓、倒罐)需要觀測罐內介質實時溫度和壓力時,需臨時開啟緊急切斷閥,作業結束后,立即關閉緊急切斷閥。處置過程中,初始階段可用水直接冷卻罐體和車用燃料罐,但要避開安全閥,防止安全閥凍結失效。觀察壓力表和溫度表,監測罐體壓力,及時采用自動或手動泄壓(90°以上側翻時,需要使用液相管泄壓),使罐中壓力小于04 MPa。
b.如有傷員,立即對受困、受傷人員進行施救。救援過程中注意防止人員凍傷、窒息、中毒傷害。
c.根據事故類型撥打報警請求救援,盡可能提供詳細信息,便于救援。用手機報警時要遠離介質泄漏區域,站在上風口。在適當的地方放置警示標志,夜間還應開啟示廓燈和后位燈。泄漏氣體下風向應加大警戒區范圍。向車隊匯報現場情況,告誡周圍人員撤離事故處置區。
d.駕押人員應服從屬地應急管理,積極配合開展后續應急救援工作。
4 結語
本文主要從液化石油氣罐車的如何安全使用進行了分析和論述,從使用登記、日常檢查和維護、審驗和應急處置等方面提出了相關措施。該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從源頭上解決了液化氣罐車的安全使用問題。措施的提出對液化氣罐車的安全管控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和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GB7258—2017 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S]
[2]TSG R0005—2011 移動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S]
[3]TSG R7001—2013 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規則[S]
作者簡介:
陳勇,男,1980年生,工程師,研究方向為運輸設備選型、維護保養和日常使用技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