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婚姻挺復雜的,5年前我跟丈夫離婚了,但出于對孩子未來的考慮,我們并沒有完全分開生活。我一如既往地負責家中的瑣事,照顧孩子的起居,而前夫每個月會給我和兒子一些生活費。離婚后,我們達成共識,互不干涉對方的生活,因此沖突也比之前少了很多。
最近前夫提出要搬出去住,我知道幾年前他就已經交往了新女友,當時考慮到孩子中考就沒有搬走。現在兒子快上高二了,女方也在催他結婚。于情于理,他都應該搬出去開始自己的新生活,我也沒有權利再干涉??刹恢獮槭裁?,我心里就是很難受、很失落,也很無奈……
兒子也隱約知道了我們離婚的事,每天都郁郁寡歡的,我該怎么辦呢?

當前夫選擇離開,另尋新生活時,韓女士多年維持、營造的“完整家庭”幻想,在這一刻被打破、被揭露。當一個家庭成員選擇朝前走,其他家庭成員也不得不做出改變。分離,帶來了真相、帶來了自由、帶來了新生,也帶來了難過和悲傷。
成年人的親密關系,不是非愛即恨、非分即合,由于父母子女的存在,由于曾經感情的存在,哪怕是離婚了,不再是法律上的夫妻了,但他們之間依然有著無法徹底割斷的情感,這種感情關系是復雜的、立體的。
韓女士和前夫的離婚原因未知,但最終雙方形成了“離婚不離家”的相處模式,相互配合扮演著和睦家人,無論是出于夫妻情感拉扯,保護父母、孩子的感受,還是現實的經濟困難,或其他原因,但彼此的內心深處對對方還留有一絲善意。離婚不離家這些年,韓女士依舊扮演著好妻子的角色,照顧著家庭成員的飲食起居、顧及著親友間的迎來送往等,在慣性和依賴中,依然把自己和前夫捆綁在一起。離婚不離家讓韓女士感覺自己還有個看似完整的家,她無法當著前夫和孩子的面開始一段新的情感關系。而當前夫已另尋配偶、決定結束“似離未離”的婚姻關系時,韓女士卻面臨著年齡已大、容顏已老、離異后能否再遇良人、未來生活是否孤獨無依的問題。離婚不離家的相處模式讓在家庭中付出偏多的人受傷更深。此刻,分離焦慮加上對未來的擔憂恐懼,讓韓女士一下產生了強烈的抑郁、絕望、無助之感。如何能盡快擺脫這種狀態呢?建議韓女士做好幾下幾點。
回避并不能解決問題,只會讓問題暫時擱置甚至繼續發酵?!半x婚”會讓生活發生重大改變,但韓女士和兒子知曉前夫離家的決定后,雖有些失落、難過,但并未反對,這意味著他們知道這一天遲早會到來,此刻心理上也準備去接受這一事實。
韓女士可以跟親近的人傾訴自己的心事,消化分離帶來的失落和孤獨,尋求情感支持;也可以回顧這段失敗的婚姻,讓自己更明了當初做出的離婚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對自己和孩子都好;若在經濟賠償、變更撫養權等事項上感到無法處理,可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若覺得與前夫的分離,自己太難過,深陷悲傷情緒中無法走出來,也可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師的幫助。
家庭中發生重大變故后,會打破孩子原有的安全感,如何幫助孩子重建安全感,父母的做法很重要。青春期的孩子正處于飛速發展階段,戀愛觀、婚姻觀等正在不斷建設當中,若父母對婚戀中的種種問題,如實如是、有愛有度地處理,會幫助孩子學習面對愛與分離,他會從父母的故事里知道愛會長久,也會消亡;婚姻,會固若金湯,也會瓦解坍塌;夫妻,會白首偕老,也會一別兩寬。
此外,面對分離焦慮,如果媽媽能夠較好地消化失落與恐懼,盡快修復破碎的心,對未來生活有積極的憧憬,活出自己自信的樣子,孩子就能看見榜樣的力量。
責編/劉璐
E-mail:76864469@qq.com